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针风车花披肩:中国社会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8:45:05

中国社会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

(2011-07-14 01:58:45)转载 标签:

胡适

鲁迅

散文

中国人

道德

文化

中国社会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 

    在传统的成长、生存环境里,不仅广大底层民众是可悲的,即使是那些出身书香之家,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另一部分人也是痛苦的。因为读书,读死书,读那些陈腐教条的儒家经典是他们唯一的生活出路。

    胡适在其《九年的家乡教育》里这样写道:“我母亲二十三岁就做了寡妇,从此以后,又过了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我的渺茫的不可知的将来,这一点希望居然使她挣扎着活了二十三年。”(《胡适散文选集》205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

    胡适在童年所受的也是私塾教育,可是因为有了这样母亲,才使他与众不同:

    ……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小学生初念有韵的书,也还不十分叫苦。后来念《幼学琼林》,“四书”一类的散文,他们自然毫不觉得有趣味,因为全不懂得书里说的是什么,因为这个缘故,许多学生常常赖学;……因为逃学,先生生了气,打的更厉害。越打的厉害,他们越要逃学。

    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同上212页)

    尽管以“打破纪录”的学金受到了先生的特殊照顾,给他“讲书”了,可胡适还是感到了私塾教育的种种流弊。那“先生”毫无师德的不负责任、暴虐与见钱眼开就不必说了,单从教学内容上看就够折磨孩子们的了,即使是胡适这样的好学生,最喜欢看的也不是作为教材的《幼学琼林》,而是它的小注,“因为注文中有许多神话和故事,比‘四书’‘五经’有趣味多了。”

    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大多有一个相似的经历: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在做人上,他们都是标准的孝子,都对父母怀着深厚的感情,但是在思想意识上,他们又都对另一位幼年丧父的孔子所创立的教育模式、所设立“伦常”体系,采取了反省甚至批判的态度。

 

    早在一九一九年十一月,鲁迅就在《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六号上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文章中,鲁迅高扬“爱”的旗帜,对“圣人之徒”极力维护的所谓“伦常”进行了深刻分析,直指这是中国人无法进步,无法真正长大成人,甚至是“退婴的病根”:

    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当然是典说,是退婴的病根。(《鲁迅全集》第1卷13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他呼吁:

    觉醒的中国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种极伟大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同上140页)

    鲁迅在这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不仅批评了“圣人之徒”,也批评了中国的所谓道德和形成这种“道德”的社会:“……中国的社会,虽说‘道德’好,实际太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在这样的社会中,不独老者难于生活,即解放的幼者也难于生活。……所以我说,解放子女的父母,应该先有一番预备;而对于如此社会,尤其应该改造,使他能适于合理的生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