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普钠中毒表现: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19:59
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摘要: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满足市场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从学校、学生和社会这三个层面分析了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应用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国家职业标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应用。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趋高,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必然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选择人才将不仅仅是凭一纸文凭,而要看毕业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也就是对他们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它分等级对职业的活动领域、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水平做了明确规定,为劳动者就业提供了客观、规范以及统一的从业依据和资格要求。既然国家职业标准对职业者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和规范的要求,那么它对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是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的。本文试图要研究的就是怎样在高职教育中应用国家职业标准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鉴定比重四部分,其中工作要求为国家职业标准的主体部分。[1]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将职业资格等级划分为五级,分别对应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与高级技师(一级),并对不同的等级制定不同的工作能力规范要求,对不同等级的从业人员工作能力要求是不同的。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由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与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有一定的特殊内容,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力,而专业能力是从事特定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计算能力,写作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素养,对专业任务的理解、分解和分析能力,对工艺的把握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学习高技术含量的专业的能力;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不断学习的能力,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应用国家职业标准的意义。

  (一)国家政策的需要。

  教育部16 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明确指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某一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重要内容。[2]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是对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劳动者从业资格和能力的重要尺度。因此,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进行应用是适应国家政策需要的。

  (二)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应用性非常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论文" target="_blank">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所具有的能力也应该适应经济的变化,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国家职业标准是在分析市场需要的情况下,对岗位的分类及人才的需求所作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市场需求的一种反映。把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进行应用正是为了更好的使高职教育满足市场的需求,高职教育只有把握国家职业标准,才能使培养的学生走向市场。

  (三)适应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体现在德、智、体三个方面,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及身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要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等;知识素质就包括基础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综合能力素质包括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身心素质就是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3]国家职业标准根据市场的需要对各行业各岗位人才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需求进行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把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进行应用能更好的使高职教育按照人才培养规格实施对学生的培养。

  三、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知识、[天下论文网]技能和态度在特定情景中通过内化、整合和迁移而形成的,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就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各方面的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性工程,需要学校、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实现。因此,要从学校、学生和社会这三个层面去分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而分析国家职业标准在这些培养策略中的应用。

  (一)学校层面的策略。

  在学校层面,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主要包括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发,实践教学的实施,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考试考核。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就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1.遵循国家职业标准,设置科学的专业。高职教育的学生要获得适应岗位和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首先他们所学习的专业必须是市场所需要的。

  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种类有八大类,大类还包含了许多小类和细类,并对各职业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鉴定比重表进行了描述。高职学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需要仔细分析这些职业种类,并对各职业的工作要求进行分析,统计出工作要求和鉴定比重内容相近的职业,再综合这些职业形成一个专业。通过这种方法设置的专业是学校的一些常规专业,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也要时刻盯紧市场的变化,对于新兴产业和职业要提高警惕,通过全面的调查和研究,设置最前沿的专业。当然这类专业只能是学校的一小部分,多数专业的设置还是要遵循国家职业标准。国家的职业标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体系,是经过长期的调查和大量的研究后才建立的标准体系,而高职学校教育的专业也是相对稳定的,是需要稳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的,要对专业进行修改或开设新专业是一个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的事情。

  高职学校在设置专业时要遵循国家职业标准,建立比较稳定的专业体系。

  2.分析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国家职业标准中第二部分规定了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各项专业基础知识,是对从业人员知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是确定职业课程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重要依据。第三部分规定了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是国家职业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确定课程体系中学习领域、职业工作过程、学习项目和工作情境的主要依据。同时,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能力等级划分为应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与高级技师(一级),并制定有不同的工作能力要求,在执业活动范围、职业工作难度和工作职责上的规定也由低到高发生变化。既然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既有横向的层次上的变化,又有纵向的等级上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分析课程体系结构的时候要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分析。

  现在高职教育中比较常用的还是“三段式”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的系统性,是学科化的课程体系,其专业课程大多是对普通高等教育中专业课程的借鉴,这种课程体系没有高职教育自己的特色,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教育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尤为重要,要特别重视其专业课程的开发。国家职业标准对职业中各岗位(工种)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规定,高职教育要以职业中各岗位(工种)的工作过程为主线,有机串联和融合职业各项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来形成专业课程,这样才能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这些专业课程的开发,可以通过学习项目来形成专业课程。(1)以岗位的各项职业功能作为学习项目。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功能的形式规定了职业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它体现了一个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活动项目)。如中式烹调师职业,按照工作程序划分了三个职业功能:烹饪原料初加工;烹饪原料切配;菜肴制作。这三个职业功能可作为三个学习项目,通过这三个学习项目来开发中式烹调师的专业课程,这样就可以实现课程与实际生产应用紧密结合。(2)以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内容来确定学习项目内容。工作内容是完成职业功能所应做的工作,是课程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如国家职业标准《物业管理员》的物业维护管理服务的职业功能规定了两项工作内容:房屋建筑维护管理;房屋附属设备、设施维护管理。课程开发中,即可将这两项任务做为课程纵横知识体系中的横向学习项目。在纵向方面,每个学习项目内容含义的深浅、技能要求的高低、知识范围的广度,应以职业等级划分为主要依据确定。高职教育中各专业培养的学生通常是适合许多岗位要求的,在对相关岗位的职业功能和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关专业课程后,就能形成某个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

  3.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完善高职实践教学。动手实践能力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要有必要的实践技能,因此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外,还必须参与实践学习,这就包括校内的实践教学和校外的工厂实习。加强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必须有能满足技能训练要求的场所(基地),它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备条件,所以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投入,完善实训设备和条件。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所规定的职业活动领域、工作内容以及技能要求等建设实训基地,尽可能创造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和项目纳入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就能直接参加相应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学生在校外的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时候,也要对实习实践的内容进行控制和把握,使学生掌握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

  4.加强掌握国家职业标准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素质高低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弱成正比。可以说,一位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位开发人力资源的专家。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就要建设一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尤为重要。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专业教师既要具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过硬的专业技能,熟悉并掌握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保证国家职业标准在教学中得以实施,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目前高职教育教学中专业教师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真正的专业实践,缺乏对行业及相关国家职业标准的了解和掌握,使高职的专业教育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也无法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只有教师熟悉并掌握了国家职业标准对于相关职业的能力要求后,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这些能力的培养。

  5.在高职学生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过程中贯彻国家职业标准。学生是否掌握了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考试检验。对于理论知识的考试,要贯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还要贯彻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既要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作为高职学生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还要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从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对于专业技能的考核主要体现在对实践技能的考核过程中,实践技能的考核也要以就业为导向,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对于实践技能考核,应采取“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学生的课程成绩和职业技能鉴定成绩相结合。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是让学生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及要求能全面体现相关专业领域的职业技能要求。在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时,将成绩考核与技能鉴定结合在一起,既能获得相应的课程成绩又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就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学生层面的策略。

  在学生层面,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策略。国家职业标准在学生层面的应用就体现在高职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中。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愈来愈快,知识的有效寿命愈来愈短,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愈来愈短,高职学生要想获得更新更有用的知识,要想使自己的职业能力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只依靠教师的指导和课堂的教授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高职学生的自我学习不能盲目的进行,最主要的还是要多学习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在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时候,要参考国家职业标准中对自己以后从事的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去拓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效的利用当前的时间为今后的工作需要储备能力。

  高职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自我实践,也是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寒暑假,学生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在选择实习岗位的时候,尽可能选择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岗位。

  学生自我实践由于没有学校教师的监督和引导,学生很容易进入一种机械式的工作状态,忽视自己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在进行自我实践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国家职业标准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各方面的要求,要参照其标准去获得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中进行应用,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社会层面的策略。

  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其中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最主要的途径。国家职业标准在社会层面的应用就体现在校企合作这个重要途径上。

  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就要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产学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和互动。首先,高职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企业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帮助,要依靠他们来参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联合进行课程开发、制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参与确定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能完全只关注当前企业和市场的需要,要全面的考虑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就不能忽视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国家职业标准比较全面的规定了各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及工作要求,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总结和研究而得出的。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参与确定培养方案的时候,可以联系当前市场对某职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同时借鉴国家职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这样既能保持学校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又能与市场接轨。

  其次,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安排学生的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参照国家职业标准为学生提供符合自己专业需求的岗位,至少要与学生的专业相关。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熟悉国家职业标准对学生所从事职业的能力要求,引导他们努力去获得这些能力,避免学生盲目的实习。

  参考文献:

  [1] 陆克斌,等。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9)。

  [2] 谢红勇。略论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J].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7)。

  [3] 李海宗。高等职业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1-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