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自由行攻略:谁“潜规则”就让谁崩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10:24

谁“潜规则”就让谁崩溃

2009-04-01 09:24:3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跟帖 0 条

专栏作者

 

 

秋风(博客)的专栏秋风,独立学者,主要从事普通法宪政主义理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译介、研究。目前已出版著作三种,译著十余种,主持翻译出版《奥地利学派译丛》五本。

  • 谁“潜规则”就让谁崩溃  -2009-4-1
  • 自动无偿续期早已是定论  -2009-3-26
  • 废除城管有助经济复苏  -2009-3-23
  • 政府与市场可互相矫正  -2009-3-16
  • 休假可以刺激经济复苏?  -2009-3-11

 

从毒奶粉恐慌中尚未镇定下来的消费者,又被瘦肉精搞得的心神不宁。有报道称,瘦肉精的使用非常普遍,不仅散户在用,大型养殖场也在用。用吴思先生的术语,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已经是潜规则,就像当初乳品行业添加三聚氰胺一样。

事实上,类似故事在不少行业都程度不等地重演,如拍卖市场、保健品市场、杀毒软件市场等。行业内的企业被潜规则支配,竞相采取扭曲的竞争策略,整个行业被锁入一个系统地欺骗消费者、欺骗社会的扭曲秩序中。这样的秩序当然是不可能长久维持的,随时都崩盘风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一个良好的商业秩序意味着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企业家与消费者之间、这两者与整个社会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多赢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市场活动都能形成这种秩序。秩序的前提是规则,健全的商业秩序就是商业世界中的人们,主要就是企业家、企业员工、消费者,遵守某些必要而合理的规则安排各自的行动。惟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活动之间的协调,一方的收益才不会以另一方的损失为前提获得。

这样的规则大体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一般道德规范,第二个层次的规则是职业伦理,它的形成和发挥作用依赖行业自治。第三个层次是政府颁布的正式规则,包括法律、政策,它依赖政府的明智立法与公正执法。不幸的是,在当代中国,这三个层面的规则都是匮乏的,或者是扭曲的。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行动策略、竞争策略自然就会趋向扭曲。最初目前缺乏道德、伦理约束的企业家为了追求短期收益,采取急功近利、甚至是直接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做法,比如,给猪饲料里添加瘦肉精,在奶粉加工过程中添加三胺,虚假夸大保健品的治疗功能,等等。当然,在中国,也总是有这样的科技人员,同样因为缺乏科学伦理而向企业提供这类“高科技”产品。

这也是一种“创新”,可以称之为“反向创新”。在中国,由于规则的匮乏,很多企业家就把心思用在这个方向的创新了。很显然,最早进行这种创新的企业家极有可能获得较高收益。看到这种情形,同行的企业家可以有三种选择:反对、揭露;虽然不反对但也不模仿;模仿。因为这些企业家同样缺乏道德意识,又没有行业自治的约束,于是,大多数企业家会选择后两种,尤其是模仿。这样,在一个行业内就形成了一个“潜”规则。这也是规则,只不过他们是一种将被事实证明极坏的规则。

本来,政府是可以阻止潜规则蔓延的。但是,各地政府官员都要实现自己的政绩最大化,所以,都不愿打破本地企业已经形成的潜规则。相反,地方政府反而可能保护本地企业,哪怕这些企业也在系统地采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动策略。

这样,整个行业就被锁入一种坏的均衡中。行业内大多数企业都在近乎公开地从事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业。当然,这样的均衡迟早会被打破。可能因为消费者的觉醒,或者由于某个偶然事件,比如,国外监管机构提供信息。这个时候,消费者就会大为恐慌,整个行业就会崩溃。

说实在话,崩溃乃是矫正一个行业系统地欺骗消费者的错误的唯一办法。市场是残酷的,它的意思不仅是说,市场的竞争过程是激烈的,也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市场会十分严厉地惩罚一切有意无意犯错误、尤其是系统地欺骗消费者、欺骗其他企业的企业家。惟有通过这种惩罚机制,市场才能够维持自己的秩序。刻骨铭心的痛苦会让企业家克制自己的贪婪,学会按照正当的规则行动。经历了毒奶粉事件之后,乳品企业学乖了。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