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艾默生电器:观点1+1:“铁老大”与邮政为何亏损不赚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7:41:33
                        
  

   

    开栏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力挺”涨价能不这么露骨吗?

  背景:广州市出租车听证会职能部门代表、交管处副处长黄迎进称,“如果定价太低会伤害到市民,可能公司会裁员、管理不到位,最后司机服务的质量肯定会下降,车辆的安全性可能会受到损害,原来一个礼拜要对车辆检查两次,现在可能就检查一次,或者不检,最终受害的也是市民。”

  中国青年报发表志灵的文章:这样的论证还是在摆事实、讲道理吗?分明是在对消费者赤裸裸地要挟:如果不让我涨价,消费者别说得到优质的服务,甚至安全的服务都是一种奢望,因为出租车公司,可能不会对出租车的安全性能进行定期检测了。在这种明目张胆的要挟之下,我相信,所有消费者都会“同意涨价”的,因为既然很多人离不开出租车这种交通工具,哪能和自己的安全开玩笑。问题是,涨价真的能够换来出租车安全性能的提高吗?公众固然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没有那个价钱,不可能得到同等质量的服务。但反过来说,有了那个价钱并不代表就有同等质量的服务,尤其是在消费者身处一个垄断行业时,这样的问题更加明显。就像我们熟知的银行业,这些年来银行的收费服务项目成几何级数增加,可服务得到同步提升吗?在一个纯粹竞争的市场之中,优质服务靠的是自由竞争;而在一个不纯粹的竞争市场中,优质服务靠的就是强有力的监管,这种监督包括公众自下而上的监督和负有法定职责部门自上而下的监督。如果没有这种监督,可能越涨价服务反倒会越差,消费者的利益就越得不到保障。出租车公司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借此地位,出租车公司可以很容易地把市场波动的风险转嫁给出租车司机或者消费者,而自己靠雷打不动的“份子钱”保持着“旱涝保收”。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不知道涨价后出租车公司是否会致力于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小蒋随想:石油价格处于历史最高位,CPI涨幅创出新高,各行各业都在琢磨涨价,出租车调价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不同的行业,涨价的方式各有不同。乳品与饮料行业是减量不加价——等于变相涨价;航空公司是收取燃油附加费——目前800公里以上航线燃油附加费已达140元;食用油等被发改委打过招呼的行业,面对限价期已过,理直气壮地进行价格“补涨”;悄悄涨价的企业就更多了,在涨价大潮中没有企业愿意落后吃亏。可以肯定的是,广州市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也是“听涨会”。见识了“听证会专业户”的广大群众,对于“听涨会”次次都能成功举行,已见怪不怪。只不过,这次广州出租车“听涨会”的职能部门代表太露骨,不但要涨价没商量,而且还对公众进行“安全恐吓”。本来老百姓就对“啥都涨价,就工资不涨”气不顺,又被如此要挟,能不骂娘吗?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前段时间说过“为什么领导可以骂娘,群众不能骂娘?”的确,领导与群众都可以骂娘。然而,区别就在于,领导所骂的对象往往会立刻就范;群众骂完往往只留下口水,被骂的对象还是我行我素。本例中,黄副处长发出不当言论会受罚吗?出租车涨价会有所松动吗?

“铁老大”与邮政为何亏损不赚钱?

  背景:铁道部公布2010年财务报表显示,虽然铁道部收入连续三年上升,但2010年铁道部税后利润为1500万,相比2009年下滑99.45%。而2008年则亏损129.51亿元。

  重庆时报发表张贵峰的文章:相比铁道部数万亿的总资产和数千亿的年度总收入,2010年区区1500万的税后利润,显然极其寒碜。实际上,如果考虑到通胀因素,从资本收益的角度看,“1500万的税后利润”严格来讲,根本谈不上什么利润。一向以垄断著称,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的“铁老大”,竟然如此不赚钱!乍一看似乎十分矛盾。但稍加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铁路部门这种“垄断并亏损”的局面,其实并不奇怪。“垄断暴利”并非垄断企业的唯一特征,“垄断低效”才是它的本质。由于缺乏竞争,垄断企业一般不会有多大主动改进和提升经营水平质量的动力和压力,因此,内部运行管理损耗、成本往往十分巨大,最终出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各种垄断病症。更不用说,我国铁路部门不仅是一种普通经济性质的垄断,也是一种政企高度合一的行政垄断——铁道部不仅是行业内的唯一企业,同时也是本行业的行政监管者。而这种政企高度一体化的垄断体制下,铁路亏损更不可避免。比如,铁路的经营投资,既可能会失去企业的市场理性而盲目浪费,也可能会失去政府的行政理性而带来公益损伤。这方面,近年来引起舆论热议的数万亿高铁投资负债,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如何让铁路部门彻底摆脱亏损、不赚钱的困境,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一个如何“祛除垄断”,尤其是如何祛除政企不分的行政垄断问题。只有让铁路部门“行政的归行政,企业的归企业”,才能推动铁路市场的开放和竞争。

  小蒋随想:一个在邮局工作的朋友说,邮政这些年也很不景气。一方面是传统信件业务受到电子邮件的巨大挑战,市场萎缩得很厉害;另一方面是民营快递公司高效低价,令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受大极大冲击。除了市场竞争力不足,邮政还有海量的退休职工要养活、负担沉重。邮政还要承担政策性亏损,比如在业务量很少的偏远山村,民营快递公司根本不会设立网点,而邮政必须有专人保障邮路畅通。当然,这位朋友也承认:邮局的正式编制往往会给邮局职工的子女,局外人到邮局工作只能是聘用。“正式工”与“聘用工”的待遇自然不同,二者之间的矛盾、正式工的人浮于事都是客观存在的。铁路也好,邮政也罢,凡是与铁饭碗有关的企业,一旦真的进入市场竞争,许多劣势都会暴露出来。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的原因,更有无论盈亏都能获得政策扶持的惰性。上文说铁路只有祛除垄断,才能摆脱亏损、不赚钱的困境。可是,看看被民营快递公司挤得喘不过气的邮政,有些事真的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