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哪年升为一本:农牧结合,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2:54:26
畜牧业是丽水农业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丽水市发挥山区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畜牧进山、养殖上山”发展战略,探索山区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走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道路,提高了丽水市畜产品自给率,加快了生态畜牧业发展。2007年,全市生猪饲养量140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 1900万只,肉类总产量8.7万吨。全市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猪户有1299户,年出栏猪29.46万头,比上年分别增12.08%和5.82%,生猪规模化率达45.19%,比上年提高9.12个百分点;全市畜牧业实现产值11.91亿元,同比增长18.04%,占农业总产值的15.47%。
一、政策引导,优化生态畜牧业发展环境
丽水市具备优越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潜力,宜牧低山缓坡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自然资源特点与生态养殖的立地条件,我市将畜牧业拓展空间重点放在山上,积极引导发展“自然隔离、多点分布、适度规模、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发展。市委书记、市长陈荣高实地考察丽水瓯农生态畜牧示范场后强调:生态畜牧业为今后丽水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研究和落实。市政府为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促进丽水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丽政发〔2007〕54号)。从2007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对达到建设规定要求的20个生态规模养殖场(户),给予每个2万元以奖代补扶持;对市区新(扩)建并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一、二级种畜禽场,市财政分别给予每个1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各县(市、区)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生态畜牧业扶持政策。莲都区每年拨出10万元,补助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扩大生产能力,其中对建设沼气池的养殖场(户),按200元/ M3的标准给予补助。龙泉市每年安排生态畜牧业发展资金至少50万元,扶持10个生态猪场及特色养殖项目,每场奖励2-3万元;对种羊引进、羊舍建设、牧草种植给予补助,并生态畜牧业发展和示范推广先进乡镇(街道)、动物防疫示范户予以奖励;庆元县对新(扩)建生态猪场常年存栏猪规模达到100-500头,每个场一次性补助2万元;对从外地引进优良种猪,每头补助600元;对生态养殖用地、用电、用水、防疫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云和县给予达到建设要求的生态养殖场每个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养殖大户按常年存栏量不同分别给予1万元、0.5万元、0.3万元的补助,另外对获得国家、省、市级无公害、绿色或有机畜产品(产地)认证的企业,县财政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和1万元的补助。
二、多措并举,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
(一)制订生态畜牧业用地规划。全市9个县(市、区)根据当地畜牧业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完成了生态畜牧业用地调查与规划,编制了生态畜牧业用地图册,图册中录入了适宜发展生态畜牧业用地的图片,并详细附注用地面积,产业发展类别,水、电、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情况。全市规划适宜生态养殖地块560片,面积5000余亩,涉及57个乡镇(街道),真正做到了规划落地,成为畜牧业招商引资的指南、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平台。
(二)建立发展考核机制。为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全市各级建立了生态畜牧业考核责任制,市政府把生态畜牧业建设的目标任务作为“新农村新农业惠民工程”(丽水市政府的十件大事之一)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各县(市、区)年度考核,要求全市每年完成30个以上千头万只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建设任务,各县(市、区)也要相应出台畜牧业扶持政策,并将生态畜牧业建设任务作为对乡镇(街道)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乡镇(街道)落实分管领导主抓,由专人负责,层层落实,多级联动,共同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
(三)强化项目指导和技术服务。2007年全市完成了生态养殖项目用地调查、规划,落实畜牧业项目用地560片5000余亩。农业、国土、环保部门深入项目实施现场,做好项目审核、技术指导和服务部门。为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农业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场到点全程指导,从选点、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引种、防疫以及标准化养殖技术等方面给予指导,并采取集中讲课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技术培训,确保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示范一个”。
三、典型示范,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在开展主要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即对瓯江两岸(莲都)、新建溪流域(缙云)和钱塘江源头(庆元、龙泉、遂昌)实行禁养,沿岸畜禽养殖场进行关停或搬迁(2007年,对禁养区125家规模养殖场完成了搬迁或关停)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市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积极推进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目前共完成列入省“811”工程项目的62个规模养殖场和市县级220个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共建成沼气池410个、池容3.5万立方米,配套消纳作物果园面积5万多亩。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园地养猪、山地养鸡、园地养兔、稻田养鸭养鹅、种草养羊等多种养殖模式,以农牧结合为主线,有效解决粪尿污染问题,促进种养业的有机结合。
为有效推进生态养殖模式的应用推广,龙泉、莲都、缙云等县(市、区)选点建设了一批农牧结合生态养殖示范场。如龙泉市阳光农业公司在其5000余亩连片果园竹园内,配套新建一个年出栏生猪1800头的生态示范场,另外还通过场地出租或有机肥与场地使用权互换等形式,引进民营资本投资畜牧业,2家年出栏5000头的生态猪场亦在园区内落户,农牧结合,互惠共利,既解决了公司竹木茶园果树有机肥需求的难题,又突破了畜牧业用地难的矛盾,呈现“地肥、果美、林丰、畜旺”的生态良性循环。缙云县永馥养殖场实行“猪--藕”种养结合模式,利用沼渣沼液种莲藕,10亩莲藕的收入翻一番,每亩收益达到6000多元。景宁县乌天崖农庄“禽—竹—餐饮”的生产经营模式,种养业和农家乐互动,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四、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成效初现
一是拓展了畜牧业发展空间。全市山地、林地及茶、果、菜等种植业面积大,按1亩地消纳2-3头猪排泄物测算, 250万亩粮食作物和茶、果园可配套养殖生猪500余万头,1210万亩草山草坡和冬闲田可载畜80万头。推行牧沼林、牧沼果、牧沼菜等的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可减少养殖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效解决畜牧用地紧张问题,促进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和谐。
二是提高了畜产品自给率。2007年以来,我市已动工新建生猪生态养殖场150家,新增投资达1.5亿元,建设完成后可新增年出栏生猪近12万头,家禽45万只,有效的提高了畜产品自给率。
三是促进了畜牧业增产增效。发展生态畜牧业,不仅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畜牧业发展,同时提高养殖户的综合收入。松阳县高老庄绿壳蛋鸡养殖基地养殖绿壳蛋鸡8000羽、鹊山鸡12000羽,种植果园、茶园等山地3000多亩,他把鸡放养在茶园,每年茶园可少施化肥10多吨,仅此一项就增收了5多万元,而且使用有机肥后茶品质得到很大提高,他的茶业通过了有机认证。预计全市新建的150家生态养猪场和30家养禽场完成建设投入生产后,年可提供有机肥近5万吨。
今后,我市将认真做好《关于促进丽水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工作,做好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经验总结和推广,推进标准化和健康生态养殖,让丽水市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更上新台阶,不断提高丽水市畜产品自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