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针编织盆栽:猪业政策矛盾重重 平抑肉价新政是调控还是空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2:53:18

  2001年7月,猪业新政意在平抑肉价,调控还是空调?在猪市一路飘红的当下,政策已然成为影响价格走势和从业者决策的最关键因素。

  南方农村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分析,发现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台有诸多矛盾之处: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开始回升,猪价在进入自然回落周期时,却遭遇政策干预;有关决策部门针对是否调控,也颇多纠结,前后表态不一;加之,2007年的政策调控曾经加速生猪价格的“过山车”现象。这一立足改善民生的惠农政策,将对生猪价格的运行轨迹产生什么影响,从业者不敢乐观。

  数据来源: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制图:农财宝典记者李丹
  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的投资恢复至25亿元,并对养殖户(场)按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消息一出,业内一片哗然。调控政策与2007年非常相似:在猪价暴涨领跑CPI之时,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抑制了猪价快速上涨的势头,但同时也为2009-2010年的猪价暴跌埋下伏笔。

  此时出台调控政策是否合适?调控政策何时见效?是否会重蹈覆辙?未来猪价将走向何方?

  猪价回落却遇政策干预

  生猪调控政策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抑制过快上涨的猪价。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猪价已经到达顶峰,并出现连续3天小幅下跌,此时出台调控政策是否多此一举呢?

  南方农村报记者从广东各大生猪主产区了解到,6月下旬猪价突破10元/斤大关之后,猪价至今维持在这一水平。河源兴泰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代坚介绍,7月15日河源地区生猪出栏价是10元/斤,低于前段时间的10.2元/斤。广东其他地区也出现类似情况,较之前普遍有0.2-0.4元/斤降幅。茂名市茂港区贵景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景华认为,猪价突破10元/斤,已经到达顶峰,后期已没有上涨动力。

  火爆的种猪和仔猪市场,支撑了这一判断。张代坚介绍,受猪价高涨影响,目前不少养殖户补栏积极,原先二元杂母猪普遍长到100斤才卖(价格为1500元/头),现在由于市场紧缺,80斤就被抢购,价格在1800-1900元./头。30斤的三元杂仔猪价格也由上个月初的600元/头上涨到现在的750元/头。以此推断,随着生猪与母猪存栏增加,消费淡季到来,猪价在经历这一波高峰后,已经开始进入下一波回调行情。

  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是有力佐证。6月能繁母猪4720万头,环比增加0.21%,同比增加0.85%。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生猪存栏量在逐步恢复,后期供需偏紧的现象将自然得到缓解。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效应已经呈现,再出台调控政策意义不大,或将导致下一个价格低谷的加速到来。

  决策部门前后表态不一

  就在国务院出台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政策的前几天,包括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多个相关部委均表示,今年猪肉价格上涨仍属正常,“应以市场调节为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6月15日还表示,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猪肉的消费会进入淡季,猪肉市场将相对稳定。商务部将不会出台政策控制价格,猪肉价格由市场自行调节。

  种种迹象似乎表明,在本轮猪肉价格猛涨中,至少在7月13日以前,政府坚持选择了让市场熨平波动。政府这种态度也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支持。

  “虽然没有哪个部门直接承认,但政府应该吸取了以往猪肉价格调控的种种经验教训。”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畜牧室主任王济民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然而,猪肉价格在高位运转一个月后,7月13日,调控措施最终还是出台了。7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商务部已做好准备,将适时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而且已经有若干省市已经动用地方储备进行市场投放了。

  这一系列举措虽然相比一个月前可谓180度大转变,但业内人士还是有足够心理准备。生猪市场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所以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自我调节,而政府也不是完全不能对生猪市场进行调控,关键要注意方式方法。农业部畜牧业司巡视员陈伟生表示,由市场主导来促进产业发展,由政府调控来保护产业发展,这是目前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最现实的选择。

  猪价调控曾“越调越乱”

  猪肉价格调控的经验教训可谓沉重。纵观近些年各级政府调控猪价的政策,会发现“越调越乱”的窘境。

  2006年上半年,在生猪价格跌至近几年低位,生猪存栏量随之下跌之时,政府基本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刺激生猪市场恢复秩序,而当2007年5月起猪肉价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涨时,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又对生猪产业和生猪市场实行调控,这种现象和做法被业内人士称为“跌价无人问,涨价多头管”。

  2007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施母猪补贴以及保险制度。《意见》出台后,不少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极高,不少外行人士也投入生猪养殖行业,造成母猪存量从2007年的4420.6万头上升到2009年4990.7万头,短短两年内增加了570.1万头,直接导致生猪市场供过于求。猪价从2007年整年的平稳上涨到2008年的暴涨,并于2008年3月达到8.5元/斤的历史最高点,但2008年下半年开始下滑。在往后的两年里一直低迷,2009年4月与2010年4月甚至降到4.5元/斤,低于成本价,养一头肉猪要亏本100元。业内人士戏称为“政策的浩劫”。

  针对全国性猪肉急跌,2009年,国务院曾出台《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暂行)》,指出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政府调控。根据规定,当猪粮比价格高于9∶1时,政府会适时投放政府冻肉储备及在必要时向城乡低保对象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当猪粮比价处于9∶1-6∶1之间的正常情况时,做好市场监测工作。

  若以此计算,目前全国的猪粮比约为8.42:1,处于9:1-6:1的正常范围内,政府还无需实施任何调控措施。

  短期对肉价无法产生影响

  调控政策出台后,养殖户普遍担忧,在“好心”的政策下,未来猪价将走向何方?

  7月初,佛山市高明区大鹏猪场老板马小鹏还表示对后市相当乐观,他认为,如果不出意外,至少明年上半年应该还会有不错的收益。不过,7月13日国务院调控政策一公布,给了他当头一棒。

  如同2007年相关调控一样,这个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今后3年的猪业形势,显著破坏生猪供求曲线,加速猪价“过山车”现象。

  政策的意图相当明显,即通过补贴刺激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扩大生猪上市量,抑制猪肉价格。不过,由于生猪养殖有其固有周期,今年下半年生猪供应量不会有太大改变,调控作用最早在明年上半年才能显现。

  高明养殖大户梁容标分析,今年1-5月,仔猪腹泻等疾病大量存在,市场生猪实际供应量锐减。6月起仔猪存活率普遍上升,按照4个月的生长期,至少到9-10月,生猪供应才可能保持平衡,价格才有可能下降。

  阳春养猪协会副会长谢猛认为,调控政策可能加速下一轮猪价低谷的到来。政策主要对散户有刺激作用,规模场不会为之所动。散养户可能扩大养殖量,一年以后,这一批母猪进入繁育期,届时仔猪将大量上市,到明年底和后年,猪价必然低迷。而猪价一旦低迷,散养户会再次迅速出逃,令生猪价格重新陷入“过山车”行情。他认为,补贴政策治标不治本,目前我国基础母猪存栏量并不少,关键是疾病多,有关部门如想真正调控养殖业,不如把重点放到提高疫苗质量上。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调控政策可能适得其反。在经历2007-2009年的惨痛教训之后,不少养殖户已经学乖,规模化养殖户的补栏冲动会受到一定抑制,再加之本轮猪价已经到达历史顶点,补贴政策甚至可能令一部分养殖户恐慌,提前减少母猪养殖,高价市场从而得以短暂延续,调控政策反而人为拉长了猪价涨跌周期。

  李昌平:补贴打乱生猪周期

  面对中央的一系列调控政策,三农专家李昌平7月15日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控不能将猪价拉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猪价波动的幅度,使高峰价格更高,低谷时价格更低。

  李昌平认为,如果政府不参与干预,生猪的价格基本上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生猪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生产者不能控制市场,消费者也不能控制市场。两大阵营相安无事。猪价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企必然会自然向下调控,反之亦然。

  但李昌平并不完全反对政府干预。生猪价格应主要靠市场自由调节,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要起一定作用,他建议,政府要做到,在猪价低的时候,补贴实力不足的中小型养殖企业,并对猪肉进行一定收储,保证他们的生存;在猪价高企的时候,将前期的收储适当投放到市场,稳定市场价格,而不是直接对母猪进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