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瓶山隧道间隔的距离:QQ阅读每日精选 2011-7-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9:41:52
QQ阅读每日精选
海归为找工作犯愁 辛苦20年才能挣回留学本钱阅读原文

海归为找工作犯愁辛苦20年才能挣回留学本钱 2011年07月14日纽约文摘推荐来源:厦门《海峡导报》【侨报网讯】正当暑期出国留学热浪袭来之时,厦门的“海归”们却在为找到理想的工作而犯愁——老板开出的...全文↓

来自:纽约客
海归为找工作犯愁 辛苦20年才能挣回留学本钱
2011年07月14日    纽约文摘 推荐     来源:厦门《海峡导报》

【侨报网讯】正当暑期出国留学热浪袭来之时,厦门的“海归”们却在为找到理想的工作而犯愁——老板开出的薪酬与他们的期待值实在是落差太大了。照这样的薪水,猴年马月才能把出国留学的花费赚回来呢?
据厦门《海峡导报》报道,在厦门的人力资源公司看来,“海归”越来越多,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其中还有不少散漫者,薪水要求太高且很难“伺候”。“欧盟的留学生比澳洲和东南亚的吃香,理工类比非理工类受欢迎。”维尔斯人才顾问的统计结果,或许对即将踏上异国求学路的你,有一定的帮助。
心酸的账本
80万留学费20年才能捞回
最近,两年前留学归来的林旋终于找到了她的第七份工作,但是她的心情并不好,因为老板仅给她开了3000多元的月薪,比她预想的少了一大半。林旋甚至有点后悔当初留学的选择,因为在留学澳洲本硕连读的6年里,她花掉家里超过80万元的费用。可是按照目前的工资,她得工作20年才能把留学花费挣回来。
“我的期望月薪是8000元-10000元,而且我希望就职的公司能提供西式的办公环境,但面试了那么多企业几乎没有符合我要求的。”在环岛路租房找工作的,是两年前从澳洲留学归来的林旋,她告诉记者,她在澳洲读会计专业,前两年都在澳洲,前后换了6份工作,甚至还给福利院记过账,直到回国前还是待业状态。
因为“海归”的身份,林旋原以为回国后工作会排队来找她,但是令她失望的是,通过在各种招聘网站上填简历,她只获得了几个面试机会,无奈之下,通过熟人找了现在的工作,可是对方开出的3000元薪水,令她十分矛盾。
在林旋眼里,自己是个条件很好的求职者,高中毕业后,直接去澳洲读会计专业的本科,之后还深造了研究生,英语书写和交流流畅,相比之下,大多数单位给的待遇“实在太低了”,对比起留学的成本很不平衡。
林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在澳洲读书6年,学费生活费约花了80万元,可是大多数单位仅给“海归”开出3000元的月薪,一年不吃不喝最多4万元,这样一来,20年才能把留学的费用挣回来。
专业的诊断
“海归”也有“金龟银龟懒龟”
到底是什么令 “海归”们心头如此苦闷?
“现在海归们越来越多,海归已经没有太多的优势。尤其是一些自费读硕士的留学生,只去一两年,对国外情况了解并不多,有些人连语言都没学好。”维尔斯人力资源公司董事、总裁孙红亮表示,在求职的问题上,“海归”不见得有优势,很多是在国内考不上好的大学,就送到海外 “镀金”的,他们大部分家庭条件不错,偏爱金融、会计、管理等非理工科专业,在外面“玩”几年回来,就期待着找个“薪水高、平台好”的工作。
在厦门岛外一外企做人力资源的陈小姐也说,因为在海外生活一两年,很多“海归”习惯散漫、没什么纪律性,而且动不动就爱讲“人权”,但能力却一般,很难“伺候”,所以虽然是外企,他们也并不喜欢“海归”。
孙红亮说,他们公司每天都能接到10-20封 “海归”简历,他们的库存里现在还有三四万封,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企业比较喜欢“海归”:语言培训类和双语幼儿园,但薪资只有2500元-3000元,与“海归”动辄要五六千元的预期相差甚远。
据维尔斯人才顾问统计,同类专业的“海归”中,澳洲和东南亚的留学生不如欧盟的“吃香”,比如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的留学生因为人数较少、语种较特别,会相对有优势。此外,理工类会比非理工类的 “海归”好一点。
(编辑:赵宇)
 
贬值?身价在大跌? 海归求职不妨先画个“图”
时间:2010-09-16 14:56    纽约文摘 推荐    点击: 190 次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Jane
贬值?身价在大跌? 海归求职不妨先画个“图”
 
随着留学归国人员人数比例逐年增加,海归就业变得更加多元。他们的生存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出国热与就业难并存、“三千元现象”日趋普遍、海归求职缺少职业规划、海归对自身认识依然缺乏理智……
海归在贬值?海归身价在大跌?
在此背景下,我们即将陆续推出《解析海归生态链》系列报道,希望通过透视海归群体在这条复杂生态链中所处的位置,探寻他们价值“缩水”的根本原因,并通过对环境的再认识,找到一种让海归保值和健康存活的方法,使之成为海归就业创业路上的一项参考。——编者
学成归来,意气风发,思维活跃,一份体面的工作,一笔可观的薪水——这是几年前人们眼中众星捧月般的海归。然而,好景不常,如今海归求职变得越来越艰难,许多海归一到招聘会就开始找不着北。面对就业压力的与日俱增,海归该如何生存,怎样才能在群英荟萃的职场上独领风骚?
“先画个‘图’。”专家说。
专家指出,当前的就业形势是人才荒和求职难并存,对海归个人而言,舞台足够大。过去海归明晃晃的金色名片、羡煞旁人的身份特权,现在却在海归变海待的哄闹声中悄然褪去了明丽的颜色。从笑傲职场的精英群到频遭冷遇的“海带团”,巨大的身份落差使海归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职场找回自己的价值,怎样改变这样一种窘境?
专家建议,海归在看到就业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先从规划职业入手,多方了解企业用人情况以及招聘渠道和方式,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平稳起步,更加容易把握成功机会。
海归新鲜人:就业软着陆
如今奔波于各大招聘会和求职场所的海归,多为“80后”的年轻人。在这类人群中,不排除一些以出国镀金为幌子,企图利用海归的身份特权谋求高薪的“投机者”。此情此景,许多用人单位表示,与其聘用某些眼高手低而又名不副实的“80后”海归,不如选择国内高校毕业生来得实在。
身份泡沫让年轻海归陷入了一种尴尬的生存状态:一方面,用人单位迫切要人,求贤若渴;另一方面,那些“投机者”却连累了更多对就业岗位翘首以盼的海归,招聘机构开始对他们产生怀疑感。现实是“三千元现象”渐成趋势,海归开始变得不值钱,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新鲜人来说,找到高薪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他们需要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
某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家指出,海归个人的情况和关注点不同,有的有学历但缺少工作经验,有的有工作经验却希望转行求得更好的发展……不管哪种情况,关键是要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一方面要准确定位自己在行业中的价值,对自己做一个精准的估价;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企业、市场、职场的情况。他特别提醒那些准备求职的年轻海归,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考察企业文化,看其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
专家表示,鉴于目前海归就业难的现状,海归其实可以适当地降低门槛,从低往高做起。由于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国际化经验,只要保持一个平常心态,相信他们会很快得到提升,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对于许多年轻海归来说,出国留学是一笔不小的投入,通常情况下,这笔投资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收回。
专家提示,回国工作伊始,不要一味地期望不切实际的高薪,而要以平常心起步,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软着陆。
“老”海归:瞄准目标再回国
很多海归人员由于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时间较长,对国内求职的方式和技巧缺乏基本认识,容易导致回国求职遭拒或找不到理想的职位。专家们认为:海归想顺利就业就应该学会包装自己,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综合素质,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在就业过程中,在简历、面试等环节,将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弥补薄弱环节。同时,海归回国求职不能盲目,要依据以往在国外的工作经验和未来的事业走向来决定回国求职的方向。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国情的差异,中国与海外的就业模式和市场结构差别很大,国际化的眼光对于国内求职固然有益,但也容易走入由文化落差所导致的误区中去。有的海归在外奋斗多年,带着项目和成果回来,却发现国内对这个领域并不感冒,创业和就业都很困难,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更伤害了这些旅居海外多年的“老”海归的感情。
“老”海归要回来,瞄准了目标再动身,这个目标的锁定,需要他们通过回国前周密的职业规划,有的放矢,将优势最大化,乱放空箭的结果只是让求职变得更加艰难。这里说的规划,既包括在求职前对企业文化背景和招聘渠道方式进行充分认识,也包括通过对自我优劣势的判断以选择回国后适合从事的职业领域。这项工作需要在回国前就准备就绪,以备不时之需。
专家提示,离开祖国多年的“老”海归,回国后更加需要进行职业规划,通过理性地勾画职业蓝图来弥补由于国内外就业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困扰。
相关新闻
任启亮:60万“海归”回国发展 作用不可代替
北美创业赛中国行登陆南京 海归欲二次创业
大连“海创周”海归学子带来千余个高新项目
两涉嫌宏观经济数据泄密人员曝光 一人系海归
百余“千人计划”专家亮相华创会 谈海归创业
中印“海归”潮致美国人才荒 中美上演人才争夺战
年轻海归遭遇“再适应”困惑
海归教师洋为中用改进教学:他山之石可攻玉
温馨提示: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击文章底部的
“推荐”或“引用”按钮,把文章收藏到自己的博客中。
转载时请注明或保留纽约客博客 标记!感谢您的支持!

回到《纽约文摘》首页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衣服的战争阅读原文

(您也可以在土豆网观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QpEKAtpsBE/)很有创意的视频,梁萧也忘记以前发过没。如果发过,这么有创意的视频多看一次也是值...全文↓

来自:梁萧
',1)">
(您也可以在土豆网观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QpEKAtpsBE/ )
很有创意的视频,梁萧也忘记以前发过没。如果发过,这么有创意的视频多看一次也是值得的。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http://luo.bo/11426/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衣服的战争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1/07/20, 23:40
萝卜网 Copyright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http://feed.luobo8.com/,欢迎网友投稿、推荐文章。
萝卜网官方论坛“第八区”公测进行中!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衣服也可以这样玩 战争中的海报,为自由而战 会变形的衣服 脱掉名牌的衣服,你什么都不是 杭州公司亮出3D虚拟试衣间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姚之路不会终止阅读原文
(宋石男新快报今日社论见报标题为“中国梦未落帷幕,姚之路不会终止”)除了大熊猫,还有什么能让美国人和中国人同样发自内心的热爱?答案是:姚明。如今,这位2米26的大个子,在9年神话般的NBA生涯之后...全文↓

来自:四一
(宋石男 新快报今日社论 见报标题为“中国梦未落帷幕,姚之路不会终止”)
除了大熊猫,还有什么能让美国人和中国人同样发自内心的热爱?答案是:姚明。
如今,这位2米26的大个子,在9年神话般的NBA生涯之后,终于要退役了。昨日下午,姚明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结尾处他动情地说:“要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我曾经说过有一天我的职业篮球生涯结束了,我希望它只是逗号,不是句号,今天这一天终于到来,但是我没有离开心爱的篮球,我的生活还在继续,我还是姚明。”
是的,他还是姚明,那个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完美结合。
中国梦在姚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上海到美国,从有天分的篮球少年到世界顶尖中锋,他用了十年。他是第一个以新秀状元身份登陆NBA的中国球员,也是NBA历史上第一个外籍状元。他率领中国队历史性地打入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八,又在2006年日本世锦赛上勇夺得分王。与此同时,他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移动形象广告牌。他是中国文化的浓缩体现,他总把团队这个词挂在嘴边,总在谈论牺牲,总是在意谁需要帮助。他热衷慈善赛事,让大批NBA明星走进中国。科比、麦迪、奥尼尔、詹姆斯……这些闪闪发光的巨星,在姚明的邀请下,来到中国,让此间的少年尖叫。
美国梦同样愿意选择姚明为代言人。除了伤停的2009-2010赛季,他连续8次入选全明星,5次入选联盟最佳阵容。芝加哥体育顾问公司总裁马克·加尼斯在ESPN评论说,姚明对NBA的推广作用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做到像姚明这样”,他说:“我们非常怀疑未来在美国是否还能看到像姚明这样的球员。” 雅虎体育的专栏作家阿德里安则撰文称,姚明未来绝对可以入选NBA名人堂。他的队友麦迪更说,如果不是因为伤病,姚明极可能成为NBA史上前五的中锋。
姚明不止是梦,不管中国梦还是美国梦,他更是一个活生生、真切切的人。他是获胜者,也是失败者,是有血性的巨人,也是温暖的朋友,是父母深爱的儿子,也是深爱女儿的父亲。他甚至拥有东方人罕见的开放思维与幽默谈吐。当个别中国籍球员在NBA破口大骂时,他却与媒体谈笑风生,与公众和谐共振。
当然姚明也有遗憾。他长期为伤病困扰,终因脚骨骨折而退役,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让无数球迷落泪。他未能获得总冠军戒指,而另一个中国籍NBA球员,总决赛上场时间只能以秒计算的巴特尔,却幸运中奖。这让球迷愤怒地咒骂老天,想要扼住命运的睾丸,为姚明讨个公道。
姚明在乎这一切,但也不在乎。退役前,他说:“我希望以后能和我的孩子一起奔跑玩耍,而不希望永远要戴着护具、拄着拐杖。”对中国人而言,不论块头再大,他都无法走出自己的家庭。只要家庭好,一切都好。只要家庭在,乡村就在,城市就在,地球就在。
他有遗憾,也并无遗憾,因为他来过,战斗过,爱过,付出过,失去过,最终得到一切可得到的,收获一切可收获的。如他本人所言:“这十年,我挺快乐的。我享受流汗的过程,也享受咬牙坚持,和自己较劲,去努力完成不可能的事”。
现在,让我们向这位中国篮球史上最成功的球员致敬。9年前,他走进德克萨斯州的篮球场,激发了中国新一代年轻人对篮球的热爱,他自己也渐渐成长为球队领袖、国家英雄。感谢这么多年他给中国3亿篮球迷带来的精彩比赛,欢乐与泪水;感谢这么多年他给我们的励志动力,让我们明白一切皆有可能;感谢他对社会,对青年的正面影响,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美德、坚持和永不放弃;感谢他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又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这一切的意义已经超过篮球本身。
现在,让我们期待今后的姚明继续影响中国,影响世界。毫无疑问,好时光在等着他,那些美好的仗,还没有打完。他虽退役,但“明王朝”并未落下帷幕,姚之路也不会终止。他的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俱乐部,他的姚基金,他的传奇,仍将继续。
现在,让我们一起高声叫喊,借奥尼尔的那段话:“姚,我是你的兄弟。你是中国最伟大的球员,也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球员之一。我会想念你的。现在,一起去度假吧,我和你。”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量子论:如何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阅读原文

日前,一项雄心勃勃的实验即将展开,诣使玻璃珠出现在空间中的两处。这是对量子论最为敏感的验证。欧洲一位研究员表示,实验将使一个包含数百万原子——比多数病毒都大的玻璃珠在不同空间处于量子叠加态。自欧文·...全文↓

来自:小无辜
日前,一项雄心勃勃的实验即将展开,诣使玻璃珠出现在空间中的两处。这是对量子论最为敏感的验证。欧洲一位研究员表示,实验将使一个包含数百万原子——比多数病毒都大的玻璃珠在不同空间处于量子叠加态。
自欧文·薛定谔关于猫在叠加态中能处于既死又活状态的假想实验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对宏观物体能否遵循量子论持怀疑态度。
实验构想是将一个直径四十纳米(1纳米=十亿分之一米)的玻璃珠置于小空穴中,再用激光轰击。此举将使玻璃珠从空穴的一侧弹入另一侧。但由于光子在自然界是处于量子态的,所以玻璃珠的位置也将变为量子叠加态。
“本实验将在高度真空跟绝对低温环境中进行,以免玻璃珠受到热噪声或空气分子的干扰。”德国加尔兴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的主要创始人奥利奥尔·罗梅洛-伊萨特说道。

去年,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艾伦·奥康奈尔及同事,在一条长为六十微米(1微米=百万分之一米)的金属条中成功创造了量子叠加态。不过,这段金属条以两种态呈现的物理隔离仅为一个毫微微米(1毫微微米=百万亿分之一米),相当于原子核的直径。
本次全新的实验,与美国同事们的相较,诣在使玻璃珠在瞬间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且并不重叠。“我们设想,玻璃珠的质心将在两处空间位置处于量子叠加态,两处的距离大于玻璃珠的直径。”罗梅洛-伊萨特表示。
原子干涉实验曾成功地实现原子级的空间分离,使球壳状碳分子与其他含有数百原子的分子在空间上呈量子叠加态。但本实验将在真正意义的宏观物体上实施这一过程。
科学家表示,此举对验证量子力学具有非凡的价值。观察此类宏观物体的表现是否遵循量子力学,给了我们破解量子论之谜最大的希望。
罗梅洛-伊萨特实验将引领我们“在本质上超越现有技术水平”,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的Anthony Leggett说道。“无论是富勒烯还是奥康奈尔实验,二者都无力在宏观尺度验证量子力学。”
参文出处: 物理评论快报, DOI: 10.1103/PhysRevLett.107.020405
 
查看评论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我只是划了一个逗号”阅读原文
上海,衡山路,这座城市最繁华而优雅的地段之一。透过一座座老式洋楼的屋顶,可以眺望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午后的阳光,尽情的洒落下来,穿过覆盖着街道的茂密梧桐,变成一块块温和的斑点,轻落在地上。拐角处的一间...全文↓

来自:杨毅keepmoving
上海,衡山路,这座城市最繁华而优雅的地段之一。透过一座座老式洋楼的屋顶,可以眺望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午后的阳光,尽情的洒落下来,穿过覆盖着街道的茂密梧桐,变成一块块温和的斑点,轻落在地上。拐角处的一间小院里,古朴的洋楼,传出靡靡的乐声和咖啡的香气。
这是一家无法再典型的,散发着上海味道的私密餐厅。服务员们穿着体面的衣服,挺直脊背,快速但轻盈的走动着。他们做好了准备,等待着晚上的场面。经理已经告诉他们,今天(周三)晚上,这里将有一场重要的聚会。
那些金发碧眼,来自休斯敦的客人们将涌进这里,品尝姚明家乡的美味。在这天下午——姚明的退役仪式之后,姚明将在这里款待他们。他们中的一些人,是第一次来到上海。他们好奇地吸吮着,这座姚明生长的城市的气息。
这里,这座洋楼,姚明再熟悉不过了。只是,他不知道,它怎样就变成了如今这样的一家餐厅。他仰头打量着它,看着那间出口,仿佛看见了一个从里面奔跑出来的8岁孩子。
20多年前,衡山路上不是酒吧的聚集区,这里也不是餐厅。这座小楼,是上海市体委科研所。住在小楼两边的人们,总是看到一个高大,生着方正面孔、细眉细眼的女人,骑着自行车来上班。人们认识她,那是已经退役的上海女篮的中锋方凤娣。那是上海的早晨,整座城市沉浸在改革开放、建设浦东的复苏之中。同事们知道,方凤娣和他丈夫姚志源的家住在康平路,她总是在旁边的武康路上买菜。那里和衡山路不同,没有梧桐,却有枫树,那里的建筑是法式的,但比衡山路上破败的多。
22年前的一个下午,方凤娣从楼门里领出了一个8岁却已经身高1米70的男孩儿。这孩子看上去并不兴奋,他有粗壮的腰腿,但极差的平衡性让他走起路来像一只摇晃的企鹅。一个30岁的高大男子,留着蓬蓬的蘑菇头,上海徐汇区少体校的篮球教练,李章明,扶着自行车,在路边等待着男孩。男孩不情愿的爬到后座上,李章明和方凤娣道别,蹬起车来。他们穿越着上海的弄堂,从石板路上飞驰而过,头上是一根根搭在窗台上的晾衣杆,耳边听着嘈杂大声的上海话。在徐汇区少体校门口,一个温和的女人,少体校的党支部书记徐为丽,等待着这个孩子,对他露出微笑。是徐为丽说服了方凤娣和姚志源,把孩子送到了这里。
姚明记得那辆自行车,他记得用手搂住李章明的腰时,自行车两边呼啸的风声。他的世界,从此奔跑和飞腾了起来。
姚明抬头仰望着,是的,就是这里,这是我的最初,最终我又回到了这里。
7月20日,星期三。上海热闹起来,全中国的媒体们涌向这里,美国的朋友也来了很多。他们知道,这是姚明人生的一个驿站,不能不来。
姚明本没打算在今天宣布退役——仅仅是没打算在今天。在七个月前,当他再次被查出了舟骨骨裂,他就知道,自己已经打完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他的原本计划,是在大约两周之后宣布,而且还没有确定在哪里举办最后的这场仪式。有人说,应该在上海办,这里是你的家乡,是他生长兴起的地方;也有人说,应该在北京办,北京更是媒体中心,也应该由中国篮协官方出面来操办这场仪式,以示它的意义。但美国媒体突然井喷式的报道,改变了他们的预案,也让姚明和他的团队没有时间再等待和权衡。“在这种情况下,你无法再等那么久了,就在上海办吧,”姚明说。
从此之前,到从此之后,他都将生活在这座城市里。这里有他熟悉的一切。盛夏,梧桐的叶子深绿,偶尔有一片微风吹过,把城市里的叫卖声吹得更远。
姚明说:“叶落归根。”
姚明,大笑着迎接着从美国飞来的朋友们。姚安鸿也来了,他是个身高1米9的胖大台湾人,是姚明在休斯敦最好的朋友。从2002年开始,姚安鸿兼职为火箭中文电台工作,人们称他是“休斯敦的另一个姚”。他有明亮的眼睛和大鼻子,看上去有火箭熊的喜感。他握住姚明的手,笑着说:“你的大日子,我得来啊。”姚明也笑着,看不出任何的伤感。他的痛楚和不甘,早已在两年前的夏天包裹了起来。当姚明在2009年夏天知道自己必须进行令人汗毛倒竖的足部结构重造手术时,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他曾经把自己关在屋里一个月时间,然后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那时候,姚明29岁,刚刚率队杀过季后赛第一轮,然后大战湖人,迈上自己职业生涯最绚目的巅峰。但那时,竟然就是他实际上职业运动员生涯的终结。在那之后的两年里,他一共只打了7场比赛(2场NBA中国赛,5场NBA常规赛)。“我也并没想到,我比我爸爸的职业生涯只多打了一年球,”姚明说。
姚志源在28岁退役,成为一名在上海港检查停泊船只的工人。在29岁时,姚志源又被征调打了一届九城运动会。姚明,出生在九城运动会男篮决赛的那天傍晚。当朋友们对着姚明,叹息他职业生涯的时候,姚明说:“想开了就好了,你是要活得精彩,还是要漫长却碌碌无为?我已经得到了我的精彩。我都接受了,你们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一周前,当他的退役新闻被炒得最火热的时候,所有媒体都拼命的找他,姚明其实就在北京,参加团中央的活动。晚上没事儿,也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吃饭,喝喝东西,聊天。离开一家餐厅的时候,大堂里的人们发现了正在等电梯的姚明。有几个人,飞快的奔了出来,掏出相机,被保安挡住了镜头。他们隔着保安,喊着:照一个吧,你退役了,是么,你退役了。
姚明笑着,低头进了电梯,低声说道:“退了,退了。”
在上海,家人都陪伴在姚明的身边。两年以前,当姚明面对足部结构重造手术时,他们就曾劝说过他退役。有上亿人期待着看姚明打球,而惟一珍视姚明健康的只有他们。姚志源和方凤娣,尤其是大方,在姚明职业生涯最重要的时刻,总是在旁边默默地注视。他们此时带着恬淡的笑容,表情心满意足。
一个时代,已经结束。当上海从夜色中醒来,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再不会有那么多人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火箭的比赛。七个月来,姚明再没有打开家里的DVD,拿出过去火箭给他的那些比赛光盘,看看自己打球的影像。在他打球的时候,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功课。在那个时候,姚明的记忆像上了刻度。他几乎记得自己每一场重要比赛的数据和瞬间。但现在,姚明摇着头,仿佛那些已经过去了很久。他说:“没什么可看的了。”
一个职业运动员的思维方式,已经结束。姚明从包里拿出一只IPAD,随手一点,展现出一张上海的卫星地图。他的视野,不再是球场,而是整个上海。从卫星上俯瞰,那些密密麻麻的房子,各种功能的用地。姚明点出了当年上海大鲨鱼使用的主场卢湾体育馆和过去两年使用的源深体育馆,把手指向郊县更广阔的区域划去。“我们有一个新的计划,改变球队的经营方式,”他说,“很快你们就能看到……”
姚明对很多远来的朋友们,讲述着他的计划,堵上了他们本想出言安慰的口,人们发现,姚明并不需要安慰。就像9年前的秋天,清瘦的姚明,刚刚结束0分的NBA首战,坐在印第安纳康赛科球馆的客队更衣室里,姚志源、方凤娣、章明基、约翰·海逊格(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姚之队成员)担心的鱼贯而入。姚明却站起来,安慰了他们所有人。仿佛只有他自己,无需安慰。
几天以前,姚明和一个朋友打电话。他告诉这个朋友,20号将是怎样的一场仪式,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那位朋友太忙了,脱不开身,来不了上海。姚明在电话里大笑着开玩笑:“怎么了,你也不来向遗体告别一下?”
接着,他恢复了平和的神色,一字一句地说道:“20号,我只是划了一个逗号,远远不是句号。”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一群人狂欢,一个人沉淀阅读原文

如果要说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客和以Tumblr为代表的轻博客在内容管理上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认为是他们对“标签”(tag)的处理方式。这当然跟Twitter和Tumblr的理念差异有关: Tw...全文↓

来自:张恒

如果要说以 Twitter 为代表的微博客和以 Tumblr 为代表的轻博客在内容管理上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认为是他们对“标签”(tag)的处理方式。这当然跟 Twitter 和 Tumblr 的理念差异有关:
Twitter 致力于做地球的脉动(The Pulse Of The Planet),标签必须成为媒体属性的一部分。曾经的 #osama #wwdc #japanquake 标签都在突发事件中承担过重要责任,具有历史意义。Twitter 欢迎“快标签”。
Tumblr 则致力于做个性化的展示平台,它的标签成为内容入口,个人专栏,个性节点,也成为发现同伴的场所。再配合“最佳编辑”等头衔,让标签的生命力得到最大的延续。Tumblr 欢迎“慢标签”。
简单地说,Twitter 的标签适合一群人狂欢,Tumblr 的标签则适合一个人沉淀。
值得玩味的 Explore 页面

在用户 dashboard 的右侧,有一个常用按钮名为“Explore Tumblr”,点击之后呈现出如下的页面。

按照标签归类,页面上半部的图片链接是“话题分类”,出现在此区域的标签一般是 Film,Tech,News 等等。而页面的下半部是“热门标签”,排在前面的是 LOL,GIF,Art 等趣味性很强的标签。
这是一种混合了算法和人工排序的结果。就拿 Tech 来说,表面上是一个简单的标签,实际上它监控着“Tech”“PC”“Mac”“Mobile”“Network”等各种文章标签(可以列出一长串),然后精选出最合适的内容放在头条。
以“LOL”为首的热门标签,则是纯粹的用户选择结果,也是普通用户们的娱乐场。如果你觉得自己足够幽默,完全可以挑战“LOL”标签的最佳编辑( Top Editor ),然后把juliasegal 拉下马。
这种机制也造成了,用户们最容易看到的永远是久经考验的标签和质量较高的文章。
鼓励个性化标签
Tumblr 之所以能引领轻博客的潮流,与它的两个元素分不开:模板和编辑器。请注意编辑器右边的绿色标签区域,它鼓励用户添加多个标签

Twitter 因为受到 140 字的长度限制,所以很多标签都采用缩写,有时让人难以理解。这种限制在 Tumblr 上不存在,你可以添加很多标签,甚至添加很多个性化十足的标签。
然后 Tumblr 会为每个标签生成一个独立链接,方便用户做聚合。Art 标签的链接就是http://www.tumblr.com/tagged/art ,拿它来做内容沉淀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有社交媒体专家建议 Twitter 学习 Tumblr 的这种标签运作方式,我觉得大可不必。正如每个用户在不同的圈子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把狂欢留给 Twitter ,然后转身在 Tumblr 上开辟属于自己的标签自留地吧。
张恒
先后在华为技术和炬力集成做码农和 PM,并在华强北摆弄过手机档口。致力移动互联网,LBS,垂直社区,新媒体观察,致力于 iSeed 访谈的推动和建设。
邮箱TwitterFacebook知乎
张恒 for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原文链接 ·No comment ·新浪微博 ·订阅全文 ·Google+ ·#ifanrlive
需要 Google+ 邀请?请[点击申请 ] 并填写您的邮件地址,enjoy~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施密特承认失误 称谷歌早应该开发社交网络阅读原文
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谷歌本应该把重点更多地放在联系其用户方面,在Facebook成为全球最流行的社交网络网站之前与Facebook展开竞争。施...全文↓

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谷歌本应该把重点更多地放在联系其用户方面,在Facebook成为全球最流行的社交网络网站之前与Facebook展开竞争。施密特称,Facebook已经取得了成功,因为它已经搞清楚了人们是谁以及互联网上基本上缺失的系统。谷歌应该早一些研究这个问题。
施密特称,那是我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的领域,并且在开发这种应用的同时开发这些身份识别服务和排名系统。这会使整个互联网有很大的不同。
谷歌一个月前推出了自己的社交网络Google+,推出一个只有通过邀请才能加入的系统,以便在全面向公众推出这项服务之前对这个平台进行测试。
这个服务并不是谷歌第一次推出的社交服务。谷歌以前曾调试收购的Jaiku和Orkut服务,并且推出了Google Buzz服务。后者由于泄漏隐私问题使谷歌陷入困境之中。
施密特称,在高科技领域应该吸取这个教训。你需要迅速通过这些新的现象。你需要得到正确的细节。否则,你就会落后。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