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周天气预报:铁轨上的人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8:21:09
  铁轨上的人伦作者:方亮来源:中国经营报来源日期:2011-8-1    日本发生高铁事故后,出事线路停止运营55天,彻查整条线路,铁路运行速度范围从120~70公里每小时调整至95~60公里每小时,负责铁路运行的多名高官被就地免职。

  德国在发生高铁事故的第二天,降低了全线高速列车的时速,停运所有同型号列车,全国实施紧急列车时刻表,多辆列车被取消,直至事故后一个多月才基本恢复国内铁路运营。

  高铁是为人服务的,今天,相关部门有必要在别人的铁轨上看清那两个大字:人伦!

  不曾有人料到,7月23日的夜晚会成为震动神州的大悲时刻。历史在此驻足,尽管它挡不住飞奔的动车。或许它曾经听到那群数量至今不详的亡者的泣血呼救,但忠实记录的历史准则敌不过冷血的铲车。人,生就一副血肉之躯,失控的速度足可将其碾成齑粉,能够保护它的唯有躯体之内那颗滚烫的人伦之心。但如果人伦丧尽,良心淹没,则无人可自保。

  火车,这个技术发展的骄傲产物意外地成为了这曲悲歌的承载物。自其于英伦呱呱坠地,技术与人伦的较量便不曾终止。人们追求速度,更追求控制速度。但火车屡有脱轨,人伦的脚步总是略显缓慢。当它终于实现超越,逝者留下的血泊更铸就了保卫生命的坚强制度外壳。遗憾的是,这世界的发展总是难以平衡。当德国和日本在灾难过后不计成本地检查、赔偿、哀悼、惩罚,中国却上演了抢通车不抢生命的荒诞大戏。

  黑暗中,记录之难挡不住沉重的思考。童大焕喊出:“中国你慢些走,等一等你的灵魂。”失控的速度成为悲剧符号,那忙着飞奔的不止是火车,更是这个人情味日淡而人人自危的民族。历史在驻足,人们终于可以停下来想一想,后面的路该怎么走。

  让人回家

  1981年6月6日,在中国人观念中颇为吉利的这个日子里,数千名印度人踏上了一列“死亡列车”。当然,熟悉印度的人都知道,其中许多人一定是坐在车顶或扒在车厢边缘上的。如果在此种情况下发生脱轨,后果的严重可想而知。

  当列车行至巴格马蒂河大桥,一只水牛突然出现在司机的视野之中,挡住了列车的去路。当此之时,很难想象司机脑海中到底在想些什么。也许是印度传统中将牛当做“神兽”的观念在作怪,匆忙中他拉下了制动栓。巨大的速度仿佛猛地撞上了一堵墙,瞬时间四散开来,列车随之飞起、碎裂、扭曲、坠落,而碎片中夹杂的则是与这巨大的速度比起来微不足道的鲜活生命。有人直接在撞击中死去,其他人则被抛进了河里,溺水而死。这起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火车事故共造成800多人死亡,另有媒体估计达到2000人。

  印度铁路事故频发冠绝全球,平均每年达到400多起。对比之下,中国当然有资格对其评头论足。7月初,社科院专家对刚刚又发生了数起铁路事故的印度进行了批评,而仅过了十几天后就传来了“7·23”铁路惨案的消息,时间的巧合构成了一个辛辣的讽刺。

  不得不提的是,印度糟糕的铁路系统绝非一无是处,至少他们为穷人留下了一种专用的列车。这种列车外观上十分破旧,但查票却十分松懈,如果乘客看上去十分穷困则常常会得到免票待遇。至于那些坐在车顶或扒在车厢边缘的人就更无须买票了。

  “有事没事,回家看看”,无论在哪个国家,这都是一种基本的人伦,政府提供交通服务便是这种人伦的延伸。穷人没有钱,至少也让他可以回家。哪怕在车顶忍受风吹雨打,他也可以回家。很多人都听过一个段子,一学生春节前买火车票回家,在卧铺和硬座都已售罄的情况下询问是否还有站票,得到的回答是:“站票不卖给学生”,“为什么?”“因为铁道部今年规定不让一个学生站着回家。”

  这或许只是一种讽刺,但绝非毫无来由。当迅速建成的高铁正慢慢取代普通火车时,高昂的票价把许多人赶到了所剩不多的相对廉价车次内,留下空座近半且故障频发的高铁,见证着中国铁路的巨大“进步”。

  显然,这种“进步”与人伦无涉。

  速度之殇

  最大的人伦莫过于人道,早至文艺复兴,晚近新文化运动,否认人的价值、否认人道的观念均已成千夫所指。相比于“让人回家”的理想,“让人活着”显然是基本中的基本、前提中的前提。所以,送人回家的火车断然不能与生命相悖,速度的追求决不能以生命为代价,这自然是最为浅显的道理。发达国家领悟这个浅显的道理并将其付诸实践用了百年时间,其铁轨上彰显的人伦足以让国人汗颜。

  轨道交通对于拼命工作的日本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列快捷的列车也许可以让人吃上一顿从容的早饭,有更多的时间准备一天的工作。2005年4月25日之前,在日本神户与大阪之间,福知山线运营的便是这样的列车。上班族青睐它的快捷,将自己的清晨和傍晚都留给了它。但是,25日这天,107条生命享受了清晨,却永远地失去了傍晚。

  清晨刚过,一列火车在福知山线上疾驰。在上一个车站停车时,这列火车由于旅客上车问题而耽误了两分钟。就这样,驶出车站后,心急的司机高见隆二郎将火车推到了一个极高的速度上。和车上的上班族一样,司机同样接受着严格的管理。而在这个历来以提供快速列车服务的公司里,列车晚点更是一种严重过失。列车狂奔着,仅有23岁的高见隆二郎顾不得许多,只想着抢回那两分钟。他不知道死神已潜伏在侧,伺机出击。

  9时18分,这列火车在高速驱动下,突然在一个转弯处以惯性脱离轨道,巨大的冲力推着火车在路面上狂奔,直直地向一座公寓大楼冲去。第一节车厢一头扎进了公寓楼中,整列火车才停下来。乘客加上公寓中的亡者,共有107人遇难。

  悲剧震惊全日本,政府忙着抢救伤者,整理尸体,而来自各地的悼念者则随后赶到出事地点,献上一束束鲜花,所有人在为死者祈祷的同时都紧盯着政府,等待着调查结果和处理办法,以宽慰亡者在天之灵。

  警惕之心并非杞人忧天,福知山线所属的西日本铁道公司乃是日本铁路巨企,许多政治家都受其支持。以其政经实力,逃避惩罚并非完全不可能。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铸下大错的高见隆二郎只有11个月驾龄,却已经因为开过站或开车溜号而被处罚了3次。而这次事故正是拜其超速行驶所赐。调查委员会最终公布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其内容之详实甚至到了将事发时每一名乘客的所在位置都标示清楚的地步。

  实际上,西日本铁道公司所做的反省力度不可谓不大。他们将这条最为赚钱的线路停了55天时间,而其原先每天营业额则为3000万日元,其所承受的损失相当巨大。在此期间,整条线路被查了个遍,铁路运行速度范围从120~70公里每小时调整至95~60公里每小时,负责铁路运行的多名高官被就地免职,死者家人和伤者也都在多轮谈判之后获得了巨额赔偿。

  许多人都认为,事件就此结束了,留下的只是一系列纪念设施和每年在其中举行的纪念活动。但是事件发生6年后,从未放松质疑的受害者家属竟查出,当时负责事件调查的调查委员会竟然与西日本铁道公司暗中勾结,将调查情况事先与后者做了沟通。由此,一批官员又不得不引咎辞职。

  这才是人伦,它包含着对死者的慰藉、对生者的警示和对责任人的惩罚。无此则火车变灵车,铁轨成亡命之路。

  “德国制造”

  同样的悲剧发生于德国。世界经济危机袭来,德国安然度过,“德国制造”的对外出口几乎未受影响。秘诀何在?在这起悲剧中或可管窥一斑。

  1998年6月3日上午,德国人约格狄曼同家人一道乘坐已经安全行驶了7年的德国高速铁路,从慕尼黑去往汉堡。想当初,这列创下250公里行驶速度的高铁曾被德国人誉为国家骄傲。7年的安全行驶记录更是让德国高铁成了无价的金字招牌。人类的思维惯性告诉所有人,乘坐德国高铁万无一失。

  但是这个神话却被一支车轮所打破。这列火车的车轮原本使用整块钢材切割而成的单毂钢轮。但其发出的巨大声响以及足以让咖啡倾覆的震颤让一丝不苟的德国人决定改弦更张,于是中间夹着橡胶的双毂钢轮横空出世,成为德铁公司新的宠儿。

  尽管设计师曾警告称,新的钢轮尽管解决了噪声和震颤的问题,但却容易断裂。但公司认为,只要仔细检查,完全可以将隐患消除于未然。

  没有从不犯错的民族,即使是做事向来一丝不苟的德国人。当该公司员工偶尔放松警惕,用手电而不是超声波检测仪去检查车轮状况时,死神已乘虚而入。

  约格狄曼同家人欣赏着车窗外的景色。但在列车行驶到艾舍德镇以南约6公里的地方时,他突然看到一截巨大的金属条太太和儿子中间的座椅扶手中弹出,车厢的地板也被捅出一个大口。约格狄曼迅速离开车厢去找列车员。然而,就在他和列车员赶回包厢的短短一分钟内,列车驶过一个转辙器,破裂的车轮外钢圈把转辙器上并不牢靠的铁轨勾起,这块铁轨插入车体,并冲破车厢顶,造成车头和此后的车体分离,列车就此脱轨。根据事后调查,约格狄曼所看到的那根金属条正是列车其中一个车轮的外钢圈。设计师所警告的断裂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发生了,其代价则是101条人命。6分钟后,救援人员赶到了现场,看到的是被挤成1节车厢长的8节车厢。

  同日本人一样,第二天德铁降低了全线高速列车的时速,并全面检查安全性。随后,他们停运所有同型号列车,对其进行超声波安全检测,将59辆同型号列车上所有箍着钢条的双毂钢轮,换成整块钢材切割而成的单毂钢轮。

  为了进行全面安全检测,德国全国都实行了紧急列车时刻表,多辆列车被取消,多条线路被缩短,直至事故后一个多月才基本恢复国内铁路运营。德国旅客直至次年11月全部车轮更换完毕后,才重新体验到列车原有的运行状态。

  一年后,德铁公司主席引咎辞职。五年后,此次事故最终调查清楚,详细的调查报告被公诸于众。

  有一名乘客称,事故发生后我很害怕,但德铁负责人的调查让我重新对它恢复了信心。

  人伦至上

  “恢复信心”说起来轻巧的四个字背后隐含的是巨大的努力与勇气,将“死亡列车”重新变为让民众愿意托付性命的金字招牌,其难度可想而知。唯有壮士断臂般的勇气与负责态度才可重新获得民心。

  在事故发生时,日本与德国的铁路事业均已实现私有化,在乘坐哪一条线路出行的问题上,两国民众有着多种选择。所以,德日铁企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才走出壮士断臂的一步。但不论路径,对生命的尊重是无差别的。此乃人道,亦即人伦。

  同样是重新赢得市场,中国的“铁老大”在事故发生后不久即傲慢地宣布刚刚出事的动车仍维持着超过100%的乘坐率。谁能想象民众一夜之间即已恢复了对“死亡列车”的信心呢?解释只有一个,除了“铁老大”,别无选择,为此只能甘冒风险。不知眼下乘坐动车卧铺的乘客是否能踏实入睡?今年年初埃及革命之时,各国游客都已停止赴埃旅游,俄罗斯游客赴埃游的热度却持续了一段时间,直至那里的局势更加恶化。一种解释是这样说的,俄罗斯人早已习惯了动荡。

  如果国人也有了这样的习惯,那么相信人们会在卧铺里睡得很踏实。只是,这种踏实怎么都显得那么的悲哀。

  别忘了,事故刚刚发生,同胞尚未入土为安,逝者的家人仍在温州火车站彻夜不眠。更加不能忘记的是,就在官方宣布事故车厢内已无生命迹象而开始准备将车厢“入土”之时,那个顽强的小伊伊天使般的出现在了人们面前。“已无生命迹象”的宣告是荒谬的、灭绝人伦的。更加不能忘记的是,死亡名单、死者人数、尸体、遗物等等的一切都还在未定之时,“铁老大”却已经忙着通车。

  洛克比空难,飞机爆炸分解成400多万片碎片,散落范围超过65公里。英国1000多名调查人员搜集全部碎片,用3年时间几乎完全还原了飞机,并查出是人为因素,具体爆炸出自哪个行李箱,并由此找到嫌疑人。

  我们的“铁老大”呢?

  笔者落笔之时,温总理正在事故现场召开记者会。会议结束之时,数十名记者齐声要求铁道部官员回答问题,但没有一人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