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印刷光盘包装:大萧条和罗斯福的新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5 02:59:21

大萧条和罗斯福的新政

(此文刊载在《舰船知识》2010年第九期,有增补)

 

宋宜昌

 

遥想当年

    2008年9月,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此前半年,贝尔斯登公司已经破产并购。10月份,另外三家著名投行: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也变身商业银行,一个多月,美国五大投行全部蒸发,华尔街股市从最高时的13000点跌到了最低时的7600点,由住宅抵押次级贷款债券(CDO)引发的金融海啸,形成了惊涛骇浪,终于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酿成世界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此次危机数十几年未遇,创痛之深,堪比“大萧条”。

   “大萧条” the Great Depression,指美国金融和经济在1929~1941年发生的深刻危机、崩解、衰退、萧条和改组。它既包括胡佛总统(共和党人,1929~1933年任期)对危机的抗争,也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民主党人,1933~1945年任期),针对“大萧条”采取的具有社会主义色彩,或者叫凯恩斯主义的“新政”New Deal。它是美国历史,特别是经济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段岁月。我们今天面对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在各国的奋力抗争之下,似已见底,并开始缓慢回升。由于“大萧条”的惨痛经历,今天没有人再敢大意了。“大萧条”最终的结局就是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今天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应对失当,当前的这次金融危机,后果也非常险恶。

 

“黑色星期四”

    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大萧条”第一个征兆来自1929年10月股票市场的崩溃。今天,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股票市场的崩溃不是产生“大萧条”的原因,它只是一种表象,一只导火索,在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更深层的经济出了大问题。

    早在1928年3月,美国股票市场就处于大牛市的高峰了;到1929年,股市非常兴旺。从1928年3月到1929年9月这18个月内,一些热门股飞涨,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每股从179美元涨至335美元;通用电器每股从128美元上涨396美元。9月初,股市稍有下跌,但一般人还都认为这不过是股市的一次小调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在9月3日涨到历史最高点380点。

    股市的繁荣使人们淡忘了1921~1922年股市曾经历过一次危机。但在秋天,一些不祥的信号陆续出现了。美国基本日用品价格开始下降,木材价格一路下跌,苏联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为换取外汇大量出口木材。木材价格下跌沉重打击了芬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养羊业的过度发展导致全世界羊毛价格暴跌。到处都是生产过剩和个人购买力不足,世界性经济危机山雨欲来。10月初,小麦价格突然下跌,这不仅影响美国农场主的收益,还影响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农场主的生存。

    拥有丰饶自然资源和强大生产力的美国似乎对经济灾难有免疫力,但这回大事不妙。10月23日,纽约证券市场出现大规模的股票抛售,股票价格回落到1927年的水平。胡佛总统立即反应,发表要人们放心的声明。胡佛在公开声明中称:美国繁荣的基础是牢固的,美国将更加昌盛。

    胡佛的保证来得太晚了。就在声明当天: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了。

 

股票大跳水后果恐怖

    甚至那些不为投机只作投资的美国人也发现,他们持有股票的价值已下降到几天前的1/3甚至1/4了。10月24日,股市关门时,道指已降至230点,市值从最高点蒸发了40%。当天晚上,一位美国金融家在同朋友共进晚餐时,只能称他们为“前百万富翁。”

    开始人们以为只是那些持有股票的富豪们出了血。接着,一家纽约经纪机构破产,引发了大约300万个家庭的投资损失。11月19日,美国股市发生第二次猛跌。当30种主要工业股票价格进一步下降到198美元(即道指198点位)时,几百万美国人陷入了大灾难。最精明的股市玩家,也和俗人一起惨遭灭顶。美国的国民收入在3年内下降了一半,外贸急剧收缩。美国购买力的丧失,连阿姆斯特丹的钻石商人也深受波及。由于国内外的订单大减,密执安州底特律汽车城受到沉重打击。

    胡佛总统想尽一切办法去安抚公众,恢复人们的一点信心。10月底,胡佛同大银行家和大企业家们讨论,如何应对生产下降和即将来临的大规模失业。

 

股灾变成了经济灾难

    “大萧条”的下降阶段,一直持续了近3年,到1933年民主党罗斯福竞选总统上台,才渐渐筑底缓慢回升,美国和世界经济遭到了灾难性的打击。192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2036亿美元(折成1958年美元),1933年降到1415亿,下降了30%,其中钢铁产量下降70%,50座高炉被炸毁。全国失业率从1929年的3.2%,上升到1933年的24.9%,由于市场萧条,通货紧缩,物价下跌30%,到1932年,银行倒闭5000余家,储户丧失了数十亿美元存款。企业破产26355家。从1925年起,美国农产品价格就不断下跌,农民处境凄凉,“大萧条”再度迫使农产品价格指数(1929年为100)下跌至44,跌幅远大于工业品,上千吨牛奶被倒入阴沟,玉米未经收获就被犁掉。

    通货紧缩冰冻了流动性。胡佛和当时的财长梅隆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危机和萧条是淘汰懒人和失败者的时机。除了给予微薄的救济,胡佛根本就没想过:动用国家力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时候,这些都属于社会主义思想,在美国是犯禁的。然而,上千人却排队到苏联大使馆申请签证和赴苏工作。有记者称“看到美国农民就想起画刊上的蒙古农民。悲惨的阴影长长投在美国的大平原上。”

农业危机和农民问题

    自1603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以来,农产品价格从来没象1930年这么低过,1蒲式耳(36公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5分,1蒲式耳玉米7分,1磅棉花或羊毛5分。糖每磅只值3分,猪、牛肉每2磅5分,200个一箱的苹果,才卖40美分。

    农民每收1英亩小麦,就要亏1.5美元。一个最勤快的男工,从早干到黑14个小时,摘300磅棉花,却只能拿到六角钱(0.6美元)。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1.1美元,售价不足1美元。蒙大拿州有个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花两个小时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扔进山沟,原因是卖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

    由于农业品价格惨跌,数以万计的通告出现在住户门柱上和各县的法院门口,宣布这家那家农场债务不清理,不准赎回。密西西比州四分之一的农场都被拍卖。农场主破产后,连买捆东西的绳子都没钱买,这时放贷的银行就取得了农场的产权,变成地主,原来耕种这块土地的人沦为佃户。在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充分关注到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利益和困境,4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中有一半以上惠及三农,保障了中国的弱势群体顺利渡过大规模经济危机的险风恶浪。

 

失业就意味着塌了天

    “大萧条”造成了全美国大约有1500万~1750万人失业。由于美国大多数家庭靠一人工作养活全家,因此波及了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口。据《幸福》杂志估计,全美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这还不算1100万户农民。正如农民的苦难一样,暂时有工作的人工资也被压到最低。在布鲁克林,15岁的童工每周只挣2.78美元。女工每周工作55小时,得2.39美元,1932年康涅狄格州100余家工厂的工人,每周工资竟只有0.6美元。而纽约的雇主比英格兰地区更刻薄。连《时代周刊也写道:“无法无天的雇主,把美国工人的工资压低到中国苦力的水平了。”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无票乘火车到处流浪,被赶下来后就爬在车顶上旅行(中国文革时也有此情景)。无法忍受饥饿的女孩子也加入了流浪者大军。当时清教徒道德观念还挺强,不少女孩只好女扮男装。但她们一抢东西,就露馅了,毕竟力不如男。为了活命,她们还向同路人出卖肉体,一次交易通常只得一角钱(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老兵悲剧

    “大萧条”期间,最悲惨的事件之一是胡佛镇压退伍军人在华盛顿和平示威。1932年危机谷底期间,退伍老兵和一战伤残军人山穷水尽,走投无路,聚集在华盛顿露营,希望政府能提前发放他们的退伍费和伤残抚恤金。胡佛总统对这些爱国将士竟毫无同情心,下令麦克阿瑟将军镇压。7月28日,示威者被驱散,一些老兵被打死,成为美国政治史上很不光彩的一页。当时群众示威蜂起,闹事不断,资本主义制度在风雨飘摇中。

    正是在这种举国维艰的大背景下,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的民主党在总统竞选中大获全胜。罗斯福得了42个州的472张选举人票,胡佛只得了59张,美国人民决心改变现状,踢掉了胡佛和共和党。这一情形同2008年奥巴马与麦凯恩竞选的情形有几分相似。然而,从奥马马总统上任的表现看来,他最多是一位折衷主义者,而不是罗斯福那样的改革家。

 

    罗斯福断然出手

    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要求国会授权,全国团结,显然他已经成竹在胸。他创造了炉边谈话的形式与公众沟通,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了自己的反危机改革方案,任用了大批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他并没有扼杀企业家和资本主义精神,只是通过国家主导的形式做了有限的调整。所有措施即“新政”,至今依然是经典的反危机抗萧条药方。经济学家把它归于“凯恩斯主义”。它针对的是胡佛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即认为政府的干预越少越好,政府的职能就是为私人经济创造更好的条件。两个总统两种政策两种经济学思想,结果大相径庭。

    罗斯福的政策是:必须制定一个使失业者有工作的计划;提高农产品价格;阻止强制拍卖农场和住房。他主张:紧缩政府开支;严格管制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和各种公用事业,严密监督银行业和投资业务,恢复对外贸易。罗斯福毫不含糊地表示:他将运用广泛的总统权力来制止“大萧条”。

 

政府的作用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应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甚至可以担负起较为公平地分配全国财富和全国收入的责任。罗斯福和他的许多顾问在一战期间进行过经济计划工作,他们有经验,他们敢想敢干勇于担当重任。罗斯福的“新政”,汇集了许多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而不是单一的政治哲学和经济学流派。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们经常调换,他从善如流举重若轻风格大气;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一个美国总统启用了如此多的职业经济学家。在他之后,依仗经济学家成为美国执政者的传统。

   “新政”有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恢复工商业和农业,改革银行业和控制投资业务以及改善劳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资本家斥之为社会主义因素。“新政”重视民生甚于强调机会。罗斯福政府在历史上第一次保证不让任何美国人挨饿。罗斯福并不反对自由企业制度。本质上讲,他只是希望融入政府的要素来改良资本主义。

   “新政”时期各项政策混乱矛盾:既有提高物价又有降低物价的设计;既有农产品减产又有农产品增产的规划;既有紧缩联邦开支又有扩大政府支出的方案;既要援助工人又要复兴企业。“新政”期望“人人可以受惠”。

 

银行与货币政策

    罗斯福面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银行危机。成百上千家美国银行的倒闭,储户大量提存,全国银行大半停业,金融心脏实际上已经停跳。罗斯福一上台,马上采取紧急行动,于1933年3月6日宣布全国银行休业。3天后,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授权联邦储备银行(即美联储)增发钞票以解救货币荒,准许银行增发优先股,授权财政部长收回所有的金币和金元票,派稽查员检查停业银行资产负债状况。准予资产充足的银行重新开业。罗斯福的银行政策恢复了公众信心,储户把存款重新存回银行。

 

放弃金本位制

    接着,美国实际上放弃了金本位制。1933年3月10日,总统命令禁止黄金自由输出。4月5日,总统又下令所有居民必须把储存的黄金售给银行,转交美联储。国会6月5日通过一项法案,规定公司契约中黄金支付条款一概无效。尽管公众强烈反对废除金本位制,最高法院在1935年却同意国会有权如此立法。

    放弃金本位制有助于提高物价,美元贬值,增加流动性。它诱发的通货膨胀有助于恢复景气。在通胀派的压力下,国会于1933年5月通过了托马斯农业调整法修正案,允许政府减少美元含金量。罗斯福比较谨慎,等国会在1934年1月通过金准备法以后才减少美元含金量。财政部掌握全国黄金;禁止金币流通;黄金仍用于国际贸易,充当联邦储备、钞票和存款的准备金。总统将黄金价格规定为每盎司35美元,把美元的含金量从23.22克降低为13.71克。国会授权财政部高于市价收购白银。高价购银的行动并没有导致通货膨胀,还让银矿主发了大财。说明美国社会极度缺乏现钞。

 

剥离投行

    1933年6月颁布的格拉斯-斯特高尔银行法,这项法律把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开;禁止商业银行出售证券,不准投资银行接受存款。让投资者和投机者各走各的路。该法案还规定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即美联保)保证银行存款。美联保成立后,虽有几家银行倒闭,但广大存户的存款得到了保障。美国人的金融信心大增。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国投资银行重新与商行银行合并,时间已经过去了75年。投机者不得不放弃盈利最丰厚的一部分业务。 

 

                          苏联的榜样

    罗斯福是第一位处理美国经济大危机的总统。1929年1933年危机的程度,远超过美国经济史上的历次危机;连1873年的严重经济危机和“大萧条”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能出手这些政策,既体现了总统和他智囊班子的智慧,也在于有苏联的榜样。就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沉重喘息和苦苦挣扎时,苏联人却为他们的五年计划干得热火朝天,不仅不存在失业,相反却到美国招收熟练工人。许多美国知识分子此刻投向左翼,《国际歌》成了流行歌曲。苏联的实践例子,为罗斯福的改革和新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计划中,显然远远比不上罗斯福的新政。到2009年底,美国失业率仍在10%以上。在现代世界经济史上,堪比罗斯福新政的只有中国政府在2008年出手抗危机的4万亿人民币系列方案。“大萧条”留给人类太多的教训,避免后人付出更多的鲜血、泪水和汗水。

 

走出“大萧条”

    美国工业指教1929年为125,1932年跌到58,1935年上升到101,1936年达121,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可怕的“大萧条”。

 

救助失业者

    如此高的失业人口和失业家庭,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县、镇、州政府)的预算和税源早已枯竭,只能靠专门的金融公司贷款救急。许多地区,失业工人全家每周还拿不到3美元。

    1933年5月,国会设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并先拨给该暑5亿美元援助各州失业者。到1933年末,总共拨付48州3.25亿美元,供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直接救济是免费发给失业者食物、衣服、燃料等生活必需品。大多数美国人热爱劳动,要求给予工作机会。1933年夏,全国约有100万人参加联邦紧急救济署举办的各项公共工程项目。由于时间仓促,工程草草上马,经济效益较差。计划过于草率。1933年11月,总统成立了民用工程管理局以后,以工代赈才大规模展开。民用工程管理局规定每周的工资和工作时数,工资介乎救济和工作之间,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投身于该局的工程。1934年7月,该局撤消。全部救济工作仍归联邦紧急救济署。在这个时期,联邦剩余农产品救济署。把剩余农作物加工为食品和衣服,分发给受救济者。当时有许多家庭只靠这些剩余物资勉强维持生活。

    1935年,罗斯福总统严厉批评了直接救济,指责直接救济“伤了国家元气”。他建议:失业者仍由州政府和市县政府负责照顾;联邦政府则可设立一个新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联邦紧急救济署于1935年底撤消。它共用了30多亿美元。和少数资本家的巨额财富相比,如此少的钱却救了如此多的生命。

 

发展是硬道理

    5月,罗斯福成立了发展工程管理局。该局主办了各种各样的工程项目,如:修建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游泳池、公园、校舍、灌溉渠、公共厕所等等。甚至国立拉什摩尔山纪念馆的巨幅雕刻也是该局出资。1938年11月,该局雇用人数创造了最高记录:约有324万工人参加政府的各工程项目。这个计划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初才停止执行。

 

                  “大萧条”影响年轻人

    “大萧条”使美国青年意气消沉。为了振作年轻人的精神,政府于1933年3月为17~25岁的男青年建立了一个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组织他们预防土壤侵蚀、修筑森林道路、植树造林、美化公园。这些青年每月领到30美元,其中22美元要寄回家里。从1935年起,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大、中学生获得半工半读的机会:中学生每月可挣5美元,大学生10~20美元,研究生20~30美元。这个计划使几十万青年有可能进入中学或大学念书。“新政”能如此全面地照顾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年龄段,也实属不易。

 

挽救美国农业

    为了救助美国农民和农业,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该法规定:提高农产品价格,减少农作物产量。凡是同意减产的农户,由国家予以补贴,补助费由政府加征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受补贴的农产品有:小麦、棉花、玉米、大米、烟叶、生猪、牛奶和乳制品。后来该法案几经调整,不断变通。虽然对农业和农民有一点儿作用,但农产品过剩问题始终无法解决。二战中情况好一些,战后,又重新出现。今天,美国政府依然对农产品和农业实施各种补贴,西欧各国和日韩也大致如此。这些受补贴的农产品倾销到发展中国家,对那里的农民造成了伤害。今天,中国大豆种植者们,不断受到这种补贴大豆的进口攻击。

 

第二次新政

    罗斯福的“新政”分为第一次新政和第二次新政。第一次新政1933~1934年,改革不够彻底,也没有根本解决高失业率问题。1935年中期选举过后,美国的阶级斗争趋于激烈,社会处于动荡之中,极右派成立了“反新政同盟”,一些地区的左翼要求成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共和国。罗斯福又开始了第二次新政改革,主要针对改善下层穷人的生活。

    一些新的法案被提出,包括《工业振兴法》,各种劳动保护条例,人寿保险、医疗报销,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条例一再推出。然而复兴极为缓慢,更糟糕的是:1937年美国经济又遭受了一次衰退。失业率在1933-1939年间从未下降到10%以下。直到二战爆发,军火和备战需求大增,才最终将美国经济拉出泥潭。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田纳西河是一条汇入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的西向河流。流域包括肯塔基、田纳西、佐治亚、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亚拉巴马和宾夕法尼亚7州。由于早期移民的破坏性垦殖,这片肥沃的森林丘陵地区,已变得贫瘠荒瘠。1933年4月,一向热心于造林,水土保持和水力发电的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交综合治理的田纳西河流域法案,并签署生效。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联邦政府出面综合治理和全面发展一条重要的大河。管理局的任务是在防洪方面,到1952年,该局在田纳西河及其支流共建造20座新水坝,改建5座原有水坝,使美国雨量最大的田纳西河流域再没有洪水泛滥,还通过阻滞田纳西河及其支流大大减轻了俄亥俄河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洪水威胁。在航运方面,该局开凿了一条1000千米、最浅3米的内陆水道,将南部内地和大湖区、俄亥俄河及密苏里一密西西比河水系连接起来。到1977年,河上驳船年运量达2700万吨。

 

                        丰碑

    在防止土壤侵蚀方面,该局与民间自然资源保护组织合作,在大面积宜林谷地重新造林。该局举办示范农场、实验站和流动图书馆,提供职业教育设施,帮助农民改良土壤、试用新肥料、改进耕作方法、学会科学种田。从1929年~1949年,美国其它地区农场收入增加170%,田纳西河流域农民收入增加200%。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该局利用它的大量湖泊和水坝,让钓鱼、野营、划船等旅游业兴旺起来。通过防疟计划,到1952年,该局消灭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疟疾,而在1933年时,这一流域的某些地区,患疟疾的人占总人口的30%。利用廉价水电生产和出售肥料与电力,1940年代初期,田纳西河流每人每年耗电量达1180度,到1960年代,高出全国平均数40%,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均耗电量已3倍于全国人均数。廉价水电力吸引了很多工业从旧西北地区向南迁移,许多新的轻重工业也在这个地区建立起来,使这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到1940年,该地区7个州的人均收入比1933年增长73%,该地区银行存款增加76%,全国只增加49%;商品零售总值增加81%,全国只增加71%。

    田管局的成就,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政府和水利工作者,成为流域治理的成功典范,至今,它还被美国人津津乐道,成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计划成功的实践。

 

                         新政之果

    由于第一期和第二期新政,美国增加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山河也日渐秀丽,那几年的成就计有:

    2755万青年在资源保护组织中劳动。他们建立电话线、防土壤侵蚀或分洪堤坝、供野生动物需要的   水池、植树、扑灭森林火灾、控制虫害与鼠害等。仅在最初的18个月中,国家森林面积就增加500万英亩,国家公园增加6.7万英亩,植树1500万株,修卡车路3.5万英里,防火地带2.3万英里,筑防防土壤侵蚀堤坝61万个。据洛克藤保记述,该队队员们“修整树木400万英亩,放养鱼苗近10亿尾,建起大量野生动物保护区,开挖了许多引水渠和运河,修复了独立战争和内战战场。他们捕杀西部森林里的云杉锯蜂和摩天蟋蟀、中西部的蝗虫和东部的舞毒蛾害虫。他们修建瞭望塔、公路和山麓防火网。美国历史上全部公私造林成果,一半以上出自当年民间资源保护队之手。

    他们结束劳动时,二战已经开始,他们健康的体魄和适应有组织生活的能力,使自己成为最好的士兵和制造业工人。

 

                       新政之评价

    国家有组织的生产性活动,大大缓解了痛苦和危机,除了筑造整个美国的高速公路网、国道和州道外,劳动大军还消除公路上、下水道障碍、修改坡度、铺路、翻修路面、消灭急转弯、修理沟渠和路标、修筑停车场等;学校建筑方面的小型建筑工程、油漆和泥水工作。自来水工程、修建各种运动场,修筑道路、防护林和围墙等;公用事业方面的修理煤气管、旧汽车改造、安装火警电铃和避雷针等。

    民政工程局各项计划实施不到几星期,全国的鞋店就开始报告它们的货物已销售一空,鞋厂纷纷重新开工。民政工程局兴建和扩建学校4万所;铺设污水管道1200万英尺,建造飞机场469个,扩建529个;修理和建造公路25.5万英里;为成人教育和乡村学校雇佣教师5万人;兴建和修整操场和运动场3700个。在受惠的420多万人中,有3000名作家和艺术家,许多人对此进行攻击,霍普金斯说:他们是人,他们也要吃饭!

 

                 大萧条缘何而生

    “大萧条”的原因,至今人们还在争论不休。但有几点大家已有共识:

    一、美国产能严重过剩,资金流动充裕。涌入股市谋利。把股市推到危险的虚高。本来自1925年农产品就大量过剩,到1928年大部分工业企业设备使用率都在80%左右,由于股市高涨,企业还在不断投资,转变成新的过剩。

     二、股市崩盘后,由于银行混业经营,买了大量股票和不良债券,拖累了许多银行。银行产生严重的信用危机,而政府不去紧急救助,反而任其破产,造成剩下来的银行陷入信用危机和挤兑,结果是银行一个接一个破产,资金蒸发,流动性冻结。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不顾一切地挽救银行,就是 吸取了1929年的教训。

三、美国政府以邻为豁,不顾大局,既勒索欧洲归还战争债务,又竖起极高的关税壁垒。税率调节历来是资本主义的重要调控工具,由于美国的地理区位,美国海关对橡胶、生丝、纸浆、毛皮、皮革、锡、咖啡、可可、茶叶、香蕉等非竞争性热带产品和某些矿产品免税。而对竞争性农产品,尤其是工业品,征收重税,以保护美国农民和企业家。一战后,欧洲急于还债,亚洲要发展经济,竞相压低出口商品价。美国就不断抬高关税。1921年国会通过紧急关税法,把某些工业品的税率提到历史新高;在福德尼-麦坎伯法中,规定可授权总统对国外任何竞争性产品提高关税,高达50%。1929年,议员霍利和斯穆特又提出更苛刻的关税法案并在次年获得通过,它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如水银泻地,把进口之路封死。霍利-斯穆特法案,遭到了所有国家的反对,列强还以牙眼,对美国产品也开征报复性的关税。由于贸易战开战,造成西方诸国两败俱伤。除了发展军工产业走军国主义道路外,光靠商品贸易几乎难以为生。这也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中各国政治家吸取的前车之鉴。某种意义上讲,霍利-斯穆特法是造成“大萧条”和德、意、日军国主义的原因之一。

    今天,世界人民在抗击连续3年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时,即遇到了与“大萧条”时相似的金融经济商业困境,还面临着大量的新问题。各国人民、领导人、工商金融界人士、知识精英,此时,难道不是考验你们的心智能力想象力和挽狂澜于即倒的千载良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