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少女捞船记录:专访叶永烈 谈《毛泽东重返人间》创作初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06:50

专访叶永烈 谈《毛泽东重返人间》创作初衷

2011年07月16日 15:43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46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名人面对面》节目7月17日将播出《叶永烈:游走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特别作家》,许戈辉专访儿童文学、科普文学、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节目将在17日20:30播出,尽请关注。

许戈辉专访叶永烈 点击进入许戈辉博文>>>

凤凰卫视2011年7月17日播出《名人面对面——叶永烈:游走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特别作家》,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叶永烈的科幻小说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最年轻的主要作者,随后完成的著作《小灵通漫游未来》获得了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发行量300万册,至今仍雄踞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名;导演的电影获百花奖,作品改编的动画片获华表奖。后来开始关注历史人物,他的纪实文学轰动一时,尤其是一系列重大政治题材的作品,使他迅速声名远播。1989年他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六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的他成为了以儿童文学、科普文学、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的一级作家。

许戈辉专访叶永烈

中国科幻无大师

许戈辉:您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距离现在差不多有半个世纪了,现在看来,当年小说中的很多东西已经变成了事实。

叶永烈:对啊,比如说书里面写的小伙子从口袋里拿出个叮当响的方匣子,匣子里出现了他爷爷的画面,那方匣子就是手机,现代观念里就是可视手机,可那是1961年写的,很有意思吧!前些天中央电视台一档叫《汽车百年》的节目来采访我,说书里面写的飘行车就是概念车啊,我当时设计的那种水滴形状、全透明的飘行车,在堵车的时候可以从别的车上面飞过去,他说这个就是种概念车。

许戈辉:所以您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人,我知道您还是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的会员。

叶永烈:是的,我一直是,它当年有七个理事,我是其中之一,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许戈辉:您当年的《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真的是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但近些年科幻小说好像已经没有像那个时候那样被重视了,我们也似乎一直没有看到特别有份量的科幻小说涌现,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叶永烈:中国科幻小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我查到的最早的一篇是在1904年,但是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科幻无大师。人家问我你认为的大师是什么样的,我说现在走进中国的书店,可以看到一大排美国、法国科幻小说家翻译成中文的作品,什么时候走进美国的书店,能够看到一个中国作家的科幻小说被翻译成英文,也有这样一大排,这个人就叫大师,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过。我想随着我们文学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来中国会出现这样的科幻小说大师级的人物,那也就是中国科幻小说走向辉煌的时代。

许戈辉:这样时代的到来需要有什么样的土壤?

叶永烈: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很重要。因为像诺贝尔科学奖,应该说还是比较公正的,一百多年来还没有一个中国人获得过。你看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个并不大的学院,就有42个人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可以看出来我们跟美国在科学上的差距。我们整个国家的科学气氛和科学水平还不够,而科幻小说是依附于科学的。我想如果中国的科学家,像清华大学或者是北京大学,一个学校都能够拿四五十个诺贝尔奖的话,那个时代中国科学就会很进步,中国的科幻小说也会发展得很快。

许戈辉:您这几年好像也不再写科幻作品了,对吗?

叶永烈:写了幻想类的作品,比如现在在香港出版的30万字的长篇小说《毛泽东重返人间》,它属于政治性的幻想小说。写的是忽然有一天老人家从纪念堂里醒过来了,而且走出来了,看到了21世纪的中国,然后他跟新的21世纪的这种碰撞。你想想他的思想还停留在1976年,所以他在过马路的时候人家塞给他一张纸,他以为是中央首长讲话的传单,结果一看是商品类的广告,房子怎么可以买卖呢?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毛泽东的性格本来也很幽默,所以这本小说就非常有趣。现在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准备拍电影,他看了这本书告诉我,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笑了三个小时。笑完一拍脑袋说,这种政治性的幽默片是绝好的题材,剧本也改好了。

许戈辉:我听您这样一说也特别期待,感觉蛮有悬念的,怎么会想到写这样的题材?

叶永烈:1993年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我去纪念他,从纪念堂走出来的时候,我看到外头的阳光那么灿烂,突然灵感一动,想如果毛泽东从里面走出来会怎么样呢。产生这样一个灵感之后,就慢慢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

政治“黑影”中的华丽转身

许戈辉:您当年是怎样从科幻小说转向纪实文学题材的?这中间有怎样的思想或自身经历的转变?

叶永烈:现在人家都说我是一个华丽转身,就像模特走T型台一样,走到头忽然一转,完全换了另外一身衣服。我这个转身发生在1983年的11月份,主要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觉得科普性作品还不能很好地表达我自己的思想。1981年11月我在《人民文学》杂志头条发了一篇小说《腐蚀》,当时它是中国最顶尖的纯文学杂志,在这样一个杂志以头条地位发表,说明作品是很被看好的,还差点被评为当年的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在那个年代如果这篇小说能够获奖的话,也许我就会成为一个小说家,不会再走上纪实文学这条路。但后来我的小说越来越引起大的争议,我有一篇长篇小说叫《黑影》,1983年11月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开始,对我这篇小说进行了大批判。这个运动当中,我是中国科普届头号挨批判的人物,所以说我为什么会华丽转身,其实是那个时候的胜利大逃亡。很有意思,这部《黑影》到1999年出版了,同时还被收录到“中国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丛书”里,说明它到了后来还是完全被认可的,我也完全被平反了。可是在那个年月中,乌云压城城欲摧,那种批判的气氛让我觉得很不公平,我想在思想上寻找“左”的根源,所以开始深入到“四人帮”和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这样的题材,从那时开始完全转向纪实文学,转向大规模的采访,找了很多重量级的政治人物,写了很多当代中国重大政治题材的长篇。

《名人面对面》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许戈辉[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 星期日 20:30-21:00

重播时间: 星期一 04:20-04:50 13:3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