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实训体会:《左手参禅,右手修佛》第006~010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48:31
第006章 莫愁船儿无底,有心就能渡河
  想必在中国,每个人对于《西游记》这部电视剧都烂熟于心。话说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灵山脚下时,被一道波涛汹涌的活水挡住了去路,眼看真经就要到手,这可如何是好?虽然几个弟子都是神通广大,可若唐僧借着他们的神力到达河的对岸,就显得没有了诚意。就在此时,一个人驾驶着一艘无底小船,将他接引了过去,至此脱胎换骨,终成正果。
  船儿无底,又怎能渡河呢?其实就贵在唐僧有一颗虔诚(qián chéng 虔:恭敬。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的心,此所谓"莫愁船儿无底,有心就能渡河。"
禅来源于生活,生活造就了禅
  从前有一位无相禅师,他的禅道修为十分高深,一个云水僧听说后便前去拜访论禅。不巧的是,禅师有事出门去了,寺中的侍者便说道:"你如果有事的话,我可以代为转告。"云水僧说道:"不行,你还太小了?"侍者有些不服气:"年龄虽然小,但我的智能却并不低!"云水僧听了便想考考他,于是随手比了一个小圆圈,并向前一指。侍者看到后就摊开双手,划了一个大圆圈;云水僧又伸出了一根手指,侍者便伸出了五根手指;最后云水僧又伸出了三根手指,侍者却用手在眼睛上比划了一下。
  看到这儿,云水僧马上就显得有些慌乱,掉头就走。他边走边想:我第一次比划小圆圈,再向前一指,是问你的胸襟有多大,他说有天空那么大;第二次我又问他自身如何,他回答说已受戒五年;最后一次我问他三界,他却说三界就在他眼中。试想,一个侍者便有如此高深的禅道,那么无相禅师就更加了不得了!"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了,侍者便向他说起白天发生的事:"今天来了一位云水僧,不清楚他是如何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就用手比了一个小圆圈,说饼只有这么大,我就比了一个更大的;他又伸出一个手指,问我一文钱一个吗?我回答他五文钱一个。最后他伸出三个手指,问三文钱行不行,我指了指眼睛说他不识货,没想到他却走了。"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
  作为一种古老的禅说,佛经自古以来就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很多人为了祈求平安和幸福,都曾经去求佛祖保佑。佛祖在世人眼中,一直都是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佛,所谓"禅学"也不过是人们编写出来的而已,但却能以一种精神力量寄托在经文当中,不可谓不传奇。因为有了禅学,才有了佛存在的意义。可以这样说:只要心中有禅,便处处有佛。
  为什么有些人享受到了高级的物质生活,心中却得不到片刻的宁静?为什么有些人每天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内心却异常的空虚?为什么越是高高在上的人越是容易觉得痛苦呢?其实这一切现象,就是因为人们心中无禅造成的。心中有禅,一切便可顺意。因为禅并不反对人们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只要不过分就可以。如果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禅,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心中有禅,万事皆顺
  从前有一位禅门弟子,他研习禅学时间不长,对于"一切烦恼源自取,既取之,又如何解脱",感到颇为困扰。他很想去请教师父,又怕遭到责备,便很有技巧地问道:"师父,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缸里面,当他慢慢长大后,想要从里面爬出来,却发现无从脱困。此时应该怎么办呢?"师父听完之后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随口叫了这个弟子的名字,他随即应喏。师父说:"你看,这不是已经出来了吗?
  其实,一个人究竟活得束缚还是自在,完全取决于内心。什么时候醒悟了过来,什么时候便能离开那些虚妄的意识,故事中师父对弟子的回答,其实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寒山寺"由于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而出名。可是如今,寒山寺早已不复当年的风采,被无数的商城包围,寺中的佛意似乎也离现世越来越远。人们到那里更多的是听金融家的演讲,而非禅意。但实际上只要心中有禅,又何必在乎是否每天都去进香呢?
  世人之所以总是经常被烦恼困扰,就是因为他们总是把事情看成是非白即黑,稍有不如意,便会产生"全盘尽失"的心态。最后作茧自缚,坐困其中。禅家告诉我们,你必须扫除心中的障碍,那就是净的功夫,使你的心中成为净土。风和日丽,万物并育,免于狂飙和霜雪的凌虐,免于雷电的袭击,免于一切烦恼和坏念头的危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世界,其实和外界是一样的。那里面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风有雨,有四季变换也有昼夜交替。当你心中有禅时,那个世界就会变得格外美好,即使经受了一番狂风暴雨,也最终能够恢复晴空万里,春风拂面。而当你的心中不存在禅时,就会变得黑暗无比,就好像太阳永远地沉落下去,等待你的只有永无止境的黑暗。 第007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古话出自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意思是说水太清澈就没有鱼,人过分精明就没有朋友。意在强调做人不可过于较真,否则就会活得很累。是的,每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及缺陷。自己都无法做到完美,又怎可过于严厉地要求别人完美呢?因此,对于小的过失,应该包容谅解,对于大的错误,则应该鼓励别人进行改正和完善,这才是处世待人之道。
水至清则无鱼
  有个男孩,他家里养了一池塘的鱼,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这些鱼游来游去,跳上跳下。不过,令男孩感到不能理解的是,父亲从来都不给池糖里加清水,每次都是用掺和着泥土和杂草的水来代替。有一次,男孩看到池糖里的水实在过于浑沌,挡住了他的视线,便忍不住有了给鱼换清水的想法。于是,他打开了清水的闸门,开始加水,看着池塘里的水变得越来越清亮,男孩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在这时,父亲突然回来了,他看到这一幕后顿时十分生气,狠狠地打了男孩一巴掌。一头雾水的男孩惊慌失措,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只见父亲快步上前关掉了清水的闸门,急切地跟男孩说道:"你难道不明白,鱼在太清的水中是不能生存的,是会死掉的。你没有听说过'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吗?"男孩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水太清了就没有足够的养分,鱼儿又怎么会喜欢呢?做人就是应该如此,凡事无苛求较真,才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毕竟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事物不多,也没有谁可以经得起太多的推敲,你一味地去苛求,只会招来别人的不满和怨恨,让自己活在痛苦里。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会与周围的人发生一定的联系。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由于爱好、学识以及成长环境、社会分工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不同性格类型的人。想要和他们保持正常的交往关系,就不能只定一个标准。因为有些标准可能对某些人适合,但未必适合另外一些人。
  但世人往往将人际环境看得过于简单化,只想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人,结果却总是因为定调过高而无法合拍,曲高而和寡也。久而久之,便在自己的周围建立起了一道无形的围墙,自己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若一个人经常都有这样的情绪,即使有超类拔群之能,也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至察则无徒
  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弟子东游,一行人走了很长时间,都是又累又饿。这时看到前面有一家酒馆,孔子便吩咐一个弟子去向店老板要一些吃的。弟子来到酒馆前对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生,我们和老师走累了,请老板给些吃的吧。"老板笑着说:"既然你是孔子的学生,那么我便来考考你。我写一个字,只要你认识,你们就可以随便吃。"话毕,便随手写下一个"真"字。孔子的弟子说:"这太简单了,谁不认识呀,是'真'字。"老板听了却哈哈大笑:"连这个字都不认识,怎么还冒充孔子的弟子呢?"说完,就命店里的伙计将他赶了出去。
  孔子看到弟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且两手空空,便上前询问。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孔子决定亲自上前和老板说话。老板又依照前面的方法,说要写个字看孔子认不认识,孔子一口答应。老板写完后,孔子便一口说:"这个字念'直八'。"老板大笑道:"果然是孔子。"原先那个弟子十分不服,他问孔子:"这明明是个真字,为什么念'直八'呢?"孔子回答:"这是一个认不得'真'的时代,你非要认'真',怎么会不碰壁呢?看来这处世之道,你还需要再学习呀!"
  固然,做人不可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太认死理。太精明了,那也就没人敢与他做朋友,孔子就十分明白这个道理。
  人不能太精明,不能把什么事都看得太透彻,所以很多人才追求"难得糊涂"的生活态度。而那些自以为什么都懂,智商很高,动辄便将别人的心思抖搂出来,却不知道早已经得罪了对方。试想,又有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呢?俗话说的好: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况且,即使是圣贤,他也是有可能犯错的。人生短暂,被太多外在的东西牵绊时,人生也就不快乐了!到时候自己落到了孤独无依的境地,有了快乐之事无人分享,有了痛苦之事又无人分担,又该怨谁呢?只能怪自己处事不利吧。
  一面镜子用肉眼看上去是很平坦的,但如果在高倍放大镜下,它就会变成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上去很干净的东西,可是若拿到显微镜下,却到处都是细菌。而"至察"的人,其实就像是一个放大镜,无论什么事情在他们眼里,都是不完美的。这样的人不仅容易对别人形成片面的认识,对自己也无法辩证地看待。当然,这也并不意味完全放弃自己的原则,对所有的事情都视而见,那样的话同样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只是要尽量让自己做到不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更不可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 第008章 求人不如求己
  世人往往一遇到难题,就会将希望寄托在他人甚至是神灵身上,去祈求他人的怜悯和帮助,却忘却应去主动主宰自己的命运。一旦得不到满足,便会极端灰心失望,并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开。却不知,这只不过是多此一举而已。大凡希望通过他人的帮助来达到目的,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个没有力量的人,如何担负起人生的责任?如何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禅者都有着庞大的气魄和绝对的自尊,总是放眼于天下,着手于大局,那种"自修自悟自度"的精神,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求人不如求己
  话说从前有一位老禅师,能够预知未来、占卜命运,许多人慕名而来,想求他解决难题。其中有一位虔诚的老妇人,几乎每天都会来求见禅师。终于有一天,老禅师被老妇人的诚心所打动,他决定出面帮老妇人解决问题。他告诉老妇人,她可以提问三个问题,而自己一定会帮助他解决。老妇人想了许久,问了第一个问题:"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人前来膜拜您,那么您自己会有膜拜的对象吗?"老禅师回答道:"我会。"老妇人听后感到很惊奇,又问:"您本身的修为已经很高了,还会有求于谁呢?"老禅师回答:"我求的是我自己。"老妇人更加不解,她追问道:"为什么要膜拜自己呢?"老禅师回答道:"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这是一则关于禅的趣味小故事,读起来令人深思,回味无穷。"求人不如求己",多么简单又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啊!世人皆以为老禅师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却不知原来他也会遇到麻烦之事,但他清楚求人不如求己。乍听起来确实令人惊诧,但仔细想来却有高明之处,他的现身只是为了说法而已,相信那个老妇人听了定会有所感悟。倘若世人在遇到问题时,都先求一法度自己,那么便根本无需他人来助,正所谓"渡人者自度"。
  生活中我们常说一句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是的,每个人的人生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忙,但别人的帮忙只能作为一种外因存在,我们真正应该依靠的还是自己。因为朋友不可能总在你身边,随时随地给你帮助,父母不可能永远是你的港湾。如果你自己不努力争取,那么即使别人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因为自立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自立才是你自身力量的真正开发者。
  一个人若总是依赖他人,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人"。只有当他可以绝对自立自强时,别人才会觉得他是一个"顶天立地"之人,才能感觉到来自他身上的一种光环。求人的地方越少,那么依赖他人的地方就越少,这会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人间世相,使心灵得到自由。而一个自由的人,就会像一个充满智慧的禅师一样,眼中到处都是禅机,到处都是美好,万事万物都能顺其自然。
自开自门,自启自心
  从前有一个叫从谂的人,曾经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开悟之后便在一所寺庙中做了一名普通的伙夫。有一天,厨房里突然冒出了滚滚浓烟,里面还传出从谂急切的呼救声:"快救火!快救火!来人哪!"
  浓烟和呼救声惊动了寺里的众位僧人,他们急忙带上救火之物奔至厨房门前。几名僧人想闯进去救人,却发现厨房门被反锁,但窗户是开着的,浓烟正是从窗户中涌出。众僧都搞不清楚从谂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没有开门逃出来,反倒将门反锁,只是一味地在里面呼喊不止。就在这时,从谂又在里面喊道:"快说快说,只要你们说对了,那我马上就开门!"听到这儿,众位师兄弟更加搞不清楚状况了,如入五里雾中,这从谂莫不是被大火吓傻了不成?此时,寺中一位德高望众的禅师也被惊动,他来到厨房前看到这副情景,二话不说便向一位弟子索来钥匙,然后将其从窗户投入屋中,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这时,门开了,从谂带着会心的微笑从容地走出。众僧清楚地看到,其实厨房并没有起火,烟是从房中一小堆柴草上冒出来的。
  禅师给从谂的不是普通的钥匙,而是一把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正所谓"自开自门,自启自心",做人正是如此,不能总是乞求得到别人的帮助,自行解脱才是真正应该学习的智慧。在禅学中有一句"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表达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求人"是打造外部大环境,"求己"则是内因控制。只要肯努力、肯立志、肯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工作,就会把你心中想做的事做好。相反,有些人不相信自己,遇事总想靠他人帮着解决,别人也许能帮你一次,但任何人都帮不了你一世。所以,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你就能成功。当哪一天,你终于放弃依靠于别人的念头的时候,你就变得自立自强了,你已经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了。你能不借外力,自立自强,你就能把潜藏在你身体内的力量发挥出来,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当然,虽然我们不能总是依靠别人来帮忙,但却可以时常征求别人的意见,找出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如"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如果我们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接受一些对自己有利的、理性的指正,人生道路上就会少一些曲折,少一些坎坷。 第009章 人生咸淡两由之
  常言道:景由心生,境由心造。人生不是完美的,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不可过于在意,否则就会让自己陷入到无底的沼泽地中,无可自拔。
  少了一分挂碍,便能多一分自在;少了一分苛求,便会多一分安详。对生活不能太挑剔,它给了你什么,你就去接受什么,实在不能接受的话就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若是硬做无畏的"反抗",反而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当然,想要达到这种境界也是需要"修炼",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方可领悟。
生活本如此,咸淡两由之
  李叔同曾经是我国的一名著名艺术家,不仅优秀而且纯正。丰子恺曾经这样说:"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不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李叔同踏上了一条不平凡之路:1918年,他遁入空门,做了一名禅师,法号"弘一"。
  从艺术家到禅师,中间的跨度真够大的,而李叔同本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此以后,他断绝尘缘,超然物外,每日都刻苦地精研律学,弘扬佛法,希望可以普度众生脱离苦海。 
  1925年秋天,由于发生战事弘一禅师被迫滞留在宁波,在夏丏尊先生住所留了数日。夏先生发现,弘一法师所用的餐只有一碗白米饭、一道素菜和一杯白开水而已,实在于心不忍便说道:"一碟腌萝卜,你就不觉得太咸吗?"弘一禅师答道:"咸有咸的滋味。"夏先生又问道:"水中不添茶叶,不会觉得太淡吗?"弘一禅师又答道:"淡有淡的味道。"
  弘一禅师的回答简单到极致,却也深刻到极致,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百衲衣、破卷席和旧毛巾是一样的,青菜、萝卜和白开水是一样的,无论咸也好、淡也好,都能够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弘一禅师能有这样自在的心性,可见他的境界已经是何等空灵了!人间滋味,原本就是苦辣酸甜的融合,若是没有品尝过苦涩的滋味,又如何体味香甜的美妙?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风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这首《四时诗》是由诗人顾恺之所作。无独有偶,宋朝的云门慧开禅师,也曾留下一首传诵千古的关于四季的诗偈《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些又何尝不是"人生咸淡两由之"的至高境界呢?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特色,浓淡深浅不一,冷暖炎凉相异,每个季节都不是完美的,但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精彩。就像是人生一样,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有利有弊,没有哪一个阶段堪称完美。

跟自己比,要比出幸运。跟别人比,要找准对象
  我国著名的作家史铁生在《病隙随笔里》这样写道:"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丢了?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歪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是多么晴朗。后来又患了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面前都可以再加上一'更'字......"他写的如此从容,没有一点沮丧的感觉,作为一个残疾人,他尚能有如此见解,我们普通人又为何不去细细感悟呢?
  从前有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相反他有着十分开朗的性格。曾经有人问他:"难道你就没有感觉到痛苦吗?"他笑着回答:"痛苦什么呢?和听不见的人相比,我还能听到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和不能说话的人相比,我还能随心所欲地讲自己想讲的话;和不能走路的人相比,我还可以自由自在地行走。"
  眼睛看不见,自然是痛苦的,但是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就不能让自己永远痛苦下去。能够看到自己拥有别人所没有,这就是一种难得的心态。正如卡耐基说的,"我忧郁,因为我没有鞋。直到上街我遇见一个人,他没有脚!恍然觉得自己还是幸福者。"聪明的人会将人生滋味藏在心底,不起波澜,用一种平静的人生态度连接着起点和终点。因为淡然,所以更容易放弃,也因此更容易得到。
  面对纷乱复杂的世事,我们如何才能理出头绪?又想获得什么样的意义?其实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徘徊在清醒与宿醉之间的,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足以让他们弄明白,而是这些本来就是些弄不明白的问题,任谁都不行。既是如此,那么就不应该让自己沉浸在这些无谓的思绪当中,让它们随风而去岂不是更加轻松。当然,"咸淡两由之"并不是指简单的随遇而安、不思进取,重要的是有一种超然的心态。 第010章 先把你的杯子空掉
  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林语堂说过: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其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自己心里的"杯子"状态不同。所谓"空杯心态",就是要将心里的那个"杯子"倒空,清空自己以前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接受新的思想和智慧。
  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时代。为了能够继续过上快乐的生活,让自己吸取更多的营养,我们必须使自己的心态不断归零,永远保持活力,时刻准备接受新的内容。
将杯子倒空,便成功了一半
  南隐禅师是日本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师,他对禅学的造诣很深,每天前来拜访他的人多不胜数。有一次,一位自认为颇有学识的人前来请教,学者喋喋不休,南隐禅师以茶相待。可是在倒茶时,南隐禅师像是没有看见一样,杯子明明已经满了,可他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前来拜访的那个人不解地问道:"大师,杯子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往里面倒呀?"大师说道:"是呀,杯子已经满了,怎么还能倒进去呢?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头脑里装满了你对禅的看法和想法,我所讲的你又怎么能听进去呢?"来者急忙叩谢悔过。
  这个故事,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众所周知,一个装满水的水杯是很难再容纳其他东西的,必须倒出来一点,才不会在装其他东西的时候溢出水来。做人正是如此,一个人只有先将自己倒空,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创造更大的辉煌。就像武侠小说中写的一样,想要学到那些绝顶厉害的武功,往往需要舍弃自己以前所学的武功。可是世人都有贪欲,又有谁肯愿意这样做呢?所以,结果往往是那些对武功一窍不通的人捡了大便宜。
  放眼古今历史,大凡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的人,他们都是善于将自己清空的人。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所取得的成就根本不算什么,下一次超越才是真正具备魅力的。世人不就是不懂得将自己倒空,才会与成功一次次擦肩而过吗?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随着能力的逐步提高,他们开始用既定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开始用蔑视的眼光来思考问题,每当新事物出现又会产生排斥情绪,还用过往的经验抗拒新的体验--这就是固守传统的具体表现。此时,新的知识就摆在他们眼前,可是却白白地流淌掉,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的。
不善于将自己倒空,将功亏一篑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爱迪生,他的一生仅仅接受过3个月的正式教育,可是1000项发明却获得了专利。然而,如此伟大的爱迪生,在他晚年时也曾出现过"败走麦城"的一刻。原因就在那时的他骄傲、自满,听不进任何一点建议。
  1882年,当白炽灯彻底获得市场认可后,爱迪生的电气公司开始建立电力网,输送直流电,由此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电力时代"。当时,另一种技术--交流电,也开始崭露头角。发展交流电技术的威斯汀豪斯公司,想通过这项技术与爱迪生合作。可是,爱迪生却固守于自己在直流电方面的认知,根本不愿意承认交流电的价值比直流电大,拒绝了威斯汀豪斯公司的合作请求。
  为了固守住自己在直流电方面取得的成就,爱迪生固执地站在交流电的对立面,以自己的影响力宣讲"交流电不如直流电"。自谋出路的威斯汀豪斯公司一度被爱迪生电气公司压得抬不起头。然而,谁也无法决定社会的发展规律,"交流电"这个新生事物终以锐不可挡之势浮出水面,赢得了世人的认可。在铁的事实面前,那些曾经崇拜、迷信爱迪生的人们惊讶地发现:爱迪生做错了!交流电的确要比直流电强得多。
  主动让自己拥有"空杯心态"的人,最终一定会有最快最大的发展;而"被动空杯"的人,其发展的速度及力度都会有所减弱;拒绝空杯的人,则终将停滞不前。爱迪生就是因为固守自己的信念,不愿意听从他人的建议,而使自己的人生留下了遗憾。
  空杯心态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永不满足。我们身处的时代,需要大量知识来填充,而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毕竟都是有限的。因此,谁都不能轻易地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学习和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此外,常常接受新的知识,也能让自己保持活力,永远都在进步,这对于人生是至关重要的。
  有人说:当我们看不顺眼的人越来越多时,看我们顺眼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的确是这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今天的你是由昨天的心态造就的,而今天的心态又决定着明天的你。因此,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先改变心态,空杯心态无疑就是改变命运的一大策略。所以,暂时、适时清空杯中的水,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新事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