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杉:中国外交中的易经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38:1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后人的影响也极为深远。而作为我国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著作《易经》更是充满玄机,中国外交中的“刚”“柔”相济、以和为赢等外交策略则更多来自于《易经》中的智慧。
   
      “时”至为重要
  借势增力,时机十分重要。《易经》中五次告诫:“与时偕行”。万物变化,因天之序,“时止则止,时行则行”,乘时而动才能用势。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数次突破,皆因天时,才得以一马平川。
  《易经》的“时”,还指时间。万物变化聚于时,成于机。从古至今,最强大的武器往往是时间。刀对刀,枪对枪,是赳赳武夫的较量。用时间对刀枪,天下无敌。使时在己,并能用者,天下第一流的战略家也。在对台战略上,大陆用的便是“时”,使时在己,不在彼,用时间创造时机,进而成“势”。对美战略也是如此。    “空”高深莫测
  《易经》中“时”之重要,显而易见;高深莫测者,当数“空”。“时”仅构成“势”的一部分,守株待兔式的傻等,人人皆会,但机会渺茫。唯执“空”者,机会才会源源不断。
  《易经》中的“空”指万物的位置、组合、对应、形状、空间、大小(实力)。这些均影响着“势”的大小有无。首先,位置即卡位至关重要。《孙子兵法》中的“石头”,如果置于平地,无坡可滚,石块再大(即实力再强),不会有势。这是位置不对,卡位不准。
  《易经》讲究的不是听天由命,而是积极进取。其卦爻列出人生64种大环境和384种小环境,它实际上是告诉你,如果你处在这一卦(这一环境),如果你如何如何,其结果就会如何如何。换言之,如果你主动进取,就能改变这一结果。积极卡位就是主动进取,改变不利处境。
    例如,《易经》的重卦泰卦和否卦,均由两个单卦乾卦和坤卦组成,但是乾坤两卦所占位置各异,上坤下乾为泰卦,上乾下坤为否卦。其实,《易经》是在告诉人们,“天道无吉凶”,即使在不利情况下(否卦),只要积极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可以否极泰来。
  外交亦如此。例如,上世纪80年代越南占领柬埔寨,中国是采用逆向卡位战略,在外交上逼苏联压越南撤出柬埔寨,同时与东盟国家和西方紧密配合,将越南扩张封死。这样,数年后,越南吃不起这个消耗,撤出柬埔寨。
 
       “刚”“柔”相济
  《易经》中,事物变化(如“势”),既出于“时、空”,又来自“刚、柔”(即动、静、阴、阳、刚、柔)。同是蓄势发力,借势用势,刚柔不一,结果则不一。有时该动,有时则该静守。
  刚柔相济,其结果是“走曲”,而非象纯刚、纯柔那样直进直退。《易经》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的变化,最佳路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中国外交的走曲取胜,首先是不和美国的关系搞僵,不与其迎头相撞。其次为融入。西方有句俗话,翻译过来就是“斗不过,就顺着它。”但是,中国古人的智慧是顺着它,又顺势融进去,改变它。
  在当今相互制约的国际关系中,不横冲直撞,“因之”和“化之”显得格外重要。有时不必重起炉灶,而是利用其中有利因素,“因之”,为己所用;同时“化之”,化解其中不利成分。举东盟地区论坛为例,中国不是拒不加入,而是进而“化之”。 
  对于不能加入的如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等,中国不是采取“非友即敌”的一刀切态度,而是“你发展你的,我发展我的”。一是发展与这些美国盟友的关系来冲淡美国与其的双边关系,使其逐渐松动乃至最终虚化、空洞化;二是发展地区多边外交机制,以多边促进双边。至少使其多个选择,使其对外关系复杂化。    捆绑战略
  《六韬》中“化之”,仅是“其次”,而“太上”,即最高层次,则是“因之”。中国对外战略的“因之”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是在“全球化”和中美关系上。比较一下美国对华与对苏联政策就可以发现,美国认为苏联具有传统的扩张因子,一直对其采取围堵战略,封住、堵死。对中国则相反,则是设法把它从独自封闭状态中拉出来,融入西方市场,来按照西方模式来改造它。
  中国应对的高明之处在于不是用更加封闭来对付美国这一战略,而是“太上因之”,因势利导,顺手牵羊,融合接轨到整个西方乃至全球市场。通过与美国结成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把两国捆绑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局面,使美国不敢出重拳。这是一着相当厉害的“绵里藏针”、“以柔克刚”战略。高明的战略不是阴谋,而是明明白白告诉你,你知道它,但就是无法对付它。    以和为赢
  走曲战略的神来之笔当数“以和为赢”。中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多种东亚地区多边机制,其结果是在亚太地区,多边机制林立,美国建不成自己主导的跨亚太安全机制,中国也建不成严格意义上的东亚共同体。这样,从面上看,美国和中国谁都没赢。其实,谁都没赢,就是美国输了。
    道理很简单:美国需要泾渭分明,早定框架,而中国需要战略空间和时间。这样的走曲,以和为赢,胜过以赢为赢。如果以赢为赢,便会咄咄逼人,不适可而止,反而贪功冒进,结果是,为丛驱雀,为渊驱鱼。不但建不成东亚一体化,反会驱使一些原本中立的国家转而对付自己。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硬实力易见,软实力难求,“势”更为难见,变化多端,它是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国家实力和外交的实施。美国有第一流的实力,但往往不用“势”,有“力”无“势”,构不成“势力”,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中国善于用“势”,但还没有第一流的“力”,因而也还未构成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