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排水管厂家:新课标培训——《文化生活》教材内容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59:05

新课标培训——《文化生活》教材内容解析

 

主讲人: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文化生活》教材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副

总编辑   朱明光

主持人:何志攀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何】感谢朱明光老师来给我们进行《文化生活》的内容解析。《文化生活》的开设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我们一线教师无论从教材内容还是教材整体理念的把握上都还有不少疑问。希望得到朱老师的解答。

首先,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没有关于“文化”问题的专门教材。新增《文化生活》模块,是基于什么考虑?有什么意义?

【朱】:新课程设置《文化生活》,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需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条件。因此,设置专门模块讲授文化建设,是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必要举措。

其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文化生活》的课程设置,比较集中地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内在要求。

第三,是解决学生文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学生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生活中的冲突也越来越表现在文化层面,这些都需要有人对相关问题解疑释惑。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针对性、有效贯彻“三贴近”原则,以学科课程为载体、较为系统地讲授有关文化生活的内容,势在必行。

【何】:这门课程被称为《文化生活》,但是很多人都觉得文化这一概念很难把握。那么本课程所讲的文化其含义是什么呢?

【朱】:这的确是本课程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不像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确实是个很复杂、很难界定的概念。就当下比较通行的有关文化的概念而言,可以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三个层面。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与文明同义。通常,我们讲人类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讲人类文明是相对于人类进步状况而言。如同人类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如建筑、道路、工具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之物。精神文化则要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以物质形态为载体,但主要是表现在精神层面的人类文化,这大体相当于中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思想道德、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习俗以及制度体系等。其中,限定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的,是小文化。亦即我们讲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中的那个文化。

【何】:那么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属于哪个层面的?

【朱】:课程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是以党的基本纲领对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依据的。十五大报告在阐述党的基本纲领时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阐述文化建设时又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这就是说,我们据此把握文化的概念,大体上应着眼于“中文化”这个层面。在教材的概念体系中,所谓文化的力量,实质上就是精神力量;所谓文化生活,实际上就是精神生活;所谓文化建设,总体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设。

【何】: 我们在解读《文化生活》教材时,一方面感到它在学术领域没有相互对应的学科分类,另一方面又觉得它涵盖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您认为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文化生活》课程与其它探讨“文化”范畴的课程有什么区别呢?

【朱】:的确,本课程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问题在于:它没有现成的,与之相对应的学科背景。哲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都在讲文化,都有各自的学科角度。有关文化的定义,据查有上百种之多,也是歧义丛生。所以,既然我们难以寻求即有的所谓“文化学”的学科支撑,难以提供学界公认的文化定义,那么在我看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对文化概念的内涵给出本课程特有的界定,反倒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换言之,我们把握文化概念的基本思路,不是寻求课程应该归属什么样的学科,而是课程应该被塑造成为什么样的学科。我们原本就没有必要让其一定皈依于某种“文化学”之体,只要着眼于基础教育领域中学科课程的定性,使它像思想政治课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能否切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是衡量和判断课程能否成立的根本标尺。

【何】:那么课程都力图实现哪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呢?

【朱】:我们为《文化生活》课程设定的基本目标是:

l        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l        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l        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

l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l        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l        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l        使学生懂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何】我们注意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各必修模块都有其统领全课程的核心概念,《文化生活》的核心概念是先进文化。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某某文化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朱】:刚才讲的文化概念相当于内涵问题;而这个问题就相当于“文化”概念的外延问题了。就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有诸多分类方式。

由文化表现形式看: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

由文化活动来看:文化的生产、传播、继承、创新等;

由文化形态上看:有古今之分,有中外之分,也有地域之分;

由文化性质来看:有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之分。

【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该怎样对这门课程进行定位呢?

【朱】:《课程标准》对本课程的内容目标有个整体的描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分析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可见,《文化生活》不是文化理论的系统阐示、不是历史知识的繁复堆积、不是文学艺术的品味欣赏、也不是文化现象的浮光掠影。《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内容。可以这么说,《文化生活》是一门以中学生的所熟知的文化现象为依托,以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生活能力为旨归,以提高学生文化鉴别、文化赏析能力和文化修养为目的,引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课程。

【何】: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把握思想政治课讲文化与其他课程讲文化的不同之处?

【朱】:对此,我认为有两个基本方面的不同需特别关照。一是与所谓“文化学”的构架方式不同;一是与各类相关学科课程如艺术、历史、语文等讲文化的意义和目标不同。思想政治课讲文化,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以基本观点来统领课程的建构,不仅统领课程的逻辑框架,而且统领课程的具体内容,即所谓知识点的选择和配置。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所谓“基本观点”,作为目标设置的要求,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学科观点,而应凸显其引领价值导向的意义,即思想政治观点。经验告诉我们,偏于知识的理论性,可能导致价值判断的目标虚化;偏于知识的应用性,可能导致价值判断的目标淡化。所以,用思想政治观点来统领、统筹知识点,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的根本原则。教学固然要寻求学科专业知识的支撑,但它必须服从于思想政治观点的目标设置。有关基本观点的表述,我们已经在教师教学用书或教材培训材料中分课程和课文两个层面提供了。我们刚刚呈现的课程目标,就是课程层面的基本观点。

【何】:感谢朱老师对课程的总体阐释。接下来,我们想请朱老师具体解读下教材,首先这本书的编写体例有什么变化。我们拿到新教材之后该如何解读,如何发挥各个部分的作用?

【朱】:首先我们来看看教材的内容结构。

第一层次是单元。本书有四个单元。每单元都有各自的序言。一般用承上启下的文字开头,然后采用提问题的方式概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最后力求以“点睛”之笔归结出学习本单元的预期目的或表现。这是展示教材总体框架的环节。

第二层次是课和框,构成课文的逻辑框架。本书现有十课、一般每课两个框题、一框一课时。课与框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之为“用线穿珠、以点辐射”。具体讲:每个课题及其下设的框题,都可视为挂在课文主线之中的“珠”,也就是展开教材内容的主题,其标题,大都采取明确基本观点的方式,而不是通常所套用的学科概念或术语。

第三层次是目,每框大体由三个目组成,目是课文的基本单位。目题的设置都是遵循学生感悟相应主题所应经历的思维路径。与此相关,目题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固定的、划一的行文规范,而是在不导致歧义的前提下,力求既平实又生动。所以,在我们看来,目题的设置直接铺就了教学与学习轨道的路基。这是体现以“学习过程为主导”的基本环节。

【何】:正文与辅助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那在教学中该如何把握?

【朱】:正文,即表达学习主体内容的文字,包括宋体字,也包括穿插其间引导思维活动的仿宋体字。宋体字部分,对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基本结论作规范性表述,承载着教学内容目标设置与评价的基本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仿宋体字部分(我们称之为“活动框”),对内容目标的实施也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它本身就是内容目标的有机构成,是完整地实施教学和评价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二是它注重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是实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载体和环节。三是活动框的设计贯穿于展开教学内容的全过程。

辅助文,包括专家点评、相关链接、文化名人和语录等栏目。其中“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说明;“相关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证和表述;此外,“文化名人”以及一些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经典语录,可使教材更富于文化气息。它们都不作为教学目标设置,其运用全由师生自行掌握。辅助文的主要功能在于:既丰富教材的信息量,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既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又关照不同学生的差异。

例如讲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时,大家知道,支撑这一表述的背景知识相当复杂,但教材只概要表达了几个基本点。这是考虑到学生已有或将要学到的政治、哲学的相关知识,无需在这里展开论述;同时也考虑到降低教学难度,不必把理论上的阐述作为教学和评价的要求。但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状况,可以结合“专家点评”予以适当把握。

【何】:教材除了课文之外,还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综合探究,我们该如何运用?

【朱】:综合探究安排在每个单元之后,由呈现基本观点的课文和以辨析素材为主体的活动设计组成。综合探究的重要性,除了目标设置本身的意义,还在于它具有展现相关单元中主要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功用,在教材的整体构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对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综合探究。一是把“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及其作用,当作基本教学内容来安排,充实有关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的内容。二是把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一主题,当作本单元主要知识之间联系的纽带,“着眼于文化的传播、继承、交融、创新,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综合理解、运用相关知识,进一步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何】:接下来我们该解读教材本身了。首要的问题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针对所要实现的目标,应该如何把握构建教材编写框架的逻辑思路呢?

【朱】:教材的四个单元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前两个单元属于第一部分,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是普遍性;后两个单元属第二部分,立足中国、着眼特色,讲述文化建设的有关专题,是特殊性。从内容呈现的逻辑顺序上看,这四个单元环环相扣、一脉相承。

第一单元“是什么”:讲“文化是什么”,阐述文化的意义。教材根据唯物史观界定了文化概念的内涵,阐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强调了文化对国家兴衰和个人成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第二单元 “为什么”:讲“文化为何发展、如何发展”,阐述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教材着眼于文化传承的理解,讲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三个主题,帮助学生形成有关文化发展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第三单元“怎么看”:讲“怎么看待中华文化”,阐述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教材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帮助学生认识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第四单元“怎么办”:讲“怎么开展文化建设”,阐述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教材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选择出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题,着重阐明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是全书教学的落脚点。

【何】:第一单元作为起始单元,都安排了哪些内容?

【朱】: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有:“文化”概念的内涵,文化的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

概括起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文化对国家社会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三大问题。

【何】第一课起始的问题是“文化是什么?”,刚才提到了文化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那么您认为应该让学生重点掌握哪些内容?

【朱】:这里,我想特意提醒的是,对文化概念的表述,教材并没有采取定义的方式,而是先在内涵上予以界定,并由此提供全书使用文化概念的规范基础。那就是:我们所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随后,教材分别从两个视角就其显著特征加以描述。

一是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当人类从第一次使用兽皮遮体、保存火种烘烤食物那一刻起,不仅诞生了文化,也从此离不开文化了。强调文化与人类社会俱来、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是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这表明,人们通过文化教育等途径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凸显了文化对于人们特有的“教化”功能。

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教材刻意强调了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并着眼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作了进一步说明。那就是: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但我们观察所有文化现象都主要是着眼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归结为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在整个教材中都是一以贯之的。我们理解文化概念、运用文化概念、解释文化现象、说明文化作用的时候,主要都是将文化作为精神活动、精神力量来把握,而不是作为物质活动、物质力量来把握的。讲文化概念,采用这种解释式的而非定义式的表述,既从分清文化与经济、政治入手,鲜明地按唯物史观界定了文化概念的内涵;又从分析文化的特征着手,点明了我们在教学中使用文化概念的要领。

【何】:如此看来,我们讲述文化现象的关注点应该是精神现象,那么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理,我们又该如何恰如其分地强调文化的作用?

【朱】: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尽管我们在阐述开设《文化生活》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时,十分看重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但在真正揭示文化概念的内涵时,又反对把文化的作用无限夸大,似乎什么现象、什么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文化、归因于文化。“文化不是一个框,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所以,惟有全面准确地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实质,才能恰如其分地强调文化的作用。而为此,确有必要根据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理,指出:“文化决定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马克思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经典表述,依然是我们在界定文化概念的内涵时必须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所谓“恰如其分”,这个“分”就是唯物史观对文化作用的把握。

具体讲:一是着眼于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要明确经济是基础,不是“文化决定论”;二是着眼于国家的发展,要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其重要表现就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三是着眼于人们的生活,要明确精神文化生活的意义,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领域。

【何】:看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那么,能否根据唯物史观,着重谈谈我们该如何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朱】:说它是重点,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分歧(唯物史观与文化史观),正是这一问题上集中反映出来。说它是难点,主要有两方面表现。一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那么清晰,而且,当前又非常强调“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因此,我们讲这个问题时就要注意:既要明确“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又要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显著特点”。二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之所以不同于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观点。

但要确切说明“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又需要注意两点。其一,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这首先是指社会经济基础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形态。但所谓经济发展,也指包含科学技术在内的生产力的发展;所谓文化发展,也包括文化产业、文化设施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其二,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何】:第一课谈到了文化对国家兴衰的影响,而第二课又讲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同样讲文化的影响,这两课的阐述有何不同?我们该如何理解文化与人的关系。

【朱】: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文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从社会整体和人们个体两个不同的维度描述文化影响的意义和特点。这在教材中是分别在两个课题(第一课、第二课)中展开的,其实都是在讲文化的力量和功能。正如教材所述“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但是,虽然两个课题都强调了“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意义,还需要注意“文化的力量”与“文化的功能”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就文化的功能而言,主要是针对个体的,即“教化”的功能。一方面,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文化。可以说就是因为人有文化,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不断发展和获得真正的自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另一方面,文化又塑造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时时刻刻受一定文化的熏陶。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接受文化影响,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由生物人变成文化人的过程。先辈的引导和教诲,社会的褒扬与惩戒,无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一种文化观念。一个人小到饮食起居、待人接物,大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无不是一定文化作用的结果。

【何】:说到文化的影响,我不禁想起一个很热的名词“软实力”,教材是如何呈现的?

【朱】:正因为文化的力量实质上是精神力量,所以我们强调,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云山),这都是从精神力量上讲的。我们强调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其实质也在于此。也就是说,整体上作为软实力(精神力量)的文化向硬实力(物质力量)的转化,必将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消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文化竞争力是影响综合国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要素。

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的学习中结合当前实际,在探究的过程中感悟文化软实力,进一步体会文化影响的意义。

【何】:第二单元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涉及了不少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有哪些?

【朱】:有这样10个问题: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文化的继承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与实践;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文化创新中要反对的两个错误倾向;建设学习型社会。

【何】:看起来,概念和问题都很多,像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继承等,它们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您认为第二单元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

【朱】:所谓核心问题,即本单元的主题是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包含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两个方面。文化传承是描述文化发展的过程。文化传承包含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两个方面。其中,文化传播所表达的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表现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文化继承所表达的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表现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文化创新则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文化创新而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目的、标准。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两个途径不断推进文化的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成果,就不同观念形态的文化更替而言,意味着新文化的诞生、旧文化的破除;就同一观念形态的文化发展而言,则意味着先进文化的发展。

可见,这个单元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文化发展展开的。传承是其过程、创新是其实质。而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都要处理好“古今中外”的关系,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何】:那么,教材为什么以“文化多样性”作为讲述文化发展问题的起始,有什么作用?

【朱】:这个道理其实很明白。因为,正如教材所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所以,既要肯定、认同本民族文化,这是讲述文化继承的前提;又要尊重、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开展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这是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以及学习他人文化的意义。如果不承认文化多样性,势必认为需要某种文化一统天下。或者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那就没有继承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问题;或者唯我独尊,看不到尊重他人、学习他人的意义。所以这个道理是阐明文化传承,包括传播和继承的基础。

【何】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文化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差别呢?

【朱】:所谓“文化多样性”,实际上是个极为宽泛而复杂的概念,原本就很难给出清楚的界说。形态、内容、形式的差异,性质、层次、功能的区别,都可以被赋予多样性的意义。所以,教材并没有给文化多样性下定义,只指出“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这就表明,“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是“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而言的,即“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了这样一种限定,我们在课文中所表述的文化多样性,都是基于民族文化的表现,既意味着民族文化在观念形态上的差异,又有表现形式的差异,“可见诸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应该说,这同教材后面讲述“双百方针”使用的文化多样性是一致的、相互照应的。至于民族文化的概念,虽有单一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之别,但无碍于这一概念的使用,学生如有疑义,教师可作简单说明,并不影响基本内容目标的教学。此外,教材没有出现多元文化的命题,主要是出于降低教学难度的考虑。在我们看来,文化多样性的涵义通常要比多元文化的涵义更为宽泛,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包含着多元文化的意义,即所谓观念形态的文化,如按宗教、社会意识、地域划分的文化形态,都是多元文化的表现。但对此可不作教学要求。

【何】我们常说:越是有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教材中也有这样的讨论要求。我理解,这实际上就是有关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的话题。那么,您认为应当如何把握?

【朱】: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无论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还是知识经济时代,各民族文化都会根据已有的传统和现实基础,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展示自身独特的魅力。

世界文化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激荡中形成和发展的,世界上不存在超然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所谓独立的“世界文化”。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出来,世界文化的统一性寓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之中,世界文化的共性存在于各民族文化的个性之中。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文化的世界性、统一性也就不复存在。世界文化是由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组成的,正因为不同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同民族文化才能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在我看来,讨论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可能会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如何面对本民族的文化。其基本要求是:“既要防止固步自封、闭关自守,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

二是如何面对外域的文化,主要是指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其基本要求亦如教材所言:“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注意,这里讲文化差异,立足点是尊重和理解,“只有差异、强弱之别,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不宜采用先进和落后的概念,而要强调一律平等。

三是如何看待本民族的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关系,即文化认同与文化理解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亦如教材所言: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基于上述认识,我觉得,讨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意义,并不是很复杂的问题,只需把握两点。一是不能从中释出文化霸权主义的意义,把出自某民族、某区域的文化当作人类文化的普世(适)价值,强加于其他民族和国家,谁也不能自诩“自己”就是人类文化的代表者。二是不能从中释出文化趋同的意义。一般而言,我们描述文化发展的趋向,采用文化“交融”一词,既表达交流与融合的状态,也表达交流与融合的结果。基于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越发展、越丰富,就意味着世界文化越来越发展、越来越丰富;基于文化创新,异质文化的交融越充分,越有利于产生了新质文化。如中华文化就是在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但并不意味着多民族文化的消亡。因此,要解释“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意义,其实也简单,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何】在讲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时,教材列举了商贸活动、人口迁移、教育等三种途径。这是根据什么标准选取的?

【朱】:其实,讲文化传播,我觉得需要特别说明的倒是: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教材所述:“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至于教材所列商贸活动、人口迁移、教育等三种途径,其实并无特定标准,相对而言,比较重要、比较显著而已。但就此而言,需要说明的是:既不能误认为这就是文化传播的全部重要的方式和途径,也不能误以为所有文化传播都采取和平的方式和途径。此外,文化冲突与碰撞、战争与征服的过程,也具有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只不过为降低教学难度,课文中未予提供例证和说明。

【何】教材为什么要突出强调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朱】:首先,需要解释的是:教材这里是讲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而不是讲影响社会发展的文化因素,不是讲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关“谁决定谁”的问题,前面已经阐述过了,而且,这里的阐述与那里的阐述并不矛盾,侧重点不同而已。所以,同样是“重要因素”,就不必刻意解释哪种影响更重要,只需区分“外部”和“内部”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教育,一个重要的理由,就在于它是本课程实施思想教育具有独特价值的目标设置。为此,应着力做两点阐述。

一是要说明:教育具有选择、整理、传递、保存、改造和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确定教育的内容,实际上是选择人类文化的过程;组织教育的内容,实际上是整理人类文化的过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和学习方式不断改进,对文化传承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一是要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爆炸”使人们不能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学习方式的改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手段。因此,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已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何】:接下来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热点。面对当前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教材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

【朱】:对此,首先要把握: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它可以是物质形态的,如建筑物、各种器物等,至今仍在使用或供人观赏和研究,但它最重要的意义仍表现在精神价值方面。其次,我们讲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表现,应注意教材的目题所示,是“面面观”而不是“全面观”,是具体表现而不是抽象定义,所以仅以习俗、建筑、文艺、思想为例。第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现实的内涵。所以,不是所有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是传统文化,而是存留在现实中的历史文化才是传统文化。第四,“传统文化”并不等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有历史的元素,也有现代的元素;但传统文化必定属于特定民族文化,这就是其所谓“相对的稳定性”与“鲜明的民族性”。

如何说明传统文化的表现、作用,以及面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也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为此,也有两点需要关照。

一是要注意:我们阐述传统文化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这也就是哲学上讲的“辨证的否定观”,即扬弃。因此,不宜笼统地提“弘扬传统文化”。

二是要明确:仅仅用“精华糟粕二元论”来审视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和 56 个民族的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精华”与“糟粕”共存共生的文化,存在着大量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糟粕”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精华”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进步、更新的,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就像我们过去的一些价值判断在今天并不被认同一样,也不能断言我们今天的某些价值判断不被后人所纠正。

因此,我们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强调的是原则、是态度,而不是具体方法;是自觉的行为,而不是自然的过程。识别“何为精华、何为糟粕”,是基于实践发展的意义而作的价值判断,需要有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当前,只有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才能把握区分精华和糟粕的标准。

【何】:文化交流与继承在第三、四课和第五课都有所提及,如何把握前后相同内容的关系?

【朱】:前面已说过,本单元主题是文化发展,而文化发展包含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两个方面。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要求。具体讲,前两课讲文化传承,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有关文化交流与继承的意义就是这两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主要是把握文化传承的一些最基本的规律。第五课讲文化创新,则是基于前两课讲授的基础,把有关文化交流与继承的意义,作为进一步说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两条最基本的创新途径的理由,也作为进一步解释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理由。所以,同样讲文化交流与继承,第五课与前两课在呈现内容目标的意义和角度上还是有所区别的。一是前两课以传承为主题,第五课以创新为主题,内含的意义有所不同;二是前两课是基于客观、自然过程的阐述;第五课是基于主观、自觉选择的态度,阐述的角度有所不同。

【何】:从第三单元开始我们进入中国文化发展的具体研究了。那么,第三单元应该让学生重点把握哪些内容呢?

【朱】:本单元概括起来讲三个问题: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继承和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要求。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文化、热爱我们的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要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即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文化根基,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第三,要使学生知道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懂得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展现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以及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要求。

【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您认为怎样避免将这一单元的教学变成“资料展示课”?

【朱】:这的确是我们把握本单元教材内容的一个突出问题。其实,正如我们所一再强调:本课程既不以“文化学”为学科背景,也不以传授具体门类的文化知识为目标,而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同理,我们讲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是讲中国文化史或中国文化学,而是为了支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种观点,其相关学科的知识点不必求全、求系统,够“管用”、够典型即可。所以教材仅选择了最有说服力的汉字与史学典籍为例,用以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仅对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进行了概要描述,由此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教材所提供这些内容,固然可以视其为“知识点”,却需要有一个程度、侧重和权重的把握。也就是说,既不能把它们当作中华文化的全部内容来讲,也不必对它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展开说明,更不宜把它们专业性知识的要求当作教学目标和考评标准。

据此,为避免将这一单元的教学变成“资料展示课”,在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应予关注。

首先,如何概述中华文化的内容、发展脉络。

一是要确认: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历史等相关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有关史实,其具体的来龙去脉,无论人物还是事件,并不应该由本课程的教学来担当,概述而已。惟其如此,就教学而言,这种概述之于学生并不难接受,是能够操作的。二是要理解:有关概述作为相关学科教学的延伸,是再认识、再整合、再升华,又并非相关学科能够担当的。惟其如此,提供这种概述,正是本课程特有的使命。例如,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教材仅用一个自然段加以“概述”。但我们认为,这对于有一定历史课学习基础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反过来,对于历史课教学的目标设置来说,又未曾从整体上提供过这种概述。如此看来,这不正是学科之间教学目标的一种互补关系吗。

其次,如何避免上成“资料展示课”,关键在于避免迷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遴选什么知识点作为讲点,如何把握其意义和价值,本课程的教学之所以不同于历史课、语文课、艺术课,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此。如果说,教材中也有相关学科的内容被列为知识点,只是因为它们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需要的,能够支撑起本课程的基本观点。所以,在教材中有哲学知识但不是讲哲学,有历史知识但不是讲历史,有文学知识但不是讲文学,有艺术知识但不是讲艺术,这正是我们这门课程的特点。

第三,在我看来,整合“概述”、统筹“资料”的“理论意义”,应该是本课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表述。一是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可围绕“和”文化的特质(如北京奥运的团体操)展开“概述”。二是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可围绕这“三个力”来集结相关“资料”。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教材之所以没有提供系统的“理论阐述”,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并没有成熟的说法作依据,因此也就不宜作为目标设置来要求。但教师凭借教材提供的素材或补充相应素材,可以自行进行展开分析,以帮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质及其作用,以及“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观点。

【何】:那么,这里能否为我们讲解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一些建议或思路呢?

【朱】:在我看来,民族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延续和发展的血脉。一个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即使灭亡了,只要其文化还存在,就有重建的可能与希望;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失去了灵魂和再生的希望。所以,我们说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只有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一个民族才能挺起自己的脊梁骨,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奋发图强、蓬勃向上。

此外,我觉得,就这个话题还可以发掘一些极具现实性的意义。例如,在当前我们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既要讲本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又要讲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理解。不能只讲“引进来”,也不能只讲“走出去”。无论“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目的都在于既促进对外域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又推动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为此,在操作层面,就需要把握好两个基本关系。一是坚持文化开放与维护文化安全的关系,要理解只有直面开放的文化环境,才能有效抵御敌对势力的文化侵蚀;只有坚决反击敌对势力的文化攻势,才能真正保证开放的文化环境是健康的。二是提升文化竞争力与加强文化合作的关系,主要是理解文化竞争与文化合作,可以是并行不悖的、正相关的关系。文化竞争,表现在硬实力与软实力两个方面,尽管激烈,而且越来越激烈,但并不排斥合作。通过合作,可以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来说,文化竞争力越强,越有利于开展文化合作;文化合作开展得越多,越有益于提升文化竞争力,特别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所以,正确的态度是:既不惧怕竞争、勇于竞争;又不拒绝合作、积极合作。

总之,所谓文化的力量深深融入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集中反映在民族精神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提升文化竞争力,主要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或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就凝结在民族精神之中。

【何】:那么,接下来,你能否进一步谈谈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说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朱】:世界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从一般意义上讲,民族精神反映了该民族对待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态度,承载着这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求把握的概念并不是一般意义的“民族精神”,而是“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教材采用的讲解方式是:直接引导学生聚焦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定表现,以帮助学生感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长春)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和评价中也应该有这样的考虑:课程的内容目标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这并不以如何定义一般意义的民族精神为前提。如果过分学理化地强求这一概念的定义,并无实际意义,反而可能模糊了教学目标的真正取向。

的确,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无疑要聚焦于“爱国主义”这个核心。但是,爱国主义不是我们民族所独有的,也不是民族精神惟一的基本内涵。因此,面对为什么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问题,可以从这样两个视角做些说明。

一是可着眼于爱国主义之于中华民族的独特价值来把握。例如,有专家研究,尽管爱国主义作为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但作为对待个人与民族、国家之间价值关系的态度,是中华民族整体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中华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独特的生存意识逐渐升华为整个民族的群体意识,形成整体主义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看来,世界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部分,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整体,整体相对部分具有至上性。这种价值观视民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体的人对社会,义务重于权利,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离开了社会,个人将一无所成。在整体主义背景下,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民族、国家献身为无上光荣,以危害民族、国家,谋求一己之私利为最大耻辱的观念,逐渐内化为中华儿女高度自觉的民族意识。

二是可着眼于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内部关系,说明爱国主义在民族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方面的阐述在教材中都有,就不在此详述了。

【何】: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普遍的感觉是涉及文件的内容较多,理论部分较艰深,您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掌握?

【朱】:有关政策性较强、“文件化表述”较多的问题,在我看来,不能简单地认为都是些空话、套话,没讲头。从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文化选择的实际情况看,这个单元并不乏“生活化”的讲点。例如,描述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讨论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评析人们对时尚的不同看法;比较经典作品与流行作品的价值;等等。又如,如何理性地走进当代文化生活;如何辩证地看待主旋律与多样化;如何寻求知识文化与思想道德的互补等,都是可以展开的“讲点”。只是这里的“讲点”,需要采用从“小故事”中提取“大道理”的方式。如讲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样的大道理,并不是要求作严密的理论上的推导或论证,而是基于历史课和相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通过以史为鉴、由史立论的方式,直接归结出这样的观点。

【何】:我感到,“大众文化”的概念在教材中表述不是很清晰,您认为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一概念呢?

【朱】:应该说,讲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离不开“大众文化”这个概念。问题在于,这一概念虽然为中外学者广泛使用,但作为“外来用语”,它源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伴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被广泛采用,这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原本就存在“各说各话”的歧义。在被称为“大众文化”的现象中,其实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先进的、有益的、落后的、腐朽的都有,并不存在普适的“大众文化”。如果我们在教材中把大众文化当作通用语汇来界定,难免在教学中导致倡导什么、反对什么的“逻辑陷阱”。所以,教材讲述“大众的文化”概念,既没有采用定义的方式,也没有正式规范“大众文化”的提法,而是先以“当代文化生活素描”这样的大白话为题,勾画了大众文化现象的图景,随后以“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为题,对大众文化现象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明确我们所倡导的“大众的文化”是什么。简言之,与通常意义上流行的或传媒学中讲述的“大众文化”用语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教材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为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何】:在我们当前的文化生活中,除了先进文化之外,还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能不能说他们的存在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

【朱】:借这个话题,我想先针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这两个概念的把握做些说明。因为,据我所知,如何区别这两种文化,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有些教师反映,教材既然提出“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这样两个问题,就应该给出这两个概念的定义,而不仅仅是罗列这两种文化的事例和现象。其实,在我看来,采用这种“判断”句式表达概念的意义,恰恰是规避定义的选择。换言之,它所表达的的确是“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的具体表现,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对这些具体事例和现象的认知,作出“这就是落后文化”“这就是腐朽文化”的判断。在我们的教材中,一般来讲,凡是采用这种判断句式表达概念的,都不是为概念下定义。就这两个概念来说,无庸讳言,我们之所以采用这种规避定义的方式,就因为原本就难以对其给予确切的定义。但不以定义相界定,并不是不要求把握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我看来,一般来讲,可依法划界,如同区分罪于非罪一样:凡是被法律禁止、制裁、取缔的作为,就属于腐朽文化;虽落伍于社会进步、无益于个人成长,但不危害他人和社会、属个人私事、未被法律所禁止,就可视为落后文化,是需要通过教育、加以改造的文化。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前者重在抵制、后者重在辨识;对于国家来说,前者重在制裁,后者重在改造。

接下来,再看市场经济的影响。我觉得,重要的是不能一概而论,正面和负面影响都是存在的。对此,从教材的阐述来看,主要有两处。

一处在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这是着眼于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影响。如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在使文化产品大批量、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市场经济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然后说明: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主要就表现为腐朽文化、落后文化的蔓延。但这仅仅是就文化市场自身的发展而言。(第就课)

一处在第10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这是着眼于市场经济整体发展的外部影响。对此,本课虽没有提供系统阐述,但可结合其他部分,如第2课的相关内容,从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去论证。这里,更需要强调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这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要求之一。

此外,就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根源而言,我们的说明不能仅仅着眼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是要着眼于历史文化的因素,充分认识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强调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二是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当代特点,充分认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和侵蚀。所以,不能把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市场经济。

【何】:在当前的文化生活中,主旋律与多样性是怎样的关系?

【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具体体现。主旋律反映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时代的最强音。弘扬主旋律,就是“四个有利于”,即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提倡多样化,就是在不违背“二为”方向的前提下,艺术家表现什么,如何表现,完全可以百花齐放。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无论是经典还是流行、传统还是时尚、高雅还是通俗、严肃还是娱乐,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具体说来,提倡多样化包括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二是要求即使是反映主旋律的作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表现方法上也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这一思想对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很有意义的。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何】:教材中先后出现了“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文化”等概念,您认为该如何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朱】:其实,在教学的全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面对诸多的文化概念。我想,本课程的这一突出特点,我们在前面的交谈中已多次涉及,可能是我们的共同感受。所以,在澄清上述概念之前,我想先借此话题明确一个本课程特有的教学理念。那就是,我们可不必过于在意文化分类和分层的界别及其定义,也不必把概念的定义当作教学目标来要求。包括前面涉及到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大众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等,我们都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来说明的。同理,对于这个问题中提出的概念,我们也要基于这种理念来把握。但是,不要求死抠概念的定义,并不等于放任概念的运用。在教学中,根据我们对有关文化概念的具体说明,把握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对应、或并行、或包含,都要注意不同的概念、术语有着不同的语义,使用概念、术语应力求得当,不出现偏差。比如,讲民族文化时,就要强调文化多样性的意义,肯定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独特性、平等性。如套用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概念,显然就不适宜了。

就你在问题中所涉及的几个概念而言,我个人认为,应该依循党的基本纲领中有关文化建设的要求,以及十七精神来把握。具体讲:所谓文化建设,总体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所谓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基本要求和内容是一致的。具体讲:讲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先进文化,其基本要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其基本方面是: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注意,这里的文化,就是小文化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至于和谐文化,不能认为它是与上述三个概念相对应的或平行的概念。应该说,先进文化、具有和谐的意义,和谐文化属于先进文化,是先进文化中的一个特性、一项内容、一种类型。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十七大报告,把“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来要求。胡锦涛同志也在有关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要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包括“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何】教材多次提到了文化产业,在第十课又提出“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那么如何看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文化事业是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吸收和同化优秀外来文化,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才智能力,纯化和优化社会风气,并能给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为目的的文化建设,以公益性质为其主要特征?文化产业主要是按照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采取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以赚取利润和发展经济为目的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活动,以经济性质为其主要特征?虽然二者有区别,但是都必须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条件,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空间,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实现的形式和条件,从而带来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开展文化建设,二者缺一不可,必须将二者统筹起来?

【何】全书最后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道德修养作为结尾,这样设置是有什么用意么?

【朱】:教材从开篇讲述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文化对个体成长的意义,到这里讲述国家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个体的思想道德修养,如果从叙述方式上观察教材的特点,我们会发现,一个是国家,一个是个体,围绕这两个主体展开叙述,在教材整体框架中是贯穿始终的。我想,这就是我们理解为什么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道德修养分立为两个课题并安排在全书结尾的理由。其一,它们都是讲“怎么办”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二,它们提供了国家的文化建设与个人文化生活两个不同的视角;三是它们凸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之于国家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修养之于个人的文化生活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就思想道德建设而言,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思想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就思想道德修养而言,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知识,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却不能相互取代。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获取科学文化知识,二者必须并举、并重。特别是在当前,我以为,讲清楚这个道理也是极具现实性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的确存在不少所谓“有知识,缺文明”,“有学问,缺教养”,“有技能、缺道德”的事例,而且日益成为我们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所以,相对而言,更要强调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根本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何】:感谢朱老师进行的讲解,让我们对文化生活这一模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许多疑难困惑。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文化领域也日趋活跃,《文化生活》这门课程将是必不可少、大有作为的。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这门课程,为中国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再一次感谢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