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电视台网站:BBC 从米芾“以石为师”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54:28

BBC 从米芾“以石为师”说起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0-11-10 [ 打印 ] [ 大 中 小 ] [ 关闭 ]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以石为师》,作者为鸿冈。文章摘编如下:

  湖北这座米公祠纪念的米公,就是宋朝人米芾(1051-1107)。除了作诗、作画和书法,他最出名的莫过于对石头的欣赏,崇敬,乃至说痴爱,据说达到“以石为师,呼石为丈”的程度。

  相传米公祠始建于元代,后来毁于明末的战火,又在清朝康雍年间重建。如今里面游人寥寥无几,石苑榭廊有些凄清,但你若有意顺着廊壁漫步静心冥想米芾和其他宋人诸如苏轼、黄庭坚和蔡襄的上百块书法石刻,环境绝好。那里也能看到一些当代书法家留下的墨迹石刻。

  最让我开眼界的,是“米芾赏石学会”正在那里举办的鉴赏会。各种奇石摆放陈列,起初让我担心是展销柜台,不过不见价码,只见介绍和评点,向柜台旁的工作人员询问展品,也只得到相关的历史和地质学解答,无人问你买不买。

  祠内的此等净土与外面喧嚣的市场社会显得脱节。或许当今的赏石者被他们敬慕的石头俘虏招安了?

  我突然觉得自己长久以来对石头的魅力无所反应,也许属于执迷不悟。我由此认真反省,觉得谬误大概可以追溯到童年听到的两个故事对我的不良影响。

  粪屋

  一个是父亲讲的,关系到他四十年代在中国认识的一个美国人。此君当时随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 (UNRRA)到达共产党控制区后逢人便讲深挖茅坑的好处。

  他的理论是,茅坑凡超过十尺深苍蝇就下不去了,因而可以帮助阻止疾病传播。

  听他进言的领导据说各个承认这是好主意,但当时实在顾不上颁发相关政策,而同行的美国人最终对他诲人不倦有点腻味了,便把当地百姓对这位姓“石头”(Stone)的同乡名字的读音倒译成英语,给他起了个绰号shit-house ,即 “粪屋”。

  不用说,这无益于石头在我幼小心灵中的形象。

  败家石

  还有就是那时候去颐和园玩常常看到的“败家石”。

  多年前和一位同学一起经过那里他给我讲的故事说,那是一个贪婪的财主破费巨资从远方运到北京的,本想进贡皇帝借以升官发财却并未得到任何回报,结果让他破产,含冤而去。

  贪婪的财主败倒石下,纵使无损石头的威严,怎么说也没有给石头树立正面形象。

  现在对这个故事稍作查证找到的比较可信的说法比这略微复杂一点:那块巨石相传是明朝太仆米万钟为了给他在京城外的园林置石而去郊外房山县找到的,找到后雇了上百人和四十匹马不顾艰苦把大石拖回来。

  米万钟据说就是宋朝那个米芾的后代,自己也善画石,并有各种画石本传世。

  但他这块石头拖到地处平原的良乡之后虽说在京城引起轰动,但也因之引发嫉妒者的诬陷,最终让他丢了官职。后来他一直还想把石头拖运到了位于今天北京大学校园内的勺园这个自家园林里,并为此雇人日夜看守,可惜直到他死后巨石仍在那里,后来便遗弃了。

  相隔百年,清朝乾隆皇帝听说此石,把它运到刚修建的清漪园,也就是现在的颐和园,安放到了现在的位置。

  拜石

  不管这两个故事是否真的是我目中无石的起因,至少现在我有所醒悟。粗略翻翻历史便可看到,(中外)不少古老文化都有崇拜石头的传统。

  至于石头在佛教中是否有特殊寓意我尚未找出,不过十年前去世的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曾有一首《拜石赞》,显然看重石头的蕴含:不可夺石之坚,天能补海能填,不可侮石之怪,叱能起射无碍,其精神其意态,俨若思观自在,友乎师石可拜。

  石头有这多让人羡慕的品质,也难怪米芾和弟子们要以石为师呢。可是,“呼石为丈”到底是什么意思?

www.st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