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年轮骨科医院费用:谁在操控中国的猪肉价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11:17
炎炎夏日,本应是猪肉销售的淡季,但这个夏天“猪肉”注定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因为自5月份以来,各地肉价便出现了上涨的势头,延续至今,肉价已连连创下新高,百姓们大呼“吃不起”,有的媒体形象地将这种现象称作“猪肉通胀”。那么,究竟将肉价推高的罪魁祸首是谁?面对居高不下的肉价我们该怎么办呢?

 

要想掌握全国的食品价格变动情况,最准确的指标莫过于国家统计局定期发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据此指标显示,6月以来猪肉价格的涨幅连续两期排名主要食品价格的前三;直到最近一期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24日发布),7月11至7月20日,有55%的食品价格上涨,猪肉价格虽然较前几期数据涨幅有一定缩小(后腿肉0.03%、五花肉0.07%),但总体而言仍然保持上涨态势,价格达到了31.28元(后腿肉)。专家们认为,短时间内肉价可能保持高位,即使肉价回落也难以落到上半年跌落时的谷底。 

尽管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食物价格上涨属于正常现象,但猪肉价格的上涨幅度显然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作为普通消费者,您大概对肉价上涨的动因较为费解。那就让我们来为您揭开肉价上涨的秘密吧。请继续阅读下节。 

1.是谁抬高了肉价? 

首先,这还得从我国的生猪养殖模式说起。在中国,做生猪养殖生意的主要是个体养殖户,其生猪养殖数量稳定在几十头到上百头不等,相对而言规模较小。通常,从生猪到成品猪肉要历经养殖户、猪贩、屠宰场、经销商四个环节,最终才到达消费者手中。相应的,猪肉的价格伴随有四次提升。 

《重庆商报》的记者就以重庆地区为例做了一个调查,他发现:从养殖户手中卖出的生猪,成本价约为16元/公斤,他们大约每公斤加价3元卖给猪贩;猪贩在集中收购一定量活猪后,再加0.5-1元转卖给屠宰场;而经过屠宰场一系列初步加工,生猪变为初级猪肉产品, 价格上涨为每公斤21-22元;在最后一个环节中,经销商加价最多,每公斤要加近10元,这样,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猪肉价格就飙升到每公斤30多元了,比生猪价格将近翻了一番。 

像中国这样的生猪养殖方式我们称作“散户养殖”,其优势就是启动成本较低。但劣势也显而易见,它是导致肉价被抬高的直接原因,首先伤害的就是我们消费者的利益。而实际上,“散户养殖”模式对养殖户的伤害也不小。因为生猪养殖不同于其它农作物的收获规律,它通常要历经“3个月配种、4个月妊娠、5个月育肥”共12个月的较长周期,并且生猪之中疫病多发,对外界经济环境波动的反应较为迟缓。 

散户们由于缺乏专业性指导,因此多将现时价格作为决策依据,肉价高时,就一哄而上,使猪肉很快供过于求,价格暴跌;发现无利可图时,养户们又马上纷纷退出,导致猪肉供应紧张,价格疯长。长此以往,养殖户们无法获得稳定的收益,生产热情受挫,使猪肉价格不断陷入“暴跌——疯长”的怪圈。过去的猪肉价格记录也恰恰证明了这点。 

回顾过去的15年,猪肉价格至少出现了5次暴涨,平均每两到三年猪肉价格便呈现一次“V字曲线”,最近一次出现在2007-2008年。当时由于饲料价格较低,加上猪蓝耳病的爆发,使众多养殖户退出,导致肉价疯长。与之类似,这次的肉价暴涨同样是由于疫病爆发(2009年“猪流感”席卷全球),使猪肉价格不景气,但在2010年6月生猪价格触底反弹之后,至今肉价涨势已持续近一年。 

按照往常经验,每当价格出现暴跌时,政府会给予养殖户一定补贴,鼓励农户养猪,防止猪肉供应紧张,引发下一轮的暴涨。一旦价格出现暴涨,政府则会将一定量库存的冷冻猪肉投向市场,以稳定肉价。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利益、稳定了猪肉价格走势。 

但经验证明,“亡羊补牢”的措施尽管有效,但毕竟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肉价暴涨暴跌的怪圈。治本之策在于,理顺上下游供求关系,逐渐改变落后的散户养殖模式,尽快建立成规模的猪肉养殖、加工、销售体系和相应的保障政策、制度。在这方面,我们或许可以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身上汲取经验。 

美国同样是生猪饲养大国,但与中国不同,美国的生猪饲养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较高:有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共有生猪养殖农场73150户,其中散养户仅有6万户;市场上96.6%的猪肉都是由年产生5000头以上的大规模养殖农场(企业)提供的。同时,美国已形成了一条完善的销售渠道:猪肉生产企业会提前与猪肉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提前确定需求量、价格之后再开始定量养殖,这不仅可以保障双方的利益,同时也平衡了猪肉价格,避免出现大幅度波动。 

另外,美国还建立了成熟的猪肉期货市场,养殖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向随时了解当前全美猪肉价格,以此指导生产,作出决策;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交易来保证收益。通过以上措施,美国将猪肉价格的年均波动从几十年前高达20%左右降低到了如今的5%以内,有效防止了市场的过大波动。 

请继续阅读下节,了解猪肉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猪肉在中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上一部分中,我们从猪肉流通的过程为您解密了肉价暴涨的原因。但您可能想不到,导致肉价不断上升的“幕后推手”其实还包括我们自己。 

中国的菜品以“色香味俱全”而闻名于世,其中的精髓就在于对猪肉的处理方法五花八门。无论八大菜系中的哪一种,猪肉都是必不可少的主料,不但对猪肉的烹调方式却花样百出,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将煎、炒、烹、炸等各种烹调方法进行组合、叠加,再配以种类丰富的调味料,使最后出锅的菜品味道千差万别。 

另外,有的地区还将猪肉进行晾晒、熏制、卤煮等处理,做成腊肉、肉干、酱肉等,成为了中国人餐桌上一道道美味佳肴。即使是看似简单的火锅,也由于锅底的不同,使猪肉的味道各色各异。因此,猪肉永远是中国人餐桌上绝对的“主角”,我们难以想象,缺少了猪肉的中国菜是否还能让人垂涎欲滴。 

统计数字也证明了中国人对猪肉的偏爱。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每年中国人约消耗5000万吨猪肉,约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0%。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农村人口摆脱自己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国人对猪肉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4%,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而这当中又以猪肉价格上涨57.1%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另外,中国国内高涨的猪肉价格正在影响全球的肉价,不久前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猪肉期货在开盘一个半小时内涨停,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巨大进口需求推动所致。据美国肉类出口协会(U.S. Meat Export Federation)的数据统计,今年前四个月,中国购买了38415吨猪肉,去年同期为671吨。 

可见,中国人对猪肉的“感情很深”,已渐渐从偏好转为依赖的程度。因此,百姓的需求是推动肉价波动的内在动因,而肉价的波动又能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这样看来,抬高肉价的“幕后推手”确实也包括我们自己了。但是,大量食用猪肉是否健康呢?我们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请继续阅读下节。 

3.猪肉健康吗? 

猪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等作用,是一种营养佳品。但古代典籍和现代科学同时证明,过量食用猪肉对人体有害。比如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记载:“豕(猪肉)味寒,食之令人暴肥,性能作湿生痰,易惹风热殊无利益耳。今人以肾补肾,恣意食之,大为差谬”。经现代生物学实验证明,猪肉中的脂肪含有大量的不易被人消化的饱和脂肪酸。如果过量食用,人的消化系统无法充分分解猪的脂肪,它便直接进入人的血液并沉淀于血管组织上,引发高血脂、血栓等疾病。 

另外,从本质上讲,猪是一种食腐动物,它什么都吃,包括腐肉和粪便,并且由于猪并非反刍动物,它吃进去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吸收,因此猪肉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细菌、病菌和寄生虫。听到这您可能就觉得够恶心了,可别忘了上面提到的都是健康的猪肉,而近年来一些商贩贪图暴利,置百姓的健康于不顾,将病猪、死猪肉简单加工后大量投向市场;还有的养殖户为了尽快回收成本,在饲料中大量添加化学制剂用于催肥,这样的猪肉对人体的危害可想而知。 

相比而言,羊、牛、家禽、鹿等反刍类的食草动物有两到三个胃(有的是有消化腺体的,其余是磨碎食物帮助消化的),因此能清除不干净的东西。并且从生化角度看,这些动物的肉中含有很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它不仅更容易被人体消化,也不会在血管组织上沉积。 

当然,您还可以选择更为健康的素食。 

首先,素食的饱和脂肪含量佷低,可在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含量的同时起到瘦身的效果。德国做过一次研究,偶尔才吃肉的素食者,得心脏病的概率是一般人的三分之一,癌症的罹患率是一般人的一半。并且,经常素食者还会使脏腑器官功能活泼,全身充满生气,皮肤显得柔嫩、光滑、红润,吃素堪称是种由内而外的美容法。 

您可能意想不到,食素还能让您变得更聪明!因为谷类、豆类等素菜中含有丰富的麸酸,它是让大脑细胞活跃起来的养分,可以增强人的智慧和判断力,使人容易放松及提高专注力。另外,素食要比荤食便宜得多,所以,食素就不必为生猛“大菜”而买单,为钱包减负。最后坚持食用素食,本身您就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因为少吃一次荤食,就少猎杀一只生灵。跟您说了这么多,您想必懂得怎样吃出健康的方法了。那么,首先就从放下对猪肉的依赖开始吧,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新生代健康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