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造价软件下载:港澳台大学教育特色PK内地高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38:55

【一】 去港澳台读书,有压力也很新鲜

香港:全英文授课学习压力大

在香港上大学的吴同学表示,无论香港的哪所大学课业压力都是很大的,这主要会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全英文授课的压力,解决办法就是带一个录音笔,把当日老师所讲的内容录下来,回去以后反复听,这样就可以早日适应老师的语音语调和专业词汇,尽快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就是需要阅读大量的材料。

吴同学读的是法律,每周都有很多的案例要看,时间十分紧张,他的解决办法就是组成学习小组,将每周要看的东西大家分摊下来,回头找个统一的时间一起串讲一下,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一来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二来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所负责的章节,更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地通读。

澳门:开阔视野学到新鲜东西

阿贞本科读的是澳门科技大学会计专业,说起自己在澳门求学的最大感受,她用“视野开阔了很多”来形容。

阿贞2006年毕业于南海中学,当年的高考分数是627分,同时被广东商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录取。经过几番思想挣扎,她最终选择赴澳门读书,“我是希望能开阔视野,也想着能学到很多在内地可能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澳门科技大学,阿贞凭借高考的高分数轻松获得4年的奖学金,免去每年25%的学费。

“我到了澳门很快就适应了,因为大家都讲广东话。”阿贞说,让她高兴的是有很多澳门人开始学习普通话,而普通话更是成为澳门当地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阿贞认为,这与澳门回归后与内地交流密切有很大关系。“我的很多澳门同学和朋友表示毕业后到内地找工作。”

台湾:学生平时表现尤为重要

2009年下半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夏晨曦作为交流生赴台学习,就读于台湾静宜大学的英国语文学系。她说,学校对外语教学十分重视,虽然静宜大学有关语言的专业只开设了英语西班牙语日语,可学校另设了外语教学中心。该中心对全校学生开放,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那里学习有关的语言课程,并同时修得学分,语言课程设置多样,涉及多个语种。

静宜大学对学生的考评方法十分新颖,一般而言,期末考成绩只会占到最终成绩的20%~25%,这样一来,学生平时的表现尤为重要。作业的形式丰富多变,而这点也是她刚到台湾学习时觉得较难适应的地方。比如,口译课的老师会要求学生制作介绍台湾景点或小吃的视频,请学生自己配音。

 

【二】 港澳台与内地高校比较

焦点1

哪个文凭含金量高?

港澳台高校含金量哪个更高?对此,大学排名情况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参照。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公布了两岸四地大学的排名,在排名中,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分别有68所、24所、7所、2所;从这可以看出,整体而言高校的总体实力依次是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高校。

进入十强的高校中,大陆只占4席,港台各入3席;其中,清华大学和台湾大学并列第一,排在3~7名的分别是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台湾新竹)、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这显示,在一流高校中,港台高校和大陆高校不分上下,澳门高校略逊一筹。

焦点2

要多少学费?有多少奖学金?

在大陆一流高校,公立院校每年学费5000~10000元,而且多年来几乎没有大幅上调。二B院校学费则约在1.5万元左右,一般家庭咬咬牙可以承受。

相较而言,港澳台高校学费比较昂贵。港校以高学费著称,每年动辄10多万。而且进驻5年来,学费不断提高,大概是本地学费的十倍左右。当然,在高学费的伴随下也有高额奖学金,其中全额奖学金高达45万,是大陆和澳台高校望其项背的。

在澳门高校,公立学校学费约人民币2万多元,加上住宿和生活费,每年花费约为5万元人民币。其他澳门私立高校学费则是公立学校的1倍多。总体而言,澳门高校学费虽然只是港校的1/4,也远高于内陆高校。另一方面,澳门高校的奖学金金额不比港校,数量不算太多。以澳门大学为例,全额奖学金仅20名,外加澳门基金会奖学金也不过5名。澳门其他私立学校奖学金相对比较少,而且门槛很高。以澳门科技大学为例,该校虽设置20名特等和一等奖学金,但是要求高考成绩分别高于该重本线100分、50分,而这样高分的考生选择进入澳门高校微乎其微。

在台湾,大陆学生在申请就读时,需要提供至少10万元人民币的财力证明。台湾私立高校平均学杂费约为每年2万~3万元人民币。粗略算来,在台湾读大学,学费加生活费每年约5万人民币。大概是大陆高校的2~3倍,这样的费用对于不少家庭来说都可以承受。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台湾高校的奖学金并不多,此前,台湾出台法律规定大陆学生不给奖助学金、名额受限制,只有有实力的高校如辅仁大学自立奖学金吸引生源。

焦点3

就业情况怎么样?

在大陆,高校的就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但是仍有许多大学毕业生抱怨找不到工作。选择港澳台高校,不少家长都希望在毕业的出路上有更广阔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香港高校已有两届毕业生,他们当中毕业后大部分留学深造或在香港攻读硕士和博士,少部分留在香港工作,另外极少部分返回内地发展。近年来,香港政府对于留港的学生有暂缓就业措施,允许学生留港一年找工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孩子的就业问题。

不过,对于澳门和台湾政策辅助较弱。澳门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澳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出路是继续报读澳大硕士课程、申请外国大学深造,以及回内地工作。在澳门,不具备居民资格不可以在当地工作。“就业保障政策系政府部门制定,我们只能鼓励学生找公司签约,同时支持学生留澳发展。如果在澳门找到工作,雇主就会帮你办理相关证明。”

相较于香港和澳门,台湾在这方面“封”得更紧了。台湾方面存在歧视政策,要求大陆生不得校外兼职打工,毕业后不得留台就业。此外,大陆家长每年仅能赴台两次、每次只可停留15天等原因,也导致多数大陆学生和家长对赴台学习持观望态度。不过,台湾高校称,学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就业有优势。

 

【三】香港中大校长:别让排名挤掉大学首要使命

现在,有些学生报读大学或选择专业时,不是基于兴趣,而是排名;有些家长为子女选校时,不是基于教育素质,而是排名;有些雇主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不是基于他们的才干和品德,而是他们所念大学的排名;有时候,大学的赞助人提供资源,不是基于他们对提升教育素质的认同,而是大学排名采用的表面化的研究指标。

不少人对这些排名制度采用的方法所知不多,却把大学排名(或个别学科的排名)奉为无上权威,视为评核排名榜上各院校表现的最重要尺度。我们常常慨叹教育制度因市场价值而蒙污,可是我们(学生、家长和雇主)却也正在造成这个问题。

部分学者和大学领导层极度重视如何“参与游戏”。为了获得更高名次,一些大学甘愿施展“策略定位”手段,招聘知名度高的研究人员,以刺激研究产量──严格来说,这些都是校外制造、可以实时纳为己用的研究产物。传闻有些大学甚至付酬予外地教授为访问学人,以便将其名字列作附属教学人员,从而将其研究成果计算在内。这样一来,我们跟聘请外援的球队有什么分别?这些挂名或美其名曰短期的“星级研究员”,可能惠及学生或提供优秀教育吗?他们对建立一支长远持久的研究团队能有多大贡献?他们的研究对本地社群又能带来多少裨益?

一旦要参与排名游戏,“影响力低”的研究便会边缘化。食物安全、环境科学、人文学科和某些社会科学学科便是例子。本土相关性强而对全球影响力不大的学科,一般被视为次要。如果大学的使命是教育学生、创造知识,以改善人类生活的素质,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同时促进我们的文化和承传的话,我们便需要在“影响深广”的科技研究和影响力相对较低的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维持平衡。

今日的大学对教育、启导学生可够重视?哈佛学院前院长哈里·刘易斯指出,当今“教授是以学人和研究员的身份获聘,而非为年轻人解惑、厘清价值和观念的导师。大学不期望教授帮助学生,而是另聘辅导人员和顾问,甚至免除教师在这方面的职责,吹嘘同侪辅导制度,利用学生做教授当做的工作,且引以自豪。”排名已把大学的首要使命──教育排挤为旁支。

且让我们返璞归真。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生命、帮助年轻人发展为思想成熟、才德兼备的成人。书院是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寻找理想和人生目标的地方。延聘教授是要让他们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启迪年轻人心智,与他们分享价值和哲理,同时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我们该对信赖我们的社会,对给我们提供资源的纳税人,最重要的是,我们该对把其黄金岁月里的学习机会交托我们手中的新生代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信息来源于人民网、信息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