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14寸是多少厘米:究竟怎样看待中国高铁及高铁事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30:15

如何看待中国高铁及高铁事故  

本月23日,发生在温州的动车追尾事故将铁道部和中国高铁推向风口浪尖。一时间,舆论汹汹,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中国高铁似乎处于十字路口,面临何去何从的窘境。  

到底应该怎样看待中国高铁及新近发生的事故?这是事故发生后必须面对和回答的紧迫问题。  

笔者认为,对待中国高铁及事故,应当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态度:  

其一,高铁是个好东西,不能因为出现事故就全盘否定。  

其二,铁道部要切实查找原因,总结教训,坚决杜绝类似的重大事故发生。  

说实话,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自主开发,自主创新,但是,自主创新的成果并不多,在国际上能够叫得响的东西实在太少。这几年,真正叫得响的还是高铁和天河一号巨型计算机。从2004年中国高铁第一次参与国际性大投标到2009年与俄美等国签订高铁合作项目,中国高铁已经完成了从学生到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的跨越式转型。天河一号今年被日本巨型机超越,中国高铁在目前还居于领先地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1月25日上任以来的第二次国情咨文中承认中国高铁领先美国15年,并表示,美国要以中国为榜样,要在未来25年的时间内,让80%的美国人获得高速铁路的覆盖。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高铁为国人长了脸。  

 6月30日 ,京沪高铁开通时,高铁被一些外媒视为中国现代化王冠上的钻石。美国《时代》周刊这一次倒是说了实话:“中国迅速发展的高铁网让西方感到某种程度上的嫉妒,那些国家政府预算吃紧,民主需要妥协与审议使得这种大规模的事业成为不可能”。  

但是,自京沪高铁开通后,事故频发,特别是23日晚,温州发生动车追尾特大事故,西方媒体在评价上迅速变调。    

24日的《纽约时报》将温州动车相撞事件称作“中国现代化计划迄今遭遇的最严重的打击”,同一天,德新社评论说,“对于已经变成国家自豪之源的高铁网来说,23日晚发生的中国动车相撞事故可能是迄今最大的挫折”。美联社称,如果说周六的动车相撞事故是某种暗示的话,中国铁路系统面临的麻烦“远不止青春期发育之痛”。法国《费加罗报》称,号称重金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铁系统,却在“雷击”面前如此脆弱,这会令中国官方和铁道部门十分尴尬。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说,一场大暴雨击溃了中国的高速列车,也击溃了中国高铁的雄心壮志。  

一向对中国心怀醋意的日本这次更是幸灾乐祸。《朝日新闻》24日称,赌上中国威信建设的世界上最高速度的中国高铁,现在因出现乘客死亡,相信也是对政权的一个冲击。----自己国家政权不稳,走马灯式的换首相,也希望我国出现类似的状况。  

日本的媒体对自己国家的高铁事故避而不谈,却人为放大我国高铁事故后果。《产经新闻》旗下的网站sanspo宣称“中国脱轨事故在日本无法想象”,“日本铁道人士掩饰不住对此事故的惊讶与不解”。日本“搜索中国”网站24日专门发表文章说,“酿成危险的中国高铁的背后—胡乱的大跃进”。  

外国,尤其是那些充满敌意或属竞争对手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都乐于妖魔化中国,他们的出格言论本来不足为怪。而真正能够引以为怪的是,我们国内的一些媒体或一些不明事理的人,也跟着起哄,自觉不自觉成了西方媒体的帮腔。事故发生后不是冷静地分析原因,找准对策,反而给中国高铁泼污水:说什么中国高铁事故频发是崇洋媚外结出的恶果;说什么中国高铁被腐败侵蚀,不出事不正常,出事反倒是正常的;说高铁即使建成了,也注定是豆腐渣工程;说什么中国高铁建设盲目大跃进,耗费大量资财,铁道部不懂经济。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中国高铁近期出事较多,特别是这次动车追尾,的确让人痛心。有些意见、发些牢骚很正常,但是,写文章、发评论就要思之再三,不能搞情绪性发泄,情绪性发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复杂化,甚至自觉不自觉充当了妖魔化中国的应声虫。  

事实上,高铁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比较正常。日本的新干线就出了很多事故,近期媒体有不少披露。只不过日本不像我们出了事就漫无边际的谩骂一通。人家是自觉珍视自家的宝贝,精心维护自身的宝贝的。您看看,西方国家,有哪一个在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包括国家形象方面有过丝毫的含糊?他可以妖魔化其他国家,却从来不妖魔化他自己的国家。如果说中外有区别,这恐怕就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在这里,我郑重地声明,我不是在袒护铁道部,也不是在刻意袒护中国高铁。我只是真诚地呼吁我们的媒体及其评论员,遇事要冷静,从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愿望出发,以自己的真知灼见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来。  

总体看,铁道部处理事故态度是积极的。事故发生后,当即就将上海铁路局的3名领导免职(有文章称,免去三个干部就能向全国人民交代吗?---事故的原因还没有查清就给三个负有领导责任的干部免职,已属难能可贵,提出这样的质问,多少有些吹毛求疵—-作者),25日,铁道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长盛光祖向国人深深道歉之后,明确地说:“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吸取事故教训,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发生新的严重事故”,并提出了五项具体要求。  

事故已经发生了,当务之急就是要处理善后,查找原因,吸取教训,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这是铁道部应该做的。  

局外人应该怎样? 我想应该多一些宽容,少一分狂热。不能因为铁路出事,就否定高铁;不能因为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出事,就断定中国铁路系统被腐败侵蚀,所有工程就是豆腐渣----事实上,武广高铁运行了一年多,没听说出过什么事故,郑西高铁也开通了一段时间,也没有听说出过什么事故。不能因为中国高速建设高铁,就认定推动高铁是为了某些人提供敛财机会;不能因为高铁票价高就指摘高铁为吸血鬼,从而从根本上否定高铁建设。  

在这里,我想向读者说明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关注铁道建设。记得那时,铁路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那时的人民日报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就解决铁道建设滞后的问题进行过深入讨论。自此之后,国家开始重建京九铁路,兴建了合肥至西安的铁路,之后若干年又兴建了青藏铁路,并对很多铁路进行了复线和电气化改造。至今,铁路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并进行过六次大提速,但仍没有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出行的需要。君不见,每年春运及暑期都会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这些年,国家裁撤了那么多经济主管部门,如纺织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等等,却保留了铁道部,国家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上,这些年,铁路作为公共交通,仍然是长途出行的首选,仍然是最安全、最经济的交通工具。铁道部门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现在,铁道部是为数不多的政企合一部门,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客观上占主导地位的今天,本身就处于风口浪尖,容易遭到诟病。一些妄图摧毁国有企业的所谓经济学家往往拿国有企业说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有良知的人应该对铁道部门宽容一些,为国有企业的铁路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当然,铁道部门自身不应宽容自己,应当以律己从严的态度检讨自己。要以这次事故为教训,认真整改,切实杜绝新的重大事故。此外,要清查铁路建设到底有没有受到腐败侵蚀,有没有豆腐渣工程,有没有玩忽职守而出现的人祸,并下大力根治。对待票价高的民意,要进行认真地核算,并如实向社会作出说明。针对高铁“大跃进”的指摘,重新审视高铁规划,按照适度规模经济理论,作出相应调整。这是我们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