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百叶窗图片:荷底风声(panwen)的blog [原创]《两小儿辩日》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36:35
[原创]《两小儿辩日》教案 By  jlshdfs发表于2008-4-12 16:20:00 
《两小儿辩日》教案   【教材简析】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大修订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疏通文意。

2、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运用先行组织者、标识、精加工、主题纲要法等学习策略落实教学目标,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化。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解破课题

1、齐读课题。

2、说一说你对“辩”字的理解。

3、同学们,你们会辩论么? 你是怎样说服别人接授你的观点,同意你的看法?

4、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从孔子﹑新字词﹑课题的理解、尤其文后的背景的介绍等方面回答)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课题,并导出“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这个问题,便于下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疑难的方法。根据各自已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结合大屏幕显示的停顿在语文书上做标识,练读课文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接触较少,此处的标识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

请学生读,大家评。

3、现在读一句,看看这句重点词语的解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在全句中整和合思考,揣摩全句的意思,也可以用感情朗读的方式来理解。读懂后在小组内交流。

4、谁愿意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复述故事。

学生也可以运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方法来感情朗读理解。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机动环节)

四、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1、解开“辩日”之谜。

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

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

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

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从而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五、回味“辩日”,师生漫谈

1、回味“学习历程”,书写心得。

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历程”,启发学生写出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写题板”的形式,简明小结自己 “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2、漫谈体会。

进行高效的思维互动与交流,拓展各自“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六、作业超市

1、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

 

2、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的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现状……

 

3、搜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举办“你对太阳知多少”班队活动。

4、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所想到的》 。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日初      日中

一儿 近(大)    远(小)

一儿 远(凉)    近(热)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