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一中陈良骥: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19:36
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河南长垣一中 应贞贞 王伟平#TRS_AUTOADD_1263879872297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3879872297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3879872297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3879872297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3879872297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yFav_1263879873984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63879873984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63879873984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63879873984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需要教学语言、板书、生物知识储备,课堂教学驾驭的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文中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给出了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项目和标准,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评价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需要教学语言、板书、生物知识储备,课堂教学驾驭的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如何评价一堂课,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导向,决定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对生物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不仅要关注知识结论,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不仅要关注基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良好的态度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评价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1  评价项目及标准

 

1.1  对教师的评价

 

1.1.1 教育教学理念

 

新的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用的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搞好新教材的教学,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在这方面主要应当树立以下三种思想观念,即素质教育思想、“三为主”教学思想和民主教学观念。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上现在已渐趋一致,那就是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志存高远,人格健全,主动学习,富有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三为主”教学思想,内涵历来明确,那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休,训练为主线。民主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是师生要相互尊重,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其次是要与学生共商学习问题,并讨论解决有关问题;其三是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应该掌握的东西。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评价能够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深刻领会《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使之成为课程教学的行动纲领。

 

1.1.2 教学目标

 

1.1.2.1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现象或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出教学目标,使目标不仅符合课程标准、教材,而且来源于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1.2.2 有效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探究问题。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的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目标应该源于学生,源于学生对先前经验的反思与质疑。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要解决的只有是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教学受教材内容和时间的制约,一堂课中不可能解决某位学生关于生物学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对某一生物现象的多种疑问。因此,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目的是集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师生再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提炼学生的疑问,形成一个或两个能够映射多数学生疑问的核心问题作为当堂课的教学目标。这种做法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使目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师的教学方式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1.1.3 教学内容

 

1.1.3.1 正确理解和处理教材,能够把握住科学的本质,知识线索清晰,抓住关键点,突出重点。

 

教材处理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那就是教材理解与教学设计。关于教材的理解,要把握好两个问题: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和准确把握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做到既不流于肤浅,又不无限延伸。关于教学设计,要考虑好三个问题:其一考虑全程设计,即对从开始的组织教学,从导入语,直到结束语的整个教学过程,要有一个精心的设计。其二考虑板块结构,即把几个重点内容作为几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教学板块来精心设计。其三考虑过渡衔

 

接,即精心设计好各教学步骤之间、各重点内容之间的过渡环节。从而,使整个教学设计,张弛有致,自然流畅,似江水奔涌,一浪一浪奔向高潮。

 

1.1.3.2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组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实例。

 

1.1.3.3 重视教材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

 

教材反映了《生物课程标准》的目标,它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之一,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另外,教学方法的选择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在诸因素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处理几乎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内容决定方法。教师就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决定着教学情境的设计能否体现教学内容的本质,决定着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教师能否对学生身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物学实例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决定着教师能否对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作出恰当的说明。

 

1.1.4 教学过程

 

1.1.4.1 教学氛围平等、民主、宽松。教师和学生都能以学习者的身份积极地学习,教学相长。

 

1.1.4.2 教法灵活。

 

能够根据学生、教材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有充裕的自学、讨论、交流、练习的机会。

 

1.1.4.3 反馈及时,调控有力,具有教育机智。

 

教师应及时调控学生的讨论方向、时间、深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强化学生探寻的极大欲望,避免学生因问题过难或过于平淡缺乏思考的挑战性而失去探究的兴趣。突出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是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新问题,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学相长。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都已证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方式,因此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自学、讨论、交流、练习的机会;教师则是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者、学生研究效果的评价者、学生创新精神的赞赏者。

 

1.1.5 教学方法

 

在运用教学方法,基本原则有三条,一条是要因材施教,包括根据学生和教材,就是根据不同学生情况而不同章节的内容来选用不同的教法。教学方法无先进落后之分,也无好无坏之分,只要有效就是好方法。二条是要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有三点:其一是精讲,要用精练的语言讲到精要处,点拨到要害处。其二是精练,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选择练习题目,通过练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转化为能力。其三是讲与练的有机结合,这一点真正做得好的教师为数极少。多数是先讲后练,或者是先讨论后练,基本上讲是讲,练是练,讲与练是两个能够截然分开的教学阶段。而高明的教师却不是这样,他们往往讲中有练,练中有讲,或者把讲授的内容化成练习的形式,或者是通过讲授激发了练习的兴趣,提高了练习的效率。三条要富有变化。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怕单调,再差的教学方法偶尔一用也有新鲜感。如果教法既拙劣又单调,那么教学效果真是可想而知了。关于教学方法,最重要的莫过于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而调动学生思维,又莫过于提出有思考价值能提纲挈领领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需很多,一节课三、四个就足够了。提出问题之后,还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学思考的时间。这时候,教师的脚步要轻,语言要少,个别辅导声音也要低一些。而后便是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回答问题。要让学生充分地讲,要在师生共同的深入辨析中弄清楚问题的实质。然后,教师还要有所总结,有所归纳,使知识明确化,系统化,给学生一些踏踏实实而绝不似是而非的东西。这以后,还往往辅以练习。当然,提出问题之后的各教学环节,还要因材施教、富有变化、灵活运用才是。

 

结合本人的教学经历,下面给出两种教学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1.1.5.1 课堂小组活动教学法。

 

根据学生的志愿、能力和性格的差异等因素将全班学生分为以每5-6人为一个单位的小组。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活动中,比如教材中的各种有趣的实验(“叶脉书签的制作”等),当然也可以是教材之外的,教师在与每个小组交流时,只是给予一定的指导但并不做出评价,真正评价的是学生自己。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评价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及其收获所进行的总结,它集中地体现活动的“过程性”原则。通过总结,学生对活动获得概括性的体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所获经验的认识并激发兴趣,也可以分享其他同学的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找到进一步前进的方向。

 

1.1.4.2 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科学探究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有基于实验进行的探究,有通过调查进行的探究,有资料分析的探究,也有技能训练的探究。完全探究是探究学习,部分探究也是探究学习,只是要训练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罢了。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认识到,生物教学中,探究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是贯穿于每一节生物课中的。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它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基木环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人正是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入手,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科学的探究。如在学习人类色盲遗传时,在讲清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它和它的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之后,就指导学生思考:(1)人类正常色觉及色盲的基因型是什么?(2)可能婚配的遗传图解怎样?启发学生总结人类色盲的遗传规律并由此分析近亲结婚的危害等。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思考,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并掌握了学习方法。另外,让学生阅读探究的背景资料,这样一来,增加了学生阅读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从而拟定探究计划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1.1.6 教师基本技能

 

概括来说,教师基本技能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普通话要求规范、流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语言准确、简练,并且要求生物形象,富有逻辑性,不能枯燥、无味,成为背书教学。二是板书要求字体端正、流利,书写迅速、设计合理,充分体现教学内容联系、重点知识。作为生物教师还应该有较好的简笔画的能力,才能板书、板画结合。使板书内容生动而具吸引力。三是生物知识储备上。除了掌握教学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相关知识,作为生物知识本身就与化学、物理、医学联系紧密,特别是现行新教材更多知识与现实生产实践、生活实际联系,这就要求生物教学应该具备足够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四是驾驭课堂的能力包括组织教学方法,控制全场、处理应急事件等多方面的能力。基本要求是沉着镇定,机动灵活,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包括多种教学辅助设备使用,如摄像机、电脑、投影仪、收录机,要求是充分的利用和熟练使用。作为生物教学除了以上教学基本功外,还应该具有基本生物实验技能,如显微镜的操作,徒手切片,生物显微摄影等能力。

 

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全日制《生物课程标准》列举的一些活动建议中,相当部分就是实验。实验不仅是验证,更重要的是实验的整个探究过程,应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已经被普遍应用,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1.2  对学生的评价

 

1. 2. 1自学。乐于探究,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方法较为灵活,能做到脑、口、手有机结合。

 

1. 2. 2质疑。学生思维活跃,能够结合教学情境、先前知识或经验提出问题,并能将问题表述清楚。学生质疑有一定深度或具有创造性。

 

1. 2. 3合作与交流。参与意识强,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合作意识强,能够相万补充、支持与配合,拓展思维。

 

1. 2. 4自结与自悟。完成了当堂学习目标;能够重新组合知识,自主构建新的知识系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概念或原理分析解答新的问题;能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情感态度与价伯观方面有所进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自学、质疑、合作交流、自结与自悟。学生活动的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 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所以应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以及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来进行整体评价。评价人员在评价中要体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把握评价的导向。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效果。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根据指标体系、指标要求、权值分为4个等级:

 

A级:得分90分~100分,优秀;B级:得分75分~89分,良好;

 

C级:得分60分~74分,及格;D级:得分59分以下,较差。 

 

参考文献

 

[1] 汪忠,刘恩山.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第一版

 

[2] 钟启泉,张华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第一版.

 

[3] 贾秀芹. 试论生物课堂探究性学习及其教学评价[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4)

 

[4] 徐启发. 生物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究[J]. 中学理科, 2006(2)

2010-01-19  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