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靠山镇:《师说》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07:01
《师说》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一、乎

“乎”是常用的语气词,可以表示疑问、反问、感叹、选择、揣测等各种语气。又常用作介词,相当于“于”。还可用为助词,作动词、形容词词尾。本文中“乎”有语气词和介词两种用法,分别举例于下:

1.用作语气词: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与副词“其”相呼应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吧”。)

②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语气)

2.用作介词;

③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吾。(两个“乎”都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第一个表时间,可译为“在”。第二个表比较,可译为“比”。)

二、所以

“所以”在古汉语里不是一个词,“所”是特殊的指示代词,“以”是介词,它们与后面的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短语,基本的意思有两类。现从本文和《察今》中举例说明于下:

1.“以”当“用”讲,“所以……”可译为“(用来)……的人(或工具、手段、方法、根据)”,“用来”二字有时可不译出。如: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2.“以”当“因”讲,可译为“……的原因”。如: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所以为圣:成为圣人的原因所以为愚:成为愚人的原因。)

③此其所以败也。(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所以”有时还和“者”相配合,构成“所以……者”的格式,表达的意思和“所以……”相同。如:

④先王之所以为法,何也?(所以为法;制订法令制度的根据。)

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这里以这两个句子作代表,说明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的问题。古汉语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在短语的主谓之间加一个结构助词“”,“”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短语的独立性。现代汉语里主谓短语同样可以充当句子成分,但短语的主渭间不需用任何结构助词。所以文言文里的主谓短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字不能对译。上边第一句中“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用作句子的主语,“”是用于短语主谓间的结构助词。这个短语译出来是“从师的风尚没有流传下来”。本文中这样的例子还有以下两个。

①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欲人之无惑”,这是一个动宾短语;“人之无惑”是个主谓短语,作动宾短语中的宾语)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作句子的主语。)

如果主谓短语的主语是“其”,就不加结构助词“之”。如“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句,“其为惑”是主谓短语充当句子的主语,这个短语的主语是“其”,后边就不再用“之”。这是因为“其”是个表领属关系的代词,它相当于一个名词加“之”,“其为惑”就等于“惑之为惑”。全句直译出来是:疑惑的问题作为一种疑惑,始终不能解决了。相同的例子本文中还有: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作分句的主语)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句子的宾语)

⑤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前句主语是“古之圣人”,谓语“其出人也远矣”是个主谓短语,这个短语的主语“其出人”又是一个主谓短语。后句类同。)

四、吾从而师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这里谈谈意动用法。古汉语里,名词和形容词都可以用于意动。

名词用作意动,是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当作)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可译为“把……当作……”,如上边第一句“吾从而师之”中的“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句意是:我跟随他,把他当作老师。本文中相同的例子还有:

①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形容词用作意动,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宾语)……”或“以(宾语)为……”。如上边第二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全句译出来是:巫医乐师百工这一类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辱。相同的例子还有: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矣,而学于师。(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师焉。(师:以从师为可耻。)

五、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读这个句子,有三点基础知识要注意掌握。

1.“无”是连词,相当于“无论”“不管”,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不论在任何条件下,后一分句则表示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无”的后面常有意义对立的词语。本句中“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是第一分句,意思是“不管地位高(不管)地位低,不管年纪大(不管)年纪小”,为求译文流畅,括号内的“不管”可删去,并加上“还是”二字。

2.“所存”,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和动词“存”组成的“所”字短语,“所”在这种短语中指代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物、事等,这里的“所”指代地方。“所”字短语是名词性的,翻译可把“所”指代的事物作为中心词译出。“所存”就是“存在的地方”。“所”字短语既是名词性的,它前面就可以带定语,“道”和“师”分别是两个“所”字短语的定语。

3.从句式看,第一分句是一个判断句。两个“所”字短语分别作主语和定语。这一分句直译出来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为求译文生动流畅,可译为“道理在哪里,老师就在哪里”或“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

六、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读这个句子,要注意以下三点。

1.虚词方面: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指童子,在“授之书”这个双宾语结构中作近宾语。三个“其”都是代词,第一个指代“书”;第二、三两个是指示代词,可译为“那”,或略去不译。

2.凝固结构“所谓”:这是一个形容词性的结构,是后面的“者”字短语的定语,可译为“所说的”。

3.句式方面:这是一个并列复句,两个分句都是判断句,从肯定、否定两方面对比说明问题。两个分句的谓语都是“者”字短语。

全句译出来是:那小孩子的老师,是给孩子教书,(帮助他)诵读书中文句的人,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七、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句式特点方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都是宾语倒装在动词之前。

2.词汇方面:两个“或”都是代词,作“有的”讲,分别指代“不知句读”和“不能解惑”两种情况。“不”,是表否定的副词,常和肯定的部分对举。因为正面的意思上文已经说明,所以“不”所否定的内容不再重提。它的具体含义视上文而定。本句中“不”与“师”对举,“师”用为动词,从师,所以“不”的意思是“不从师”。两个“焉”,都是语气词。“小”“大”,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小”指小的知识,即“句读”;“大”指大道理,即关系到品德修养的“解惑”。

3.内容的层次和前后关联方面:这一句用的是并提分承的写法。“句读之不知”和“惑之不解”是并列提出来的两种情况。“或师焉”、“或不焉”分别与这两项中的前后项相承,“或师焉”承“句读之不知”,“或不焉”承“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又分承上文两种情况:“小学”承“句读之不知”“或师焉”而言,“大遗”承“惑之不解”“或不焉”而言。

整句的意思是:(一种情况是)书中的句读读不明白,(一种情况是)疑难问题不能解释,有的去从师,有的不去从师,小知识要学,大道理却丢掉了,我看不出他们的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