问道手游上古妖王奖励:那就是幸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3:03:39



    昨晚陪小女一起上床睡觉,躺在床上和女儿一起唠嗑。我叮嘱女儿明天坚持写一篇日记,如果不写日记就自己写一首儿歌。女儿对我说:“姑姑说了,整天闲着没事写什么日记!瞎忙活啥啊!学好语文和数学就行了,姑姑还说她家的毛毛也不学钢琴也不学英语,成绩考得比我还好。”(大姑姐是毛毛的姥姥)

    听了女儿的一番话,不仅让我想起了这一段时间来发生在我们家的许多事情。

    女儿的姑姑就是我的大姑姐,从去年来我们家到现在已经住了很长时间了。对于我教育女儿的方式和方法,孩子的姑姑和奶奶经常持反对意见。她们看到孩子弹钢琴啊,写日记啊,就觉得不理解。虽然不是当面指责我,但是会经常在我背后唱反调说给孩子听。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背景不同,必然会导致观念上的巨大差别。在我们家,孩子的姑姑和奶奶从小就没上过学,而且对于现在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形式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根本就不了解,所以难免说话很直截了当。人们持有和表达自己不同的论点,这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我当然很明白,所以不会刻意让别人去接受自己的观念。在我们家一旦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尽量避免和他们发生正面的冲突,而是尽量想办法去解决。

 

    在我们家教育孩基本上都是我的事,老公由于工作忙顾不上,所以教育孩子的担子就落在我的身上了。虽然带孩子比较辛苦,但由于没有过多外缘的干扰,所以我教育孩子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现在的网络很发达,在与众多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下,我也在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也摸索和积累了一些育儿方面的经验。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们生来都有善良而纯洁的本性,但是后天的习气却相差很远。儿童的心就象一张白纸,纯净没有受到过任何的污染。来到世间,受到父母和环境的影响,就会逐渐形成各自的习气,一个人的习气会影响他的一生,一旦形成不良的习气后天是很难改变的。

 

   “少小若无性,习惯成然”。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很相近的,但由于习惯不同便相去甚远,小时候培养的品格就好象是天生就有的,长期养成的习惯就好象出于自然。习惯是由重复制造出来的,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成功是从良好的习惯开始的,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的习惯可以比较轻松毫不费力的做得到。

 

    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也为了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以身作责,全心投入孩子的教育中来。为了孩子,我放弃了许多,为了孩子,我改变了许多。从孩子上小学到现在快一年的时间了,在我的努力和坚持下,女儿已经逐渐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作为母亲,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我感到无怨无悔,因为这是我的使命,这是我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母亲,幸福的感觉就是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了,长高了,懂事了,进步了。

    

    而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了,由于孩子姑姑和奶奶的干预让我感觉到了在教育孩子上的无形压力。老公本来对我教育孩子不怎么过问,可能由于受到他娘家人的影响有几次也对我的教育方式颇有怨言起来。虽然这看起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也许老公看了这篇文章会认为我在小题大做,但是,在教育孩子上,姑姑和奶奶的一番好心却成为了我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而这种阻力是不能让我忽视的要正确处理和对待的很现实的问题。

 

    我有时也会感到孤立,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在冲突中巧妙的化解矛盾,建立家人之间彼此的良好关系;该如何让孩子不受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又不淡化家人之间的亲情和睦;该如何善巧方便的去沟通以让孩子拥有足以影响她一生的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但生活即平凡又实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也不能缺少。人生亦如此,五味杂陈,你必须去品尝。我们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不可能靠幻想去生存,生活就是不断的迎接一次次的考验和磨难,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你得学会去面对,不能逃避,你得学会去处理,然后放下。

 

    躺在床上,我侧过身问女儿:“宝宝知道为什么妈妈要求你好好学习吗?”女儿的回答又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她说:“我奶奶说了,让我好好学习,等长大了就能挣好多好多的钱,给她买好酒喝好烟抽。”

 

    婆婆的这种引导孩子的方式固然有不妥的一面,但我也不能在孩子面前直接去否定和批评老人的观点。毕竟每个人的文化层次和涵养不同,你也不可能让一个近百岁的没有文化的老人对孩子侃侃而谈人生的远大志向。在老人的眼里,上学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挣大钱过好日子。以前对于老人的种种我认为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各种观点我会立即加以纠正,但是后来我发现效果很不理想,别人很难在你一本正经的态度下改变原来的观点。于是,我学着耐住性子,不去和婆婆或者是孩子的姑姑发生正面冲突。再者,他们两个都是我的长辈,让长辈去接受一个晚辈的“教育”真的是好难的。所以,每当有类似的问题出现时,即使是受了委屈,我都要尽力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去倾听,去理解,去接纳,不再执着的去改变对方,让别人去认同你自己的观点。

    

 

     对于婆婆的“好好学习挣大钱”的论点,以及大姑姐对我的“瞎忙活”观点,让我着实头疼了一番。我在思考该如何处理这个令我棘手的问题,既不奢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两个长辈的“短浅”的知见,又能够很好的引导女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对女儿说:“毛毛和你不一样,毛毛生长在农村,没有你如此好的学习条件,在农村根本没有学习钢琴的机会,只有城里的孩子才有。所以你更要珍惜啊!还有,写日记就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写日记,你掌握了许多的词汇,丰富了你的语言,提高了你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叙述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你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啊!”

 

    对于婆婆的论点,我一时想不起来该如何去向女儿解释。我就只好反问道:“奶奶说的挣钱并没有错,因为钱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得以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没有钱我们就不能吃好穿好住好,日子会过得很贫穷,哪有心情去带宝宝旅游啊?但是,宝宝是怎么想的?你认为将来能挣好多的钱会让自己感觉幸福和快乐吗?”

 

    女儿稍微停顿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是令我吃惊的是,她居然给我讲了一个她曾经读过的故事来回答我的提问。

 

   女儿的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从前有个国王,他很喜爱金子,他的皇宫里已经有好多的金子了,但是他还是不感到满足。他就对魔法师说他还希望拥有更多的金子,最好是整个皇宫都是金子做的,魔法师听了告诉他,明天早上他的愿望就会实现。第二天早上,国王起床后,想喝水,他就端起碗想喝口水,但是他的手一碰到碗,碗就立即变成了金子,水也变成了金子,他来到皇宫的外面,用手去触摸一块石头,石头也立刻变成了金子。这时,他的小公主跑了过来,他想去抱抱她,但是,可爱的公主也在国王手指的触碰下变成了一个金人。国王失声痛哭,他后悔当初的决定,他开始明白拥有再多的金子也并不能给他幸福。

 

    真的没有想到女儿会如此巧妙的用一个故事来回答我的提问。这也着实让我欣喜万分,于是我趁热打铁,问女儿:“那你觉得幸福是什么?”女儿思索了一会,告诉我:“爸爸妈妈每天下班回家坐在一起吃饭;每个人都很快乐,没有人发脾气,没有人争吵;如果有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看电视说说话”我的心里已经对女儿的回答很感动了,甚至想立即起床把女儿说的话去告诉我老公。我对女儿说:“宝宝你觉得还有让你感觉幸福的事情吗?”女儿靠近我的身旁,轻轻的在我耳边说道:“晚上,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起,爸爸妈妈看书学习,我在旁边写作业;有时间就带我出去旅游,去海边玩玩。”我笑了起来,夸奖女儿说得太好了,并答应宝宝下个星期带她去海边玩。女儿听了高兴得扭着她的小屁股手舞足蹈,好像明天就要出发一样。

 

 

    等孩子睡着了,我的内心还是安奈不住的喜悦,就迫不及待的去向老公讲述这件事情。(一般来说,老公对我讲述其他的事情不太感兴趣,即使听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但是,在听我讲述有关孩子的事情时,就会比较有耐心,会支棱着耳朵听我唠叨。)我讲得津津有味,老公也听得认真仔细。他的话虽然不多,但我能感觉得出来,他从内心也像我一样为女儿在成长中收获的点点滴滴而感动着,欣慰着。

 

     幸福,在许多人的眼里,就是处心积虑地去追求那些永远也带不走的只为我们所用的身外之物:财、色、名、食、睡。在小女的眼里,幸福的感觉是那么的简单,它就是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却被我们忘却的,与我们日夜相伴的却被我们抛诸脑后的视而不见的与家人的相聚和厮守,与家人的欢笑和拥抱。我相信,小女的幸福观会令许多大人都感到汗颜。

 

    孩子们都有一双清澈纯净的眼睛,都有一颗美丽纯洁的心灵。用纯洁的双眼去看这个充满了浮沉的世间时,难免会让双眼沾染灰尘。当孩子们还没有辨别是非丑恶的能力时,作为家长就要尽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学会运用智慧帮他们及时的清理掉这些垃圾,不要让这些不良的种子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以免将来结出畸形的果实。

 

    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要依赖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在生存的过程中,我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要想让自己活得从容自在,就得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巧。当我们面临来自工作上的、家庭中的种种压力时,要学会面对它而不是逃避,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它,然后再轻松的放下它。在这个面对、解决、放下的过程里需要一颗具有慈悲和智慧的心去引导。我们要学会“人转物”而不要被物所转,要掌握积极处理问题的主动权。当我们在一件事情上情染打结时,就很难摆脱烦恼的束缚,我们就会被这些有情之结系缚住不能迈步向前走,就会呆在原地团团转。

   家人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但同时也是最难相处的人。家人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和源泉,他们不仅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也带给我们痛苦和伤心的折磨。因为彼此靠得太近,所以优缺点在对方面前展露无疑。当你学会了很好的与家人相处时,那么你与他人的相处也会变得更加的容易。所以,与家人相处也是一门艺术。

 

    左转智慧,右转慈悲。佛法修行要悲智双运,智慧与慈悲是佛的本质与内涵。用现代人的说法,“慈悲”就是“感情”,“智慧”就是“理智”,有“慈悲”没有“智慧”容易为情感所左右。只有“智慧”没有“慈悲”,整个人就会冷冷冰冰的,人生也是不圆满的。每当我除去内心的浮躁,心灵就会变得宁静安详;当心变得柔软慈悲,不再分别比较,智慧就会现前,许多看似不可解决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家人带给我很多的感动,让我一次次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修正自己。我的人生也在与家人的相处中一点一点地变得圆满起来。

    昨夜与小女的一席对话,我心灵的窗户又一次被开启,把里面积蓄已久的阴霾赶出门外,让新鲜的气息注入心灵的家园,里面洒满了温情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