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素兰花的特征:法若真家世与籍贯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3:28:43

法若真家世与籍贯初探

[日期:2009-06-15] 来源:  作者:张志康 [字体:大 中 小] 众所熟知法若真为清代著名书画大家,而不知其为清初政绩显著的封疆大吏。他一生除从政外,还善作诗文,著作较多,清初有“泰山北斗”之誉。



    《胶州乾隆志》载:“法若真,字汉儒,号黄山。我朝开国以五经异才膺荐,召试玉芝宫,授中书舍人。丙戌(顺治三年,1646)成进士,改庶常,晋侍读,一时书画名重长安。戊子(1648)典试福建,所得皆知名士。海时行叛,公父遇难,哭于大司马门,请兵灭贼。传首胶州,剚刃祭墓,遂庐墓次。外任福建兴化道。郑寇弄兵,公危坐城头,召从学诸生课文,以方略却敌。康熙元年(1662)移浙臬(按察使),理朱佑明逆书案,多所全活。巨恶王式父子叩阍,告连抚军以下百三十员。公剖其奸,举国惊为神明。又辨衢州方姓十年冤狱,事详年略。擢安徽藩司(布政使),遭内艰归。己未(1679)荐举鸿博不出。著有《黄山集》二十卷行世。卒年八十四……”。

    1934年神州国光社出版的《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载:“法若真[清]胶州人。字汉儒,号黄石,又号黄山。顺治丙戌进士。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工诗,精书法,雅善山水。偶然涉笔便潇洒拔俗,不染尘氛。盖文人娱情翰墨,自游目止。不为时史所拘也(《图绘宝鉴续纂》、《桐阴论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载:“法若真(1631-1696)[清]字汉儒,号黄石,亦号黄山,山东胶州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安徽布政使。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时居家,未就试。书法魏晋,而有士气,精擘窠大书,以巨幅大书司马温公禅偈,笔势飞动。雅善山水,偶然涉笔,便潇洒拔俗,不染尘氛,烟云弥漫,笔墨浮动,自成一格。有黄山诗留,卒年八十四。[图绘宝鉴续纂,昭代尺牍小传,清画家诗史]。”

    经上述史料看,法若真的籍贯胶州(胶县)人是无可质疑的。但是将胶县与胶南县划分成两个行政单位,法若真的籍贯胶州人就成了一个模糊概念,那么是胶州人还是胶南县人就成了一个疑问。虽然胶南县政府在1990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胶南县志》载:“法若真(1608-1691),字汉儒,号黄山,胶南县宝山乡尚庄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另当别论,但是对法若真这一历史人物重视是很重要的一种学术性的问题,这是应该肯定的。可是法若真的籍贯“宝山乡尚庄人”缺乏史料性的依据,有待商榷。

    笔者就上述问题作了一些考证,法若真应是胶州城人,家居胶州城法家街(现常州路小学南边,现已建成宿舍楼,为常州路76号)。

    佐证一:《胶州法氏宗谱》。该谱为法若真堂弟法若贞修于康熙五年。康熙二十一年法若真因病归乡再修法氏宗谱,清嘉庆六年第十五代孙法汝简增修,十六代孙法恪重修。抄录《法氏宗谱》法若真直系如下:

    (始祖)若正,本名法都喇。顺天府房山县韩溪村人。明洪武初投为徐达将,后以功授燕山卫指挥使。燕王起兵“靖难”,法若正卒于战。明成祖即位,追赠房山侯,配某氏。长子清源,袭职指挥使;次子清渊,传胶州法氏子孙;三子清溥,福建都指挥使,子孙居侯官。

    (远祖)清渊,若正公次子,封明威将军,配某氏。长子良,生韶、典;次子尚,武进士,山东临清协镇,生潼关总镇彪,子孙定居临清,后迁历城;三子斌,生宗舜、宗尧。宗舜子忠源,弘治间迁青州。宗尧,河南扶沟知县,子孙寄籍南召,其孙维中,北直丰润教谕。

    (远祖)良,清渊公长子,清源公卒,无子,以良公袭指挥使职。配某氏。生韶公、典公……
    (一世)典,字文质,胶州法氏一世祖。原籍历城,袭济南卫指挥使,成化间以济南郡廪贡生任胶州学正,遂家于胶。配某氏。
    (二世)清,袭指挥使。配某氏……
    (三世)纪,袭指挥使。配某氏……
    (四世)俊,配某氏。
    (五世)兴,袭指挥使。配某氏。
    (六世)贤,官布政司承差。配某氏。
    (七世)效,配某氏。
    (八世)礼,字汝敬,乡耆。配某氏。
    (九世)惟忠,字俊溪,以孙真贵赠大中大夫,福建布政司使左参政,累赠通奉大夫,江南安徽等处承定布政使司布政使。配李氏,初赠太淑人,累赠太夫人。
    (十世)寰(1564-1644),字鉴我,号开三,明天启七年举人。崇祯十年会试不第,奄博群书,精研性理。著有《四书诗经讲义》,《五经集通鉴约》诸书。初仕北直静海知县,后左迁姑苏,旋授太平知县,升河南怀庆府同知。告休归隐怡云岭,学者称怡云先生。清顺治十年,值判镇海,骂贼殉难(胶镇营总兵海时行兵变遇害)。
    (十一世)若真(1608-1691)。
从法氏家谱看在法若真之前没有法姓迁至胶南县居住,在法氏宗谱中第十六世“德流寓王哥庄,其后无考”。宗谱记载第十六世法德迁至胶南县王哥庄居住。

    自法若真以后第十二世法、十三世光祖、十四世坤宏、十五世嵩龄,直至十九世伟堂均为世代官宦兼学者。经史、诗文、书画颇有成就,家学大盛,遂有“海表世家”之称。

    《胶南县地名志》载:“尚庄,位于县城西北15.3公里,风河上游西岸,杜(南杜村)张(仓)公路两侧。地处丘陵。
    据传,明初法姓由小云南迁此立村。因有庙,故名和尚庄。清初,因含义不好改称尚庄。”

    根据上述记载,尚庄法氏乃明洪武年间移民来到胶南尚庄。90馀年后(成化年间),胶州法氏一世祖法典“任胶州学正,遂家于胶”。

    佐证二:根据法若真诗文中的内容也明确的说明了自己的家在何处:法若真在《滴水岩绝顶海棠》诗序中曰:“……山下有宋氏构屋数椽,种花树数十亩,兄弟皆好客。余十八岁从先大夫避兵来。”上述序文是作者记述了自己第一次从胶州城来至铁撅山脉的平安岭滴水岩。“……所谓古之胶西者,是耶?非耶?又十年,避兵于杨家山,去滴水十里。……。”从此段文字看,作者第二次从胶州城至铁橛山里的杨家山。这是作者在踏入仕途前来到滴水岩的记述。“……又二十年,再避兵,遂家黄山。枕七宝,面百儿,饮珠水,钓兰河,去滴水三十里,余以老且病,不能出门户,亦不复问山头之海棠何状。甲子七月,谈伯复先生以寸椷谓天下形势……”此段序文是作者仕途受挫归里后,居于黄山,但因为年高体病,距滴水岩三十里没能如愿再登此岩。根据此文“甲子七月”推算应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也就是作者去世前七年创作了此诗和序文。诗曰:“六十年前发未秃,六十年后形如木。可怜牛马懒驰驱,可怜湖海行蹙蹙。从官岳牧无一长,卖尽城南千亩竹。锵锵戈甲惊归魂,力结黄山构茅屋。窗中卧看滴水岩,墙头四补双珠谷……云溪溪北老丈人,八十著书号白复。尺素回家卖柴夫,解授黄山手一掬……”此诗乃古体长诗不能全录,就上述内容明确说明,从官归里后,卖了城南的田地来至黄山,构屋居住的情景,但在胶州城云溪河北岸居住的岳父(崔炳),还有书信往来。此诗写得情深忧伤,离家来至黄山别有一番隐情与寓意……

    就此诗与序文内容看法若真在明天启六年(1626)、明崇祯九年(1636),两次避兵乱来到铁橛山。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家黄山”七年之后,法若真离开了人世。

    佐证三:法典任胶州学正,遂家胶州,世代传至现在。法氏在胶州城内是名门旺族,法氏所居住的街称为法家街,在今天的常州路小学南边,现已建成宿舍楼,为常州路76号西。

    在法家街东头,水寨街的东侧有法家祠堂三开间,独门独院,气派非凡,祠堂解放前后被拆,现为常州路东侧,水寨花园3号楼处。

    根据作者《滴水岩绝顶海棠》诗曰“云溪溪北老丈人”,此句记述了他岳父崔炳居住在云溪河北岸,作者居住在云溪河的南岸,这与清道光廿五年《关厢建置开方图》所绘制的河流,街道是一致的。上述材料证明,法若真自1608年生在胶州直至1684年遂家黄山前,其家居胶州城法家街76年。

    据《胶州乾隆志》载:“法寰墓,治东南十五里海宁社。法官墓,治南五里景尧社。法若真墓,治东南七十里镜台山下。法若贞墓,治南五里怡云岭。”从史志记载看,上述两父子各葬其处,法若真墓在现在胶南县境内镜台山下。也不能说明法若真是胶南县尚庄人。从法若真与其父法寰、法若贞与其父法官所葬的墓地,各居一方看,他没有按照习俗一宗选一块墓地按辈份排列安葬,这只是官宦家族一种比较特殊的安葬形式。法若真在《再修法氏谱说》中曰:“……今于二月清明日修谱书之后生者登于册,复后图书后之死者登于系,期大小宗十五以上者皆合祭于家祏”。家祏即为法氏祠堂。

    虽然法若真不是现胶南县尚庄人,但是胶南县的铁橛山与黄山在法若真悲壮的人生生涯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法若真出生在胶州城名门望族,官宦之家。为避战乱走出书房。两次来到铁橛山麓,两次避战乱的经历,使他亲眼目睹了明王朝的腐败,和劳动人民经受着民不聊生的灾难生活,这使他在青年时期直接与劳苦人民接触,也象劳动人民一样过着惶惶不安的避难日子。这使他作为一位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真正的认识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道理。为此他认真地刻苦读书精研经典古籍。铁橛山给了这位学子灵感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精神,他也没有辜负铁橛山,他达到了励精图治的理想。铁橛山像云梯一样把他送上了封建科举制度的高峰——进士。这是法若真政治生涯中难以忘记的艰难历程的第一步。在铁橛山避乱就读的经历,使他能在政治仕途中“剖其奸,举国惊为神明”,兴利除弊,提出“七策”,时人称为“德政”。创“风、火、雷”三种公文“催征法”,以免官吏在催征中给人民增加负担。并有“体恤百姓,倾家替五县灾民代交荒田租税”的壮举,此举在封建社会的官史中是罕有的。

    “崛起嵯峨者,铁橛山也,山高数百丈,悬崖如盖,水从石罅中落,半腰滴,淅淅成泉,褥雨不溢,大旱不涸”。这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在青年时期法若真的心灵中,播下了天然美景的种子。铁橛山的“峭壁对峙,天半双悬杜鹃,飞挂锦幔朱帏,望之皆在云霞深处”的自然景观,孕育了这位以书画名重长安的黄山画派创始人之一的法若真。

    “锵锵戈甲惊归魂,力结黄山构茅屋。”康熙二十三年(1684)法若真怀着矛盾的心情借故避兵来至满山荒草的“黄山”构屋隐居。比起文人归隐山林,寄情诗画要凄凉得多,那时的黄山真是荒无人烟。法若真是一位爱国忧民的封建官吏,在江南安徽布政使任上,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阶段。此时遭到弹劾,是他自己没有预料到的事情。此事对他的打击是致命的,“锵锵戈甲惊归魂”就是自己遭遇的写照。此事使他产生了无脸面见江东父老之感,但是又深深的怀念自己的辉煌往事:“谁劈莲花万丈峰?谁散丹珠千百斛?”自己把千百斛粮食为五县灾民代交荒税的义举,像安徽的黄山莲花峰一样,永远铭刻在五县人民的心里,可是年老体弱而多病的法若真这时想到的是“黄山”。荒凉的黄山虽不能与江南黄山相媲美,但“黄山”二字是一样的,法若真这时还在想着江南安徽五县的灾民。家乡的黄山也许就是他自己政治生涯结束的选定地。一切官场上的险恶、黑暗、天灾人祸都被“窗中卧看滴水岩,墙头四补双珠谷”的自然景观割之于千里之外,但心灵深处的隐痛、宁静凄苦的境界,集中地反映出他的思想感情。虽然当时的黄山枯寂荒漠,空虚无物,令人生寒,但他选定在此隐居,大有清高绝俗的高士之意。这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法若真就像自己的山水画作品一样用简练之笔再现自然、意境清幽、意象空灵、笔墨浮动、潇洒拔俗、不染尘氛、烟云弥漫的“禅境意象”,就这样心怀黄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虽然法若真不是现在的胶南县人,但他与胶南县有着无法分割的情缘。法若真选择了现胶南县境内的黄山隐居,是其对自身仕途辉煌的一种怀念,也是他面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内心深处的寄托,对受挫伤痕的慰藉。

                                                                (作者系山东齐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