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在烧纪录片第四:傅佩荣 -沉思死亡以增益个人生命的内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22:53
「安宁基金会」举办一系列关怀临终与死亡的座谈及演讲,希望引发社会大众对于老者与病者保持适当而正确的态度,并且透过沉思死亡以增益个人生命的内涵。

 

   人在出生时,多半是胡里胡涂的;走在人生道上时,也未必完全清醒;如果死亡还不能让人悚然心惊,认真想想生命的意义,那么万物之灵的美称恐怕是徒具虚名了。法国哲学家伏尔泰 ( Voltaire )说:人是所有生物中,唯一知道自己会死的,并且,人是借着经验与观察而得知的。问题在于:许多动物在濒临死亡时,也有预知的能力。例如,孟子见齐宣王时,谈到宣王曾经看到一头即将杀来祭祀的牛害怕发抖的样子,于是心中大为不忍,就吩咐「以羊易之」。这是「见牛未见羊」的史实。不过,动物毕竟不像人类,可以在青春欢乐的年代就清楚知道自己终于会死,并且知道这是普遍而必然的命运。

 

    不过,人真是借着经验与观察而得知死亡的吗?先说肯定的立场:根据心理学研究,小孩到五岁时,知道人会死,但还会再活过来,因此他对死并无个人的情绪反应。六岁时,他开始有情绪反应了,进而把死连接上杀害、疾病与衰老,但是还不相信自己会死。七岁时,开始怀疑自己也许会死;八、九岁时,终于肯定了所有的人都会死。表面看来,这是配合经验与观察所得的知识。但是,如果有人从小「不曾」有过这些认知机会,难道就不会知道自己不能永活吗?

 

    针对这一点,德国哲学家谢勒 ( Scheler ) 站在不同的立场。他认为:死亡并非得自经验与观察,却是人的意识作用之天生结构的直觉所得。人的意识对于生命的直觉,最明显的就是「时间的流逝」。时间有三重向度:过去、现在、未来。累积越多的过去,表示年龄越老,那么未来自然也逐渐缩短了。即使不谈生理机能的退化失灵,人的意识也能毫不费力就直觉必死之悲哀。

 

    以上两种立场并非真正矛盾。人在经验与观察中,知道「死亡」是一个必然的事实;但是若要感受死亡之迫切压力,则需要意识的直觉作用。不过,「意识」是个复杂的东西。近代心理学家大都接受「多层意识」的理论。以死亡为例,以下哪一种说法正确呢?其一主张:不知道自己会死,是浮面意识;若是进到较深一层,就知道真相了。其二主张:知道自己会死,是向外学得的浮面意识;人在潜意识中,都是相信自己不死的。

 

我们暂不判断孰是孰非,因为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很少人真的「相信」自己会死,知道与相信之间,居然有如此颠倒的关系,实在令人惊讶!我们若知道某事,哪里还会不相信呢?若是不知道,就需要依赖相信了。为什么说「很少人」相信自己会死?只须注意大家的生活态度就可以找到许多例证了。

 

现在要继续探讨的是: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原始民族(初民)大都相信死亡不是自然现象,人既然出生了,就没有理由要死。因此,造成人死的因素是鬼神或恶灵的作怪。何以作怪?理由不一而足。并且,人即使死了,还会以某种方式活着。月亮有圆有缺,构成循环过程,生死何尝不然?此外,基督徒也相信死亡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最初的祖先犯了罪之后的惩罚。关于「原罪」的问题,牵涉许多神学背景,不谈也罢。我们要思索的是:即使死亡是自然现象,也不代表生命是自然现象。

 

于是,问题转个方向:到底生命是自然现象吗?换言之,生命是大自然顺势发展的演化结果,还是一种难解的奥秘?所谓「奥秘」,是指生命本身不只是生老病死的过程,还有特定的意义与目的。我们对此未必有明确的共识,但是如果一生之中不曾认真的思索一番,实在算不得一个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