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翼拳皇wing大全:例竟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7:42:35

例 竟 门
 

 

例竟门(lì jìng mén)唐武后时,于丽景门内置制狱,令来俊臣等审理案件。来俊臣残暴,诛斩人不绝,凡入丽景门者,百不全一。有人因称丽景门为"例竟门","言入此门者,例皆竟也"。竟,完结之意。事见《旧唐书.来俊臣传》。

 “者,惯例也;者,结束也;例竟者,按照惯例即将结束也;“例竟门”三字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凡是进入此门者,依照惯例,必将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

《罗织经》。这是一部专讲罗织罪名、角谋斗智的书。言简意赅,每个专题为一卷。全书字数不多,分为十几卷。每一卷专讲一个问题,譬如《治敌卷》、《问罪卷》等。它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更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写的赤裸裸的施恶告白。据说宰相狄仁杰阅罢《罗织经》,全身颤抖,冷汗迭出;女皇武则天面对《罗织经》,仰天叹道: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

  

  由此,武则天对来俊臣更加赏识了,不断加官进爵,擢拔来俊臣,直至“左台御史中丞”。此时的来俊臣,已经完全成为武则天手中的一根“铁鞭子”,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史称,来俊臣得宠,“专以夷诛大臣为功”——大臣狄仁杰、任令晖、李游道、袁智弘、崔神基、卢献等皆被无辜构陷下狱,谁敢反抗,即斧钺刀锯,重刑侍候。大将军张虔勖含冤下狱,要求大理寺帮助平讼,来俊臣即命“卫士乱斫”其身。内侍范云仙犯案下狱,诉说自己对先帝高宗有功,来俊臣竟割去他的舌头——·张、范二人在他的酷刑之下,“皆即死”。

  当时,一人犯法,常株连三族、六族,重者至九族。来俊臣“前后夷千余族”。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人人不得自安,路上相遇,“至以目语”。

  但《新唐书》记载,正是因为有了来俊臣,武则天才能放心“变政革命”,才能睡得着觉——·“后因以自肆,不出帏闼,而天命已迁。”

  自此之后,武周一朝,“滥官当道”,愤青横行。

  官场过于臃肿,是历朝历代的一个难题,唐代几朝,官吏还算是少的,不过即便如此,武后一朝,官员仍然很滥。

  在当时的朝廷上,“绯衣比青衣多,象板比木笏多”,即高官比下官多,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了。唐诗有“补阙连车载,拾遗用斗量”的讽咏——补阙与拾遗,都是武则天设置的“谏官”,这些官员“车载斗量”,可见当时的朝政,冗滥不堪,财政负担沉重。

  官员多了,事情也多,升官容易,削官困难。很多人,丢得起官,丢不起人,这些在史籍中,屡有记载。其中若有贪赃枉法者,终归也是祸害。

  为了对付这些“冗员”,来俊臣的办法,是招集一批人手,大约有一百多个人,让他们潜往各地查验官员,并且密告他们的种种丑行、罪行。他依靠这个办法,依靠这张网,每当一起大案,就可以“发难兴狱”,可以在千里之内,各地同时传来“飞语”,同指一人一事,然后紧追不放。当时,来俊臣把这个办法称为“罗织”,以达到巩固武则天政治上的统治需要、压制地方豪强与李唐皇室的威风。

  为此,来俊臣再获得武则天的支持,还在丽景门设置一个皇家监狱,称为“推事院”,专门供来俊臣使用。当时,官员们戏称“丽景门”为“例竟门”,意思是:凡被关进这所监狱的人“必定完蛋”——活人进去,死尸出来,无一例外。

历史评价

  不过,客观地说,“推事院”、“例竟门”、“罗织经”,这些责任,应该是在武则天,不在来俊臣。所以,对于来俊臣编撰的那部《罗织经》,恐怕也不是来俊臣的体会,而是“上皇”的旨意。来俊臣们,只不过是把当时如何“罗织”,分纲目总结,“首尾完整”一下罢了。

  这本书,本是武则天用以“整肃官气”、“整顿朝纲”的一些技巧——当然,其中难免污陷一些“好人”,但是武周一朝,残民以逞,贪酷自肥,史有定论,其间到底有多少为国为民的“好人”,本就难说。至于武则天看后感叹“如此心机”,那也只是惺惺作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