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led宣传车:“人与天地参”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12:31

“人与天地参”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

2009-8-5 18:12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先秦由于“天人之辩”而形成了这一时期“人与天地参”的重要思潮,“人与天地参”在《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那么,“人与天地参”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法?

  关键是理解“参”字,首先“参”字可以作“三”,无论是数量还是次第,乃至三分和三倍,都可用“参”来表示。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说:“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其中“因而三之”的“三”可以写作“参”,当三倍讲。而“人与天地参”的“参”读作can,是动词,表示动作,当然与“三”有关,由“三”演化而来。动作的对象有两个,这两个对象相互比较訾应,取长补短,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其不同于两个对象而言,可以说是第三者。但就其不离于两个对象,又不是独立的第三者。所以,《逸周书常训》说:“顽贪以疑,疑意以两,平两以参。”都指出大凡明智之举,多能自觉地发现对立乃至树立对立,以使自己由“一”通过“二”而进至“三”、收到“参”的效果,达到更高境界。“参”是要求从不同情况的对照、比较中,求得一个存乎其中,出乎其上的新结论。汉语中带“参”字的动词,如参考、参校、参议、参稽、参观、参验、参互、参与、参加……等都是要求就原先的“一”,加入一个正相对立的“二”,以使矛盾突出,本质显露,从而得到一个更好的“三”,这一方法称作“参”。

  “参”,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思维方法,“人与天地参”是先秦儒家的思想,是子思(公元前483~402年)著《中庸》提出的观点,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他说:“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也”。即能帮助天地培育万物,就是能“与天地参”了。

  “人与天地参”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思想家的共识,约成书于公元前400年左右的《黄帝四经经法》说:“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人焉,有地焉。参者参而用之,而有天下矣。”《管子形势》说:“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于天地也。”谈论大道的人,一定是与天地参而形成的理论。《管子枢言》曰:“凡万物阴阳两生而参视,先王因其参而慎所入所出。”万物都由阴阳两方对立而生成第三者,先代圣王根据“参”的道理而慎重地看待正反两个方面。战国末年荀子在《天论》中总结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天主持着时令,地把持着财源,人能够治理天地,这就是“参”。放弃人能治理天地的主观努力,却希望获得人治理天地后的成效,就是“惑”。此外,《吕氏春秋》和《淮南子》都反复地论述正确认识必须是:“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吕氏春秋序意》)的人与天地参的思想。因此,可以认定“人与天地参”是战国及秦汉时期重要的思维方法。 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

  古医家汲取了战国至秦汉之际“人与天地参”的方法,人以天地为参照物,进行参验、比较,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把握诊断及治疗用药,发现了许多天地自然规律与人体生命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黄帝内经》记载了很多“人与天地参”的实例,通过“天人”的参验、比较,使中医学长期积累的生命规律的经验事实,被归纳、整理、升华为中医的基本理论。例如:人有五脏化五气,生成喜怒悲忧恐。揭示了内脏与精神情志间存在必然联系的结论,就是通过人与天参验、比较而被规范下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灵枢经水》把人体的十二经脉与自然界的十二经水相参验,由于十二经脉内属五脏六腑,因此参验的结果就是:“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灵枢营气》和《灵枢脉度》把人体气的运行与天地之纪即终而复始相参照,得出“气不得无行”的结论。“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灵枢海论》总结了“胃者水谷之海”、“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膻中者为气之海”、“脑为髓之海”的“四海”理论也是通过与天地间存在着东西南北四海相比照而形成。

  《灵枢通天》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把人与中国古代崇尚的“五”相参验,形成了不同性格气质的五类体质类型,其医学意义在于,“视人五态乃治之”。

  《灵枢卫气行》把人体的卫气运行与天体运行的宿度相比较,得出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说:“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素问三部九候论》把人形血气与“天地之至数”相参,形成候脉的三部九侯方法。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侯,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人参天地”的就有五篇文章,如《灵枢刺节真邪》说:“请言解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指出医学中“以形测气”的理论,就是应用“人参天地”方法,根据“下有渐洳,上生苇蒲”的自然规律,比较参验后整理成理论的。

  《黄帝内经》甚至引用荀况的言论,力倡“人参天地”。《荀子性恶》说:“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而《素问举痛论》则说:“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征即验也,也就是参验、征验之意,强调“人参天地”的思维方法。

  由于《黄帝内经》不是出自一时一人手笔,在应用“人参天地”方法时,也掺杂了一些先秦时期唯心、机械的“天人”类比。如“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但这些机械的天人类比,与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感应”说是不同的。“天人感应”认为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人的行为能使天改变原来的安排。因此,“天之感应”不能用来形容中医理论中的“天人”关系。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