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北雅学校校徽:第十六章?元间的组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5:17:15

第十六章 元间的组合

(2011-01-03 15:46:53)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逻辑起源》完整网络版

第十六章元间的组合

 

16.1元间组合的定义域与对象

16.1.1 一般过程和思维过程

相互作用的所有结局中有两种极端的现象:相互作用造成参与者发生分裂,被分裂成为更小的“碎片”;相互作用使得参与者相互发生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组合体。作为普遍相互作用的世界,所有成员都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不断地分解和组合之中。

在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的定义域里,出现了物质实体和元间实体这样两种极端的实体,这两种实体各自的形成和发育也都是分解和组合的结果,也都在经历分解和组合的过程,这样就有了四种极端的、典型的情形:

1、物质实体的分解;

2、物质实体的组合;

3、元间实体的分解;

4、元间实体的组合。

我们已经分别讨论了这四项内容中的前三项。

所谓元间组合是将一些要素性元间实体用一个关系性元间要素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元间实体的操作过程。因为纯元间实体的操作只是当生命物质出现之后才产生的新方式,所以只能在人的思维过程的背景下讨论。

生命体作为相互作用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同样要经历“接触 ——比较与判断——反应与改变”的过程。所不同的是发达的生命作用者的接触环节以间接行为为先导,在与对象发生实质性接触之前利用间接作用首先获取对象的部分元间信息;经过思考和判断之后再做出行为决定;以这个决定为原则与对象发生具体的、物质的作用,通过这种有目的的作用改变对象和自己的状态。所以生命作用者的“接触 ——比较与判断——反应与改变”具有物质和元间这两部分,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这样两种形式,我们把其中的元间过程,把间接作用的这一部分称之为“感觉和思维”过程。显然,起初,思维过程作为间接作用是生命整体参与直接相互作用过程的一个部分,是其中的一个子过程。

在这个子过程中,接触环节大体对应于感觉过程;比较与判断环节大体对应于元间分析、归纳、组合、比较、判断的过程;反应与改变环节大体对应于元间体系发生变化和产生实施对策的过程。可以分别将这三个环节简称为“A”、“B”、“C”环节。

16.1.2 元间库

从第十一章开始,我们讨论了A过程以及对从A环节送来的元间实体进行分析和归纳处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建立、积累起了一个概念的体系,再加上先天范畴,B环节实际上拥有了一个不断发育、充盈着的元间库。

1、将从A环节采集到的所有元间一一保存,如果这些元间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着原有的形式,保持其具体的元间状态,将这个元间实体存储下来,就实现了对外在对象元间的转移和复制。常将这种元间实体称为“感觉直观”、 “形象记忆”、“外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是直接存储外间世界元间的形象库。

2、对形象库中的元间进行分析和归纳处理,生成了对象元间要素分解的要素库;

3、对形象库中的元间进行分析和归纳处理,生成了对象元间关系分解的关系库;

4、上述三个库中每一个元间实体各自的概念构成的概念库。

5、经验库

先天性元间是物种的经验的产物;

部分后天性元间是个体的经验的产物;

社会的自我意识、文化体系是群体经验的产物。

广义地说,生命实体本身就都是经验的产物和关于经验的记忆体。狭义的经验是指生命个体对所经历过的一个个作用过程的记忆,是指在这个过程中,对象的行为、主体所采取的对策、对策所产生的效应这样一组元间要素构成的元间实体。

经验库中存储着先天的、后天的、广义的、狭义的等等不同层次的经验性元间实体。

元间组合命题以元间库中所有的元间实体为对象。

16.1.3 两种典型的元间组合

通过相互作用者的相互比较,可以凸显出双方的差值和差别形式,发现了差值和差别形式就已经实现了对于比较者的元间分解。用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型就能模拟对元间实体的分析和归纳,所以,不难理解元间分解的操作。元间组合的原理就不这么直观了,把已经分解了的元间重新组合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新的元间实体的过程并非显而易见。

元间组合有这样的典型情形:

先有一个现成元间模板,主体用这个作为模板的元间实体去挑选元间库中相应的要素性元间和关系性元间,将其组合成与模板相同的另一个元间副本。不过,这只是元间的转移和复制,是被动的元间组合,是元间组合的初级形式。一个主体自己从元间库中挑选要素性元间实体和关系性元间实体,组成新的元间实体,通常都是从一个预先制定的目标出发开始的有目的的行为。

尽管可以相信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但是还不清楚我们是怎样实现这个任务的,是怎样具备这种能力的。对此,可能会产生众多的推理和猜想,其中,最值得优先考虑的方向是:元间组合能力也许是从元间转移能力中发育、演变、生成的。

 

16.2 被动元间组合

16.2.1 陈述性元间的还原

例如,我收到一个电话信息:“苹果是红的”。

接到这个从外面传来的元间实体之后,首先要分解这个元间实体,判断出传递来的元间实体中所包含着的元间成分,分解为不同的元间要素;之后,根据已经约定了的符号在自己的元间库中找出相应的“苹果”和“红色”这两个要素性元间,再找出“是”这个关系性元间,将这三个元间要素组合起来,还原成一个具体的概念,在自己头脑中形成关于一个红苹果的印象。

这个过程的前半部分是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冯.诺依曼模型的分解过程,后半部分是新的一种元间处理方式,是分解过程的逆操作。前者是对元间实体或元间团粒的分解操作,把元间实体分析为元间要素;后者是对元间要素的组合,把元间要素组织成为新的元间实体。

虽然这个操作仅仅实现了元间转移、复制和还原,但是却隐含着一个重要的转折,元间转移不再整体进行,不再仅仅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被分解了的要素性元间和关系性元间来传递,通过抽象概念来间接传递。

尽管主体间元间传递的先决条件是双方的元间库中已经具有事先约定好了的概念体系,但是实现元间转移还要具有两个新的能力:

1、根据指令中的概念或地址码从元间库中挑选出对应的元间要素;

2、将这些要素恰当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自己可以识别和体会的元间实体。

虽然这样的还原并不会生成新的元间实体,毕竟在这个过程中,元间组合的能力已经初见端倪。

16.2.2 演绎性元间的执行

例如,我收到如下指令。请计算:

1、5加7等于多少?

2、365的平方等于多少?

3、π乘以5等于多少?

“苹果是红的”这个元间实体是陈述性的,所要求的只是把后项的属性赋予前项,规定了两者在这一方面的种属关系,是间接的组合。而“5加7”之类的元间指令都是直接组合指令,要求将前项和后项组合成为另外的新的元间实体。是用一个关系性元间实体将两个要素性元间实体组成新元间实体的操作。组合过程是一个演绎的过程,把这样的元间实体称为演绎性指令。执行这样的指令不仅是要实现元间转移,还要完成指令规定的任务。

演绎过程是用一个关系性元间实体将两个要素性元间实体组成新元间实体的操作。如果其中的三个条件都是被限定的,演绎的结果就自然也被限定,就是说,演绎的结果已经存在于演绎条件中了。这个问题有些悖,我们会说,既然结果已经存在,就没有必要再做这种操作了。产生这种意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于5加7操作结果的直观,因为大多数人的记忆库中已经有了这个答案。对于第2题和第3题就没有这么方便了,这两题的答案对于原来的元间指令来说是潜在的元间组合,即便知道了运算条件也并不能立即答出运算结果,这只是有待实现的结果、潜在的结果。对我们来说,由于我们已经拥有了上述两种能力,可以通过元间组合的演绎过程,计算出符合规定的、新的元间实体,将潜在的结果显露出来。

通过对陈述性指令和演绎性指令的执行过程,可以看出:被动地执行外在主体的指令也能实现元间组合,甚至可以实现指令中潜在的元间组合。初期的计算机就是这样的一种元间组合装置。尽管初期的计算机自己不能选择、调用已经存储好了的程序,更不能为自己编制程序,只能根据外在主体输入的指令将已经存储在寄存器里的数据组织成新的数据,实现被动的元间组合,但是,毕竟计算机根据指令可以实现元间组合,可以产生出新的元间实体。

 

16.3 目的、需求与对策

16.3.1 元间组合的目的性

人与截至2010年以前最先进的计算机械相比较,根本区别在于,人是有目的性的主体。

主体实现元间组合的目的有两个阶段:

1、实现对于外源性元间的认识。

送达主体的外源性元间有两个来源。

一是主体自己的感觉器官从与对象的相互作用中获取到的具体元间。主体对这个元间实体进行分解处理之后,根据分解的得到的元间要素在自己要素库中挑选相同的要素性元间;根据分解得到的关系性元间在关系库中挑选相同的关系性元间;再将两者组合成新的元间实体。当这两套元间相符时,就表明主体曾经“见过”对象。如果不相同,这就是一个新的知识。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用概念的方式还原了对象的元间形式,实现了对于对象的理解。

一是来自另一个主体,两个主体之间用抽象的方式实现的元间实体传送。接收方实现元间组合的目的在于还原发出方所希望表达的意义,还原对方发出的元间实体,认识、理解了对方发出的元间实体的意义。

2、生成对于外源性元间的对策

起先,认识和理解本身还不是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要将上面这些已经认识了的对象元间与主体自己元间库中的先天自我、后天自我进行比较,自我的元间成为目标值或者基准值。

生命自我的目标值或基准值本身也是经验的产物,是已存储在经验库中的元间实体。所以,外源性元间与目标值、基准值的比较就是对于外源性元间的最初、最原始的价值判断和需求判断。

通过比较,发现外在元间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以及差别形式,这个差值和差别形式其实就是主体的需求强度和需求形式;根据需求强度和需求形式生成对策;再通过C环节实施这个对策,以期达到改变对象、改变自己,最终使自己与对象相适应,使对象与自己相适应,达到对象元间与目标之间差值为0的程度,从而实现自我的需求。

根据需求强度和需求形式生成对策的过程,经常是从经验库中挑选匹配的经验实体的过程,是将经验实体组合成对策的过程。

16.3.2 基于已有经验的对策生成

所谓“对策”,是如何调整自我的行为就能导致对象朝适合主体自我目标方向发展、变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一种行为模式。比如“我会滑冰”,说明我的经验库中已经具有了这种高度平衡的技能,已经具备了这样一整套对策性的行为模式。

所以,对于那些可以从经验库中直接找出现成办法实现价值和需求的过程来说,对策的生成就是程序调用。这类似于陈述性元间还原的元间组合,仍然是被动的元间组合方式。

可以从经验库中直接选到完全匹配的现成经验,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形,表明主体正在做一件自己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情,一件自己很熟悉的操作;另一种极端是无法找到任何可供参考的现成经验。实际的经验寻找与调用处于这两种极端的情形之间。

对于那些无法在经验库中找到现成对策的价值判断、需求判断来说,因为无法直接调用程序,必须生成新的对策。在现有经验基础上生成元间库中不曾有过的新对策的过程才是主动元间组合的过程。

 

16.4 主动元间组合

16.4.1 元间组合的可能与萌芽

如果我们找到的是与实际需求十分相似的现成经验,就像一个会滑冰的人要改学滑旱冰一样,实际需求与现成经验之间只有少许差距,仅需要对现成经验进行稍许调整和修改,就能更方便地消除这些差别,生成符合目前需求的新对策。

显然,在这种接近极端情形的条件下,现成经验和预期的新对策是相似的,大部分成分相同,只有小部分的内容需要更换。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关系性元间的框架下替换小部分的元间要素,就可以生成新的对策性的元间实体。已经会滑冰的人,稍作调整就能更容易地学会滑旱冰。

用现成的关系性元间实体为骨架,调整适当的元间要素,生成新的元间实体的过程是元间组合的最初、最简单的形式。

这种元间组合如何可能呢?

1、生命物质本身是组合生成的,伴随生命生成过程的元间实体也是组合生成的,生命不仅是经验的产物,这些元间组合的经验作为抽象元间实体也被记忆和存储,生命实体具有使用这些元间的先天能力。例如,不到两岁的幼童“铛铛”就可以主动把“小兔子乖乖”的歌谣改说成“小迪玛乖乖”,用现实中的小伙伴替换故事中的小兔子。

2、由于外源性的形象元间被处理成了关系性元间和要素性元间的组合形式,处理成了概念组合的形式;经验库中的目标和对策也都是这样的概念组合。于是,可以把所有元间实体都通约成概念,概念替换的平台成为元间组合可能性的条件。

3、经验实体通过相互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发现了不同之处,也就意识到了对方,同时意识到了“自己”,经验实体之间相互意识的总体构成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成为实现主动元间组合的主体。自我意识知道自己选择的是怎样的要素,知道自己把哪些要素以哪种关系组织在了一起。元间组合的主体是元间组合可能性的基本原因。所以,元间组合能力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也就是主体意识形成和发育的过程,反之亦然。

16.4.2 元间组合主体的竞争

如果不能在经验库中直接找出现成的经验,经验库中没有可以与之完全匹配的解决方案,就需要用近似方案作为替代品。而可供选择的“近似”的方案不会只是唯一的一种,很可能有一簇不同差别形式和差别程度的近似方案。经验库中积累的内容越多,可能产生的近似方案也会越多,这些备选方案之间将产生竞争。

竞争的过程是将每一个备选方案本身逐一与选择条件再次进行更彻底的比较,将备选方案互相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程度和差别形式。由于每一个备选方案都是一整套经验体系,经验体系相互比较就是经验体系相互之间的意识,用一个经验体系对另一个经验体系的检视和挑剔。通过这种竞争产生出、挑选出更接近选择条件的备选方案。

被选中的方案成为一个关系性元间的骨架,在这个元间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对象的具体要求,替换、修饰、调整具体的元间要素,最终形成新的元间组合形式,形成新对策。

站在一个经验实体的立场上对于另一个经验实体的关照,就是思维主体自己对于自己的意识和思考,是自我意识过程。当这个思维者站在一个经验实体的立场上关照另一些经验实体时,自己当下所站的立场就是当前的思维主体,被关照的对象就是客体。这意味着,不是哪一个经验实体可以永远作为唯一的思维主体,思维主体由不同经验实体轮替充任。

每一个经验实体都有关照和操作其他任何一个经验实体的权利和可能,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经验实体就都均等的具有关照和操作其他任何一个经验实体的能力和条件,这是因为,每一个经验实体都是关于某一生存状态的具体经验,除了在高层次范畴上的同一性之外,在具体层面上则各有各的特点,经验实体互相之间不仅不是均等的,反而是差别悬殊的。所以:

1、尽管所有经验实体处在争夺主体地位的竞争中,却只有少数经验实体得以成功夺取对于其他经验实体的控制权,暂时居于主导地位。不过这也会成为这个经验实体本身发生改变的原因,会因此而导致丧失刚刚夺得的王位,自我意识主体的麦克风会经常易手。

2、思维主体的竞争局势与当前的思维势态相关,外源性元间和内在的目的性是影响思维势态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形成对策的需求是选择当前思维主体的重要条件。

夺得当前思维主体地位的经验体系有权把思维主体中所有的元间实体作为对象和客体,成为元间组合操作的发动者和主持者。

这个通过竞争取胜的主体实际上只是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框架性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个关系性的元间实体。再将这个方案与需求形式相比较,与其他竞争方案相比较,根据比较发现的不足之处,从元间库中调用新的要素替换不适当的要素。如此反复,直到考虑周详为止。

与被动元间组合不同,主动元间组合的困难在于事先并没有一个指令,确定将哪一些要素性元间用何种关系性元间组合成新的元间实体,只能通过竞争,从经验库中选取相似的关系性元间作为骨架,不断调换这个骨架上的要素性元间,使得这个骨架整体逐渐接近于需求形式,最终形成一个可供试错的对策预案。这个对策预案就是主动元间组合的新成果。

看来,仅就抽象层面上试图讨论元间组合如何可能没有出路。先天综合能力似乎和先天的抗体一样,要由后天的抗原来启动。后天的元间组合有待外在的势态和内在的需求来刺激和推动。只有在思维主体建立之后,在自我意识的情境形成之后,主动元间组合才是可能的。

16.4.3 元间组合的验证

怎样保证对策预案能够导致正确的行为和效果?什么是元间选择的标准?

元间组合的正确性通过两种途径验证。

1、将新生成的对策通过C环节变成生命体的行为直接作用于当前的对象,对象对于这个行为产生的变化和反应是否符合主体的目标会直接体现出来。能够导致符合目标的结果的方案就是正确的,否则,就应修正或淘汰这个方案。这是一个直接包含对象在内的完整的达尔文反馈链条。

2、对象世界对于一种方案的淘汰往往是淘汰试错者本身。将没有把握的对策直接作用于对象是要冒风险的。为此,在实施对策之前要在自我意识体系之内对这个元间实体进行充分的评价和检验。评鉴者是所有经验实体构成的经验体系;评鉴的标准是经验体系自己,是由元间势态形成的逻辑和规则;评鉴的过程也是一个达尔文反馈的过程;评鉴的环境是基本与外在物质世界相脱离的纯元间模拟环境。

评鉴的过程和结果成为新的经验实体,新的经验实体被用来充实经验库。

这两种评鉴体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直接包含对象过程在内的达尔文反馈链条,不仅要检验对策的元间合理性,还要检验对策被物化之后的合理性;后者虽然也是一个达尔文反馈链,但是只包含对象的部分元间,不直接参与对象的物质过程,仅仅考察对策的元间合理性。因此,这是两种检验环境,有两种检验标准。前者是物质势态,是以物质方式存在着的势态和规律;后者是近乎纯元间势态,是纯粹的逻辑。

可以用两种方式检验对策的事实,说明有两种事实,说明我们有两种生活状态,有两种元间演绎的媒介和环境。一是物质与元间的环境;一是近乎纯粹的元间环境。

 

16.5 内在元间环境

16.5.1 内在元间环境的生成途径

世界中一切存在者在作为创造这个世界的势态者的同时,也被自己创造的势态所创造,都是世界势态的产物,都以互补的形式记忆着生成自己的那个势态,以元间转移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保存了生成自己的势态的元间。

元间转移现象使得元间不再必然直接以某一种物质作为存在的媒介,开始超越具体物质形式的限制,超越了具体时空位置的限制,可以在不同的物质实体之间传递和转移,为生命物质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生命物质的特点在于用少数几种物质编码的方式将直接物质的记忆方式转变成了间接的方式,实现了对具体元间的初步抽象化处理。导致了物质和元间的进一步分离。生命物质发育出了外在的和内在的两种机制共同构成的生存方式,进化成为物质自我和元间自我这样两个实体对立统一的生命体。

元间自我通过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实现了对外在环境元间的抽象化,获得了抽象意义的元间实体,物质和元间的分离接近了极限。所有抽象化了的元间实体构成了内在的元间环境。

内在元间环境是生命进化的产物,当然就与生命进化的程度和不同进化程度的生命需求相关。

16.5.2 作为模拟平台的内在元间环境

生命物质的特征是拥有自己的目的性,目标本身就是生命的自我。

生命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是尽可能在判明外在环境的前提下,用预先设计好了的方式实施行动,以期更有效地实现自我的目的。但是,由于元间组合的试探性,新生成的对策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直接用于实践依然要冒很大风险,于是,在付诸实践之前,最好是将对策预案在内在元间环境里做一下模拟实验,演绎这个方案在实际与对象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结局,根据演绎结果反复调整方案,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内在元间环境的意义就在于作为模拟和演绎的平台。

作为模拟平台的元间环境由先天范畴体系和后天的经验体系构成,试错方案的演绎在由各种经验体系组成的环境中运行。这就要求模拟环境应与将要实际进入的外在物质环境保持尽可能的一致,否则,这种模拟就无意义。而且,模拟环境不能只是一个是静态的环境,因为,试错方案进入模拟环境之后将造成环境势态本身的变化,造成势态关系和势态要素的变化,这些被改变的对象所变化的趋势、形式和程度也应该属于模拟环境事先就准备好的条件。

那么,经验库能够为模拟环境提供每一个元间要素变化的具体形式吗?经验库中的内容可以穷尽所有的变局吗?经验能够确定那些实际上确定性程度很低的随机选择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除了具体操作经验之外,每一种元间变局都要通过元间组合来生成,通过组合生成的方式来满足对于各种变局模拟的需要。因此,实际需要的是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组合形式的动态元间环境。只有无限多的差别者以无限多的关系形式才能组合成无限多样的元间形式实体。而且,只有在我们的对于试错方案的模拟过程只不过是这种无限可能的组合方式中微不足道的一种特殊运用时,在模拟条件充分冗余时,完善的模拟演绎才是可能的、充分的。

 

16.6 元间实体间的“无限维”联系

元间组合是对先天和后天存储进元间库中的要素性元间和关系性元间素材的选择、操作、控制、运行,是将元间要素相互组合和联结,构成新的元间实体的过程。

16.6.1 元间组合的最小极限

仅有的两个没有具体内容的纯粹差别者以没有具体内容的纯粹形式形成的组合就是元间组合的最小极限。这也是最简单组合的极限。

16.6.2 元间组合的最大极限

在离开最小极限之后的所有层次上,所有的要素性元间实体同时也是关系性元间实体。

设定一个关系式,一个关系性元间,在这个关系性元间的规定之下,把记忆库中的要素性元间逐个填充到这个关系式中那些为关系者预留的“括号”中,每变换一次要素,每变化一个要素,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组合。穷尽所有的要素之后,就得到了在这种关系性元间条件下进行元间组合的全部值。

用上述方式,每变换一次关系性元间就能得到一组元间组合,最终得到所有元间组合的全部值,也就是元间组合的最大极限。

如果把元间组合的最大极限状态当作一个既成的元间事实,会发现,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以每一种关系性元间实体与其他每一个要素性元间实体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把一种关系性元间实体称为一个“维度”,那么,每一个要素性元间实体与其他所有的要素性元间实体都处在和要素总数量同样多的维度的联系之中。如果要素的数量是无限的,每个要素实际上就处于无限维联系之中。

比如,每一个使用电脑上网的人,理论上不仅可以与每一台上网的电脑相链接,而且可以用所有方式相连接,同时达到这两个条件,就达到了互联网链接最大可能性的极限。

16.6.3 不均匀的无限维联系

即便纯元间体系中所有的要素都是接近简单性极限的纯粹差别者,但是纯粹差别者之间构成的差别形式就不再是纯粹的差别,而是具体的元间实体。不过,如果所有的元间实体互相之间没有区别,都是相同的,也就只能有一种元间实体,唯一的元间实体也没有意义。只有当元间实体互相之间出现差别时,元间实体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元间实体。相对原先只有一种元间形式的局面来说,只有当无限维联系出现不均匀局面时,不均匀的那些部分才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元间实体。因此,元间实体是普遍联系不均匀的现象。

16.6.4 限制元间组合的软条件和硬条件

在脑神经系统中。

1、由于元间实体最终要以物质实体作为存在条件,所以,物质实体的数量限制着元间实体的数量,用于元间组合的元间基本单位的总数不可能大于构成这个思维能力的物质实体以及这些物质实体之间组合形式的数量。

2、尽管元间实体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唯一性,在思维主体中具有任意变换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变换过程依然是物质过程,受到了与元间实体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另一层次物质势态的制约,思维主体中完成和实现思维过程的物质载体本身的性能制约了元间组合和元间分解的速度与深度,制约了元间实体的“粒度”,制约了元间实体的存储的最大容量和保存效果。

物质实体之间的联系方式、相互作用方式是元间实体组合的前提和条件。思维过程总是要通过物质过程才能实现,元间转移的信噪比、记忆的准确和稳定程度、元间实体之间互联的信道带宽、记忆容量、运算速度、各单元之间的连接数和节点数都是有限值,这些都构成了思维势态可能性的边界条件。

这是限制思维能力的硬件条件。

既然先生成的经验和概念是进一步思维的基础和条件,就不可避免地对在此基础上的元间组合产生趋势性影响,成为制约和影响思维倾向的元间势态。元间势态就是思维定势和思维习惯,思维定势限制了思维的任意性。随着思维个体的概念积累,产生元间组合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同时也意味着个体的思维势态可能不断强化,思维势态对元间组合的自由构成了限制。支持和限制元间组合可能性的因素始终处于这种共同生长、相互制约的冲突中。这样,支持和限制元间组合的因素就是元间组合本身,是元间组合的这个局部对另一个局部、这个概念对另一个概念、这个元间势态对于另一些元间势态的支持和限制。

元间实体之间的地位并不均衡,元间势态表现出了从抽象到具体或从一般到特殊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不同层次的积累程度,通常,我们又把其中更具有一般性的、普遍性的、最初的、基本的元间势态称作“逻辑”。逻辑的演绎和积累是元间势态演绎和积累的过程。因此,逻辑只是元间势态中的一种,逻辑也是生成和进化的阶段性产物,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是既成元间事实。逻辑作为元间组合的一般原则,成为构成元间组合的基本关系和关系性要素。

因此,逻辑是支持和规定思维势态的先决条件。

在理想的、纯粹的元间体系中,元间势态自己约束着自己,一般的、基础的逻辑约束和规定着具体的特殊的元间势态。但是,现实中的思维势态都不是这样的理想状态,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不同层次元间势态的限制。具体的经验对抽象的元间组合形成了干扰和限制。

自我意识能力首先基于生命体自身的生存,思维势态建立在对生命本身生存环境中元间势态的摄取和互补的基础之上,生存就是最基本的立场。在生存立场之上对其他立场进行的观察和理解,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处境的限制,受到了自己先天范畴的制约,生存处境决定价值和意义,成为最优先的元间势态。比如,人就不具备对于四维以上多维空间的直观形象能力。

这是对知识可能性限制的软条件。

16.6.5 作为无限维联系模型的脑神经系统

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是无限维世界不均匀现象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局部,我们的脑神经系统是这微不足道的部分中微不足道的一种不均匀方式。尽管如此,人的大脑中有数千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可以与其他数万个神经元发生关联,虽然远没有达到互联极限,但对我们来说,可能形成的连接方式的数量已经极其巨大了。由于经验能够成为对于对象世界的模拟环境,这种模拟的极限就是一个简化的、微型的、相似于无限维联系的系统。可以把这个体系作为无限维联系的对象世界的一个微缩版,一个相似形,一个抽象的模型。

把这个模型和我们猜想的对象世界的无限维联系形式相比较,有这样一些体会:

1、正是由于我们的这个系统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我们自己意识到了自己,将来还可能知道自己是怎样意识到自己的。

2、我们的系统是对象系统的一部分,只是其中的一种组合形式,一种不均匀方式。

3、我们的自我意识实际上是对象世界自己对自己的自我意识,对象世界通过我们实现了自我意识,或者说我们是对象世界自我意识体系中所有可能途径和形式中的一个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