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针杯垫所有图片:外国政要译名之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20:48
        几乎每一个被误读的人名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看到她天使般的脸,以及她谦和的笑容,你会觉得她身上散发着一股凝聚力。”这是国外媒体对泰国首位女总理英拉·西那瓦的一段评论。
   Yingluck Shinawatra,当大家开始关注这个泰国政坛新星的身世、新政和未来时,她一定不曾想到,在中国,这个讲汉语的国家正在发生一场关于她的中文名字的争论。媒体记者和编辑们在“英拉”与“英禄”之间犹豫不决,人们在争论和变换的译名面前心存疑虑,不断质疑她们是否为同一人。而那些曾经的记忆——关于本·拉丹与本·拉登、奥巴马与欧巴马的故事也再次被翻新重温。

 

        英拉“赢啦”

  英拉·西那瓦,这个有着1/4中国血统的女人,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中文名字,偶尔也是以“他信的妹妹”身份出现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有统计称她曾经有过九个中文名字:中国大陆称“英拉”;港媒称“英禄”、“丘英乐”、“仁乐”;台湾译为“颖拉”或“盈拉”。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媒体称“英叻”、“威禄”、“茵腊”。面对这些纷繁的译名,有人调侃还不如叫“她信”更让人信服。
  7月3日,曼谷,为泰党总理竞选人英拉·西那瓦面带标志性的笑容在投票前展示身份证,身份证上有一个英文的名字:Yingluck Shinawatra。也就是在这一天,新华社译名室统一将沿用已久的译名“英禄”改为“英拉”,为此,深知“行规”(译名以新华社为准)的著名记者闾丘露薇发微博“诉苦”,认为这一“昨天还叫英禄,今天变成英拉”的行为有“玩残同行”的嫌疑。尽管如此,当日央视新闻播报这条新闻时仍然采用旧称“英禄”。
  “泰国候选总理、他信妹妹的名字如何译,央视和新华社又干上了。央视这次译为英禄,而新华社译为英拉。依过往经验,有强势话语权的央视最终会胜出,美女总理可能会被中国人叫做‘英禄’。”7月4日,北京青年报常务副总编辑田科武的一条微博,引发了更多人关于外国政要译名标准的思考。
  “按照泰国语的标准译音表luck中lu发‘禄’音,按照泰国语的惯例,元音后面的子音ck作为最后一个音节不发音,所以我们一开始看到Yingluck就译为‘英禄’。”新华社译名室的工作人员吴迪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解释说,“后来,外交部相关负责人打来电话说泰国民众都将luck发音为‘拉’,当时考虑到她还没有当选为总理,改后影响也不大,于是就纠正为‘英拉’。”
  译名室,这个承担着外国政要译名重大职责的机构,在确定译名后第一时间发布了这一通知。而反应较其他媒体慢了一拍、7月3日依然沿用“英禄”的央视,也随后改口为“英拉”。有网友因此评论说,这次译名之争最终以“英拉赢啦”结束。但尽管如此,早前“英禄”的影响却也非同小可,本报记者截稿前在网上搜索“英禄”,发现仍有86万多条相关信息。

 

本·拉丹也并非真名

  今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全世界宣布了“基地”恐怖头目本·拉丹被击毙的消息。当人们看到有些媒体报道“拉丹”而不是“拉登”时,甚至怀疑死去的到底是不是那个曾多次制造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领导人。
  事实上,自“9·11”后,“拉登”二字已牢牢地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但新华社译名室作为国家认定的唯一综合性译名单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毅然决然地为这一全球头号枭雄更名,译名室的结论是:本·拉丹才是正确的译名。
  “拉登”最早是广播电视媒体根据英语或者汉语拼音的发音,即“望文生音”而产生的读音,但乌萨马·本·拉丹(Osama Bin Laden)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在阿拉伯语系中根本没有“登”这个音节,“丹”才是正确的发音。
  “我们译名时遵从音译为主、名从主人、约定俗成三大规则,即翻译外国人名基本上根据译名表和译音表来音译;而外文字母拼写相同的外国人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读音。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追踪溯源到他的家族根源来确定发音,Bin Laden在阿拉伯语中发音为本·拉丹。”在译名室工作了20多年的陈有明告诉记者。
  此外,本·拉丹全名“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是他祖传四代名字的组合。“本·拉丹”的意思是拉丹之子,乌萨马才是他自己的名字,而拉丹则是他曾祖父的名字。但是由于“本·拉登”和“本·拉丹”在国内普及率都很高,无论说哪个,大家都知道是谁。

 

从“奥巴马”到“白宫”

  两年前,《华盛顿邮报》记者肯思·B·理查伯格就美国总统“Obama”的译名写了一篇题为《外交交锋:“奥巴马”还是“欧巴马”》的文章。文章源自奥巴马首访中国前的一次译名风波。
  当年11月12日,为给奥巴马访华造势,美国驻华使馆发布了一款关于美国总统首次访华的纪念海报,海报中的奥巴马虽然还是那个人,但其中文译名却变成了“欧巴马”。对此,美国驻华使馆解释,美国政府现在正在规范总统中文译名,今后将统一使用“欧巴马”。
  而在新华社的译名库里,现任美国总统的全名是“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这一姓名于2004年11月3日存储入库。“奥巴马这个姓氏在非洲国家肯尼亚的一些部落很普遍。‘欧’尽管是打头,后面紧接着是辅音,在拼音文字、拉丁文字以外的地方都是翻译成‘奥’,不分亲疏,所以绝对不能翻译成‘欧’。而且一直都是这么翻译,如果他改了那个家族的名字都会受影响。”陈有明说。所以,为奥巴马“改名”的要求并未成功。
  类似的话语交锋可以一直追溯到“White House”的中文译法。中国人向来称之为“白宫”,意为“白色的宫殿”。但奥巴马政府对此持有异议,他们说美国没有宫殿,坚持在官方声明中使用“白屋”,意指“白色的房屋”。由于大家已经对白宫耳熟能详,一旦改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事实上,关于外国政要的译名之争一直存在。早在2006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留德博士景德祥就指出,德国女总理的德文原名是“Merkel”,更为准确、文雅而带有女性特色的音译应该是“梅克尔”,而不应该是“默克尔”。但是,“默克尔”已是事实上的“标准译法”。
  目前,在译名室的数据库里依然有许多与现实约定俗成相异的译名,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录入的是“威廉·盖茨”,基辛格的译名准确版本是“基辛杰”。几乎每一个被误读的人名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而这些将错就错延续下来的“不正确”,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归于尘埃。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链接】

        新华社译名室:周总理亲定的“人名海关”

  “A-c-c-o-y-e-r……”这样零星的字母发音,不时从一个房间飘进另一个房间,之后或许就会有一场争论。
  这样的情景经常出现在新华通讯社大院内一座灰色老楼里。上到3层拐几个弯儿,远远就能看到深黄发旧的木门上贴着蓝色的小牌子:译名室。推门进去,3间办公室被各种工具书和纸张资料堆积得满满当当。
  看上去,一切都是上个世纪的痕迹,任何初来者都无法将这古旧的办公环境与切换频繁的新闻现场联系起来,人们不会想到:自己每天所看到、听到的那些外国人名,就是从这里出发,进而传遍全国。而每当媒体面对不确定的译名或者人们对译名产生疑问和纷争时,这里的电话就会忙碌起来。每一次译名纷乱,总有人希望,能从这个看似隐蔽而被遗忘的角落里,有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给出一个确凿的答案。
  当提及近日种种对于译名的争议和评论时,译名室负责人衷爽有些无奈。他所负责的这个在鼎盛时期最多8个人的机构,凡是在中国大陆的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中露面的外国人名、地名、机构名等,都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故而被称为“国外译名信息进入中国的海关”。
  上世纪50年代,由于译名的不规范使用,同一个人物出现不同的译名,给了解情况和决策带来极大的不便。于是周总理当时专门指示:“外国人名译名以新华社为准。”从那时起,新华社译名室便开始管理起中国大陆对全世界的译名。
  “50年代信息发布渠道少,管制比较严,所以显得很规范。但是发展到现在明显已经不再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一个是现有的这种习惯做法和制度不太适应媒体发展的整体情况,另一个我们的工作做得也不完全到位。”衷爽客观地分析目前译名室的现状。从发音的角度来说,英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各种语言特别是不懂的语言,大家都用英语的读音去读它,于是翻译出来的也是英语读音习惯的汉字。再者,伴随着电视、互联网媒体的出现,各种信息渠道的畅通导致信息传播速度快,人们尚来不及分辨正确与否,许多芜杂的声音便出现了。
  为了能够在翻译人名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译名室专门研究出一整套规范而细致的西文拼写与汉字对应系统。并且先后多次组织有关单位的学者专家制定出《世界人名翻译大词典》,在词典的附录上包容了55种语言的常用译音表,按照各种语言的发音规则和规律明确规定了对应的汉字发音用字和词语。
  “英语一般是按音标翻译,其他语言多按字母。”据工作人员陈有明介绍,新华社各类文字稿件的编发一直是严格遵循这套规则,从而避免产生译名辨识上的混乱。尽管如此,还是会遇到一些混乱的现象,比如有些约定俗成流传至久的,即便错了也只能将错就错沿用下去。“我们能做的就是严格按照规则翻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若要树立权威,就得多出些单行本和比较规范的工具书让大家有所参考,当然在行内还需要有个约束才能统一起来。”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译名室内最壮观的风景是那些密密麻麻堆积着几十万张译名卡片的黄漆柜子,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途径便是靠双手翻找。而如今,快速更迭的信息早已不需要这种几近原始的工作方式,卡片和柜子因此尘封起来,工作人员每天端坐电脑前,在一个个表格里敲下汉字和字母。在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有望零距离同步的今天,或许,国内译名尽早确立行业标准已经无法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