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高桥蒸菜馆转让:中国需要多少个温家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48:28

中国需要多少个温家宝

2011年08月02日 17:40:58分类:未分类

  
   在人们热议“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该如何处理和该如何面对公众的时候,即使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各种原因人们可能把它淡忘,不再提起,有一个人、有一件事不能不被提起,即使有无数个即使,那就是温家宝和他在事故现场的言行。
   728,温家宝来到动车脱轨事故现场,向死难者献花、看望伤亡者家属、检查事故现场并对中外媒体记者召开发布会。温家宝的行动引发网上好评如潮。网友许文广说:“今天将载入中国历史,这是国家总理第一次在重大人祸的现场召开发布会。刚离开病榻的总理,以自己的言行兑现给人民真诚负责任交代的承诺。记住总理夺眶的眼泪,更记住他‘政府最大的责任是保护生命安全’的承诺。”网友们的话很感性,其实也不无理性。如果我们仅仅以为温家宝的言行非总理不能而论,那我在本文标题中提出的问题显然荒诞无稽。然而,的确是这样吗?我们姑且抛开温家宝总理的身份,看一看、想一想他的言行,尤其是透过他言行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想一想,看看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呢?再明确一点说,温家宝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不是只有一国总理才能这样思想、这样行为呢?我以为:不!那么,中国到底需要多少个温家宝?
   温家宝是政府行政部门最高级别的官员,毫无疑问他的身份首先也是官员。在一场突发事件中,官员最该面对的是三类人:一类是最伤心也必然是最愤怒的人,就是受伤者和伤亡者的家属们;一类是事故相关的部门和官员们;最后一类也是最着急说话的人,就是媒体记者们,这是他们的职业属性所决定的。我们所说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官员要在第一时间表态,也主要指的是面对这三类人表态,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作为官员的温家宝不仅表态了,而且表得很好。
   首先是对伤亡者和他们的家属们,温家宝前往事故现场献花悼念,并在殡仪馆向死难者鞠躬默哀,还去医院看望了伤员并同遇难者家属见面。他在看望部分遇难者亲属时说:刚才听到为理赔款而争执感到非常难受,“不是给完钱就算完事。”请注意以下三个细节:一是我们看到温家宝多次泪满眼眶,有时还止不住流淌下来。二是温家宝在去事故现场的路途中有工作人员递上矿泉水,被温家宝用手轻轻推开。三是,温家宝到医院看望最后一个获救的幸存者小伊伊,医护人员试图把精神状态良好的小伊伊抱起来,被他阻止了,他握住小伊伊的小手摇了摇,看着她,并用左手轻轻为小伊伊拉上被子。温家宝的一系列言行,包括这些细节所展示出来的无声表达,都真挚的流露出他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悼和对伤亡者家属们的深切慰问。温家宝的这些表态或有声或无声,一捧泪水,一个眼神都无不凝聚着他真诚的表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许多人包括记者有这样的疑惑,平时遇到灾难,温家宝总是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这次为什么第六天才来。温家宝说:“我想如实地跟大家讲,我生病了,在病床上11天,今天医生才勉强允许我出行。”而就在前一天,国务院召开了常务会议,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表示深切哀悼并要求采取坚决措施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也就是说,温家宝是抱病在医院里作出决策,同样是抱病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是在医生“勉强”同意下,抱病来到事故现场。在这一系列情节的发展和推断下,不难诠释出温家宝对这次事故的真实态度。同时,一位真正体现与人为本的思想、真实诚恳、宽厚慈爱的官员形象跃然于眼前。这样的表态是充满真挚情感的,让人真切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官员的质朴内心。一个字,真!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是教育,但也完全适应于每一位无论级别高低的官员,因为每一个官员都应经受这样的教育洗礼,都应将这样的理念植入心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温家宝在突发事故中真诚对待受伤者和伤亡者家属值得所有官员学习。这一切在很多官员看来可能就是对不起、道歉几个字,殊不知这里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具体鲜活的内容,装不出来,装出来也不像的。我建议1,今后凡发生突发事件,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事故所在地区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如无特殊情况,必须第一事件赶到现场,并以温家宝这样的真实和诚恳的态度对待事故的受害者。凡不在事故现场或闷言不语始终的,也包括雷人语言不断的都要向组织交代清楚并作出组织处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从乡镇到省市无论级别高低,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温家宝!
   当然,公众最关心的还是官员对事件本身的表态和信息的披露。最该做这个工作是与事故相关的部门和官员。就这一点说,温家宝对事件的表态可以说既及时明确,又果断有力,至少给人民群众一个定心丸吃。比如他说,我们不要忘记这起事故,不要忘记在这起事故中死难的人,他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发展和建设都是为了人民,而最重要的是人的生命安全;它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政府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再比如,针对社会上对处理善后有很多质疑声,温家宝明确指出:“我们应当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严肃对待并且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事故调查处理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还有,对事件本身他再次强调,“无论是机械设备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以及生产厂家制造问题,我们都要一追到底,如果背后隐藏着腐败问题,我们也将依法处理,毫不手软。”温家宝多次明确指出,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这些是非明确且判断准确的话,说得铿锵有力,说得掷地有声,说得何等好啊!我在想,这当然是他在总理层面上对事故的表态。各部门、各地区情况不一样、范围不一样、影响也不一样,但对事物总该有个符合你那个层面级别应该表示的态度吧。可惜,几乎在许多突发的天灾人祸之后,也包括这次“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之后,在第一时间,也就是说正面信息影响力最大的一段时间里,公众没有听到这样的话语,也没有听到如此负责任且实事求是的表态。说这样话、表这样态恐怕不能由新闻发言人独自担当,应该是有关负责人甚至是一把手站出来说话。我建议2,今后凡是突发事件发生,有关部门和地区,必须及时拿出一份负责任且能够代表部门或地区的正式表态,在第一时间里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从乡镇到省市无论级别高低,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温家宝这样敢表态也会表态,令公众服气的官员。
   在突发事件中,有一类人切不可忽视,这就是新闻媒体和记者们。所以不可忽视,因为无论是对事故本身表态还是面对受伤者和伤亡者者家属表态,以及面对所有公众,都需要一个桥梁,都离不开媒体的媒介作用。有关部门能不能有效的利用传媒平息事态、引导舆论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新形势下执政能力高低的问题。刘云山同志有句名言:“传播力决定影响力,透明度决定公信力,话语权决定主导权。”以新闻发布会为核心的新闻发布制度,正是传播力、透明度和话语权的关键。果然不出我所料,一如以往温家宝在事故现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温家宝的开场白感情真挚、语言简洁、态度诚恳、旗帜鲜明,还不忘了交代一个细节就是他由于生病拖至近日才来。真是一篇可以堪称样本的开场白。之后,他回答了记者们的问题,包括尖锐的问题。如如何重拾中国高铁信心问题,温家宝说:“中国高铁技术的出口,以及其他高科技产品的可信度不在口头上,应该在实践中。就高铁来说,应该从他的设计、设备、技术、建设和管理水平综合来考虑,在这个当中失掉了安全就失掉了高铁的可信度。”这和我们有关部门简单的对高铁技术一流的定性相比,是多么大的不同啊!而这些所谓行话我们有关部门应该比温家宝懂的,却无。不难看出,这不同恰恰体现出温家宝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态度。再比如,回答高铁事故对铁路有什么影响时,温家宝明确地指出,高铁建设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不是越快越好。特别是有关事故是天灾还是人祸的回答,温家宝的原话是:“有关部门正在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将会回答你的问题,但我想强调一点,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一定要对人民负责,无论是机械设备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以及生产厂家制造问题,我们都要一追到底,如果在查案的过程中背后隐藏着腐败问题,我们都要依法处理,毫不手软。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长眠在地下的死者。”尤其是在回答如何做到公开透明时,温家宝说,在事故发生以后,胡锦涛主席当即指示,要把抢救人放到第一位,我得到这个消息,立即给铁道部负责人打电话,他可以证实我只说了两个字就是救人!温家宝这时没有用抽象化的党中央国务院,而是用具象化的胡锦涛和“我”,显得形象具体、生动感人。请原谅我不吝笔墨的大段引用,是因为他的回答太好了,无论是作为一个官员还是作为一个新闻发言人,温家宝的发言都是无挑剔的。而他面对媒体的这种真诚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表达完全不是靠简单的技巧和一般化的培训所能完成的。
   虽然很可惜,我没有看到电视直播,但在网站上看到了全文。作为始终关注这件事和也曾做过政府发言人的我,再一次感到激动和兴奋。其实,温家宝对媒体和记者的这种开明开放的态度绝非始自温州事故现场。我们记忆犹新的是,在汶川大地震次日,温家宝在一片废墟之上手持简易话筒召开新闻发布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可能是第一位共和国总理在天灾现场召开的发布会吧?!温家宝还善于利用多种传播手段,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比如他多次到新华网做客,回答网民问题;比如他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回答听众的问题;他还第一次把美国记者请进中南海做独家专访。在对记者的态度上,温家宝更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每年两会面对中外媒体的时候,他总是推迟结束,尽量给记者更多的提问时间。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温家宝努力地实践了新闻发布会的很多方式,作为一国总理,他了解媒体,懂得新闻传播规律,并且善待媒体。温家宝更可贵的地方还在于他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无论是在公开讲话还是在发布会上回答,他语言简洁,与当下不少讲话冗长鲜明对比;他引经据典,与当下不少讲话语言枯燥乏味鲜明对比;他善于举例,与当下不少讲话通篇道理鲜明对比;近来他还喜欢讲故事,甚至在世博会闭幕讲话中都穿插着故事,使正确的道理站起来、跑起来、活起来了。我建议3,今后从省地市县到乡镇,从中央部门到地方各部门和企业,凡发生凡重大灾难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领导和新闻发言人必须出席新闻发布会并面对媒体回答问题,不能出席的要对媒体说明情况,否则要追究责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从乡镇到省市无论级别高低,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温家宝。
   在我写给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先生的公开信发出后,大大出乎我意料,引发各界热议,看到这么多人关心新闻发言人成长和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我十分高兴。有记者问,既然是致信为何不私下交流,我回答说致信只是一种写作形式,写信的本意不是针对勇平个人,是对所有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制度进行探讨,所以更宜于公开。我的恩师,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同时也是中国新闻发布制度的奠基者、践行者的赵启正告诉我说,我信中有一段很重要的话不知是否被发言人们和他们的领导们看明白了,即工作没做好,发布会难成功,多有水平的发言人,也难免受伤。——真不愧是大家啊!启正老师说了一句十分到位的话,我回复他,新闻发言人其实真难,在工作没有做好的前提下仓促召开发布会,只能尽最大力量去缩小而不是去放大这种负面影响。启正老师赞同我的说法并告诉了我一个例子说,有一位美国政府发言人说过,没做过发言人,不能体会发言人的恐怖感。的确是这样。做好工作是发布会和发言人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而工作没做好,发言人的恐怖感就会更加增大,更会手足失措,更会失态,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大到一个省市或中央部门小到一个乡镇,都有自己的“一把手”,都有自己的“总理”,我们不能在出了事儿之后都靠温家宝一人出来表态,一人出来面对公众和媒体。从政者面对公众和媒体,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各种纠纷时,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立场是执政能力的体现,更是公务员工作的应有之义。官员的另外一个称呼是人民公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出了事儿,公仆当然要赶紧站出来为百姓作主,为百姓操持、说话,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安心、静心、平心、放心,也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安宁,社会才会进步。
   当然,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领导人在第一时间占出来发言和表态的范例也不少。以上海大火为例,火灾发生后,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第一时间赶往火灾救援现场,紧急部署抢险救援各项工作。随后,俞正声和韩正马不停蹄分别前往医院,看望正在接受治疗的受伤群众,指示医疗部门和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当晚我正在看电视新闻,大约十二点俞正声就衣衫不整、头发凌乱的出现在事故现场、医院和群众中。在九届上海市委第十四次全会上,俞正声没有对上海大火避而不谈,特意添加了这部分内容。他再次指出,“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是上海永远不能忘怀的一件大事,绝不能回避,更不能轻轻放过,否则就会丧失改正错误的机会,丧失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我们要引以为戒,以此作为改进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的重要契机。”俞正声和上海市委在上海大火事件中和事件结束之后的做法和表态,让我们看到了政府面对危机事件的勇气和决心,智慧和水平。一个政府一个城市只有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中才能够前进,政府的管理水平也正是在这样“不能忘怀”中得到提升.
   在部级官员中,表态最多拍桌子最多的,应该说是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什么六证齐全,是五毒俱全”;“发生了矿难,不能老板赚票子,农民死儿子,政府当孝子”; “我最好能销声匿迹。” 2007 813,正在建设的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发生坍塌,造成64人死亡、22人受伤。事故发生之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李毅中拍了桌子,他大声质问:“堤溪大桥在事故前就存在着重大隐患,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没有排查,没有发现,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结果酿成大祸。类似这种事故能不能避免?这种惨案能不能不再发生?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事故教训能不能深刻汲取?”——李毅中部长愤怒的表情、焦急的神色至今令人难以忘怀,我相信,如果一个官员不把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不急百姓所急、不忧百姓所忧,而是对一切见怪不怪,则很难说出如此掷地有声痛心疾首的“大实话”。
   让我们回到温家宝。我在网上听到一段电台记者提供的录音,温家宝在温州看望高铁事故遇难家属的时候,接连有家属向他哭诉对善后处理的一些不满和看法,总理没有粗暴打断,只是耐心地不断小声重复着:“我懂,我懂,我懂……”无比贴心无比耐心,此时此刻,面对这些愤怒而悲伤的遇难者家属时,两个字“我懂”真是胜过千言万语。眼下,不少官员和干部只会在电视镜头前笑、说好话、说奉承话,只会讲成绩、表决心、夸现实,而面对危机事件或者灾难的时候不会哭、不会安慰、不会批评、不会检讨、更不会发怒、不会指出不足,说白了就是不会表明应有的立场和态度,不会理解和安抚百姓的情绪,这是万万不行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从乡镇到省市无论多高级别,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温家宝一样有血有肉、能够在突发事件中与人民群众“共情”的官员!
   中国需要多少个温家宝,我坚定的认为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温家宝,至少在灾难事故发生时,无论天灾还是人祸的处理时,面对伤害者、面对事故本身、面对媒体和公众时,有千千万万个温家宝式的面对。每一位官员,包括发言人想过“温氏面对”吗?如无,不妨从今始。古有举贤不避亲之说,今应有举贤不避高之见;古有见贤思齐之说,今更该见贤奋起直追,无论其人其位,否则,遑论进步啊、改革啊、发展啊、创新啊,神马都是浮云------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惧怕英雄的缺失,怕的是向英雄学习的人都少,寥若晨星,甚至连仰望的气息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