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师附小言穆安:情境噱头、精致预设、漂亮尾巴必定是好课的需要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49:38
 近日,我们在长兴中学举行了2008年浙江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赛课前,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的聂幼犁教授为大家作了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讲座,提出了常规教学评价的几种分类:基准型评价(关注合格,标准参照);诊断型评价(关注疑问,常模参照);研讨型评价(关注发展,对象参照);总结型评价(关注典型,任务参照);选拔型评价(关注优秀,前端参照)。自然,我们此番参赛的是各地推荐的“前端”,大家目光关注的结果是“选拔”。参赛课一共有13节,要求都与高一必修三的范围有关。
  整个过程下来,感觉教学内容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的设计,教师都有伶俐的口齿、得体的教态,学生活动都有明确的体现,确实都是好课。然而,总有那么几点感觉在心头萦绕不去……
  引人入胜的情境导入是必须的噱头吗?
  北京奥运会是举国上下的大事,于是从奥运导入新课似乎很合时宜。比如“百家争鸣”一课,从奥运入手,分析其中的种种中国元素,进而导出众所周知的孔子,花了足足5分钟。其实,学生从小就知道我们国家有这么一位古圣先贤,需要这么花费时间拐着弯来引出主题吗?
  又如讲“中国古代的艺术”,一段精彩的视频呈现确实引人入胜:“古代的书画大会”即将召开,书画家们在屏幕上纷纷登场,还请出搞“瘦金体”的皇帝来主持大会。众人期待这场大会会有精彩的内容,然而紧接着的却是教师对书法艺术的含义与特点、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的五种字体特点的具体讲述。尽管教师有着行云流水般的口才,书画大会却已如昙花一现,书画家们的匆匆过场似乎在告诉大家:这只是一个情境,只是一个导入所必须的噱头而已。
  设计精到的过程预设是必然的步骤吗?
  关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个板块:用显微镜观察四大发明;用多棱镜全面认识四大发明;用望远镜整体把握四大发明。由四大发明的成就谈到传播,并最终立意到科教兴国。设计非常全面而精到,所用文字材料、图片也作过精心选择,体现出教师的历史功底。第一块内容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具体的四大发明,反应活动积极;第二块内容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张传播图,说明四大发明奠定了我国文明古国的地位;西方人眼中的四大发明;中国人眼中的四大发明。虽然需要一定的理性分析,学生活动参与度依然很高;但第三块的“整体把握四大发明”给人的感觉是授课者想穷尽知识而学生不能;教师想有高度而学生够不上;并且也超越了《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如果能在课上根据学生情况即时调整设计,让学生畅谈的时间延长,而不是走完所有的预设,学生的“闪光点”必然会在碰撞中激发。为什么我们不肯放弃一点“预设”呢?
  为了“缅怀戊戌变法”,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活动主题:纪念变法110周年;活动方式:进行历史小论文的评比;论文角度:维新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随后让学生在课内讨论:你打算拟个什么样的论文标题?学生于是议论纷纷,然而,未待学生有充分时间呈现自己的答案,教师已将自认为比较理想的标题写在了黑板之上:思想飓风行中国,爱国思潮遍九洲。活动是预设了,可惜作用没产生就被参考答案或者标准答案给扼住了,活动只是成了个“必然”的摆设。
  意味深长的诗词结尾是必定的精彩吗?
  喜欢在教学内容结束的时候安排一个精彩的尾巴,似乎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情。比如,“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快讲完之际,学生还在为理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而苦苦思索时,一首需要他们付出感情来朗诵的诗歌出来作结尾了,朗诵即便还地道,就不知道学生是否有感动,或者有多少的感动。
  聂教授提出历史教学有“三重境界”:有人、有物、有故事,生动活泼的历史课程,是上等课,谓之“人界”;有理、有节、有情感,情理交融的历史课程,是上上课,谓之“圣界”;有精、有气、有神韵,天人合一的历史课程,是无量课,谓之“仙界”。“仙界”毕竟太过高远,估计非常人可觅其踪;但平实朴素有“真货”的“人界”,有情有理有“共鸣”的“圣界”,目标并不是“上九天揽月”般高不可及,途径就在于我们教师的观念是否真的以学生为本,教学设计是否真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要求,教学过程是否真的关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理与必要。善于精巧设计,善于即时调控,善于捕捉瞬间,善于体悟反思,我们距离追求的目标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