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理财产品:和谐成就生命 阴阳平衡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19:38:16
 
就人体而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此,只要保持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的状态,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因此,阴阳相对平衡就是人体健康的总纲。送大家一句话:“和谐成就生命,阴阳平衡健康”。
 
人是一个整体,人要生活在自然之中、社会之中,就像鱼要生活在水中、鸟兽要生活在森林中一样。人体本身脏腑的阴阳要协调平衡,人体和大自然的关系也要协调平衡,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也要协调平衡,这才能不得病,人之疾病,就是人体同以上几种关系的协调平衡破坏的表现。
我们的身体从一出生就是阴阳不平衡的,或偏阳盛,或偏阴盛,这两种体质哪个更好呢?过犹不及,无所谓好坏。阳虚的人有阳虚的人爱得的疾病,阴虚的人有阴虚的人爱得的疾病,所以阳虚的人平日以助阳温热为保健,阴虚的人通常以滋阴祛火为养生。尽力达到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保证。人体内部的脏腑、体表的经络以及各部官窍都是统一的。中医根据这一原理就可以从病人外在的异常表现和感受判断是内部哪些脏腑发生了病变,病性是寒还是热,是虚还是实,疾病发展的趋势是什么,预后怎样等
传统中医学则是这样认为:人体的正气及内在的调节能力是内因。健康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病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愈病时,是靠人体正气的恢复和内在调节能力的协调控制、平衡作用。认为疾病是消灭不了的,疾病与健康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也就是“阴阳互根”、“阴阳平衡”、“精神乃至”、“形神合一”则能健康长驻,如“阴阳失衡”、“形神不一”则为病态,如能“形如神俱,而尽享天年,度百岁而去”,如果人体内自稳调节能力的偏盛或偏衰,就会导致这种动态平衡紊乱异常,也是会出现疾病的症状;同样,这种动态平衡紊乱也可能是精神意识活动出现了问题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壮态也就是一种疾病状态,有时甚至也会造成死亡,故有“得神者倡,失神者亡”等说法,因此,中医对健康的解释就是指人体的正气与自然界之邪气、形与神合一以及人体内在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简单地说,平衡就是“健康”,不平衡就是“疾病”。
人的生命,不只是有形的躯体,而且蕴有无形的“生机”。这个生机,用中医学的术语来讲,就是火和热,归结到一点就是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在阴阳的关系中,阳气是主要的,《内经》强调“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功能低下,火与热就不足,人体就不能抵御外邪的侵犯。 对于体质类型,古人有按阴、阳、平脏来分的,如清代程芝田《医法心传》说:“凡人阴脏、阳脏、平脏,本性使然。如素系阴脏者,一切饮食必喜热物,偶食生冷,腹中即觉凝滞不爽,大便一日一度,决不坚燥,甚则稀溏,食难消化。若系阳脏,一切饮食必喜寒冷,偶食辛热之物,口中便觉干燥,甚则口疮咽痛,大便数日一次,必然坚硬,甚则燥结”。“至于平脏之人,或寒饮,或热食,俱不妨事。。即大便,一日一度,不坚不溏。若患病,若系热者,不宜过凉,系寒者,不宜过热。至用补剂,亦当阴阳平补,若过热则伤阴,过寒则伤阳。”
根据前人论述并结合临床上的实际情况,按中医的理论来划分人的体质在正常之外,再分为寒性、热性、寒热交错性较为合理,因为这种方法符合阴阳为总纲的原则,寒为阴类,热为阳类,寒热交错类又可以把阴阳偏盛偏衰造成的各种体质差异包括进去。
寒性体质(阳气不足):体质属于阴类,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身体的火力不足,平时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早晨起来就犯困、面色苍白,嗜睡,心悸或失眠多梦,体胖倦怠,畏寒怕冷、喜暖喜热、不爱饮水或只爱喝热水、腹泻便溏、四肢不温、感冒不断。一到秋冬便咳嗽流清涕、爱吃热性事物、不爱吃寒凉性事物、舌淡苔白、津液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黄、身体稍虚胖、喜安静独处。见其中焦脾胃功能低下,表现为食后消化不良,每吃凉食腹胀加剧,恶寒、冷汗常出,不喜坐凉处。大便或溏而不爽,或冷结便秘,小便清长,老人则尿频或淋漓不断。妇女经前腹痛,经期错后。腰酸腹胀,带下清稀。此人舌腮肿胀,常被牙齿咬出血或咬成血泡,脉多见沉细而迟或沉紧而弦。
热性体质(阴虚火旺):体质属于阳类,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喜冷喜寒,多穿一件衣服便燥热出汗,爱喝水、爱吹风或空调、爱吃冷饮。平时多表现为脏腑功能之亢奋。见面红、耳赤、口苦、口咽干燥、目赤、身燥热不安、不爱睡觉、体味比较重。其人精神兴奋,脾气急躁易发怒,能食力大,不知疲倦,能负重耐劳,言语粗壮,喜冷饮食,喜坐凉处,衣被单薄,大便常秘,甚则数日一行亦不知所苦,尿黄赤、发热、胁痛、失眠,舌红苔黄、脉搏多较快,洪滑有力。女同志月经比较多,量大颜色深。其实严格属于这两类体质之一的人并不多,多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平常体质。或偏于热,或偏于寒,或里热表寒,或上热下寒,或忽冷忽热。基于不同的体质,在治疗时就要充分考虑;治疗的时候如果能了解到患者的体质,也就看到了疾病的根本。如果是寒性体质,虽然患病有时也会发热,通常是虚热,不是真正的阳气充足,治疗的时候所开药物绝对不可过于寒凉,凉药要少用甚至不用,然后马上温补才可。而热性体质的人虽然也会偶感风寒,表现出畏寒怕冷的状况,但一定不可投大剂温药,只借少许解表之药,用内部的火力将肌表的积寒赶走即可。如果一见发热就祛火,那虚寒体质的人仅有的一点阳气也会被戕伐殆尽;如果一见寒凉就温补,那热性体质的人便如添柴救火,永无平和之日了。其实,体质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是不容易改变的,阳虚多寒,阴虚多热。阳虚的人虽然经过体育锻炼、后天培补,已经不畏寒凉了,但仍然保留着阳气不足的原始机制,一旦放弃锻炼,或外感疾病,先天的体质状态就又会表现出来。所以后天不间断的培补锻炼 是必不可少的。阳旺(阴虚)的人虽然因罹患疾病或不良环境导致身体阳气不足,畏凉怕冷,一片虚寒景象,但其身体的原始机制仍是助阳的状态,所以治疗其寒症 时不可久用温热,中病即止才好。我们的身体从一出生就是阴阳不平衡的,或偏阳盛,或偏阴盛,这两种体质哪个更好呢?过犹不及,无所谓好坏。阳虚的人有阳虚人爱得的疾病,阴虚的人有阴虚的人爱得的疾病,所以阳虚的人平日以助阳温热为保健,阴虚的人通常以滋阴祛火为养生。尽力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保证。
中医的医学模式,可以以《黄帝内经》为标志,将中医医学模式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黄帝内经》问世以前至医学萌芽时期产生的以巫医学为主要哲学的神灵医学模式;第二阶段即从《黄帝内经》成书至《伤寒杂病论》的出现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第三阶段是以《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确立了以整体平衡观为特征的生态医学模式。
不仅如此,中医所倡导的保健养生思想对提高人们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更具重要意义。中医强调的“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和谐演进“为主体的保健养生理论和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生态的理念。
当历史跨入21世纪时,人们已充分感受到一个信息网络科技所带来的便利。信息无处不在,因此,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研究也不得不考虑到“信息“这一重要因素。同时,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对环境的堪忧,提出了生态平衡的理念。这一理念同样也可以引入我们的生命机体。我们的生命机体也应该维系一种各要素外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包括疾病和健康也要求处于平衡状态。这种“以人为本、以生命状态”处于相对平衡为原则的医学模式应当是21世纪人类追求的更高目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从医学的整体观念出发,分析了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素,对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影响,但尚未更深入的认识到体内各类”生物信息”的拥塞,缺乏和紊乱等对生命、健康和疾病产生,发展演变等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大量的实践证明:有效的心理调适、疏导或激发机体生命信息系统对于疾病、健康和生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医学虽然注意到了新陈代谢的平衡及其内稳态的重要性,但是,尚未上升到生命信息的调节和控制。因此,生态医学模式是以人为本,以整体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体内各要素之间保持相对动态平衡为原则的医学新模式。
以整体平衡观为主要认识方法的中医药学理论,与21世纪生态医学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中华文化是“和”文化,讲求和谐相处,“万物并存而不相害,万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医学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中医把天文、地理、化学各个方面全都囊括一起,是一个大熔炉。因此,中医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大生态、大生命、高思维的医学模式。
中医学认为“天人合一”,人体本身是形、气、神统一的整体,人体的生命状态是机体对内外环境作用的综合反应。中医学不是机械地看待“疾病”,而是把“疾病”与健康看作是一个整体,是阴阳两个方面。“疾病”的表现只是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正气的作用,通过调节人整体机能状态达到愈病的目的。中医调和病症的手段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疗法两种。中医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组方用药,方剂的有效成分复杂,正适应于人体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的特点,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作用以调节人体自身功能。中医非药物疗法更具有调和“疾病”的特色和优势,如砭石、针灸、推拿、刮痧、导引、拔罐等简便易行,且效果独特。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正气及内在的调节能力是内因。健康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病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愈病时则靠人体正气的恢复和内在调节能力的协调控制及平衡作用。
就人体而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此,只要保持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的状态,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因此,阴阳相对平衡就是人体健康的总纲。送大家一句话:“和谐成就生命,阴阳平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