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宝华物流有限公司:云南农业信息网 玉米顶腐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36:35
玉米顶腐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发稿时间:2011-6-27 8:52:48】 【作 者:剑川县种子站:王成坤】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李素萍】 【稿件来源:剑川县农业局】 【审核发布:闵照康】

 

  玉米顶腐病是我国的一种新病害,主要由土壤中的串珠镰刀菌引发。近几年该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损失重,潜伏危险较高。我县从2009年起相继在老君山、马登等地杂交玉米大田中发现零星发病田块,但发病田块都数是在玉米生长后期发生,危害损失不大,未引起大家的关注。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各种病害传播也加快。今年由于多雨高湿高温的气候适宜于该病的发生,6月1日我县朱柳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田块中,发现中心病株,八天后观看,发现病情漫延扩散危害凶猛的趋势,潜在危险。但因该病发生症状呈多样化,无法确诊。6月12日我们及时邀请了大理州植保站和种子管理站有关专家进行会诊,确认为玉米顶腐病。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上网查阅了大量的防治经验资料,并结合我县自然气候和生产实际,及时制定了玉米顶腐病预防与治疗技术实施方案,于6月15日至16日组织朱柳、向前、西中等村基地农户实施,从目前来看预防治疗效果良好,基本控制病害漫延。随后我们又在其它玉米生产大田中调查,也发现零星顶腐病的中心病株,为了防止玉米顶腐病在大面积生产中发生漫延危害,确保我县今年玉米丰产丰收,现将玉米顶腐病的诊断与预治治疗技术,提供大家参考应用。

    一、玉米顶腐病发病的主要种类与特征的区别

  成株期发病株症状呈多样化,主要有: 1、弯头型。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2、叶片枯死型。叶片基部边缘褐色腐烂,叶片有时呈“撕裂状”或“断叶状”,严重时顶部4~5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3、叶鞘、茎秆腐烂型。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色腐烂的病株,常常在叶鞘和茎秆髓部也出现腐烂,叶鞘内侧和紧靠的茎秆皮层呈“铁锈色”腐烂,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病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刮风时容易折倒。4、叶缘缺刻型。感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褪绿呈黄亮色,严重时1个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 5顶叶丛生型。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 6、败育型或空秆型。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

    二、玉米顶腐病发生规律及危害性

玉米顶腐病主要由土壤中的串珠镰刀菌引发,病源菌在土壤,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玉米发病的初侵染菌源,病株产生的病源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该病在多雨高湿条件下易发病,而且传播快,危害损失重,潜在危险性较高,危害症状表现为果穗小,籽粒不饱满,如是早、中期发病,防治不及时会造成植株死亡而灭产。

   三、玉米顶腐病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四、玉米顶腐病防治方法:

  1、选择种植抗病品种。(目前我县玉米品种中哪个品种高抗该病尚不明,有待农技部门观察调查后选用)。

   2、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苗健壮生长。要及时排水中耕,排湿提温,消灭杂草,以提高秧苗质量,增强抗病能力。对发病重的病株及时铲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煌处理。

  3、及时追肥。玉米生育进程进入大喇叭口期,要迅速对玉米进行追施氮磷钾肥,建议:每亩用尿素20-25公斤,加10%的三元复混肥10-15公斤,加硫酸锌肥1.6-2公斤重施攻穗肥,尤其对发病较重地块更要做好及早追肥工作。同时,要做好叶面喷施硫酸锌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苗早发,补充养分,提高抗逆能力。

   4、科学合理使用药剂。对发病田块的区域,充分利用晴好天气选用广谱杀菌剂进行预防与治疗,其配方为:A、选用58%甲霜灵锰锌300-500倍液,加配75%百菌清300-500倍液,加硫酸锌肥600倍混合液喷施。B、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加配75%百菌清500倍液,加硫酸锌肥600倍液喷施。为了“一喷多效”而兼治玉米螟害虫,可混用“杀虫剂一同喷施,用量根据说明加用。一般喷药二次,间隔期为5-7天,保证喷药后六小时内不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