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66路公交车路线:探索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新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25:21
探索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新途径
——关于兴国县加强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调查
时间:2011年08月01日 09时00分   来源:《求是》   作者:舒晓琴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近年来,江西省兴国县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建立农村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有力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发展,走出了一条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服务管理之路。  搭建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兴国县以抓好农村新型社区、现代产业园区和环城示范带建设为突破口,在全县打造了512个田园生态型、文化旅游型、节能环保型的农村新型社区,加快了以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为核心的农村新型社区化进程。通过实施整村连片、联村整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打破传统行政村和自然村落的界限,以现有集中居住地形成的自然村落和新村镇规划的小区为基础,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联组、联村建社区。社区以联系和服务群众为工作基点,积极开展各种便民惠民服务,强化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搭建以社区为载体的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平台,形成农村社会管理与农村社区建设良性互动,使农村社区逐步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联系紧密、文明祥和的社区生活共同体。  建立以社区治理为模式的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兴国县立足本地农村实际,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农村社区自治制度,创造性地构架起“一组两会三站”,即在每个农村社区设立一个党小组,成立一个理事会、一个监事会,在社区理事会下设政策宣传、卫生保洁、和谐平安三个功能型义务服务站。社区党小组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支持党员积极参选成为“两会”成员,带头支持“两会”工作,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通过社区居民大会公推公选产生,功能服务站成员由理事会成员兼任。通过完善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全县农村社区已设立1024个理事会和监事会、1536个工作站。推行民主化的议事决策机制,充分赋予群众项目选择权、实施参与权、管理监督权、结果受益权,从根本上扭转过去农村事务没人愿管、不太好管、管不起来的状况,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大大增强。  形成以整合资源为依托的社会服务管理合力。为破解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基础薄弱的难题,兴国县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使社区有能力把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消化在社区,奠定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担任农村社区建设指导员,建立城乡社区对接制度,开展“农村信息化金牌社区”评比活动等,动员农村社区志愿者、“五老人员”、无职党员、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青年学生等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加大了对农村社区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力度,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对农村社区征地拆迁、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山林权属矛盾纠纷较突出的状况,构建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体系,建立社区和谐平安协理员队伍,向全县各村居(社区)分别派出一名政法干部、一名县直单位干部、一名乡镇干部、一名村(居)干部组成的综治维稳“四员”,开展创评活动等,基层呈现出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和谐平安联创的可喜局面。  拓展以改善民生为基础的社会服务管理领域。近几年来,兴国县持续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县完成1863个自然村落社区化改造,社区道路达600多公里,社区排水、排污设施达530多公里,农村社区全部完善了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小商品、农资、医疗卫生、社会救助、尊老帮幼等服务一应俱全,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医疗、养老、低保、救助、警务、金融代办等各方面服务,真正做到了农民“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理”,让农民享受到城里人的便捷生活,成为欠发达地区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生动实践。  兴国县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服务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对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借鉴意义。  加强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要注重农村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社会服务和管理的有机统一。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做好公共服务,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基础。只有让群众在实实在在的服务中得到实惠,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才会更加坚实,农村和谐稳定的局面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在农村社会建设中实现社会服务和管理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的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满足农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需求,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创造条件。  加强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要注重扩大社区覆盖面,着力推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符合农村社区特点的纠纷调解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治安防控机制等,综合运用信息化等各种手段加强农村新型社区服务管理,确保农村基层管理重心下移、服务网络扩大,使村民自治、村事村管、民事民管落到实处。  加强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要注重发展农村民主政治,进一步增强农村社会服务管理的活力。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是我国社会管理的重要特征。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的真正主体和根本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要着眼于增强农村社会活力、发展农村民主政治,进一步强化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畅通和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搭建和丰富群众参与载体,健全和完善群众参与机制,方便群众反映意见和表达诉求,使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追求和群众的利益需要相一致,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加强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要注重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我国农村社会服务管理的政治优势。农村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关键在抓苗头。包括农村社区、村(居)委会等在内的农村基层组织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是社会矛盾的解压阀、和谐社会的稳定器。加强社会管理最终要靠基层去干事,靠广大干部、党员与群众打成一片,必须切实做好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的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在未雨绸缪上显本事、防微杜渐上下功夫,使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解决,把各种社会问题和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中增强党员干部的自豪感,增强党的凝聚力。  (作者:江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zxdk/2011/201115/201107/t20110728_98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