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船运价格:养生气功,《六字诀养生法》,六字诀养生气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30:21

养生气功,《六字诀养生法》,六字诀养生气功

《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
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
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
《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
《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

  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发明长息法。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
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
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
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师,在他所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也提出了六字诀
治病方法。他谈到: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谓六种气,一吹、二呼、
三嘻、四呵、五嘘、六呬。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微而用。颂日:
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

  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
字诀治病之基础。

  歌云: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卤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养生法,说得更为具体。书中说:
  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
  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
  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
  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
  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在他著的《寿世保元》中,也谈到六字诀治病。书中说:“不炼金
丹,且吞玉液,呼出脏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说:“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灼不知,
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病,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致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
则伤亡,故太上悯之,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
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卫生之宝,非人
勿传。呼有六曰:呵、呼、呬、嘻、嘘、吹也,吸则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气,
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宇治肝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此六字诀,
分主五脏六腑也。
《六字诀功法》

  六字诀是一个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呵、呬、呼、嘘、嘻、吹”,因其治病见
效快、效果好,所以一直广为流传。就其功用,各家论述不尽相同。

  《神仙食气金柜妙录》中言:“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
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养性延命录》一书所述大致与此相同。其书言:“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
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此两种说法都是以病
症来选用六字诀。

  《崇山太无先生气经》则以五脏来选用六字,其书言:“六气者,呬呵呼嘘吹嘻是也,
五脏各属一气,余在三焦,此都包矣。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劳极,依呬吐纳,兼皮肤疮
病;呵属心,主舌,干涩,气不通及诸邪气,呵出之。大热大开口,小热小开口,大小须作
意,最宜理之,违度则损;呼属脾,主中宫土,如气微热不和,肚腹胀,满闷不泻,以呼理
之即愈;嘘属肝,肝主目,如目温热,可嘘以理之即愈;嘻属三焦,如不和以嘻理之。”此
处未言及“吹”诀。

  但《赤凤髓》中论述六字与此相同,其言“吹”字:“吹属肾脏主其耳,腰膝冷多阳道
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在以六字分属五脏的功法中,又有《太上养生胎
息气经》所论与众不同。其书言:“肺脏图(用呬为泻,呼为补),心脏图(用呵为泻,嘘
为补),肝脏图(用嘘为泻,吹为补),脾脏图(用呼为泻,呵为补),肾脏图(用吹为泻,
呬为补),胆脏图(用嘻为泻,嘘为补)”。此书不仅将六字分属五脏,而且言其能互相补
泻。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亦有其特色。其书言:“若冷,以吹吐之;若热,以呵吐之;若
风痛,以嘻吐之;若上气,以呼吐之;若痰稍满,以嘘吐之;若热劳倦,以呬吐之。心脏中
痛,若冷则吹气,若热则呼气出之;肺脏病,遍身胸臆四肢烦疼,宜嘘气出之;肝脏病,忧
愁、不乐、悲思、嗔喜、头目烦疼,宜呼气出之;脾脏病,面上游风习习,遍身痒闷疼痛,
宜嘻气出之;肾脏病,咽喉驻塞,腹满耳聋,宜呬气出之。”此书不仅六字主病与他书不同,
且六字主五脏也与他书不同,而且两种方法并存。

  值得注意的是,六字诀用于治病时,针对性极强,辨证极严,用之不当也能致病。

  《养性延命录》中明言:“事须识根,不识者勿为之。”深究正确之法,当推《四时调
摄笺》。此书不仅认为六字应分属五脏,且对各脏病症论述颇精。又提出:“大凡六字之诀,
不可过重,恐损真气”,“病愈即止,过度则损”;对于治“损”则言:“损有吸以补之
法”,为他书所不及。如其论五脏虚,若肝脏虚则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则以
“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则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则以“吹”字作吸气以
补之;肺虚则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然而此处所说之补并非人参、鹿茸之补,乃是相对
于呼气发音属泻而言。

  究之于人,吸气时发音,体表之浮气向体内收敛,丹田中之气也向该脏集中,该脏中之
气则顺行经脉,行生升之功,故称为补;呼气时发音,身中之气向外发散,该脏中之气逆行
经脉,故称为泻。吸气发音因不能增加人体的元气,所以说其补非人参、鹿茸之补。

  呼吸之发音尚有寒热之分。吸气时发音性热,能助阳温里;呼气时发音性寒,能泻以凉
血。故六字诀用于治病,不仅要分清部位,还要辨别寒热、虚实,方可施功。尚须切记《景
岳全书》所言:“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另外,六字诀尚有心脏用“哈”,肾脏用“蹉”之练法,究其体性,“哈”字能开,
“蹉”字能降,用之以应心长肾藏五化之性。而“呵”能降,“吹”能升,用之有心肾相交
之意。练功者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

  最后,要提及的是,六字诀虽为祛病之良法,但多吸则伤阴,多呼则伤阳,习练者切不
可急于求成,一次练习太多。况且其为一时之法,非为长久修炼之大法,故病愈后,即不宜
再执著于此。
《健身气功·六字诀》

  前言


  六字诀,又称六字气诀,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健身方法。
  六字诀历史久远,流传广泛。现存最早的六字诀文献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上流行着不同形式的六字诀及与六字诀相关的功法十余种,其中马礼堂的“养气功六字诀”影响较大。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参与了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编创健身气功新功法”的“健身气功·六字诀”子课题的研究任务。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编创了一套具有时代特征的健身功法——“健身气功·六字诀”。
  新功法初步编创完成后,课题组分别在北京、江苏两地开展了教学试验,近300名群众参与。
  调查显示,受试人群的总体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P<0.01=。在构成生活质量的各因素中,对社会关系的改善最为明显(P<0.01=,尤其体现在人际关系的改善(P<0.05=和家庭摩擦的减少上(P<0.01=。这与“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呼吸动作轻柔舒缓,能够平心静气,调畅气血,舒畅情志有密切的关系。生理和心理方面虽然前后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也有改善趋势,而且在心理方面注意力集中性子项的改善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新功法能提高习练者的注意力。这与习练“健身气功·六字诀”要求气定神敛、心静体松及形、息、意三者合一有密切关系。另外,通过对试验前后习练者生理指标变化比较发现,虽然未呈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分析其前后的平均值,可看出习练者体重和身体中的脂肪有减少趋势,握力有所增加,而心电图、血压前后平均值都在人体生理的正常范围;通过生化指标前后变化比较发现,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前后平均值均在人体生化的正常范围,试验中习练者未出现任何不适感,更没有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这些都表明,本功法对习练者是安全、可靠的,没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同时,对本次试验中部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进行的前后比较分析中发现,虽然练功前后有关指标变化没有达到显著性(P>0.05),但平均值的前后比较,试验后小于试验前,这表明本功法对这些慢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第一章“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源流

  综合文献资料和现存各种六字诀相关功法内容分析,六字诀流传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循行规律。但是,在功法的规范性上,尚存在一些疑难问题。如,个别字诀(呵、四)的发音、六字的吐音口型及发声与否、六字与脏腑的对应、六字在练习中的排列顺序等都存在着一些歧义;各种功法的呼吸发音与肢体导引动作之间的关系各有特色,尚缺乏统一的科学论证。
  正是在此基础上,“健身气功·六字诀”课题组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化研究论证,以此来编创便于群众习练、科学健康的健身气功新功法。     

  一、关于六字的脏腑归属

  综合有关文献,如南北朝时,梁代的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隋代高僧智顗在《童蒙止观·治病第九》,唐代道教学者胡愔的《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和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等著述根据《河洛精蕴》五音五行五脏的论述,创编新功法的课题组专家认为六字诀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应为:
  呵为吞音正对应于心——火,
  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
  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
  嘘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
  丝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
  “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
  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因此,在六字的脏腑对应上,“呵——心,丝——肺,嘘——肝,呼——脾,吹——肾,嘻——三焦”是合理而规范的。

  二、关于六字的习练顺序

  在六字的习练顺序上,历史上有代表性的论述主要有三种。
  课题组认为,在习练六字诀中,若以治病为主要目的,应以五行相克的顺序习练:呵——丝——嘘——呼——吹——嘻。若以养生为主要目的长期习练,则应近五行相生的顺序:嘘——呵——呼——丝——吹——嘻。“健身气功·六字诀”用后者。

  三、关于六字的读音与口型

  (一)关于六字的读音
  明清以前,由于没有统一的汉字注音方法,读音主要靠已知之字音互切而说明。这样,就造成了人们对六字诀发音的歧义,出现了“同字不同音、同音不同字”的现象。
  课题组经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呼(hū)字正好为喉音,五行属土,对应脾;呵(hē)字正好为舌音,五行属火,对应心;嘘、嘻为牙音,五行属木,对应肝、胆;吹(chuī)字正好为唇音,五行属水,对应肾。丝字读(sī)则正好为齿音,五行属金,对应肺。这些,恰恰形成了五行五音五脏的对应关系,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六字都为清音平声。
  (二)关于六字的口型
  在六字读音确定后,由于受地方口音的影响,仍会造成六字诀读音发声的差异。用现代普通话来规范和统一,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课题组用以上唇齿舌喉牙,五行五音的系统原则对六字的口型与气息要点进行了规范化探索(结果详见表)。 

  四、关于六字诀的吐纳法

  历史文献认为,六字诀的吐纳法为鼻吸口呼,匀细柔长。但在吐气时是否出声的问题上,认识各不相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气声逐字”是出声的,孙思邈也基本沿用其法,而唐代胡愔以后的大多数文献改为呼吸皆应令“耳不得闻其声”。“养气功六字诀”主要应用的是发声法。认为,临床应用时发声比不发声收效快;只有发声才能区分宫、商、角、徵、羽,才能配合五脏,更好地治病,并称其为“风呼吸”。但同时也要求:“初学者,一定要出声,便于气机通畅和掌握口型;等口型正确、腹式呼吸练熟了,自然呼吸深长……真气调动起来,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声了。”
  课题组认为,陶弘景与孙思邈的吐气出声法主要应用于治疗疾病,而后世“吐气无声”则是治病与养生相结合并向养生应用转变。古人常称六字诀为“六字气”“六气诀”或“六字气诀”。这说明,气息为六字吐气时的关键,而不是声音。发声是气息由慢变急、由清变浊的表现,中医认为它偏重于泻法的作用。
  另外,是否出声还与是否配合动作及导引动作的特性有关。动作有力、转折停顿明显的,自然应以出声为好,像武术家对六字诀等声法的运用;而静功或动作舒缓、圆转自然者,则应以不出声为好。具体运用上应区别对待,辩证施功。
  对于“健身气功·六字诀”,根据习练对象的不同,要求并不一样。总的要求是,“吐气不出声”。具体来说,对于初学者,可以吐气出声,主要是为便于口型校正,防止憋气;功法熟练后,则应逐渐转为吐气轻声,乃至匀细柔长的无声状态。
  试验中,课题组专门观察了“呼”字不同状态对练功人群平均肌力的影响,以探索对以上问题的科学验证方法。结果显示:单纯读字出声与不出声比较虽然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握力平均值出声组高于不出声组。这可能与测试对象大都是六字诀初学者和评价方法(肌力)与发声的用力状态更接近有关(因为发声用力可调动肌肉的工作能力)。对此,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五、关于六字诀中导引动作的配合

  明代以前六字诀没有动作配合的记载,基本是单纯的吐纳方法。明代以后,才开始有关于动作配合的资料。其中“嘘字诀”是眼睛的动作,“呼字诀”是口型,其他几种也是单纯的定式动作描述。另外,在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各种健身术中,也有配用六字诀作为其辅助练习的记载,如八段锦、易筋经、峨眉庄、形意拳、八卦掌、大雁功等,但都未形成独立的六字诀导引功法,而是各种特色的六字诀应用,与原始的静功六字诀已不完全一样,在武术动功中大多已变成了助力练气的声法练习。
  经过对文献及各种实践经验的研究分析,课题组确定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设计原则:
  (1)应符合六字诀吐纳法对人体气机的调整规律和节律,简捷明了,切实做好吐纳的辅助,而不应是导引与吐纳的简单相加。
  (2)新功法以健身为主,动作配合上也应与临床治疗相区别,做到舒缓圆活,连绵不断,养练结合。
  (3)每个字诀的动作特点都要符合它所对应脏腑的气化特点,如肝之升发、肾之闭藏等。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课题组博采众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编创了“健身气功·六字诀”的辅助导引动作(详见第四章“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
  同时,通过“呼”字不同状态对练功人群的平均肌力影响的实验,探讨导引动作与吐纳之间的关系。从实验结果来看,虽然目前有动作组与无动作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有动作组的肌力平均值大于无动作组。这些表明,呼吸与动作相结合,效果较为理想,二者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六、关于六字诀中的呼吸法

  传统六字诀文献中对呼吸法的介绍主要集中在“鼻吸口吐”、吐气有声或无声上,对呼吸方法则没有具体论述。而根据气功养生的基本原则和六字诀要求深长细柔的呼吸要领来分析,应为“腹式呼吸”。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中,主要运用逆膜式呼吸方法,配合圆缓的以肚脐为中心的升降开合动作。动作开合与内气的呼吸开合相应,能进一步调动人体内气的平衡,使“健身气功·六字诀”更具有养生健身的特色。 


  ------------------------------------------------------------------------

  中医健身系列——《六字诀》

  所谓六字诀是指在呼气时发出“嘘、呵、呼、丝、吹、唏”六个字的音,再配合吸气,来达到锻炼内脏,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六字诀是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正式提出的,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丝,皆出气也。” 

  练六字诀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呼吸、式子、吐音;第二阶段转到处理意念、吐字出气流。练“嘘”字功,睁眼练,其他字可以闭目吐。每个字吐六次。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瘪肚子。吐字呼气,吐尽吸气,嘴呼鼻吸。 

  预备功:头顶如悬,双目凝神,舌舐上鄂,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坐胯,双膝微屈,双脚分开,周身放松,大脑入静,顺其自然,切忌用力。 

  (1)念“嘘”字治肝病。 

  本功法对肝郁或肝阳上亢所致的目疾、头痛以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疗效。 
  练功时,两手相叠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相反;两瞳着力,足大拇指稍用力,提肛缩肾。当念“嘘”字时,上下唇微合,舌向前伸而内抽,牙齿横着用力。呼吸勿令耳闻。当用口向外喷气时,横膈膜上升,小腹后收,逼出脏腑之浊气,大凡与肝经有关之脏器,其陈腐之气全部呼出;轻闭口唇,用鼻吸入新鲜空气。吸气尽后,稍事休息,再念嘘字,并连作六次。 

  (2)念“呵”字治心病。 

  本功法对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有一定疗效。 
  练功时,加添两臂动作,这是因心经与心包经之脉都由胸走手。念“呵”字时,两臂随吸气抬起,呼气时两臂由胸前向下按,随手势之导引直人心经,沿心经运行,使中指与小指尖都有热胀之感。应注意念“呵”字之口型为口半张,腮用力,舌抵下腭,舌边顶齿。亦要连作六次。 

  (3)念“呼”字治脾病。 

  本功法对脾虚下陷及脾虚所致消化不良有效。 
  练“呼”字功时,撮口如管状,唇圆如筒,舌放平,向上微卷,用力前伸。此口型动作,可牵引冲脉上行之气喷出口外,而洋溢之微波则侵入心经,并顺手势达于小指之少冲穴。循十二经之常轨气血充满周身。需注意的是,当念“呼”字时,手势未动之先,足大趾稍用力,则脉气由腿内侧入腹里,循脾人心,进而到小指尖端。右手高举,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按的同时呼气;再换左手高举、手心向上,右手心下按。呼气尽则闭口用鼻吸气,吸气尽稍休息作一个自然的短呼吸,再念“呼”字,共连续六次。

  (4)念“丝”字治肺病。 

  本功法对于肺病咳嗽、喘息等症有一定疗效。 
  练“丝”字功时,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相对,舌尖微出,由齿缝向外发音。意念由足大趾之尖端领气上升,两臂循肺经之道路由中焦健起,向左右展开,沿肺的经脉直达拇指端的少商穴内。当呼气尽时,即闭口用鼻吸气。休息一会,自然呼吸一次,再念“丝”字,连续六次。 

  (5)念“吹”字治肾病。 

  本功法补肾,对肾虚、早泄、滑精等症有效。 
  练“吹”字功时,舌向里,微上翘,气由两边出。足跟着力,足心之涌泉穴,随上行之脉气提起,两足如行泥泞中,则肾经之脉气随念“吹”字之呼气上升,并入心包经。同时两臂撑圆如抱重物,躯干下蹲,并虚抱两膝。呼气尽,吸气之时,横膈膜下降,小腹鼓起,如上述四个字吸气时之动作,连续作六次。 

  (6)念“唏”字理三焦之气。 

  本功法对由于三焦气机失调所致耳鸣、耳聋、腋下肿痛、齿痛、喉痹症有效。 
  练“唏”字功时,两唇微启,稍向里扣,上下唇相对不闭合。舌平伸而微有缩意,舌尖向下,用力向外呼气。两手心向上经由膻中向上托,过头顶,一边托一边呼气后,再由面前顺势下降至丹田。当念“唏”字之时,四肢稍用力,少阳之气随呼气而上升,与冲脉并而悬通上下,则三焦之气获理,脏腑之气血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