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梨花酿在哪买:张月成访谈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15:48


张月成先生近照


博宝艺术家网:

作为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生活是有着很敏感、亲切、细腻的感受的,你是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的?

张月成:

 一是手可以低眼不能低。在一个人的艺术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必须要有洞察什么是好与什么不是好的敏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书本知识、他人知识和实践知识来武装自己。

二是勤于实践。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这是必须的,但这只是一般而言,不应该值得渲染和倡导。往往一幅大型的、优秀的作品都是经过艺术再加工才能完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艺术家熟练地挥写应酬,重复自己的所谓“个人风格”——挥洒自如并不等于手法高超,重复,就意味着简单。我们看古代大师的作品,何曾有这许多的重复?单凭一招半式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未来的艺术创作需要复杂多变、难度更高的技巧去支撑。这就要求我们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去挖掘,把视野扩大到由古及今一切的艺术成果,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是这个派的还是那个派的,凡是涉及绘画的各种风格,都应该有所涉猎,并加以分析和取舍。只有掌握了丰富、生动、高质量的技巧,才可能实现自我的完善创造,从中找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博宝艺术家网:

您认为作品的学术性怎么和市场性有效结合?

张月成:

其实,作品的学术性和市场性就像是音乐方面的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一样,它们只是物象的演变和延伸的一个再发展过程。

作品的学术性,重点是指在作品的深度上做文章,其目的只是在其领域里进行探讨性的交流与提升,它需要艺术家们站在更为高的艺术高度来诠释其艺术理念。而市场性则是广而认可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只是艺术家们将其艺术语境进一步“通俗化”,其结果是让大众能认可和传承罢了。为此,它们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只是矛盾的统一体。但是,“通俗化”的过程往往会产生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庸俗性”。

对此,在我的作品里,画面的内容必须要服从社会的责任担当上来展开,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良知问题。不能因为趋好他人而丧失了原则;其次是不能一味地停留在“扬州八怪”、“海上画派”等寻求个人的内心情结上做文章,这种形式变革的层面的延续性注定是没有出息的。要把古典水墨形态融入到现代生活观念中,在技巧和内容上,增加了现代人对于思想意识、生命真谛、博爱良知等价值取向的元素,并尽可能地使作品本身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尽管这只是一种尝试,然而我认为是值得的。 

 

博宝艺术家网

在现在被重重生活社会人际的因素影响下,作为艺术家您是怎样将艺术创作展现精神内涵的?

 张月成:

一个有思想的民族,才能是一个真正强大的民族。同样,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才能是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座向标作用。因此,艺术家应把思想性放在艺术创作的第一位,我们提倡所谓的精英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提倡这种思想性。

然而,当下无处不在的商品化浪潮正将我们仅有一些尚可称为“精神”的东西冲得体无完肤。艺术,这种最具精神特质的东西正日益失去其“精神”内涵;许多被包裹在艺术家外衣下的书与画的作者们,他们的劳作正日益远离精神性创作这个内核;他们的举动已与一般的商家没有多少差别。因为在他们那里,从事艺术首先并不是为了艺术并通过艺术达到自我的完善,而只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光鲜的生活,这样,艺术成了艺术家异化的手段,而这只是与艺术创作的初衷相背离的!

比如我作品中,是将一些表面上看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通过绘画语言以及题跋暗示联系在一起。这样,受众者经过想象,可以在体验、理解后,突破事物之间的原有属性,使绘画的符号与符号之间产生耐人寻味的关联,感知符号构成的新意涵。所以,我的艺术创作展现出的精神内涵,是注重从哲学的角度对人的情感表达进行的深入的延续......  

 

博宝艺术家网:

经过历史的变迁,文化的融合,中外的交流,现在的艺术更加的丰富多彩,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您是怎样看待艺术的多样化的?

 张月成:

首先,艺术的多样化本身就是社会文明的进步表现,应该值得提倡。

在当下,面对艺术与生活构成现代艺术家的双重人格的今天,艺术就是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公众认为一成不变的世界。艺术应该发挥它关怀人的灵魂和情感的作用,承担唤起我们整个民族对于人性、人情等问题的觉醒的任务。对此,建立当代真正的中国文化意识形态,要有一个为我所用、容纳万流的气度胸襟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试验态。传统的东西不能简单放弃,西方的东西不能简单否定。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得具体地、一样一样地复兴,没有细节和片断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中国未来的文化艺术形态的生长,需要一种健康的公民社会的支撑,这里产生的艺术才真正具有生命力。所以,凡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们,应该为民族情感的深度而耕耘,创作滋养世道人心的作品。

中国的发展,仅有经济高增长当然不行,中国艺术家应在推进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共生共荣上有所作为。这就需要像李大钊、鲁迅、林风眠、吴冠中等一大批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文化塑造者来推动,而这类人物现在却太少了。因此,对人文价值关怀,对人性关怀,以及对自然生态的关怀则作为今天的艺术家们主要的思路去挖掘、创造。并希望借此撑开被烦嚣的都市生活挤扁的梦想空间,唤起“人在自然中天性与灵性的苏醒”才是。

  

博宝艺术家网:

我们对于艺术的追求是源于对精神世界美的一种向往。也是内在精神通过艺术的形式的展现。在传统的文人中注重高古,对世界宇宙真理的探究,提倡提倡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到了现代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人的生活,家庭,社会。更关注一些世俗的人情,与情调上,您对这样的现象是怎样看待的?是否对您的艺术创作有所思考?

张月成:

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突然想到了犹太人的“让灵魂跟上脚步”这句话。

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是源于对精神世界美的一种向往。中国的艺术,由传统的古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发展到今天关乎于“人心与世道”的艺术现象上,这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在这个一切图“快”的时代里,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文关怀,是人性关怀,是爱。于是,“让灵魂跟上脚步”则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因为,爱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智慧。它能够把一个个单独的灵魂连接起来,变成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

所以,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艺术创作应该在“爱”这个字眼上多做做文章,应该在“滋养世道人心”上多动动脑子。并希望借此撑开被烦嚣的都市生活挤扁的梦想空间,唤起人们的“麻醉的灵魂”才是。 

 

博宝艺术家网:

目前多数中国大众对艺术的理解,停留在“五四”到1970年代这段时间,“画一个东西要很像这个东西”,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张月成:

首先,我以为这一段话存在着语法上的问题。因为,前半部分指的是大众对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和认识问题,而后半部却指的是作品的技法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了解三个问题: 第一是中国社会的艺术属性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0年,充分体现出的是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变化,而不是艺术改革的变化。老百姓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饱饭”和“过好日子”的问题,于是,“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利益决定一切”等则成了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借鸡下蛋”、“模仿秀”等便成了这一时期各大媒介最为活跃的字眼。所有的艺术行为和艺术活动,大都变成了以此邀名仰或获利的工具。其结果是严重误导了中国大众对艺术理解、认识的正确渠道和途径,也直接影响了中国艺术家们创作思维。为此,这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属性问题则成了人们认识的“盲区” 。 第二是中国大众对艺术的心理承受力问题。艺术没有在这个时期把握好自己的教化阵地,不能形成一种主体核心力量来影响大众。一时间各种各样的展览、交流 、研讨“满天飞”,“百花齐放”则变成了“鱼目混珠”,好的和不好的都推到了人们的面前,形成了让大众评判而不是引导大众的风气,严重窒息和影响了大众对艺术心理认知能力。 第三是艺术传承的教育问题。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也是一种必然,它标志着中国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与渴望。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在近十几年间,人们己经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艺术与经济建设的密切关系。然而当我们环视艺术教育发展和现状的时候,或多或少让人们产生了很多遗憾。比如,在一些大学里,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尊重现实的客观条件,不尊重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去实事求是地论证一个学科的发展,包括它的发展规模、层次、布点、进程、质量等诸多因素,而只是仅凭国外的个案经验偏面地比较和理解,就轻易地组建了自己的艺术学科,并以此来扩大生源,卷列财富。这不是教育之本,而是抹杀人才。这样的结果,是肯定培养不出优秀的创新性人才的。

至于“画一个东西要很像这个东西”这句话,这是画者所刻画的意图和观者理解之间的问题了,是技法之事。 

 
博宝艺术家网

日本卡通绘画正在被有判断力的人所遗弃,但在中国模仿日本卡通绘画的作品卖得还很好,并正在被疯狂炒作成80后的百万军团,针对这种艺术现象,作为艺术家该如何去改变或者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类别和艺术形式?

张月成

我以为,这种提法本身就对艺术的创新有误导。作为艺术家要改变或者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类别和艺术形式,这种精神是可嘉的。然而,但凭一己之力能改变现状吗?我们不要总是拿“中国特色”来欺世盗名。

谈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80后90后他们喜欢日本卡通绘画真正原因才对。有专家指出:“即使日本艺术家们累了,中国艺术要赶上日本艺术,也许还需要二十年”。这说明了什么,起码说明了我们的卡通绘画是滞后的。面对今天的艺术现象,我们不能一味的像教父一样地对他们横加指责。鲁迅先生很早就告诉过我们要“拿来主义”吗?博采众人之长才是发展之道。只要是优秀的、先进的,不管它是日本的还是美国的,我们都要学,而且是诚心诚意地学。因为,今天之中国,实际上许多产业都还处在襁褓之中,不单单是卡通艺术。

在日本,动漫的读者十分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小孩,而在中国,大多数的大人都认为漫画只是小孩子看的,这是事实。这又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我们对卡通绘画普及的不足。

再者,从人才角度来看,不是我们没有高手,是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培养出一些超一流的人才。漫画家们吃都吃不饱,全靠激情在撑着,能撑多久?漫画说到底也是商业作品,我们有这个创作、运作的产业链氛围吗? 一切向“钱”看则成了我们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标准了,这说明了我们的思想意识出了问题。

其实,动画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从动画诞生以来,各国的动画交流就十分广泛。中国动画作为世界动画的一分子也曾经闪耀过它夺目的光辉。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发行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区,打响了中国动画片对外输出的第一炮。中国动画片也自觉地将自己纳入到世界动画片的轨迹当中,与世界动画发展保持一致。随后,中国动画片频频在国际上获奖,引起世人的注目,声誉鹊起。中国动画片便在世界动画影视长廊里占据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可是中国动画片发展到现在却陷入了沉寂,这种现象不单单只有动画。中国当代的动画艺术需要补血,更需要造血。比如市场运作上,艺术水准上,扶持力度上,要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才是,这样,才能使中国卡通绘画走出低谷,达到了一个真正引领世界的艺术水准的中国气派来。   附记:该文来源于2011年07月22日、27日博宝艺术家网(http://news.artxun.com/zhangyuecheng-1635-8171336.shtml新闻中心>人物动态>栏目组两次采访时记录说明。记者:黄炎,特此声明。  再记:张月成先生艺术简历————                    张月成,号:单衣墨人 ,字:子歌,署名:一成。   原藉山西大同人,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美术师。   文化部主管的《中国书画家》杂志社专业书画家。   ●中国艺术学院教授   ●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全国教育系统师生书画大赛评委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   ●中国美术学会理事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其嗜酒健谈,宽厚率直,喜好游历,博览群书。不同的地域文化及社会阅历,拓宽了其艺术事业,广泛借鉴,多项取经,净化了其艺术语境,使其艺术与人格的双重修养不断升华。故于诗、于文、于书、于画无所不及,且有著书。   作品见诸于《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家》、《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书画艺术》等报刊。1994年起作品在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泰国、新加坡、澳门、香港、台湾等国家及地区展出。   作品先后数十次在全国级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或一等奖。作品及简介入选《国际艺林名家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书法家英汉大词典》、《中华传统诗词精选》、《二十世纪著名华语实力诗人代表作选》等数十部大型辞书。   作品被国际奥林匹克组织委员会、国家文化部、中国工农红军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吉林省图书馆等单位收藏。   2002年6月被中国书画交易博览会授予“中国最有收藏价值作品500强艺术家”称号   2004年12月《心河谷》文学作品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11月入选“中国书画杰出人士——华表奖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6年入选【原创】书法杂志2005年度中国书法青年百强榜   2006年入选中国书坛原创书法百强榜   2008年2月,“张月成书画展”在广西博物馆展出   2008年12月入选“当代10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画家”(花鸟类)   2009年入选2008--2009年度"中国画坛百杰"称号(山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