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思遥:定西 严禁洋姜外销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昏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01:21
4月14日,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全一行3人来定西考察科技合作项目。
在定西市科技局主持下,刘教授一行与定西市旱农中心、定西市农村能源站、安定区农技中心以及定西陇海乳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就马铃薯品种转基因研究、新大坪亲本鉴定、菊芋新品种引进繁育、沼渣在防治当归麻口病方面应用研究等项目的合作进行了洽谈交流与对接,并就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重点实验室与定西市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交换了意见。座谈会后,刘建全等3名专家还专门深入到定西陇海乳品有限公司、定西市旱农中心进行了现场实地考察,专家们详细询问了马铃薯、菊芋种植情况,查看了试验种植基地和企业生产状况,并就达成初步意向的3个合作项目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
定西市科技局局长杨水涛主持了座谈会并介绍了定西市特色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定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马志忠参加座谈会并陪同考察。 (科技合作科)

市科技局局长杨水涛介绍定西市特色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刘建全教授在定西陇海乳品有限公司座谈

...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20x1440 | 预览:34%原图收藏 
分享到:
刘建全教授一行查看原原种生产情况

刘建全教授一行查看菊芋种植基地

6月22日,隆德县菊芋深加工厂工作人员吊装深加工设备。隆德县菊芋深加工项目是隆德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农业产业化特色资源项目,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8100万元,是一家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菊芋深加工龙头企业。本报实习生王旭东摄
我的菊芋卖给谁?
作者:  稿件来源:
2009-11-10 00:00:00 【 字号: 大  中  小 】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个道理不用说谁都明白。可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的菊芋(俗名洋姜)种植户似乎有苦难言,往年给这家企业交了菊芋,当年根本拿不到钱。今年,当地政府发通知将菊芋交给这家企业。这里边到底有什么奥秘存在?
当年交菊芋一年后领钱
11月4日,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一马姓村民投诉,称自己种植的菊芋自己却没有办法掌握它的命运,政府要他们把种植的菊芋全部交到一个定西当地姓孟的老板手中。而按照往年,交了菊芋却又拿不到钱。他们害怕今年又和往年一样,却又没有办法。
农民种植的菊芋政府为什么会干预他们的销路?而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种植的菊芋交给这位政府发通知指定的企业?据了解,往年当地群众种植的菊芋交给这家企业之后,要等到次年才能拿到往年缴纳菊芋换回来的钱。当地农民说,种植一年菊芋,交给人家。要到第二年才能拿到钱,就等于白给人家下了一年苦,到头来自己还往里边贴钱。
有通知不让交给外地人
既然群众的菊芋交给孟姓老板之后,过了一年才可以拿到钱,为什么政府还要发通知要求将菊芋交给孟姓老板?
当地村民手持一份盖有“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人民政府”印鉴通知的复印件,上边写到:“接区委办11月3日来电通知,各乡镇要切实加强菊芋收购市场的管理,严禁外地企业私设摊点,乱抬价格,抢购原料,严禁区内种植菊芋外销……特此通知,落款为 ‘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人民政府’印鉴,时间为二OO九年十一月五日”。
老百姓和外地企业的“尴尬”
通知中所指的“外地企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香泉镇人民政府发通知不让外地企业收购菊芋了?
据该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那份关于菊芋收购的通知的确是香泉镇政府发的,但是由于当时在措词把握不到位,以至于当地村民向记者提供的那份通知上有“停止对所收购的菊芋原料向外销售”的字眼出现。镇政府的初衷是保障种植菊芋的农户,发展当地的订单农业。
据了解到,香泉镇种植菊芋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最初当地的这家企业和当地有些村民签订购销合同收购菊芋。后来随着多数人也跟风开始种植。当地的这家企业没有能力完全消化,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当地这家企业以白条的形式收购了大量的菊芋。由于市场行情不是很好,有很多的菊芋全部烂到了库房里。当地老百姓在近年来尝到种植菊芋的甜头之后,开始大面积的种植。随着市场行情走高,当地的菊芋行情似乎有些求大于供。在当地还有一家白银的企业也收购菊芋,这家企业的运作模式是为当地群众提供菊芋种子,并和他们签订购销合同,收购时当场兑现现金,这种模式已经运作了几年了。
时九南:严禁洋姜外销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昏招”
2009-11-10 11:33:10  来源:荆楚网  【进入论坛】  请发表评论
报载,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出现这样的怪事,该镇政府向各村委会发出通知:“严禁区内种植的菊芋(俗称洋姜)外销”。此举当即引起当地种植户和外地收购商的质疑。为弄清事实真相,西部商报记者为此展开调查。(见11月9日《西部商报》)
严禁洋姜外销,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笔者看罢记者调查后才得知,原来是为垄断收购充当保护伞,排斥外来商家履行合同。因为该镇内有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定西陇海乳品有限公司两家洋姜收购企业。定西公司是洋姜产业的推广者,在洋姜滞销时,按政府指令价收购了一些洋姜,损失不少。而今,洋姜畅销起来了,政府想保护以前做了好事的定西公司的利益,于是便出台了这种“禁销令”。乍看起来,情有可原,实则步入了一个误区:以牺牲一方利益而保护另一方利益,是永远不得民心的,自然令农民“不感冒”。因为销售垄断必然会产生价格独裁,必然有利于垄断一方的利益,而损害相对一方的利益。农民销售洋姜,只许一家企业收购,那么收购价格由一家企业说了算,农民没有选择权,无论价格多少,农民都得卖。这必然会损害农民的利益。相反,如果有两家及其以上的企业进行收购,农民就有了选择权,哪家企业收购价高或服务态度好,农民就卖给谁。这样才是农民最期盼的。
而该镇政府却不以为然,说发通知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那么为什么一些农民对这种“禁销令”“不感冒”呢?一是洋姜交售给定西公司,有的去年打的白条今年没有兑现,担心今年可能又打白条,到时,农民喝西北风不成?二是有的与白银公司已签订了订购合同,若不许交售给白银公司,农民要支付每亩500元的违约金,哪个农民吃得消?农民这种“不感冒”的缘由,当地政府不可能不知。现在的问题是当地政府为什么明知故犯?说穿了,就是想借行政命令,干预洋姜销售,干预市场行为。殊不知,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行为,治标不治本,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因为农产品销售完全依赖于政府,而不是市场本身,必然会使农产品销售失去市场自我调节能力,一旦镇政府无法呵护的时候,就像断奶的婴儿一样,生命随时会“夭折”,从而导致“一统就死,一放即乱”的“政府市场病”的复发。难怪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早就提出“政府干预的循环理论”来告诫世人,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行为,必然会造成政经不分和竞争不公,所曝露出来的是政府公权对市场活动的赤裸裸地侵犯。
笔者至此,笔者想起了今年3月,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在谈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时指出,产业升级不能搞“一刀切”,任何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的行为都是“昏招”。笔者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农村农产品的销售。
镇政府发文 严禁区内洋姜外销
来源:西部商报 作者:佚名 时间:2009/11/12
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向各村委会发出通知,严禁区内种植的洋姜外销,此政策引起轩然大波 商报讯日前,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出现这样的怪事,该镇政府向各村委会发出通知:严禁区内种植的菊芋(俗称洋姜)外销。此举当即引起当地种植户和外地收购商的质疑。为弄清事实真相,
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向各村委会发出通知,严禁区内种植的洋姜外销,此政策引起轩然大波
商报讯日前,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出现这样的怪事,该镇政府向各村委会发出通知:“严禁区内种植的菊芋(俗称洋姜)外销”。此举当即引起当地种植户和外地收购商的质疑。为弄清事实真相,西部商报记者为此展开调查。
事件:
政府发通知严禁地产洋姜外销
11月5日,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人民政府向各村委会发出通知,“严禁区内种植的洋姜外销。”该行政命令当即在当地农村引起激烈争论。在一份落款处盖有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人民政府公章的通知上,记者看到这样的内容:各村委会:接区委办11月3日来电通知,各乡镇要切实加强洋姜收购市场管理,严禁外地企业私设摊点,乱抬价格,抢购原料,严禁区内种植的菊芋外销。该通知在正文中称,各村委会要积极配合镇农产品领导小组工作。1.确定专人,立即通知各收购点,停止对所收购的洋姜原料向外销售,同时,通知各收购点负责人与定西陇海乳品有限公司联系(孟军龙:138XXXXXX17),做好所售原料的交售工作,确保农民生产的菊芋能够畅通销售,当场兑现现款。2.对经说服引导、不听劝阻的个别收购摊点,镇上将联合有关部门坚决予以取缔。
外地企业:
通知是为垄断收购当保护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定西市安定区收购洋姜的收购商,现有定西陇海乳品有限公司和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两家。去年,就因为安定区地产洋姜的收购问题,以上两家企业间就有矛盾。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继源说,他们设在安定区部分乡镇的洋姜收购点,就遭到定西陇海乳品有限公司方面的强烈反对,知趣而退。为在今年不再发生类似的收购冲突,他们去年和安定区部分乡镇的村民签订了洋姜的种植收购合同。杨继源认为,镇政府的通知是为当地企业垄断收购洋姜充当保护伞,是排斥外来商家履行合同。
农民:
政府的做法不合适
在香泉镇仓沟、池沟一带的田间,对于“洋姜外销”一事,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认为,镇政府发通知,是在损害农民的利益,要是遵照镇政府的通知,根据洋姜的种植收购合同规定,“我们还要给白银熙瑞公司支付每亩500元的违约金,村民哪里吃得消呀?”池沟村的王师傅说,今年他只能给白银熙瑞公司交售洋姜,原因是去年他给当地企业交售的洋姜,到现在还是拿的白条没有兑现;二是他已经和白银熙瑞公司签订了订购合同。
本地企业:
外地企业在抢我的市场
就此通知,定西陇海乳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孟军龙表示,尽管我没有见通知,但事情我在10月31日已向定西市安定区政府作过反映。定西市安定区的洋姜产业是他们在2004年通过政府下文发展起来的,当时公司为了推广种植洋姜产业,从外地购进籽种免费分发给农户种植,后来,因为洋姜产业不景气,在前年出现滞销,政府让我们把农民手上的洋姜产品指令收购,可还是有好多洋姜都烂了,仅经济损失就1000多万元。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抢我的市场,为什么熙瑞公司不在洋姜烂在农民手上的时候来定西收购洋姜呢?目前他所收购的洋姜价格同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种植收购合同上的价格是一样的。
根源:
抢市场缘于洋姜成品销路紧俏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一现象的背后,则是洋姜的销路十分看好的大市场。据资料显示,菊芋俗称洋姜,其精加工的成品为保健功能独特的菊粉,销售市场不仅在国内紧俏,而且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也大。记者在市场走访时发现,就目前菊粉的市场售价,10g/袋X30包装的售价59元,10g/袋X60包装的售价169元,10g/袋X72包装236元,而且菊粉的主要目标市场是出口。
镇政府:
发通知是为保农民的利益
昨日中午,记者电话采访了香泉镇政府镇长马俊英,他表示,发通知的初衷就是为了发展当地的订单农业,保护农民的利益。说白了,就是让村民按照此前签订的种植收购合同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香泉镇村民签订的合同,会不会因镇政府下发给各村委会的通知,让双方不敢交售呢?对此,马俊英镇长的说法是,通知就是为了保证合同履行,而通知内容的部分措辞失当,有悖初衷,就不应该出现“严禁区内种植的菊芋外销”。这是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的,当时我不在镇上。
禁洋姜外销 又在邻镇上演
2009-11-11 00:32:00 来源: 西部商报(兰州)跟贴 6 条 手机看新闻昨日在毗邻香泉镇的内官营镇,也出现了相关人员阻挠外地客商收购洋姜的行为
镇政府发文严禁区内洋姜外销追踪
商报讯昨日,本报“三只眼”大型舆论专栏报道了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政府发通知,“严禁区内种植的菊芋(俗称洋姜)外销”一事。昨日本报记者在对香泉镇“通知”的出笼追根溯源时,在毗邻香泉镇的内官营镇,居然出现相关部门阻挠外商收购洋姜的行政执法!
阻挠外地客商 内官营相关人员“现场执法”
昨日上午10时,在内官营镇5社南川停车场内,作为外地收购商(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驻此的收购站上,忙碌的收购点负责人突然被从门外进来的几个人叫住了,同时随这伙人到来的还有一辆康明斯卡车,车上拉着4、5名装卸工,来人自称“是内官营镇政府派来的,喝令停止收购,并要将收购点内已收购的洋姜没收”,其中一位对该站负责人说:“我们就是执法来的!”
从收购站负责人的记录上,记者看到前来执法的是该镇城管办主任王富祥、工商所所长李亚龙(音)。双方僵持了约1小时左右,李亚龙(音)接了一个电话后,这些人便转身离去。
该收购站王喜红告诉记者,来人的说法是,他们收了别的公司与农民已经签了协议的洋姜,称此举不当,要扣他们已从村民手上收购的洋姜。王喜红表示,洋姜都是农民自己送来的,而且都是没有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的农户。从收购点围观的农户口中记者得知,定西陇海乳品有限公司曾在2006年与当地农户签订了收购订单协议,“合同早就没用了……”在甘肃省定西市陇海乳品有限责任公司发给村民的洋姜种植卡封皮上,记者看到这样的字样:“2006年发放,有效期三年”,收购记录仅停留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记录是空白的。
内官营镇政府并没拒绝外地客商来收洋姜
为此,记者来到内官营镇政府,郭海莲镇长在听闻此事后表示,她还不太了解。谈起外商在此收购洋姜一事,郭镇长这样说道:在2007年的时候,因为大量农户种植洋姜,很多货对于本地的定西陇海乳品有限公司来说,公司是勉强吞下了订单以外的大量洋姜,后来由于量大吃不消,不少货物腐烂,让该公司蒙受了损失。对此,近年来该公司在本地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的事情,镇政府一直没有直接参与,不过今年好像该公司的收购量还没有达到,原因就是有外来客商在此收购洋姜,“本地企业都吃不饱,在洋姜收购价格同等的条件下,只能优先照顾本地企业”。
关于区政府是否发文明确规定不让本地洋姜外销一事,郭镇长表示没有收到安定区委区政府的相关通知。不过,在前不久,安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一次农业会议上,就关于洋姜收购一事做了协调摸底,并没有明确要求各乡镇拒绝外地客商在辖区内收购地产洋姜。
(本文来源:西部商报 ) 
李玉然:利用低产田积极发展玫瑰和菊芋产业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 孙丽  日期: 2009-1-10 12:55:40
1月9日下午,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政协委员李玉然作了题为《利用低产田和荒地发展玫瑰和菊芋产业的建设》的发言。

中国园林网1月10日消息:1月9日下午,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政协委员李玉然作了题为《利用低产田和荒地发展玫瑰和菊芋产业的建设》的发言。
政协委员李玉然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我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仍是农业发展的重点。玫瑰和菊芋生产建设风险小,种植简便、加工工艺简单、附加值高,一次种植、常年受益,玫瑰高产期可达15—20年,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经济林植物。包头市于2007年11月份设立了玫瑰种植试验基地,栽种2500棵玫瑰进行越冬试验,越冬苗木发芽率100%,开花早、花期长、香味浓,生长情况良好。经协调民间投资,2008年11月份在土右旗栽种3000株玫瑰;已定好一万余株玫瑰苗,今春将在哈林格尔镇3000亩地从试种开始,发展育苗基地和玫瑰产业;阿嘎如泰镇将种植200亩,争取在今年利用荒地发展高效经济上有新的进展。
李玉然委员建议:积极发展玫瑰和菊芋产业;建设产业化基地,发展特色旅游;重点扶持,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加强科研和科普工作;加强宣传推广工作。促进农林业产业化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土地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