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匠培训学校:“说三道四”“相互掣肘”今昔谈【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27:36
“说三道四”“相互掣肘”今昔谈【三】 
2011-07-24 01:11:58  转帖

文章来源: 原创

说三道四”“相互掣肘”今昔谈【三】
  茅庐放翁(王明月)2011-7-23 完稿

    布尔什维克内部外部,对列宁的“一党专政”下什么““契卡”(肃反委员会 俄文ЧК的音译)”“苏维埃红色恐怖法令”“无产阶级专政”等等“党的重大决策”依然有宁愿丢官弃职,甚至不怕坐牢杀头的人“说三道四”,并企图“挚肘”列宁主义的极权政治。

【由于第一届苏维埃政府的成员全是清一色的布尔什维克,因而一开始就引起了民主与专制的争论。】

在这种情况下,首届苏维埃政府中的内务人员委员李可夫、农业人员委员诺根、工商人民委员米柳亭和粮食人民委员泰奥多罗维奇等四人提出辞职,并公开发表声明:“我们认为,除了从俄国所有的社会主义政党中产生社会主义国家外,那只有一个途径,即用政治恐怖来保护纯粹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政府,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议,就是走的这条途径。这条途径我们决不能走。我们看出,这会使无产阶级的群众组织脱离政治生活的领导,这会建立不负责任的制度,这会使革命和国家灭亡。”
同时,对列宁发难的是教育人民委员卢那察尔斯基提出吸收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参加到政府中来,列宁说,我们不能与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改良派同流合污,而被拒绝。卢那察尔斯基说:“我们好像很爱战争,我们似乎不是工人的党而是士兵、军人的党,我们现在在党内所争论的,将来还要争论的,就是党内将剩下的只有一个独裁者。”后来的历史证明,苏联东欧以及效法列宁主义的政党和政党统治的国家无不如此,真是天才的预见!
大概是文化传统的关系吧,中国似乎没有这样的“死硬分子”!

一党专制,必然一人专制,一人专制,必然一手遮天,必然“寡人政治”。现在常常听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列宁主义”到底是什么“主意”?高喊口号的人未必懂得“列宁主义”是些什么内容?下面让历史事实说话吧。

【列宁曾提出过召开立宪会议制定共和国宪法和选举政府成员的意见,但在1917年11月25-27日的彼得格勒立宪会议全俄民主选举活动中,投布尔什维克党票的只占24.7%,于是,苏联以后就不再搞这种民主选举活动了。】
  【当时列宁考虑到在苏维埃各级政府中布尔什维克党的人数占少数,所以采取了统一战线的政策,让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继续活动,并让他们的领袖及其主要成员在苏维埃各级政府中担任副职。】

列宁及其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的“红色恐怖”有多恐怖?
1917年12月20日,根据列宁的指示,人民委员会通过决议,建立了“肃清反革命怠工及取缔投机非常委员会”-“契卡”( 俄文ЧК的音译)。它的任务是同反革命和一切破坏活动作斗争。
“契卡”大量逮捕和处决人犯。监狱人满为患,列宁于1918年7月下令建立劳改营(后来在5年内就建立了能够容纳七万人的350个劳改营),并于7月23日颁布《剥夺自由暂行条令》。
中国似乎亦步亦趋,特别是“文革”期间“创造性地发展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列宁主义”。

【1918年初,苏维埃政府解散了立宪民主党(27),逮捕了一批无政府主义者,拘留了保卫立宪会议同盟的领导人策列铁里和唐恩等12人(后又释放)。】
  【从4月29日起,莫斯科开始审讯218名社会革命党人案件。但是审讯工作进行得并不理想,马上遭到国外的强烈抗议。】
  【首先,社会革命党国外代表团于3月份在柏林发表了《致全世界社会主义政党呼吁书》。这一呼吁马上得到各国新闻界的支持,纷纷载文表示反对审讯。后来连共产国际中的一些西方社会主义政党的领袖们也参加了抗议活动。】
  【列宁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只好同意召开三个国际(即第二国际、第二半国际和第三国际)的联席会议,专门讨论审判问题。布哈林和拉狄克(32)代表第三国际和中委会,参加了那次的联席会议。英国工党领袖麦克唐纳以第二国际的名义要求不对被审讯者处以死刑,并坚持要让第二国际主席王德威尔出席为被告作辩护。布哈林和拉狄克接受了这些条件,使列宁大为不满,因为列宁主张要将其中一部分主要的被告处以死刑。】
  【为了使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红色恐怖合法化,列宁还亲自为《俄罗斯联邦刑事法典》起草了其中的第五十八条(33)。】
  【6月8-8月7日,莫斯科法庭对社会革命党领袖们进行审判。社会革命党中委根杰利曼、季莫菲也夫和郭茨等人都在法庭上作了大胆的发言,把法庭变成宣传自己纲领和揭露布尔什维克恐怖活动的讲坛。经过50天的审判,法庭判决郭茨等十二人死刑,但未立即执行。托洛茨基建议对社会革命党领袖们不要处死,也不要监禁,而应当做人质处理。列宁采纳了他的建议。】

【乌里茨基和列宁遇刺后,引起全国公愤,广大群众要求严惩凶手。捷尔任斯基的名言是:“没有镇压与流血,革命不可能成功。”9月3日与5日,卡普兰与坎涅基谢尔分别被判处死刑。】

【9月2日,苏维埃全国执委会宣布:“工农政府将对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实行群众性的红色恐怖,以回击敌人对工农实行的白色恐怖。”】
  【3日,内务部发表声明:“宽容和疏忽已经够了,各地方的苏维埃应当立即逮捕一切右派社会革命党人。我们将从资产阶级和军官中捕捉一大批人质。只要白卫分子稍一活动、稍一反抗,那么,大规模的枪杀将是我们的回答。”】
  【5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红色恐怖法令》,其中特别提到“采用集中营隔离的方法使苏维埃共和国免受阶级敌人的危害”。】
  【接着,由俄罗斯联邦内务人民委员彼得罗夫斯基签发了《人质令》:“凡当地苏维埃知道的右派社会革命党人,都应立即逮捕。应当从资本家和军官中抓获相当大量的人质。稍有抵抗举动,即集体枪决。”与此同时,内务部还向各地发出《人质令》。】
  【7日,仅彼得格勒一地,契卡宣布处决512名罪犯,并逮捕了几万人。】
  【红色恐怖席卷全国。到处都开展了逮捕人和枪杀人的活动,恐怖变成了官办的竞赛。连最富有人情味的布哈林也含蓄地说:“无产阶级的各种方式的强制措施,从枪毙到……都是为了把人从资本主义时代的原材料变成共产主义的新人。”】
  【正当红色恐怖席卷全国之时,为了不让白军把沙皇尼古拉二世利用来当做反革命活动的旗帜,乌拉尔州执委会主席别洛博罗多夫经过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批准,于9月16日夜或17日凌晨,下令把尼古拉二世、皇后、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以及医生、仆从等十一人全部处决,并将死尸秘密埋葬于乌拉尔山中的叶卡捷琳堡(29)。】
  
【5月8-14日,右派社会革命党在布尔什维克党强大的压力下,于其第八次理事会上宣布武装起义,企图推翻苏维埃政权,建立由立宪会议选出的民主政府。孟什维克也召开秘密会议,马尔托夫在会上声称孟什维克不相信列宁,他还高呼:“打倒专政,共和国万岁!”左派社会革命党也与之遥相呼应,召开了秘密会议。这样,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与布尔什维克党的关系就由合作转变为对抗。】
  【6月14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简称中执委会)通过决议,把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开除出中执委会。】
  【7月9日,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从各个地方、省和中央苏维埃开除出去。】
【1924年1月14日,全苏中执委会主席团经过研究,决定将社会革命党的十二名领袖判处剥夺自由5年,而对其他的社会革命党人判处剥夺自由的期限减半,但以后这些社会革命党的领袖和积极分子都被处决了。】
 

对大批左派社会革命党领袖们的审判,开创了公审的先例,引起了国际上的强烈的抗议。
    值得一提的是1918年11月27日,最高革命法庭开庭审讯列宁也承认“曾对革命作过特殊贡献” 的左派社会革命党领袖之一的斯皮里多诺娃,因她后来对布尔什维克党和党的领袖列宁“说三道四”法庭判处她一年监禁。

1921年2月8日夜,长期同沙皇专制制度斗争而功勋卓著名扬俄国的无政府主义领袖克鲁包特金在莫斯科逝世。被拘押的数百名无政府主义者和他们的家属恳求列宁给予宽容,允许他们参加克鲁包特金的葬礼。
“人民委员会”经过反复商量,考虑到这些手无寸铁的鼓吹“无政府主义”的文质彬彬的无政府主义者不会出来破坏,于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协议只允许一天时间。他们在无人押送的情况下,自觉列队来到工会之家的圆柱大厅参加完克鲁包特金的葬礼之后,他们又来到曾经是无政府主义者的俱乐部内度过剩下的时间。当天24时之前,他们自觉地准时回到了监狱。
事实证明他们并不“恐怖”,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不能包容“异质思维”的思想意识才“恐怖”。   
【1922年2月28日,内务部决定对社会革命党以毁灭性的打击,准备从肉体上消灭他们。当天逮捕了社会革命党的47名中委,还逮捕了一大批积极分子,其罪名是反苏维埃政府。】
  
列宁为着“一党专政”的实现,除上面的“红色恐怖”外,对那些赖着不走的“非布尔什维克”者又找不到清洗的借口,就采取挤压的办法,迫使自动辞职。
【十月革命后,孟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的某些领袖曾对布尔什维克党给予政治上和道义上的支持,因此,党中央曾允许他们参加全俄中执委会和地方苏维埃的工作。但是,当内战即将取得胜利时,列宁就开始着手清除他的临时盟友,准备搞他的一党专政了。】
  
  【 孟什维克的一些领袖被“挤”走了
  1920年2月,以马尔托夫和唐恩等人为首的46名孟什维克领袖的名单在莫斯科苏维埃选举中获得通过时,列宁认为这是个坏的兆头,如果让他们继续存在下去,而且还在地方苏维埃中担任领导工作的话,这必然会对新生的政权带来威胁。如何处理?列宁想出了“挤走”的办法。于是他写了内容相同的两封信:一封给加里宁(34),一封给加米涅夫。在不早于2月21日给加米涅夫的信中写道:“我认为,您应当用实际的任务把他们‘搞得精疲力尽’:唐恩——卫生保健站,马尔托夫——监督各食堂。”】
  【列宁认为,大政治家决不乐意去干诸如管理食堂和厕所之类的平凡工作,采用这种办法,既可轻而易举地把他们“挤走”,又可以把他们的普通成员经过筛选后可以吸收进布尔什维克党内。结果,不出所料,唐恩等人被“挤”走了,孟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内约有三万人很快就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其中著名人物是维辛斯基和梅赫利斯)。】

【马尔托夫与唐恩不同,他不想侨居国外,“挤”不走他。
  马尔托夫为人正直,性格开朗,很有才干。他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政论家。最初,他和列宁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在认识上是一致的。他们曾在彼得堡一道组织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一道反对过库斯柯娃等人的经济派,一道编辑过《火星报》,一道筹备过二大。直到二大时,人们才发现他的民主社会主义(孟什维主义)与列宁的专制社会主义(布尔什维主义)是代表两种根本对立的政治力量。他们的看法分歧主要表现在:马尔托夫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而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没有民主,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真正的民主,专政是为了实现民主需要采用的唯一手段;马尔托夫重视人的先天美德,相信人的社会道德可以逐步完善,列宁认为道德并无先天后天之分,凡是有利于革命事业的就是道德的。正因为马尔托夫对俄国革命的动力、对象和前途做了“教条主义”的理解,所以他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政治家;而列宁则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 ,及时制定出相适应的政策,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

十月革命后,如何处理像马尔托夫这样一些过去曾经是列宁的亲密战友,1917年7月临时政府诬蔑列宁是德国间谍时,马尔托夫还公开站出来为他辩护。后来又与列宁在政治根本原则上出现分歧,又死不改悔,对列宁统帅下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决策“说三道四”,成了眼中钉,肉中刺,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布尔什维克不能容忍马尔托夫,惩罚是无疑的。鉴于此,列宁终于动了“恻隐之心”,也演了一幕俄国版“捉放曹”。经过周密考虑,列宁决定私自把他放跑,以便妥善地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列宁叫他的女秘书索?马尔柯芙娜行使了这个秘密计划,马尔托夫终于逃离了苏联。
马尔托夫同另一个逃出来的孟什维克领袖阿克雪里罗德成立了中央国外代表团,还出版了孟什维克的中央机关报——《社会主义通报》继续对布尔什维克党的重大决策“说三道四”。

1923年马尔托夫病逝于柏林,著名的历史学家弗?涅夫斯基得知后著文悼念马尔托夫:“他是要消灭沙皇政权的革命者,不是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不应该把他当作敌人对待,他的历史功绩不能抹杀。他同我们一起战斗过,他无愧在俄国工人运动的名人墓地上占有光荣的位置。”

(注:【】符号内文字来源于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煮酒论史 《从远处侧视斯大林》原文 作者:南天老兵  发表日期:2004-8-19 11:38:00)

【待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