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符号怎么打:外國政要譯名之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28:26


新華網 ( 2011-07-15 09:49:55 )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英拉還是英祿 拉丹還是拉登
幾乎每一個被誤讀的人名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陳娟發自北京 “看到她天使般的臉,以及她謙和的笑容,你會覺得她身上散發著一股凝聚力。”這是國外媒體對泰國首位女總理英拉?西那瓦的一段評論。
Yingluck Shinawatra,當大家開始關注這個泰國政壇新星的身世、新政和未來時,她一定不曾想到,在中國,這個講漢語的國家正在發生一場關于她的中文名字的爭論。媒體記者和編輯們在“英拉”與“英祿”之間猶豫不決,人們在爭論和變換的譯名面前心存疑慮,不斷質疑她們是否為同一人。而那些曾經的記憶——關于本?拉丹與本?拉登、奧巴馬與歐巴馬的故事也再次被翻新重溫。
 
英拉“贏啦”
英拉?西那瓦,這個有著1/4中國血統的女人,一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中文名字,偶爾也是以“他信的妹妹”身份出現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有統計稱她曾經有過九個中文名字:中國大陸稱“英拉”;港媒稱“英祿”、“丘英樂”、“仁樂”;臺灣譯為“穎拉”或“盈拉”。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媒體稱“英叻”、“威祿”、“茵臘”。面對這些紛繁的譯名,有人調侃還不如叫“她信”更讓人信服。
7月3日,曼谷,為泰黨總理競選人英拉?西那瓦面帶標志性的笑容在投票前展示身份證,身份證上有一個英文的名字:Yingluck Shinawatra。也就是在這一天,新華社譯名室統一將沿用已久的譯名“英祿”改為“英拉”,為此,深知“行規”(譯名以新華社為準)的著名記者閭丘露薇發微博“訴苦”,認為這一“昨天還叫英祿,今天變成英拉”的行為有“玩殘同行”的嫌疑。盡管如此,當日央視新聞播報這條新聞時仍然採用舊稱“英祿”。
“泰國候選總理、他信妹妹的名字如何譯,央視和新華社又幹上了。央視這次譯為英祿,而新華社譯為英拉。依過往經驗,有強勢話語權的央視最終會勝出,美女總理可能會被中國人叫做‘英祿’。”7月4日,北京青年報常務副總編輯田科武的一條微博,引發了更多人關于外國政要譯名標準的思考。
“按照泰國語的標準譯音表luck中lu發‘祿’音,按照泰國語的慣例,元音後面的子音ck作為最後一個音節不發音,所以我們一開始看到Yingluck就譯為‘英祿’。”新華社譯名室的工作人員吳迪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解釋說,“後來,外交部相關負責人打來電話說泰國民眾都將luck發音為‘拉’,當時考慮到她還沒有當選為總理,改後影響也不大,于是就糾正為‘英拉’。”
譯名室,這個承擔著外國政要譯名重大職責的機構,在確定譯名後第一時間發布了這一通知。而反應較其他媒體慢了一拍、7月3日依然沿用“英祿”的央視,也隨後改口為“英拉”。有網友因此評論說,這次譯名之爭最終以“英拉贏啦”結束。但盡管如此,早前“英祿”的影響卻也非同小可,本報記者截稿前在網上搜索“英祿”,發現仍有86萬多條相關信息。
 
本?拉丹也並非真名
今年5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全世界宣布了“基地”恐怖頭目本?拉丹被擊斃的消息。當人們看到有些媒體報道“拉丹”而不是“拉登”時,甚至懷疑死去的到底是不是那個曾多次制造恐怖襲擊的“基地”組織領導人。
事實上,自“9?11”後,“拉登”二字已牢牢地刻在了人們的記憶裏。但新華社譯名室作為國家認定的唯一綜合性譯名單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毅然決然地為這一全球頭號梟雄更名,譯名室的結論是:本?拉丹才是正確的譯名。
“拉登”最早是廣播電視媒體根據英語或者漢語拼音的發音,即“望文生音”而產生的讀音,但烏薩馬?本?拉丹(Osama Bin Laden)的名字來自阿拉伯語,在阿拉伯語係中根本沒有“登”這個音節,“丹”才是正確的發音。
“我們譯名時遵從音譯為主、名從主人、約定俗成三大規則,即翻譯外國人名基本上根據譯名表和譯音表來音譯;而外文字母拼寫相同的外國人名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讀音。一般來說,我們都會追蹤溯源到他的家族根源來確定發音,Bin Laden在阿拉伯語中發音為本?拉丹。”在譯名室工作了20多年的陳有明告訴記者。
此外,本?拉丹全名“烏薩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是他祖傳四代名字的組合。“本?拉丹”的意思是拉丹之子,烏薩馬才是他自己的名字,而拉丹則是他曾祖父的名字。但是由于“本?拉登”和“本?拉丹”在國內普及率都很高,無論說哪個,大家都知道是誰。
 
從“奧巴馬”到“白宮”
兩年前,《華盛頓郵報》記者肯思?B?理查伯格就美國總統“Obama”的譯名寫了一篇題為《外交交鋒:“奧巴馬”還是“歐巴馬”》的文章。文章源自奧巴馬首訪中國前的一次譯名風波。
當年11月12日,為給奧巴馬訪華造勢,美國駐華使館發布了一款關于美國總統首次訪華的紀念海報,海報中的奧巴馬雖然還是那個人,但其中文譯名卻變成了“歐巴馬”。對此,美國駐華使館解釋,美國政府現在正在規范總統中文譯名,今後將統一使用“歐巴馬”。
而在新華社的譯名庫裏,現任美國總統的全名是“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這一姓名于2004年11月3日存儲入庫。“奧巴馬這個姓氏在非洲國家肯尼亞的一些部落很普遍。‘歐’盡管是打頭,後面緊接著是輔音,在拼音文字、拉丁文字以外的地方都是翻譯成‘奧’,不分親疏,所以絕對不能翻譯成‘歐’。而且一直都是這麼翻譯,如果他改了那個家族的名字都會受影響。”陳有明說。所以,為奧巴馬“改名”的要求並未成功。
類似的話語交鋒可以一直追溯到“White House”的中文譯法。中國人向來稱之為“白宮”,意為“白色的宮殿”。但奧巴馬政府對此持有異議,他們說美國沒有宮殿,堅持在官方聲明中使用“白屋”,意指“白色的房屋”。由于大家已經對白宮耳熟能詳,一旦改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事實上,關于外國政要的譯名之爭一直存在。早在2006年,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留德博士景德祥就指出,德國女總理的德文原名是“Merkel”,更為準確、文雅而帶有女性特色的音譯應該是“梅克爾”,而不應該是“默克爾”。但是,“默克爾”已是事實上的“標準譯法”。
目前,在譯名室的數據庫裏依然有許多與現實約定俗成相異的譯名,比如世界首富“比爾?蓋茨” 錄入的是“威廉?蓋茨”,基辛格的譯名準確版本是“基辛傑”。幾乎每一個被誤讀的人名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而這些將錯就錯延續下來的“不正確”,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歸于塵埃。
新華社譯名室:周總理親定的“人名海關”
【作者】陳娟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A-c-c-o-y-e-r……”這樣零星的字母發音,不時從一個房間飄進另一個房間,之後或許就會有一場爭論。
這樣的情景經常出現在新華通訊社大院內一座灰色老樓裏。上到3層拐幾個彎兒,遠遠就能看到深黃發舊的木門上貼著藍色的小牌子:譯名室。推門進去,3間辦公室被各種工具書和紙張資料堆積得滿滿當當。
看上去,一切都是上個世紀的痕跡,任何初來者都無法將這古舊的辦公環境與切換頻繁的新聞現場聯係起來,人們不會想到:自己每天所看到、聽到的那些外國人名,就是從這裏出發,進而傳遍全國。而每當媒體面對不確定的譯名或者人們對譯名產生疑問和紛爭時,這裏的電話就會忙碌起來。每一次譯名紛亂,總有人希望,能從這個看似隱蔽而被遺忘的角落裏,有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給出一個確鑿的答案。
當提及近日種種對于譯名的爭議和評論時,譯名室負責人衷爽有些無奈。他所負責的這個在鼎盛時期最多8個人的機構,凡是在中國大陸的報刊、書籍、廣播電視中露面的外國人名、地名、機構名等,都與他們的工作息息相關,故而被稱為“國外譯名信息進入中國的海關”。
上世紀50年代,由于譯名的不規范使用,同一個人物出現不同的譯名,給了解情況和決策帶來極大的不便。于是周總理當時專門指示:“外國人名譯名以新華社為準。”從那時起,新華社譯名室便開始管理起中國大陸對全世界的譯名。
“50年代信息發布渠道少,管制比較嚴,所以顯得很規范。但是發展到現在明顯已經不再適應這個社會的需求:一個是現有的這種習慣做法和制度不太適應媒體發展的整體情況,另一個我們的工作做得也不完全到位。”衷爽客觀地分析目前譯名室的現狀。從發音的角度來說,英語一直處于強勢地位,各種語言特別是不懂的語言,大家都用英語的讀音去讀它,于是翻譯出來的也是英語讀音習慣的漢字。再者,伴隨著電視、網際網路媒體的出現,各種信息渠道的暢通導致信息傳播速度快,人們尚來不及分辨正確與否,許多蕪雜的聲音便出現了。
為了能夠在翻譯人名時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譯名室專門研究出一整套規范而細致的西文拼寫與漢字對應係統。並且先後多次組織有關單位的學者專家制定出《世界人名翻譯大詞典》,在詞典的附錄上包容了55種語言的常用譯音表,按照各種語言的發音規則和規律明確規定了對應的漢字發音用字和詞語。
“英語一般是按音標翻譯,其他語言多按字母。”據工作人員陳有明介紹,新華社各類文字稿件的編發一直是嚴格遵循這套規則,從而避免產生譯名辨識上的混亂。盡管如此,還是會遇到一些混亂的現象,比如有些約定俗成流傳至久的,即便錯了也只能將錯就錯沿用下去。“我們能做的就是嚴格按照規則翻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若要樹立權威,就得多出些單行本和比較規范的工具書讓大家有所參考,當然在行內還需要有個約束才能統一起來。”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譯名室內最壯觀的風景是那些密密麻麻堆積著幾十萬張譯名卡片的黃漆櫃子,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途徑便是靠雙手翻找。而如今,快速更迭的信息早已不需要這種幾近原始的工作方式,卡片和櫃子因此塵封起來,工作人員每天端坐電腦前,在一個個表格裏敲下漢字和字母。在信息傳遞速度越來越快甚至有望零距離同步的今天,或許,國內譯名盡早確立行業標準已經無法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