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供应:网友票选过年最纠结的八件事 专家给恐归族支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17:41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9
年夜饭吃不开心变成年夜烦,拿着乡亲的集资款遭遇股市大跌,打折机票到了过年就恢复正价……1月17日、18日,本报连续两天“征集过年纠结事”的系列策划报道引来诸多读者与专家参与,有的诉说纠结,有的支招解决。今日,我们将读者的“过年纠结事”和“见招拆招法”进行总结呈现。
过年心烦事
过年神马的,让我很纠结
手机号138××××0737:每年,我都为机票头疼。父母和姐姐每年都在海南过年,我每年也带着老婆、孩子去团聚。为了能买到打折机票,我是动用了所有的关系,可去海南的机票平时还能拿到打折的,一到快春节时,都恢复正常价位了,到现在也没弄到去海南的打折机票。我实在不甘心买原价机票,可我还得去过年。
手机号138××××2451:我是一个小职员,同事们最近私下聊天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过年令我们普遍比较纠结,原因就是需要送礼。为了机会,为了升迁,为了近水楼台,不得不给领导、领导的领导……挨个打点,要知道这可不是小数啊,现在茅台都涨到几千块一瓶了,自己舍不得喝,得花着血汗钱买了送领导,而且还得硬挤出笑脸赔笑,领导接受了还行,不接受怎么办。不仅如此,向某些领导进贡,还需要打“游击战”,得四处堵领导,要不然根本见不到人。
手机号136××××3852:我觉得自己炒股经验还算丰富,去年过年时就想替老家的穷亲戚炒股。他们很信任我,一万、两万的给我凑,连靠走乡串户卖煤球的老舅也拿出1万元箱底钱给了我。可乡亲们给我凑的十几万炒股钱不但没赚到一分钱,还赔了几千元。我可不敢把这消息告诉他们,一是面子丢大了,二来也觉得对不住他们。但要说股票盈利了吧,按照去年“春节回家分红”的承诺,就该给他们分红了,可这红利咋分啊,难道我自掏腰包给他们分红?前几天,我老舅还给我打电话,准备等我回家给他分红,好开春再买俩猪娃呢。这下可把我愁坏了,你说咋弄?但今年春节还得必须回家看爹娘。
网友“走西口”在96211大河社区网跟帖称:我的纠结事是我们家亲戚多,聚一起在家做饭太麻烦。我们喜欢在外面吃年夜饭,不过在饭店预订年夜饭的时候却不能知道这个预订的价格到底能吃到些什么。虽然已经明确定下包桌价格,但好多酒店在预订时都不给明确菜单,去外面花高价吃个年夜饭居然像买彩票,吃什么、吃得好不好,都得看运气。好几次在饭店吃年夜饭,都遇到菜量不足、味道不好的情况。有些饭店为了多卖钱,专门找噱头,把普通菜起上很好听的名字,比如“金玉满堂”、“步步高升”啥的。有的地方还不让自带酒水,带的话还要交开瓶费和服务费,让人吃得不舒服。
八件纠结事,让人怕过节
昨日本报相关报道刊出后,在96211大河社区网首页设置的“过年,哪些令你最纠结”选项投票中,归纳出8件市民心中的过年纠结事。
其中投票最多的前5个选项分别为:“过年花销太大”,“春运一票难求”,“回娘家回婆家”,“回家亲朋逼婚”和“年夜饭易被宰”。
网友票选出的过年最纠结的8件事
1
过年花销
难以承受
2
春运拥堵
一票难求
3
没有对象
家人逼婚
4
混得不好
无颜归家
5
聚会攀比
造成矛盾
6
订年夜饭
容易被宰
7
娘家婆家
回谁家好
8
亲朋众多
疲于奔场
见招拆招法
纠结神马的,其实能解决
还有很多读者纷纷通过本报设置的互动渠道,为这些纠结事献策支招。
手机号135××××3543:我们家收入还可以,但家人一直都在过年的开销上比较节约,绝不铺张浪费,我们都认为过年只要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啥喝啥都无所谓。此外,我的朋友圈子里大家都习惯“AA”制,出去聚会都是花销均摊,这样的方式能玩得更尽兴,消费量也比请客要低很多。
手机号186××××1653:我和媳妇也遇到了“娘家婆家,回谁家好”的问题,我老家在信阳,她老家在安阳,两地距离几乎纵跨整个河南省。为了不让对方及对方家人不开心,我们俩最后决定提前把四位老人都接到郑州来,两大家子其乐融融一起过年,这样的变通可能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家建议
郑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咨询中心主任赵红梅:
这种纠结是一种焦虑症的体现。春节焦虑症本质上还是关系的焦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关系成本大幅度增加,常超过自己能够承受的极限。二是言语和行为上的强迫,这是春节焦虑症的重要原因,也是国人面子文化的重要体现。为了面子和以后,出现了“应该”和“必须”,这背后无形增加了对节日的焦虑。建议大家最好积极地“悦纳”焦虑,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在春节假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
逃避春节还是拥抱春节,进入本世纪以来这个问题越来越突显。原因有大环境,也有小思维。大环境即改革开放后,很多打工者出现“候鸟式”的工作模式。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客观上要求这些“北漂族”、“南漂族”回家拥抱春节。小思维即个人小思维,即在婚姻、事业或收入等方面没有达到自己或父母的理想,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导致试图逃避春节。对于这些朋友我建议:要认识到家庭和家乡是最可靠的港湾,不论你成功与否,都会得到无差别的爱。
年轻“恐归族” 过年回家:甜蜜的哀愁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2
核心提示:在亚洲的东方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井离乡去寻找自己向往的生活。然而任凭时代与科技如何变迁,到了那个特殊的日子,磁极一般的家乡始终牵动着他们的心弦。我们,因为自己所做的事而成为自己。毕竟,家,就在路的尽头……

家,就在路的尽头……

2010年1月31日,在杭州火车站,一列由杭州开往兰州的列车车窗玻璃上被旅客写上“回家”字样。这趟列车上返乡的农民工占大多数。当日,杭州火车站预计发送旅客 8万人次,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约八成。目前,作为全国农民工重要输入地之一的浙江省有约2000万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陆续踏上返乡路程。新华社记者王定昶 摄
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亢奋期”开始了。在未来的几周之内,我们的数亿同胞将会从山南海北、不同方向赶往同一个地方——家。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对于家的向往与情不自禁的趋附在年终岁尾这个特殊时间点上得到最透彻的一次彰显。“过年回家”曾经是铭刻在我们文化DNA上何等难于磨灭的一段符号,然而在今时今日的中国,它的含义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转型下的解构和重新诠释。
“合家团圆”,“尽享天伦之乐”这样甜蜜的语汇却往往混杂着苦涩与辛酸,这份五味杂陈飘荡在拥挤不堪、疲倦焦灼的归乡之旅上,发酵于欢声笑语、觥筹交错的饭桌上,沉淀在囊中羞涩、一言难尽时躲闪的眼神中……
春运:载不动许多愁
这个星球之上最浩浩荡荡的一场人类大迁徙已然拉开了帷幕,我们作为这次年度“盛事”的近距离见证者甚至直接参与者,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和角度去审视“春运”?
2010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春运工作的通知》,称据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28.53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11.6%。其中铁路2.3亿人次,增长12.5%;道路25.56亿人次,增长11.6%;水运3500万人次,增长6%;民航3220万人次,增长10.8%。
2011年春运从1月19日开始至2月27日结束,共计40天。发改委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春运动态,建立应急机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春运期间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运力大幅下降、客流骤增、恶劣天气造成旅客大量滞留等突发事件,要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尽快恢复运输秩序。
每一年都“如临大敌”,春运阶段的客运压力却从未得到明显的缓解。可以说每年的春运都是对我们综合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据中央电视台介绍,2011年的春运从目前看来呈现出三大明显特点:
第一个是天气怪。今年正在发生的南方冻雨的灾难还在持续,整个天气的这种怪异趋势,正好跟春运区间相吻合,几乎重叠。
第二个收工早。今年很多建筑施工在元旦前后就收工了,很多回乡的农民工现在就已经开始上路了,这种收工早的局面是因为2010年4万亿的投资所带来的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工程多数到了收尾阶段。
此外,今年冬天煤电油运比较紧张,在局部地区局部线路上面出现了货挤人的现象,或者说在未来一段时间,货挤人的现象还会进一步地出现,这些都决定了今年春运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大大增加了今年春运的压力。
在这“三座大山”之下,这场近30亿人次的壮观旅途间会有多少故事发生我们还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一点:中国人在“过年回家”这面旗帜之下,是不会被任何困难吓倒的。
作家冯骥才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亲眼所见的故事:
那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吧,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年男子赶火车回家。火车马上要开,车门已经关上。这男子急了,大概他怕大年夜赶不回去,就爬车窗。按常规,月台上的值勤人员怕他出事,一定要拉他下来,车上的人一准也要把他往外推。但此刻忽然反过来,车上的人一起往窗里拉他,月台上值勤人员则用力把他推进车窗。那一刻,车上车下的人连同那中年男子都开心地笑,列车就载着这些笑脸轰隆隆开走了……
这个故事里面有你有我,我们也许早就在不知不觉扮地演过这一幕中的某个角色。而一张小小春运车票,载不动许多愁……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一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触碰到了过年回家这个喜庆话题敏感的“暗伤”。2010年春节时,一篇网友的帖子唤起了山呼海啸的共鸣。网友“我是小猫猫一个”一篇名为《一个漂泊在外的应届毕业生写给农民工父亲的忏悔信》帖子,成为了过年回家“花费焦虑”的苦涩标本。
“我是小猫猫一个”在文中写到:“爸,昨天你问我存了多少钱,我说存了有八千多。你有点不高兴,说工作都大半年了,三千二一个月,怎么也得存一万五,我没敢吱声。爸,我是真的不敢说,其实我卡里只有五百块不到,房租三百块过几天也要交了,桌上只有几袋方便面……”
“前段时间你总问我过年回家不,我一直说不知道,得看看,春节加班的话就不回来了。其实,爸,公司春节根本就不加班,我是实在不敢回来。我算了一笔账,年底拿到工资,交了房租,春运回家的车费就要四百多,到时候我估计连帮妈妈买件毛衣的钱都没有,爸,儿子没脸回呀!”
“我是小猫猫一个”只是千千万万刚刚走入社会的本科毕业生的普通一员,他称帖子是真实的,“我父亲就是农民工,待遇比我要高很多。或许,我们这些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才是最底层的,而且进退两难。” 他不愿透露更多信息,更加“不想让他同学知道是他”。
此帖一出,引起众多网友尤其是刚毕业大学生的热议。不少人保持队形回复“杯具”,也有“同病相怜者”回帖称“楼主并不寂寞”。网友逝¤风回帖道: “仿佛写的是7年前的我自己,一回头恍若昨天,那个冬天真的好冷,那个春节真的很饿,兜里的5块钱只够给家里一个保平安的电话,3天没吃饭上班真的有点走不动,那1斤白水煮面条真的很好吃!那一年我过来了,这一生我都过得去!”
一网友留言:“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欺骗父母,为了让他们知道我们过的不错,不想让他们担心难过。”还有很多网友劝楼主:“虽是善意的谎言,但还是应该向家里坦白,家人一定会理解的”“作为子女,回家过年是最基本的孝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一家网站在发起的“你为何不敢回老家过年”的调查中,有43%的人选择因“回家过年开支太大,承受不起”而不敢回老家过年。在这些受调查者中,有80%的比例是未婚男女,其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90%。收入不多,但过年花费却相当昂贵。在这一调查中,只有10%左右的受调查者的过年花费在3000元以下,有相当多的受调查者表示过一次年要花掉万元以上。
合肥网友“风生水起”说,他的月工资有3000多元,但除了还贷,连给小孩买奶粉和尿布的钱都不够,每月基本的生活消费都指望着老婆的那2000多元。“风生水起”家住河南商丘农村,他说,一到老家,探访的任务就把春节的几天假期全占去了,五舅六叔七姑八姨,家家都不能少,有时一顿饭还得吃上下场。而且到谁家都得带上两条烟、两瓶酒。
派发压岁钱成为“小猫猫”们不愿回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工作了,回去就得给亲戚的下一代发压岁钱,在2010年物价上涨的背景之下,几十块钱的红包早就拿不出手了。光这样一项,对年轻的工薪阶层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年轻“恐归族” 过年回家:甜蜜的哀愁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1-12发表评论>>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你是“恐归族”吗?
恐归族的诞生
近年来,一个名为“恐归族”的群体在悄然壮大着。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过的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上千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77.2%的人表示身边存在“恐归族”,其中20.6%的人发现身边这样的人“很多”。被调查者中,41.1%的人认为自己就是“恐归族”。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人“恐归”?调查显示,我们上边提到的“回家的各项开支太大,无法承担”成为“恐归”首因,70.0%的人选择此项。此外比较突出的还有:怕春运压力大(38.2%)、怕父母逼婚事(37.2%)、怕往来人情债(36.6%)、怕饭局“车轮战”(26.1%)。
调查显示,69.4%的人认为,“不能衣锦还乡,面子上过不去”是“恐归族”不愿回家的主要原因。
面对部分年轻人的各种“恐归”理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觉得“非常没必要”。“虽然时代变了,春节一家团聚的传统不会变。”已为人父母的陆士桢提醒“恐归族”,父母其实并不在意孩子是否“衣锦还乡”,或者给他们丰厚礼物,“至少我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孩子能平安地回来。”
陆士桢说,对于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年轻人来说,过年给长辈送点礼品也是应该的,但不必太奢侈。大多数长辈,更看重孩子的心意。“还听说有年轻人因为离婚了,不敢回家。但是做父母的,其实是很希望能帮孩子分担一些烦恼。”
调查中,50.4%的人也认为,人们应打破面子观念,平安幸福才是亲人最大的愿望。
此外,64.3%的人认为,春节回家主要是孝敬父母,其他方面的开支可以尽量减免;51.1%的人表示,过年的意义更多在于家人团聚而不是送钱送礼;43.9%的人觉得,应该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多陪陪父母家人。
“很多人说送礼是负担,其实标准都是我们自己定的,我们只是受困于自己了。”心理学家钟谷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钟谷兰认为,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和别人对我们的期望,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使得一个人在人情世故上,即使自以为做到了100分,最终的结果可能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所以,面对春节的开支,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打算,不要过多在意别人的看法。关键是,你想要什么样的春节。”
“衣锦还乡”之外,能否“结伴还家”也成为当代年轻人头疼的一件事,因为稍有不慎就要陷入被“逼婚”的窘境。今年29岁的魏小姐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在单位的工作也颇受好评。身为独生女的她,按理说本该开心回家陪父母过节,可一想到自己至今还单身一人,魏小姐心里又是另一番滋味。
“虽然我并没觉得自己已经是‘剩女’了,可家里人却不这么想。他们总希望我能快点有个婚姻归宿,甚至总安排我在春节期间相亲。可他们不明白,这婚也不是想结就结的,要缘分也得讲条件。我自己也着急,他们比我更着急,年年盼,年年催,一到过年就提这茬儿,全家人都跟着郁闷!”
而看到自己儿时的伙伴们大多都为人父母了,魏小姐心里多少也会感到有些失落。“想起这些烦心事,就不想回家了!”魏小姐说。
网友们对于过年回家恐归也有自己的声音:
网友“嫁狗随狗”:每次春节回家,最怕酒桌上的运动,你来我往,大吃大喝,简直像干架,既伤身,又伤神,怕怕……
网友“绫罗绸缎”老家在温州,年近28岁,仍单身一人。她现在最怕的就是春节。“他们想让我早些嫁出去,又恨不得挑个最完美的对象,现在每次过年回家感觉自己像个罪犯。”“绫罗绸缎”很苦恼地说,“去年好不容易带了个男朋友回家过年,却被家人否决了。现在不带回去吧,七姑八婆无论什么人,见了面头一句话就是‘还没结婚’?这年还能过吗?”
网友“刘杰2010”:今年过年本人不回家,有需要租男友的吗?
网友“爱喝巧克力茶”透露:“结婚五年,最头痛的就是过年回谁家,每年春节,我都要为此和老公吵架。”这个春节,两口子终于提前达成了妥协:提前一天回她娘家过年,三十晚上去老公老家,大年初一也在那边过,初二再回她娘家。“还好我们都是浙江人。”“爱喝巧克力茶”对此感到很庆幸。
过年?累!
在年轻人纷纷倾诉自己的“恐归心理”的时候,去年春节的一条新闻成为团圆时刻一则揪心的注脚。
据《辽沈晚报》报道,沈阳市沈河区73岁老人李占福(化名)没日没夜地张罗做饭做菜,里里外外忙活,结果大年初五他一头摔倒在家里,医生一检查,发现老人脑袋里有个鸭蛋大的肿瘤。医生判断老人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节日期间的过度操劳。
老人从腊月里就开始盼着过年,因为儿女们都提前打招呼了,过年哪儿也不去就来陪着老人。从腊月二十九开始,老人就天天往菜市场跑,回来就钻到厨房忙活着。就这样忙活了整整一个星期。
大年初五晚9时许,老人上卫生间时突然两眼冒金星,一头晕倒在卫生间里。儿女发现后马上背着老人送往沈阳市医学院附属沈洲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神经外科主任陈伟发现老人脑袋里一根大血管旁竟然有一个鸭蛋大的肿瘤。
陈伟主任向记者透露:“每年节日期间,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发病的都特别多。老年人赶上家人团圆、亲朋团聚,情绪波动较大,这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情绪激动又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最严重的就是出现脑出血。不少老人忙着准备年夜饭,之后又熬夜看电视、打麻将,或者和久别的亲人彻夜长谈。过度的欢娱造成神经系统的极度疲劳、紧张。 ”
《武汉晚报》也曾报道过,家住某局宿舍的王老汉回想今年春节,道出一个“累”字。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过年期间,老两口没尝出年饭味,而是沾了一身油烟味。年三十那天吃早饭,老两口7点钟轮流叫儿子媳妇、孙子孙女起床,一直叫到11点,春节几天,厨房成了老两口的“工作室”,春节过完,他们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收拾脏乱的家。
百步亭社区的周婆婆有四个儿女,从大年初三开始,四个儿女凑成一桌打麻将,周婆婆就成了贴身保姆,直到深夜,还要忙着给儿女们做消夜。不少老人感叹,过年过节,很盼晚辈回家看看,但又怕累得吃不消。
这份疲倦,当然不只是老人的专利。
“不回老家了!过年回趟家,简直比打仗还累!”30多岁的马女士告诉记者。
马女士和丈夫的老家都在山西一个小县城,双方的亲戚都很多。“光双方父母的兄弟姐妹就好几家,一天去一家,七天时间都不够!”
几年前回老家的经历,让马女士至今记忆犹新。那次,好几年没回家的她带着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和丈夫开着新买的爱车回老家。按照当地风俗,马女士和丈夫要给双方亲友带一些礼物,给孩子们准备压岁钱。马女士往汽车后备箱里塞满了北京特产和各种礼物,可回老家之后发现还是远远不够,最后又在当地超市买了很多礼物。那次回北京后,夫妻俩足足在家休息了两天,才缓过劲来。
早就有网友喊出:“和过年比起来,上班简直太轻松了!”看来所言非虚。
在北美洲生活着一种大鳞大马哈鱼,它们绝大多数出生在淡水之中,不远千里迢迢奔往海洋中成长锻炼,在自己生熟之后再“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诞生地,产下下一代。在这场闻名于生物界的浩荡洄游中,无数同胞可能再也无缘得见家乡的山谷溪流,旅途中激流险滩、天敌捕猎者不可计数,它们却只有一个方向——故乡。
在酷寒的北极,有这样一种鸟儿,它们叫做北极燕鸥。它们小巧玲珑、矫健有力,给观赏者以充满激情的印象。它们出生在北极,而每到秋天到来,它们便开始“宿命的飞翔”,一直向南直到离他们故乡最远的另一极——南极浮冰区越冬。冬去春来,它又会展开双翅向北飞,回到北极的出生地去繁衍自己的下一代。(半月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