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力资源二级考试:万物闪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32:36

万物闪光
---薛巍《三联生活周刊 2011年第2期》
---http://www.lifeweek.com.cn/

      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肖恩·凯利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教授休伯特·德莱福斯合著了《万物闪光:从西方经典中寻找世俗时代的意义》一书。两位作者认为,西方古代社会是一个充实、有意义的世界,当代生活则充满悲伤、彷徨甚至是虚无主义。他们描绘了这一转变的发生过程,并试图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找回闪光的东西。



      自我欺骗与上瘾,沉迷

      两位作者在《万物闪光》一书的前言中说,尼采在《快乐的知识》中描述了荷马的幸福生活:“拥有敏锐的感觉和审美情趣;习惯于遴选最佳的理念犹如习惯于最佳的食品;享有至强至勇的灵魂;以平静的目光和坚定的步态经历人生;随时准备成就非凡卓绝的事业,就像去参加庆典,满怀诸多渴念,渴念着未被发现的世界、海、人和神;聆听充满欢悦的音乐。”当代就不同了。当代西方的诗人和思想家们往往表述我们缺乏什么。艾略特诗中的普鲁弗洛克总是在彷徨;贝克特著名剧作中那两个人在无尽地等待;奥登在《阿基里斯之盾》中对比了阿基里斯闪闪发光的盾与当代人荒凉的盾(“在闪闪发光的盾牌上,他的双手布置的不是舞厅,而是布满枯草的田地的荒凉”)。美国作家戴维·福斯特·华莱士说,当代失落的美国人淹没在悲伤之中。

      两位作者相信:“想通过阅读古典哲学和文学作品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都能在本书中有所收获,所有想找回闪光的事物、发现我们曾经能够经历到的奇观的人,任何正在彷徨、等待、迷惘、失落、悲伤、焦虑的人,抱着希望而非绝望或者想走出绝望的人都会觉得本书值得一读。”
      在卡尔维诺的小说《帕洛马尔先生》中,主人公帕洛马尔在巴黎一家奶酪商店排队,想买些奶酪。柜台里陈列着形形色色罕见的奶酪,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帕洛马尔的心情摇摆于两种相互矛盾的力量之间:一种力量推动他去全面详尽地了解奶酪,要满足这种心情就得尝尝所有的品种;另一种力量倾向于进行选择,区别出自己喜欢好的品种。即使现在他还不知道喜欢哪个品种(不了解自己的喜好),这样的品种也一定存在。”最终,帕洛马尔的选择却是几样商业广告中广为宣传的最普通、最一般化的奶酪。
     这形象地说明,现代人面临太多的选择。有学者说,今天在选择丰富的世界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会发现做选择更加困难。数字化一代在做的是捡而不是选,他们能做的就是抓起这个或那个,希望刚好挑中了自己想要的。
      《万物闪光》的第一章中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选择微不足道:这件T恤是不是太皱了?吃薯条还是沙拉?但有些选择更重大,也更麻烦。它会让我们思考我们到底是谁?该不该继续这段感情或这份工作?该不该抓住这次机会?该不该支持这位候选人、这位同事或这个团体?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各种这样的选择。我们想知道该根据什么来加以选择;我们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感到懊悔或高兴。
      很多人会说,能够自由地选择是现代社会的一大进步。“虽然选择太多会让人担心自己最终选错了,但是选择就是学习如何不受控制地生活。我们选择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的选。’某种意义上这种说法当然是对的。那些生活很贫困的人不太操心吃哪种食物,因为他们没有多少选择。当经济状况不佳时,人们也没有挑选工作的自由。但是,“现代世界的特点不仅是很多人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选择——选择成为怎样的人、如何行动、支持谁。而且,当我们面对这些选择时,我们感到缺乏去挑选这个而非那个的真正的动机”。
      有两种人,努力避免当代生活中众多选择带来的压力。第一种人是,他们非常自信。他们迅速地采取行动,认为在何种情况下该如何选择显而易见,怎么会有人觉得不知该怎么办?他们有时还把握十足地劝别人跟从他们,自信的人往往气势逼人。他们干劲十足,目标明确,致力于使世界符合他们的观点。他们真挚地相信,他们的世界观是对的,如果世界符合他们的意志就会变得更美好。有时他们确实能够做出更好的改变。
      但这种态度有一个危险之处。这种人的自信往往只是傲慢与野心的混合,或者更糟糕的是,只是一种自我欺骗。因此,当他们失败时,他们看不出自己失败了。他们固执、坚定地认为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无法对真实的世界做出反应。作者举的这种人的例子是“公民凯恩”。凯恩非常成功、富有,从不回首往事,最终,他的傲慢和权力欲导致了他的失败。
      当代另一种避免选择的重负的方式是因为沉迷于某些东西,被它们奴役而不做出选择。这种人受到他之外的东西的吸引而行动。莎士比亚在他关于“神秘女子”的十四行诗(第127~154首)中描述了这种对某人或某物上瘾的情形。她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值得他为之沉迷,既不漂亮,也不可爱,也许甚至邪恶——“尽管你不算美,你的暴虐并不亚于那些因美而骄横的女人。”他本人也知道这一点,但他的眼睛“居然错把那极恶当做至善,对于我,你的黑胜于一切秀妍”,他无法自抑,并因此而厌恶、痛恨自己。"这种上瘾今天也很常见。有些人能在现代对各种东西的上瘾中看到同样的现象:视频游戏、数独、网络等等。这些现象的共同之处是,它们会引起莎士比亚所描述的自我厌恶和憎恨。相比之下,英勇的人体验到的是在做了某种高贵、值得的行为之后的快感和成就感。”

      在绝对主义与虚无主义之外

      2010年12月19日,肖恩·凯利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一场演讲,内容是他之前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穿越虚无主义》,这也是他的新书的主题。他说,尼采在1885年左右写道:“虚无主义就站在门口。”但他又说:”我来得太早了。上帝已死;但鉴于人们的处世方式,仍会有一些洞穴将存在上千年,他的影子就会在其中显现。”凯利说,或许尼采估算错了上帝之死这条消息为人们所接受的时间,人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虚无主义的来临,20世纪见证了对这种虚无状态进行文学描述的猛烈攻势。“当一种文化不再拥有一个独特并公认的社会基础时,虚无主义便会出现."
      虚无主义的出现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就其积极意义而言,当一种文化的最基本承诺不再明确,并且一种有价值的、适宜的生活不再获得公认并被视为理所应当时,一种崭新的自由意义或许就会开启。曾经被边缘化蓟妖魔化的生活方式如今则有可能获得承认甚或被广为赞赏。虚无主义的自由不利的一面在于,由于对生活的目的缺乏任何明确的和公认的见解,一部分仍坚持旧的价值标准,自我欺骗,有人则沉迷于外物来躲避选择。
      自我欺骗是紧紧抓住这些日常约定所赋予的意义不放,就好像这些意义是普遍而绝对的。凯利分析说,美国作家梅尔维尔似乎表达了并寄希望于一种绝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之外的一种选择。在其早于尼采30年写成的伟大小说《白鲸》中,这位典型的美国作家鼓励人们“降低对所能获得幸福的自负”,换言之,需在一种局部的、小范围的使生活适宜、富于生机的承诺中发现幸福与意义,而不是在时时刻刻对所有人都适用的那些对宇宙秩序加以普遍性地宗教阐释中进行挖掘。人们在一种献身于“妻子、心灵、床榻、桌台、马鞍、炉火与乡村”的生命中觅得的才是真正的意义。换言之,它们能完全而又充分地避开虚无主义能威胁、把生命消解为一连串无意义的事件的威胁。并非所有生活都值得去过,许多生活都无法激发人们的赞赏。然而。却存在着诸多不同值得过的生活,而且人们并不能够凭借某种单一的原则、源泉或意义来赞佩所有这些生活。失去统一、普遍的价值标准并不导致一种被无意义攫取的文化,而是促成一种为了产生诸多崭新可能的以及不可衡量的意义而存在的丰富观念所引导的文化。在梅尔维尔看来,这样的国家必须“文化高度发达并且充满着诗意”。换言之,它业须严肃对待其自身的意义,它萌生于一种需要保存并颂扬的丰富历史之中,并且这一历史为了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而需要不断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