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中医要旨——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选刊b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1:40:20
中医要旨 ——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选刊

问:什么是中医呢?

答: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她肇基于大约二千年前,此后又经过不断地充实。她有丰富的经验知识,但是,就其理论形态而言,还是自然哲学的。

问:自然哲学是什么意思呢?

答:自然哲学指对自然所作的哲学解释,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前身。从自然科学角度看,自然哲学是与实证科学或实验科学相区别。从哲学角度看,她是探讨自然而非人生的哲理。自然哲学主要是从常识或不严密的观察出发,得出一些普遍信条用以解释自然。

问:中医理论中有哪些普遍信条呢?

答:主要有四:即①阴阳学说;②五行学说;③天人相应学说;④气和气化学说。

问:说它们是普遍信条是什么意思呢?

答:就是最一般的规律或普适性原理的意思。如《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又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就是极其典型地把阴阳、五行当作普遍信条。

问:这些信条都是从常识或不严密的观察得出的吗?

答:显然如此。比如,古人看到:“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就提出五行说。

问:古人如何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呢?

答:古人认为,万物都是五行构成的,人也是五行构成。只不过,人所得乃五行的“秀气”——精细且优良之气的意思。再进一步,古人把五脏配五行,就形成《内经》(后世中医略同)五行化的脏腑学说。五行配五味,药物分五味,就形成《内经》(后世中医略同)的五味所入的脏腑补泻理论。

问:由五行学说得出的上述理论可靠吗?

答:基本上不可靠。当代中医实际上不按这些理论治病,尽管教科书上还如上讲基本理论。

问:阴阳、天人相应和气化血说,也大都毫无可取吗?

答:不是。与五行学说相比,它们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更大一些。

问:那么,如何看阴阳呢?

答:关于阴阳学说的详细拙见,请看旧著《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第二讲。

简单说来,阴阳思想教导人们用阴阳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问题。它对中医影响深远,至今还是中医理论的优势特色。中医的正邪学说、八钢学说、补泻学说,甚至六经、卫气营血学说都鲜明地体现了阴阳思想。这些理论不但方便实用,而且可以补西医之不足。

问:如何看天人相应呢?

对此最好在“内经撮要”中较详细地交代,请在那边提问。

问:如何看气和气化学说呢?

关于气和气化学说,请参看旧著《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一讲。这里只引几句要点。

气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概念,在古人那里有比较牢固的经验基础。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蒸发和固体燃烧过程,都是物质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万物生长发育,则是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有形的本意,是肉眼可见的意思。肉眼不可见之后,是否还有进一步构造呢?气化学说没有深究。虽然有元气、精气、清气、浊气等说,而且,古人显然知道,无形之气还带有原来有形之物的性质(如挥发后的气味等),但没有进行进一步猜测或思辨。因而,没有从气引申出原子论从而复活墨家思想。

那么,气是否有类似今日基本粒子那样的含义呢?这点也不明确。只在解释宇宙生成时暗含此意。太虚之气要变为万物,第一步是分为阴阳二气。此前的气,应该是无区别的。我们可以理解为基本粒子,也可以理解为类似所谓“以太”或“场”等物质存在形式。

总之,应该说,气包括一切微观物质

据此,怎样理解“气化”一词呢?显然就是现在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且主要指肉眼不可见的那些过程。我们已经可以借助物理、化学(对医学来说是生理学和生化学)基本上说清这些变化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问:中医还有哪些理论呢?

答:主要有: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药物学说、方剂学说、病因学说、诊法学说、养生学说和运气学说等。其中作为理论硬核的是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问:为什么说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硬核呢?

答:因为这是中医关于人体构造和生理的基本理论,相当于西医的解剖生理

问:如此说来,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就是中国古人解剖所得吗?

答:基本上不是,尽管古人可能这样认为。

问:尊意是说古人完全凭空捏造么?

答:也不是。这两个学说有一定的经验或解剖基础,但是,它的体系却主要是受当时自然哲学的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和气化学说激发和同化的结果。

比如,脏腑学说的主体是五脏六腑。古人确实看到过其中的主要脏腑,对消化道(胃、大小肠)等很直观的脏器的构造和基本功能的认识也是对的。但是,对心、肝、肺的认识则很模糊。于是不得不借助自然哲学等推理建立体系。

问:按照尊见,如何看五脏六腑之说呢?

答:此说既受阴阳思想指导,也受五行学说激发,但更受天人相应思想统帅。换言之,五脏六腑说就是天人相应的人体构造。较详细的说明,请看“内经撮要”此处从略。 

问:尊意如何看经络学说呢?

答:经络的本意就是血管。古人不但看到或摸到绝大多数的表浅大静脉和大动脉,也知道血液就在血管内运行。

问:古人认为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心吗?

答:不是。中医的经络体系或经络学说认为气血在经络内循环,但不是以某脏腑为中心。古人可能认识到心脏在循环中的重要性,故说:

“心主脉”(《灵枢·九针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五藏生成篇》)“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脉宗气”——脉运行的主要动力,显然指可以看到的心尖搏动

假如,古人认识到“脉宗气”就是心脏搏动所致,古代的血液循环理论就接近成熟了。可惜不是这样。

问:那么,经络学说是怎样形成的呢?

答:简言之,经络学说是在相当有限的解剖知识基础上,主要靠阴阳、五行、天人相应思想推演出来的体系。其中,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尤其明显。

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这是由于,构造理论时,中国古代的哲学自然观,如阴阳、五行以及和这两种观念密切相关的天人相应思想起到激发、同化和吸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哲学自然观迁就经验知识,而是按照哲学自然观的模式增加经验知识中没有的东西。

问:何以见得经络系统是天人相应的体系呢?

答:古人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如:

《灵枢·经别》说:“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

《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

上述引文应是十二经脉说定型之后的说法。由这两段话就能明白,十二经脉说不过是为了与十二月相应。

此外,还有别的天人相应经脉论述。

比如,《素问·阴阳别论篇》如下说: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此话也应该出于十二经完成之后。“十二月应十二经”是清楚的。与四时相应的“四经”是什么呢?大约是冲任督带。

《灵枢·五十营》还有二十八脉说。

为什么要二十八脉呢?因为要应天周二十八宿。即该篇所谓“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其算法大约是手足十二为二十四,再加冲任督带。其余的脉,就不管了。

此说还见于《灵枢·卫气行》。这两篇都有大段文字讲人气运行如何与太阳运行相应,不再引。

更有甚者,为了与天六地五相应,早期经络学说只有十一脉。那时不但没有手厥阴脉,手少阴脉也没有穴位。

《灵枢·邪客》说:“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

于是,经文不得不做些自相矛盾的解释。

总之,经络的本意虽然是血管,最后形成的经络分布体系却是出自天人相应的推理。

问:穴位等也是天人相应的吗?

答:是的。详说见“内经撮要”。

问:如此说来,至今公认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大多是为了满足天人相应而想象或主观安排的吗?

答:据以上所述,除非认为经络与循环和淋巴无关——即经络不运行气血,而且确实是现在根本没有认识到的天人相应构造,只能说多数经络是为了满足天人相应而想象或主观安排的。

试看所谓十二经脉、督脉、任脉、带脉等没有一条与动静脉走行相符。

至于《难经》第一难说:“十二经皆有动脉”更是错误的。按照现代循环、淋巴解剖生理,不可能如此。遍查内难更不能证明十二经皆有动脉。这样推论来的穴位等数目,也不可能得到解剖生理证实。

显然,主要用天人相应思想认识或解释人体构造和生理,已经不能被当代人接受。人体构造和生理,与不包括生命的天地之间有极大的距离。阴阳、四时、五行、六气、十二月、365日等规律,远远不足以填充天人之间的空白。人体基本上不是这样与天地同构(即天人相应)的。即不能说天有四时,人有四经;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六气,人有六府;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经;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等推论是正确的。

问:那么,目前中医的真正价值在什么地方呢?

答:她的理论价值见上面所问如何看阴阳学说。她的实用价值就是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简便实用,且至今对不少疾病还有很好的疗效。详说见“临证真传”。

问:尊意认为,中国古代医家,实际上掌握了哪些解剖生理知识呢?

答:据我所知,古代医家掌握的解剖生理知识以“内景赋”最为全面且简明扼要。也可以说,“内景赋”是最简明的“中医(理论)要旨”。不过,虽然“内景赋”中的解剖生理知识比《内经》所述多一些,也更准确一些,却还是在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和气化学说统帅下的体系。谨把它附在下面:

内景赋

尝计夫人生根本兮由乎元气,表理阴阳兮升降浮沉。出入运行兮周而复始,神机气立兮生化无休。经络兮行乎肌表,脏腑兮通于咽喉。喉在前,其形坚健,咽在后,其致和柔。喉通呼吸之气,气行五脏;咽为饮食之道,六腑源头。气食兮何能不乱,主宰者会厌分流。从此兮下咽入膈,脏腑兮阴阳不侔。五脏者肺为华盖而上联喉管;肺之下,心包所护而君主可求。此即膻中,宗气所从。膈膜周蔽,清虚上宫。脾居膈下,中州胃同。膜联胃左,运化乃功。肝叶障于脾后,胆腑附于叶东。两肾又居脊下,腰间有脉相通。主闭蜇封藏之本,为二阴天一之宗。此属喉之前窍,精神需赖气充。又如六腑,阳明胃先。熟腐水谷,胃脘通咽。上口称为贲门,谷气从而散宣。输脾经而达肺,诚脏腑之大源。历幽门之下口,联小肠而盘旋。再小肠之下际,有阑门者在焉。此泌别之关隘,分清浊与后前。大肠接其右,导渣秽于大便;膀胱无上窍,由渗泄而通泉。羡二阴之和畅,皆气化之自然。再详夫脏腑略备,三焦未言。号孤独之腑,擅总司之权。体三才而定位,法六合而象天。上焦如雾兮,霭氤氲之天气;中焦如沤兮,化营血之新鲜。下焦如渎兮,主宣通乎壅滞;此所以上焦主内而不出,下焦主出而如川。又总诸脏之所居,隔高低之非类;求脉气之往来,果何如而相济。以心主之为君,朝诸经之维系。是故怒动于心,肝从而炽。欲念方萌,肾经精沸。构难释之苦思,枯脾中之生意。肺脉涩而气沉,为悲忧于心内。惟脉络有以相通,故气得从心而至。虽诸脏之归心,实上系之联肺。肺气何生?根从脾胃。赖水谷于敖仓,化精微而为气。气旺则精盈,精盈则气盛。此是化源根,坎里藏真命。虽内景之缘由,尚根苗之当究。既曰两肾之前,又曰膀胱之后。出大肠之上左,居小肠之下右。其中果何藏?蓄坎离之交姤。为生气之海,为元阳之窦。辟精血于子宫,司人生之夭寿。称命门者是也,号天根者非谬。使能知地下有雷声,方悟得春光弥宇宙。(见张介宾《内经图翼》1965年人卫版,129~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