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丝:宝宝常见病的简单推荐按摩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26:29

 

小儿感冒的居家推拿和养护

  冬季是小儿感冒高发季节,除了合理用药外,常用的推拿手法和家庭防护,对感冒的预防和治疗也很有帮助。

  常见推拿法

  推攒竹:用两拇指自下而上推两眉中间至发际,30~50次,主治发热头痛。

  推坎宫:用两拇指沿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

  清天河水:用食指和中指指面自腕部推向肘部,100~300次,主治发热。

  揉迎香: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主治鼻塞流涕。

  揉膻中:用中指端揉两乳头中间点,50~100次,主治胸闷咳喘。

  自我防护

  1. 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

  2. 每晚用较热的生姜水泡脚直至皮肤发红。

  3. 每晚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

  4.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

  5. 每日用醋在室内熏蒸1次,每次20分钟,能去除居室内的病毒。

  最后要强调,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多饮水、多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宝宝腹泻:教你中医推拿法(组图)

  宝宝拉肚子,一定要打针、吃药吗?用中医能不能把宝宝的腹泻治好呢?很多人都听说过,中医推拿可以治疗骨病等慢性病,却鲜知,给孩子推拿还可以调理腹泻。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的小儿推拿科,记者拿到了几个中医调理小儿腹泻的好办法。

  中医解释腹泻

  小宝宝为什么容易腹泻?小儿推拿科主任李海娟解释,小孩子的脾胃功能本来就很虚弱,如果进食过于生冷、油腻的饮食,就会给胃肠造成很大的负担,损伤脾胃,从而发生腹泻。在冬季里,孩子和父母一起吃火锅,一吃了不熟或者洗不干净的东西,往往就容易拉肚子了。在中医来说,这种腹泻叫做伤食泻。

  另外,一些宝宝体质不好,脾胃虚寒,脏腑功能太弱,就容易在天气变化的时候,外感风寒风热、暑气湿气,引发腹泻。

  推拿止泻的效果如何?李海娟介绍,在小儿推拿科,每当腹泻高发期的时候,都有孩子腹泻的家长前来治疗。有时候,一次推拿的效果就很不错,可以马上把腹泻止住。如果医生给孩子多做几次按摩后,孩子的体质也能相应提高上来。

  宝宝推拿处方

  如何通过推拿来给宝宝治疗腹泻呢?有一些基本的推拿处方,家长可以在家自行给孩子推拿,一是可以止泻,另外也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伤食泻和因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治疗手法是不一样的,需要中医进行辩证治疗。比如伤食泻可以加“推大肠”,风寒泻就可以在推拿基础上加”推三关”等。

  准备:医生提醒,在给孩子按摩推拿之前,一定要准备好BB油,在按摩部位涂抹均匀。

  1.揉腹法。家长可以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医生提醒,一定要逆时针,也就是要逆着肠子的方向揉动(见下图①)。


  2.推背法。方法要领是顺着宝宝的脊柱由下往上搓,一直搓到皮肤微红发热为止。小儿腹泻伤经液,气血经液同源,所以要给宝宝补气血。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推背可以补阳气,健脾补肾,增强孩子抵抗力(见下图②)。

  3.推上七节骨。用拇指侧面或者食指、中指指腹,从宝宝的骶骨(尾椎)出往上推,直推到腰部,即命门(督脉穴,第二腰椎下凹陷中)处止。推拿时,手法可以稍重一些,推到皮肤发热为适度。这是比较好的止泻手法(见下图③)。

  4.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让宝宝的肠功能更好(见下图④)。

  5.补肾。家长按住宝宝的小拇指最外面一节的指腹,顺时针旋推,150~300次。在这里,是宝宝肾经的反应点,肾主水,所以推拿此处可以补肾水,防治宝宝因腹泻而发生脱水的情况(见下图⑤)。

6种推拿方法轻松为宝宝退烧

  发烧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宝宝从小到大,都会有发烧的时候,4岁以下的宝宝在一年里,平均会发烧6~9次。

  宝宝一发烧,父母大多数都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些父母也知道孩子发烧了可以先物理降温,可是家长往往缺乏信心,生怕“把孩子脑子烧坏了”,所以基本上都是立刻赶赴医院打针输液。其实,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都很少超过41℃,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而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也就是家长所担心的“烧坏脑子”。因此,小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只要体温在38.5℃以下,不必急着去医院,但是由于小儿发热的变化较成人更为迅速,热势剧增,常可引起喘促、昏迷、惊厥等,所以高于38.5℃时就应该迅速就医了。

  发烧的3个原因

  中医认为,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很容易化热。在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及炎热的夏季,小儿冷热自我调节力弱,易为外邪所侵犯,邪正相争,营卫失和而引起发热。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3大类:

  1。外在因素

  小儿的体温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等。

  2。内在因素

  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3。其他因素

  如预防接种,包括接种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疫苗后的反应。  

  6种退烧推拿方法

  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家长省去了跑医院排队的煎熬,也免去了宝宝扎针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家长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操作才能为宝宝退烧吧。

  开天门100次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推坎宫1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运太阳100次

  位置  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操作  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功用  开窍、醒神。

  要领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清肺经200次

  位置  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功用  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  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用  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退六腑200次

  位置  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100~200次。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推拿按摩可治宝宝咳嗽(组图)

  小孩子生病,家长们总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想让孩子不那么难受,但又在是否该打针吃药中矛盾。

  就比如“咳嗽”,近日天气忽然降温,感冒咳嗽的孩子又多了起来。虽然咳嗽不是重病,但十分难缠,咳嗽时间长了孩子难受,家长也跟着难受。于是,不少家长开始也对不用打针吃药的推拿治疗发生了兴趣。

  推拿治好孩子的咳嗽

  1月5日,在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小儿推拿科就遇到了前来使用推拿治疗咳嗽的琪琪和她的妈妈。琪琪妈妈说,她女儿的身体不是很好,经常天气一变化就感冒或者咳嗽,她就会带着女儿去打点滴。前段时间听朋友说,推拿可以治好咳嗽,这才来医院试试。不过还别说,琪琪的妈妈告诉医生,琪琪就前一天推了一次,现在基本就不咳了,但家长还是不放心,决定推上一个疗程。

  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小儿推拿科主任李海娟解释,中医的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在中医里,咳和嗽是两种症状,是分开的。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但是,医生发现,在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把两个症状分开,所以才以咳嗽并称。

  在家也可做手法按摩

  咳嗽如何进行推拿呢?李海娟介绍了几个家长们可以在家自行给孩子按摩的基本方法(部分穴位按法见上图):

  头面颈项:开天门、分阴阳各100~200次;按揉风池、风府、百会各30~50次;从眉头向太阳穴方向揉按眉毛5~10次;


泻肺经:从无名指的第一节推到末节。  补脾经:在手掌的大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推。  咳喘穴:点按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中间。  点按合谷穴:这是一个治疗咳嗽常用的穴位。   

  上肢:清天河水300次。泻心经、肝经、肺经、补脾经、肾经各100~200次;

    点按曲池、内关、列缺、尺泽、咳喘穴各50~100次;


点按膻中穴。     胸部:点按天突、膻中、乳旁、乳根各50~100次;

  下肢:点按丰隆、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各50~100次;


点按膀胱经。  

    背部:向下搓背,开膀胱经,重点点按大椎、肺俞、脾俞、肝俞、心俞、哮喘穴;自上向下捏脊;向下推天柱骨至皮肤微红发热。

  中医的几种咳嗽类型

  咳嗽在中医里也分有几种类型,医生提醒,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辨证治疗:

  一。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

  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二。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尤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痰出则咳缓、憋闷减轻。常伴体倦,脘痞,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痰热郁肺

  症状:咳嗽气息急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稠粘或为黄痰,咳吐不爽,或痰有热腥味,或咳吐血痰,胸胁胀满,或咳引胸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

  肺阴亏耗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或舌上少津,脉细数。

  阴虚燥咳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或舌上少津,脉细数。

  咳嗽推拿加减法

  若风热或者痰热者加按揉内劳宫、心俞50~100次;退六腑300次。

  若风寒者加按揉外劳宫;点按背部脾俞、肺俞各50~100次。

  若痰湿者加退六腑300次;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00~200次。

  若阴虚内热者加补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按揉内劳宫各50~100次。

  若久咳者加补三关300次;加按揉背部脾俞、肺俞、肾俞、命门。

  点按膀胱经。

  补脾经:在手掌的大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推。

  泻肺经:从无名指的第一节推到末节。

  点按合谷穴:这是一个治疗咳嗽常用的穴位。

  点按膻中穴。

  咳喘穴:点按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中间。

  

小儿支气管炎的按摩方法(图) 宝宝手臂部的关键穴位  宝宝背部的关键穴位    为本病主要属中医“风温”病的范围。发病原因为肺卫不固,风热从肌表口鼻犯肺,以致热郁肺气,蒸液成痰,若病邪进一步内侵,即可发生热入营血和正虚邪陷的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或气急、鼻煽、咯痰、呛奶、呕吐、呼吸困难等。


 


清“肺经”



清“天河水”



推“三关”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推(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2)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3)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热犯肺型: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

  ①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

  ②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热壅肺型: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嗽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

  ①退六腑300次,清心经100次。

  ②加揉丰隆50次,揉中脘3分钟。

  (3)热入心营型:发热不退,夜间加重,烦躁不安,时而谵语,甚至神志不清,气急,喉中痰呜,痰中带血,手足抽动,口唇干燥,舌苔焦黄。常用手法:

  ①推六腑、清天河水各500次,清心经、清肝经各300次。

  ②按揉曲池1分钟,推涌泉3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按揉掌小横纹200次,清肺经300次。

  (2)清肝经300次,逆运内八卦100次。

  (3)点揉天突、膻中、丰隆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头痛、鼻塞加揉膊阳池50次。

  (2)高热不退,挤捏天突至剑突及两侧和大椎至第1腰椎及两侧,至皮下轻度瘀血为止。

  生活调理

  (1)按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起辅助治疗作用,本法对轻症患儿有一定疗效。

  (2)对重症肺炎患儿必须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出现危险。

  (3)患儿所住房间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推拿治疗小儿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坚硬,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的一种病证。小儿由于饮食不当,过食辛辣、香燥、炙烤之品或食物过于精细,导致燥热内结,肠腑传导失常,从而引起便秘。也可因先天不足,大肠传送无力或病后耗伤津液,大便秘结。由于排便困难,部分小儿可发生食欲不振、睡眠不安,或可由于便时用力太过,引起肛裂或痔疮。

  推拿治疗便秘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主要因饮食而起。证见大便干结,便质干硬,形似颗粒,面赤身热,口臭,唇赤,小便黄,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腹部胀,苔黄厚,指纹色紫。治疗应顺气行滞,清润通便。手法主要有:

  1、 清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操作时由虎口推向指尖,100~300次。能治疗湿热、饮食、痰饮等停积肠道、气机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黄疸等。

  2、 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神门穴至抖肘成一直线。操作时,以中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泻热,滑肠泻下,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燥实坚。

  3、 补肾水:位于小指螺纹面。操作时,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100次。有补肾固本,清热利尿之功效。

  4、 摩腹:用掌或四指轻贴腹部,缓缓顺时针移行。有调和脾胃,降逆消导,补脾健胃之功效,能直接顺应肠道走向,促进肠蠕动。

  5、 下推七节骨:位于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操作时,由上往下,擦至皮肤发红为度。具有升降脾胃,调理二便之功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

  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恍白无华,形疲乏力,大便努挣难下,便质不干,舌淡苔薄,指纹色淡。治疗应益气养血,开塞通便。手法有:

  1、 补脾:脾土位于拇指桡侧缘。操作时,由指根尖推向指根300次。能调理脾胃,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2、 推三关:位于前臂桡侧,太渊穴至曲池穴成一直线。操作时,自下向上推100~500次。具有温里散寒,温补气血之功效。适用于各种虚证,如身体虚弱,神疲气怯,面色无华等。

  3、 捏脊:为第一胸椎至尾椎成一直线。由下往上30遍。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凡脾胃虚弱之证,均可用之。

  4、 另外也可加用清大肠,揉肾俞以滋阴润燥,理肠通便。

  注意事项:便秘患儿应每天进行定时排便的训练,合理膳食结构,增加活动。应多食粗纤维食品和杂粮、蔬菜。

 

推拿按摩能调节小儿脾胃

  推拿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推拿按摩,可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胃口差、消化不良的家庭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5.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具有止吐泻,调脾胃的作用。

  注意事项:

  一.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

  三.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小儿哮喘可试试按摩治疗

  小儿哮喘治疗比较棘手。除了服药、打针、功能锻炼、调节饮食等措施之外,经常按摩也是较好的方法。按摩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哮喘发作。

  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按揉列缺: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点按天突: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点压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凹陷)下3寸(相当于自己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处。经常点按此穴,有助于健脾益气,强壮体质,预防哮喘复发。

 

 

 

缓解宝宝尿床的按摩方法

  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睡觉时,不随意的将小便尿在床上的病症,俗称“尿床”。

  现代医学认为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受大脑排尿中枢控制的一种反射性活动。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质功能紊乱、而造成膀腕随意性排尿功能失调、就会导致遗尿病症的发生。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小儿体质虚弱和习惯不良所致,主要与肾、膀胱有关。至于3岁以下的小儿,由于智力尚未健全,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以及年龄较大的儿童因精神过度紧张,睡前多饮等,偶而尿床者,不属病态。临床表现主要是在睡眠中不自主的排尿,轻者数夜遗尿1次,重者每夜遗尿1次或数次。有长期遗尿症的患儿,可同时出现面色萎黄,精神不振,智力减退,饮食无味等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掌心逆时针按揉气海、关元穴5分钟,然后,用拇指点揉中极穴1分钟。

  (2)家长一手固定患儿,用另一手小鱼际自下向上推七节骨,至局部有温热感为宜。

  (3)按揉太溪、三阴交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肾气虚型:睡中遗尿,重者每夜遗尿1~2次,或更多,表情呆板,智力迟钝,肢冷畏寒,腰腿软弱无力,小便色清量多,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肾经300次。

  ②按揉肾俞、命门穴各1分钟。

  (2)脾肺气虚型:睡中遗尿,平时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排尿量减少,精神疲倦,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清稀,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补肺经各300次。

  ②推三关300次。③按揉脾俞、肾俞穴各1分钟。

  (3)肝经湿热型:睡中遗尿,尿频而短涩,尿色黄,性情急躁,面色红赤,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肝经、清小肠各300次。

  ②清天河水100次。

  ③按揉肝俞、小肠俞、心俞各1分钟。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扶抱或卧位,用滑石粉作介质,推脾经、推三关穴各300次。

  (2)拿住患儿小指,先推肾经穴300次,然后在小指的第二指关节掌侧横纹中点处,即所谓夜尿点,掐10次。

  (3)拿住患儿手背,揉外劳宫穴300次。

  (4)患儿仰卧,摩中脘穴,5分钟。

  (5)按揉三阴交穴2分钟。

  生活调理

  (1)在按摩治疗时,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树立起遗尿一定能治疗好的信心,绝不能对患儿进行讥笑,使其精神紧张,增加治疗的困难。

  (2)诱导小儿养成夜间排尿习惯,白天不要过度疲劳,平时注意营养,适当锻炼。

  (3)按摩每天进行一次,连续按摩5~1O次后,如已不遗,还应再按摩数次以巩固疗效。

 

 

 

治疗孩子近视的按摩法(图)

治疗孩子近视的按摩法

  近视眼是指远视力不好的一种常见的眼科病证,多由于青少年时期使用视力不当所致。如看书时光线太暗,距离太近,或疾病之后视力没有恢复,用眼过度,或躺着看书,走着看书,坐在正行驶的车上看书等,另外本病也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性。

  现代医学一般把本病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两种。假性近视是由于眼睛的调节机能失常所致,多见于学龄儿童、真性近视又叫轴性近视,是眼球的前后径较正常眼为长的现象。假性近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纠正,也会形成真性近视。中医学称本病为“能近怯远”症,认为主要由于先天禀赋虚弱,肝肾精血不足,目窍失养光华不能发越所致。常见症状为远视时视物模糊,近视清楚,但近视过久也会出现眼睛发胀,头部疼痛,视力疲劳等症状,高度近视者眼球较为突出。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以两手拇指从印堂开始沿眉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处,反复操作1~3分钟。

  (2)患儿仰卧,家长以两手拇指从内眼角经下眼眶轻抹至太阳穴,反复操作10~20次。

  (3)按揉太阳、攒竹、睛明、鱼腰、四白穴,每穴1分钟。

  (4)按揉风池穴10~20次。

  (5)患儿俯卧位,家长以大拇指按揉心俞、肝俞、肾俞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双目干涩,眼眶胀痛者,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肾俞、肝俞至2分钟。

  ②按揉百会穴肋次。

  ③常用手法中的(1)要操作3分钟以上。

  ④补肾经、补肝经各300次。

  (2)体质较差,脾胃虚弱者,常用法手加

  ①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②摩中脘20次。

  ③按揉三阴交穴1分钟。

 

小儿鼻炎的按摩治疗法(图)

小儿鼻炎的按摩治疗法

  【疾病】过敏性鼻炎

  【简介】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人体对某种物质的变态反应在鼻部的表现,常被误认为伤风。现代医学认为,此类病人为过敏体质,某些对大多数正常人无害的过敏原作用于过敏体质者,便可引起变态反应的发生。常见的过敏原如牛奶、鱼、虾、牛、羊肉等,其他如尘埃、毛类、花粉、寒冷等,可有家族史,季节性。中医学认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如果脾肺气虚,腠理疏松,则易 使风寒之邪外袭而发病。常见症状为,病初为阵发性鼻痒,继之连续喷嚏,少则一次几个,多则几十个,急性发作时,常有多量水样鼻涕流出,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还可出现暂时性嗅觉减退、头痛、耳鸣、流泪等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指推擦印堂穴1分钟。

  (2)以指按揉迎香穴1~3分钟。

  (3)以中指指腹在鼻两侧快速搓擦1~3分钟,使局部产生灼热感为度。

  (4)掐揉双侧合谷人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寒犯肺型:症见鼻痒,喷嚏频作,鼻塞,流大量清水涕,常伴发热,恶风寒,头痛等,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揉外劳宫300次。

  ②按揉曲池、风池穴各30次。

  ③以掌横擦眉背部,以透热为度。

  (2)肺脾气虚型:症见鼻塞鼻胀较重,嗅觉迟钝,平素头重头昏,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搪薄,舌质淡或胖,边有齿痕,苔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

  ②摩腹2~5分钟。

  ③按揉足三里1分钟。

  ④按揉肺俞、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3)肾气亏虚型:多为长年性,症见鼻疗,鼻塞不通,喷嚏连作,清涕难敛,早晚较甚,常伴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舌质淡,苔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肾经200次,补脾经300次。

  ②以指按揉脾俞、肾俞穴各1分钟。

  ③横擦命门穴,以透热为度。

  生活调理

  (1)找出致病的过敏原,设法避免接触,经过较长时间后,病儿对该过敏原的敏感性可以降低或消失。

  (2)改善周围生活环境,坚持身体锻炼,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3)避免食用鱼虾、海味、牛乳、蛋类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