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的演员表:海淀区流动青年调研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42:54

  一、调研的背景和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良好,充满活力。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地区间人口因经济因素而发生的流动。

  近年来,我国城市流动人口中出现了一批年轻、有技术、高学历的青年,由于受到诸如求学、就业、创业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成为城市中一个新的流动群体,称为流动青年。这个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他们以80后为主体,有知识、有技术,能够在城市中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正处在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同时也处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建立自己的家庭生活,提高个人生存技能和实现人生理想价值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迫切需要得到外界的帮助。

  面对越来越多的流动青年,为了适应城市社区青少年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发展与变化,进一步丰富共青团组织联系、凝聚、服务社区青少年手段,加强团组织终端组织建设,有效服务于青少年,2010年4月,北京团市委在全市推出了“社区青年汇”试点工作。社区青年汇是由共青团组织、街道社区、热心青少年事务的单位和组织共同发起建立,联系、凝聚、服务社区青少年的阵地和载体。通过开展健康性、娱乐性、安全性、互助性、公益性等活动,服务社区青少年的学习、健身、娱乐、交友,引领社区青年社团、青少年开展公益活动,服务社区发展。北京市管辖范围的海淀区,集教育、科技、文化为一体,以其优良的就业与创业环境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人才。大量青年的进入为海淀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进的人力资源动力。为了能够帮助海淀区流动青年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海淀区积极响应市团委的号召,力争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区青年汇”服务工作。自开展“社区青年汇”试点工作以来,现已依托社区活动阵地、经济社会组织的实体阵地,挂牌成立了40家“社区青年汇”,联系了120多个青年社团和自组织,服务了众多社区青少年。

  为更好的了解海淀区流动青年群体的动态和他们的迫切需求,海淀区在深刻理解市团委开展“社区青年汇”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在辖区内流动青年最为集中的东馨园社区和普安店村开展了这次大范围的调研。本次调研调查流动青年4196名,调研内容包括流动青年性别、年龄等基本特征,也包括流动青年工作、就业以及心理健康、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情况。此次大范围调研,对于掌握辖区内流动青年整体特征,深入了解辖区内流动青年存在的问题和需求都有重要意义,对以后顺利开展“社区青年汇”工作,为区内流动青年提供优质服务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海淀区流动青年总体状况与问题

  (一)海淀区流动青年的总体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海淀区流动青年在人口构成上主要有以下特点:年龄分布上,主要以80、90后为主;在性别比例上,男性大大多于女性,性别失调严重;在民族构成上,汉族人口占据了流动青年人口的绝大多数,其它少数民族虽也有人口分布,但是绝对数量很少。另外,这些流动青年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绝大多数青年也都找到了工作,只是从收入水平来说,还处在偏低的位置,居住状况也不容乐观。最后,在组织归属方面,海淀区的流动青年主要以群众为主,党团员所占的比重偏低。

  1、年龄分布集中,80、90后为主

  海淀区流动青年在年龄分布上比较集中,其中绝大多数青年都出生于1980年到1990年之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80后,其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为61.3%。其次是1990年1995年这个阶段的青年,其所占比重为17.1%。因此,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人数所占比重为78.4%,在流动海淀区流动青年中占据了绝大多数。而早于1980年的人则非常少。

  2、性别比例失衡,男性多于女性

  通过调查发现,海淀区流动青年在性别上男性偏多,其在总流动青年中所占的比重为59.1%,而女性所占的比重比男性低近20个百分点,为40.9%。以女性100为基数的话,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44.4:100。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的男女性别比为118.06:100。可见,海淀区流动青年人口中男女性别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性别比例失调严重。男性青年偏多势必给海淀区的社会治安带来一定压力。

  3、民族分布多样,汉族人口为主

  海淀区流动青年民族分布上呈现两种特征:其一是民族种类多样化,其二是民族分布集中化。在民族种类上主要有这几类民族: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苗族、白族、藏族、朝鲜族、侗族、俄罗斯族、羌族、维吾尔族、瑶族以及壮族。在民族分布上汉族最多,其比重为95.3%;其次是满族,其比重为 2.1%。而其中人数最少的民族,如白族、藏族、俄罗斯族、羌族等均只有1人。由此可以看出,海淀区流动青年在民族上主要以汉族为主,其他各类少数民族为辅。

  4、学历层次较高,本、专科生为主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海淀区流动青年在学历上呈现学历水平高的特点。大专学历者所占比重为37.0%,本科学历者所占比重为27.5%,研究生和博士两者合起来所占比重为1.8%。可以看出,学历在大专到博士这个范围内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高达66.3%。而学历在小学到高中、职高这个范围内的人数在总人数中的比重仅为33.7%,分别为小学1.6%,初中16.4%,高中13.1%,中专和职高2.6%。因此,海淀区流动青年在文化水平上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青年占据了绝大多数,学历层次总体上处在较高的水平。

  5、就业状况良好,少数青年待业

  从就业上看,海淀区91.7%的流动青年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少数流动青年处在待业状态。在就业青年中,从事IT行业的比重为35.5%,从事销售行业的为15.3%,从事零售服务业的有10.9%,另有8.2%的人进行自主创业,还有20.8%的人从事其他行业,比如教师、自由职业、导游、餐饮服务、商务、教育培训、医疗、通信等。待业流动青年在所有流动青年中所占比重仅为9.3%。

  6、收入水平偏低,1000-5000/月为主

  在海淀区的流动青年中,有77.3%的青年的收入水平在1000—5000元这个区间内。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10》公布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为58140元推算,2010年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应为4845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海淀区绝大部分流动青年的月工资水平低于北京市的平均值,收入水平偏低。从具体的情况来看,海淀区流动青年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数比重为12.4%,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人数比重为26.3%,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人数比重为31.0%,月收入在3000—5000元之间的人数比重为20.0%,月收入在5000—7000元的人数比重为6.7%,月收入在7000—10000元的人数比重为2.0%。

  7、居住面积狭窄,居住状况较差

  在本次调查中,海淀区流动青年个人居住空间面积小于15平米的人数在被调查总人数中所占比重为58.8%。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10》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市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21.61㎡,可见,在海淀区的流动青年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面积低于北京市人均居住面积的平均水平,大部分流动青年的平均居住面积较为狭窄,居住状况较差。具体来看,居住的个人空间面积小于7平米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0.9%,个人空间面积处于7—15平米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7.9%,个人面积空间在15平米以上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0.9%,而拥有独立居室的仅占10.3%。

  8、群众人数居多,党团员数偏少

  从政治面貌上看,海淀区流动青年主要以群众为主,其所占比重为53.7%。而团员、预备党员和党员的比重相对较低,分别为 37.5%、 0.3%和8.5%。三者所占的总比重也仅为46.3%,比群众所占比重还要低7.4个百分点。

  (二)海淀区流动青年面临的问题

  根据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海淀区流动青年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这些青年工资水平偏低,居住状况较差,他们对于生活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因而生活压力比较大,生活品质也比较低;第二,由于户籍制度等方面的限制,海淀区流动青年缺乏居住和就业方面的社会保障,社会融入程度也比较低;第三,大部分流动青年为普通群众,没有组织归属,思想上没有依靠;第四,这些青年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在职业类型上比较单一,61.7%的青年的工作集中在IT业、销售业和零售服务业,就业渠道不够通畅;第五,大部分青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超过50%的受调查青年表示对自己是否会在北京长期发展不清楚;第六,这些青年流动到北京后依然在流动,工作缺乏稳定性。

  1、生活压力大,生活品质低

  流动青年在城市的生活压力与生活品质问题一直都是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就海淀区流动青年而言,他们整体的生活满意度低,收入和居住状况差,这些一方面导致他们的身心压力大,社交娱乐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也导致他们对于生活品质的关注。首先,在接受调查的流动青年中,主观上对自己目前生活感到满意的人数比例仅为19.9%。这说明该群体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并不高。其次,“在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有34.4%的人选择了“住房问题”,而与住房问题相应的则是有50.8%的人生活在不足15平米的狭小空间内。第三,“在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就业和薪水的选项,其中23.6%的人选择就业,18.4%的人选择加薪升职。在“你最关注的问题”这一选项上,选择生活品质的人数比重为28.6%,选择就业的人数比重为22.1%,选择物价水平的人数比重为18.9%。从流动青年对于就业、薪水、生活品质以及物价水平的 关注来看,多数青年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与基本日常生活相关的项目上。从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海淀区流动青年在生活方面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生活品质也有待改善。

  2、缺乏社会保障,社会融入程度低

  流动青年的社会保障和社会融入一直以来都是讨论的热点。在社会保障方面,海淀区流动青年群体缺乏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保障。第一,缺乏住房保障。根据调查结果,该群体在住房问题上缺乏必要保障,他们大多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内,其中有50.8%的人生活在不足15平米的空间内,且有多达34.4%的人认为住房问题自己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缺乏就业保障。在调查的所有人中仅有8.6%的人认为自己并没有任何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多达42.0%的人认为就业与加薪是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社会融入方面,虽然流动青年生活在社区内,但是他们在身份上有别于社区内其他人。他们无法正常享受社区内其他成员同等的权利,他们只是生活在社区里的“过客”,他们生活在自己狭小的圈子内,缺乏与其他人交流,这一切造成他们较低的社会融入。首先是文化上的隔离,他们来自其他地方,在文化氛围上有别于新进入的社区,因此在文化上会产生一种适应困难,从而导致其出现较低的社会融入。其次是心理上的隔离,由于该群体基本上属于高学历层次的群体,他们对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预期相对比较高,当现实与预期出现比较大的差距时他们会出现心理挫败感,从而影响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致降低社会融入的程度。

  3、缺乏组织归属感和思想依靠

  调查结果显示,海淀区流动青年在政治面貌为党员、预备党员和团员的比重为46.3%,这部分流动青年可以通过党团组织找到自己的组织归属和思想依靠。但是对于那63.6%的属于一般群众的流动青年来说他们不能像团圆或者党员那样找到自己的组织归属和思想依靠。调查结果显示该群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当他们进入新的环境后很难快速适应,他们很难主动融入新环境的党团组织中,因此表现出缺乏对党团组织的归属感,思想缺乏依靠。

  4、学历层次高,职业类型单一

  虽然海淀区流动青年学历层次在整体上比较高,大专到博士这个范围内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为66.3%。但是,与其较高的学历水平相对应的却是比较单一的职业类型。就海淀区流动青年职业类型看,主要集中在IT业(35.5%)、销售业(15.3%)以及零售服务业(10.9%)。这三类职业在被调查的职业类型中的比重达到61.7%,因此,海淀区流动青年在职业上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职业上较高的同质性对该群体而言存在益处也存在不足。就益处而言,有利于该群体的内部交流,也有利于流动青年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促进。就不足方面而言,由于大多都是在相同行业中工作,接触的大多是相同的信息,这些流动青年并不能获得多样化的信息。这一方面会导致流动青年因得不到新鲜信息的刺激而感觉生活单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职业上的高度同质性会导致流动青年就业信息获得渠道的不畅通,从而使就业渠道变得狭窄,当他们面临失业问题时,很难快速获得其他行业的就业信息,再就业难度加大。

  5、缺乏职业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不明确

  北京的经济优势是吸引流动人口来京的最主要因素。在接受调查的流动青年中,80.4%的人表示自己来北京的原因是就业和创业,54.9%的人表示北京吸引自己留下的原因是“发展前景”。但是,这些流动青年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北京,对于自己在北京的未来却并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青年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很好的规划,他们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之路应如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1%的流动青年说不准自己是否会留在北京长期发展。另外,在“您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一题中,选择就业岗位的人数比重为23.9%,选择就业指导的人数比重为22.9%,选择创业帮扶的人数比重为26.9%,这三项所占比重为73.7%。可见,绝大多数流动青年多比较关心与自己就业或创业相关的帮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大多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规划,需要借助外在力量的帮助。当然,职业生涯规划的缺乏必然会导致流动青年工作上的不稳定性。

  6、人口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

  流动青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流动性。这些青年在流动到北京后也没有停止流动的步伐,而是在北京不同的区以及不同的工作之间“流来流去”。本次调查显示,“在北京居住1年以下”人数比重为23.4%,“在北京居住1—3年”人数比重为37.4%,“在北京居住3—6年”的人数比重为25.2%,“在北京居住6年”的人数比重为14.0%。从这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北京居住3年及其以下的人口比重总共为60.8%,3年以上的仅为39.2%,可见绝大多数流动青年在北京居住的时间并不长。在问到“您多长时间前来的这个小区”时,有46.8%的人选择了一年以下,39.7%的人选择了1-3年,13.6%的人选择了3年以上。对比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多数流动青年“流动”到北京之后仍然在流动,例如,在北京居住3年以上的青年比例为39.2%,而在现在的小区居住3年以上的青年比例仅为13.6%。同时,在调查中也有40.3%的人表示自己是从海淀区以外的其他地方进入海淀区居住的,从调研员对于受调查青年的了解来看,大部分青年流动的主要原因都与工作的变动有关,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群体在工作上缺乏稳定性。

  三、海淀区流动青年的需求分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安全需要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尊重需要是指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以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即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从海淀区流动青年面临的问题来看,他们有着多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表现在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四个方面。在安全需要方面,由于在收入和居住等方面的不利状况,流动青年在身心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归属和爱的需要方面,第一,流动青年在社交娱乐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外界的介入;第二,由于在社会融入方面面临的问题,流动青年在社会融入方面也需要得到帮助;第三,由于缺乏组织归属感和思想依靠,流动青年也需要在这方面的相应帮助。在尊重的需要方面,流动青年需要得到一定的社会保障,这些保障不仅有利于他们过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对他们公民地位的承认。在自我实现的需要方面,由于海淀区流动青年的职业类型单一,以及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会导致工作不稳定和流动性大等问题,流动青年在职业发展方面需要得到一定的帮助。

  (一)身心健康需求

  对于青年人而言,需要面对很多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那么便会产生一种危机从而对青年人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海淀区流动青年同样会碰到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交际圈并不广泛、社会支持网络比较窄,当碰到来自生活或工作中的压力时他们的情绪不能得到及时释放,因而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其次,他们在工资收入上并不高,但是他们却必须从较低工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作为日常开销之用,比如房租,水电费等。在物价极高的北京,这部分日常开销在他们的工资收入中的比重并不低。因此面对经济上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压力。第三,在工作中他们还要面对来自工作岗位上的各种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及时有效排解,那么他们的身心健康势必会受到损害。因此,面对海淀区流动青年承受各种压力的现实,应该为他们做好各种排解压力的工作,从而保证他们能够维持其身心健康。

  (二)社交娱乐需求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文体活动上,海淀区流动青年的兴趣范围比较广,且分布相对分散,比如有乒乓球、羽毛球、桌球、跳舞、唱歌等。海淀区流动青年在年龄上大部分是80后,虽然有少许70后和90后,但是从年龄特征上讲他们都是一群年纪尚轻的青年,正处于精力最旺盛的生命发展阶段。作为青年人,他们有着自己强烈的社交娱乐的需求。社交娱乐对于这部分流动青年而言就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社交娱乐他们可以缓解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压力,可以通过社交娱乐的方式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其次,通过社交娱乐的方式可以扩大自己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际圈,满足他们友爱的需要。这也有助于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但是应该看到一个比较现实的情况,这些流动青年从不同地方来到海淀区,他们生活的社区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他们身边的人也是陌生的。因此他们缺少一个利于他们进行社交娱乐的平台。为此,应该为他们创造一种比较社交娱乐的平台或氛围,满足他们社交娱乐的需求。

  (三)社会融入需求

  社会融入也称社会融合。黄匡时、王书慧认为:“社会融合”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经济、社会关系、公共权益、政治、文化、心理等多方面。 流动青年融入是一个流动青年和流入社会双向选择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质量由两者切合程度决定,即一方面流动青年自身需要积极提升个人素质与适应能力,调整心态主动参与,另一方面流入地社会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积极的流动青年政策提供一个易于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流动青年人口相互融合的平台,促进流动青年在经济、社会关系、公共权益、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融入。社会融入对每个人而言都有积极作用,只有融入了身处的环境才能产生归属感,才能从中获得各种有益的资源。海淀区流动青年从异地流入海淀区后面临着陌生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且在人际交流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仅仅依靠流动青年自身的话是很难融入到新环境中的。所以应该根据流动青年的特征建立一个平台,逐步引导流动青年融入到其生活的环境中,努力促进其对生活的环境产生归属感。

  (四)组织归属需求

  党组织既是广大共产党员参与党的民主政治生活的依托,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依靠。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团用先进思想教育引导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党进行青年群众工作的主要渠道,同时团也按照青年特点开展工作,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前提下,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海淀区流动青年中大部分为群众,党团员占了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因此,大部分青年群众不能找打自己的组织归属,在思想上没有依靠。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在组织归属和思想依靠方面的强烈需求。另外,即使党团员,有的对党团组织的活动也不够积极,对这些党团员来说,他们也需要党团系统主动为他们服务,以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

  (五)社会保障需求

  享受社会保障是我国每个公民的权利。流动青年作为社会的建设者为海淀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理应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海淀区流动青年在平均工资收入上并不是很高。并且在这部分并不高的工资收入中他们还必须拿出一部分维持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支出。除此之外留作他用的钱也并不是很多。因此,在经济上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对比较低。为此,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应该针对这部分流动青年放宽社会保障限制门槛,将他们纳入到流入地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从社会保障的层面减少他们生活中承担的风险。

  (六)职业发展需求

  北京良好的就业环境成为吸引大量青年进入北京就业的主要因素。在问到来北京的原因时,80.6%的流动青年都选择了就业或者创业的选项,这说明职业或就业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流动青年从异地流入海淀区求职、就业,虽然他们都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年,但是当他们进入新环境时,随着他们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原有的能够从中获得帮助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和资源都会随着发生改变,整个社会支持网络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在职业上就会表现出他们在新环境中就业时很难从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得到帮助。当他们在职业生活中碰到困境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从而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外在职业环境的改变对他们而言相对不利,因此他们急需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上得到外在的帮助。

  四、海淀区流动青年帮扶措施

  根据海淀区流动青年在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方面的需求,结合海淀区社区青年汇青少年服务平台的具体情况,在对流动青年进行帮扶方面,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做好青年动态的掌握工作。只有了解流动青年各项信息的变动,了解他们对于各项政策方针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够有的放矢的采取各种措施对流动青年进行帮扶。其次,在现实需求方面:第一,要关注流动青年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他们疏通心理,缓解由于就业,收入以及居住等方面带来的各种压力,使他们保持身心健康,满足他们的安全需要;第二,要满足流动青年的社交娱乐需求,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同时也要满足他们的社会融入需求,使他们能够真正的融入流动青年群体,融入社区,融入城市,再有就是要组织流动青年参加党团组织的活动,给予他们思想上的依靠与指导,同时吸纳优秀青年加入团组织和党组织,满足他们在思想上求进步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在归属与爱方面的需要;第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流动青年提供居住和就业等方面的保障,使他们能够受到“公民待遇”,满足他们的尊重需要。最后,要做好理想与现实的有效对接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帮助流动青年拓宽就业渠道,一方面也要对流动青年进行求职和创业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各种求职技巧,也为他们自我创业创造便利条件,从而满足流动青年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

  (一)青年动态的实时掌控

  第一,在社区内召集专门的志愿者定期收集流动青年各方面信息。职业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导致流动青年群体存在动态变化的特点,其相关信息也存在不断变化的特征。因此,不能以固定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流动青年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流动群体动态变化特征采用动态调研的方法搜集与他们有关的即时信息,并及时做出回应。为了能在获取流动群体的即时信息,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可以动员社区内人力资源,在社区内召集专门的志愿者定期收集流动青年各方面信息。

  第二,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宣讲。政策的宣传和宣讲对于流动青年群体有着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使流动青年对各项政策方针有及时准确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搜集流动青年对这些政策方针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政策做出调整,以便能够真正满足流动青年的各项需求。具体操作方式上,可以采取社区宣传的方法,充分利用社区的公共宣传栏、社区的公共活动场所等进行宣传。在社区宣传栏中专门划出一个板块用以进行政策宣传之用,并且定期进行更新。其次,在社区公共活动场所举办一些与政策宣讲有关的活动,并发动社区内流动青年积极参与。同时也可以采用入户宣传的方式进入流动群体家里进行宣传,入户宣传虽然会比较花费时间,但是入户宣传可以深入到每个流动青年的生活,可以对其进行更深入得了解。也可以用集中宣传的方式将流动青年集中到一起进行宣传,此举的好处是可以将社区内的流动群体聚集到一起从而增加不同个体之间交流的机会,在政策宣传的同时也搭建了一种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二)现实需求的切实帮扶

  针对流动青年现实需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其提供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一,关注身心健康,倡导健康生活。可在社区内积极推行健康使者行动,利用社区内志愿者的力量收集流动青年身心健康相关信息,定期组织心理、健康专家进社区,及时解决流动青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同时通过互联网建立流动青年身心健康数据系统,搭建社区“知心大姐”平台,为流动青年及时疏导情绪上的问题。社区内定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各类心理健康有关的活动,倡导健康快乐的社区生活。

  第二,提供专业指导,丰富娱乐生活。在社交娱乐活动方面可以根据流动青年不同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活动指导,定期举办音乐舞蹈培训课;协助他们扩大他们交际范围,为他们提供参观交流活动;定期举办社区文化节增加他们对所生活社区的了解,促进他们与所生活的社区的互动,以便很好地融入社区。

  第三,促进流动青年社会融入。建立一些社区交流和娱乐平台,促进社区内流动青年社会融入,逐步培养流动青年对社区的归属感。可以利用目前在年青人当中广为流行的交流工具,比如QQ、飞信、微博等,利用这些网络沟为流动青年搭建一个可以沟通的平台。同时,社区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娱乐活动,号召流动青年及本地居民共同参与,以达到两者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从而促进流动青年社会融入的实现。

  第四,吸纳优秀青年,开展党团活动。海淀区各级党团组织应该加强对于流动青年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的吸纳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和团组织,使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组织归属和思想依靠;一方面也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团活动,并组织、吸引广大的青年群众积极参加,给以他们思想上的必要指导,使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到来自党组织和团组织的真切关怀,在思想上不再孤单。

  第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流动青年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为流动青年提供社会保障,降低他们生活和经济风险,从而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社区中的流动青年大多数会因受限于户籍而无法与社区内本地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如果能够为他们提供居住和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流动青年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问题就能得到极大的缓解。因此,应该逐步打破户籍对社会保障的限制,使得流动青年享有与本地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除此之外也可以将流动青年全部集合起来,帮助流动青年购买商业性的社会保险,从而达到保障的目的。

  (三)理想现实的有效对接

  第一,及时发布就业信息,让流动青年了解更多就业信息,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可以收集广泛的就业信息,通过社区宣传等方式将就业信息传递给流动青年。也还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建立一个以流动青年为主体的信息沟通平台,比如利用年青人常用飞信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流动青年。

  第二,进行求职、创业培训。可以开设创业青年夜校培训课程,邀请成功人士进行互动交流,也可以开设就业青年夜校培训课程,邀请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管理人员对青年进行面试技巧、个人职业规划等内容的培训。针对不同的流动青年的特点为其提供相应的创业培训,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创业,为有需要的青年寻找合适的培训师和其它与创业有关的资源,尽量做到将流动青年创业的难题降到最低。创业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而缺乏资金却是流动青年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可以考虑为缺乏资金的流动青年提供小额贷款,为他们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提供资金支持。

  以上服务流动青年的各项措施,既重视对流动青年信息的把握,也着力于帮助流动青年做好理想与现实的对接工作,同时还包括针对流动青年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具体应对措施。在“社区青年汇”平台上开展这些服务,必然能够丰富社区青年汇服务的内容,对流动青年的帮扶工作也必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