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热喷涂陶瓷:不恃才学,学会隐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19:01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胡适把《淮南子》送给蒋介石的时候,蒋介石之所以误解了胡适的用意,是因为他错误地理解了《淮南子》提倡的“无为而治”思想。现在,仍然有很多人都像蒋介石理解的那样,认为《淮南子》提倡的“无为”就是什么事都不做,

何谓无为?智者不以位为事,勇者不以位为暴, 仁者不以位为患,可谓无为矣。

——《诠言》

《淮南子》说,什么叫“无为”? 聪明的人不借用权位来生事,勇武的人不凭靠权势来施暴,仁慈的人不利用地位来施恩惠,这些可以称为“无为”。

一句话来概括:为政者在处理政事的时候不要显示出个人特点。个人不管你是聪明还是勇武还是仁慈,都不要在执政上显现出来。为什么?《淮南子》认为,聪明的人,只想依靠个人的智慧来办事,失误必定不少。所以“任智”、“崇智”,是死路一条。勇武的人,因为个人武力高强,就会轻视敌人而忽视防备,只凭自身力量而拒绝相互间的帮助。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抵抗强大的敌人,不凭借众人的力量而只凭自身力量,必定不能胜任。所以崇尚勇武,是一条危险的道路。仁慈的人,喜欢施舍,如果多施舍就要增加赋税以充实国库,这实际上是与百姓过不去。所以喜欢施舍,是一种招致怨恨的做法。

因此,《淮南子》得出结论:仁、智、勇虽说是人的美好才能,但不足以治理天下。

对于个人出众的能力,《淮南子》认为有这样的能力未必是好事。

善游者溺,善骑者坠。

——《原道》

《淮南子》说,擅长游泳的人往往会被水淹死,擅长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掉下来摔伤。

此所谓“能人死在自己的能耐上”。

《淮南子》讲了子路的故事。

子路,名仲由,鲁国人。《孔子家语》记载,他第一次面见孔子的时候,孔子问他有什么爱好特长,子路回答:“爱长剑。”在孔子的教导下,子路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

孔子周游列国,子路为孔子赶车,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子路的理想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子路先在鲁国做官,后来到了卫国。掌管卫国朝政的孔悝让子路做了自己的家臣。

这一年,孔俚的母亲——卫灵公的女儿伯姬与人密谋,想立弟弟 ——卫灵公的太子蒯聩为卫国国君,于是,就控制住掌管朝政的孔悝,并胁迫孔俚去杀死现任的国君——蒯聩的儿子卫出公辄。卫出公辄听到消息后就逃走了。

正在城外的子路闻讯后,马上进城,路上遇到孔子的另一弟子高柴从城里逃出来。高柴对子路说:“城内大乱,城门已经关闭了。”

子路说:“我去看看。”

高柴说:“不要去了,不要把自己搅进这场灾难中。”

子路说:“我作为孔俚的家臣,不能在主人危难的时候不去相救。”

在鲁国,七十二岁的孔子听到卫国发生*的消息后,凭自己对子路的了解,就预感到子路会死。果不出孔子所料。

执意要去救难的子路,冲进了城,蒯聩命人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怒视着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 然后拾起冠缨,在帽子上系好,从容面对刀戈,死而无憾。

最后,卫出公辄退位,卫庄公蒯聩即位。

矣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铄。

——《缪称》

《淮南子》说,铃铎因为能振动发声而最终被撞破,蜡烛因为能发光照明而最终被熔化。

所以,子路因为自身勇敢就死在勇敢上面。从子路之死的故事中我们能够悟出一个道理:人要是在哪方面特别出色,对这个人来说,未必是好事。

兰芝以芳,未尝见霜。

——《说林》

《淮南子》说,兰芝因为芳香,就被人摘掉了,所以常常不能看到下霜的季节。句子中的“兰芝”:兰花、白芷。白芷:古时称芝。

兰芝这样的芳草因为自身的芬芳而被人采摘,留在这个世界的时间远远不如那些没有香气的青草。

使叶落者风摇之,使水浊者鱼挠之。虎豹之文来射,蝯狖之捷

来乍。

——《说林》

《淮南子》说,使树叶飘落的是风在吹动,使水浑浊的是鱼在搅挠。虎豹因长着美丽的皮毛而招致捕杀,猿猴因动作敏捷而遭到刺伤。句子中的“蝯狖”(yuán yòu):指猿猴。“乍”(zhà):因害怕而颤动。

《淮南子》的这些论述都在说明,人不能太显露自己的才华,人不能招摇自己的才能,要学会有所藏,否则的话,过人的才能会葬送自己的性命。

三国时期魏国的李康写过一篇《运命论》的文章,有几句话现在常被引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李康的话道出了出类拔萃者的最终命运。

关于命运,有学者解释:“命”,指生命的质量,包括:肉体、灵魂、欲望、情感、智力、意志、德行、性格、气质、血统等。“运”,一个人的身外条件,包括天运、地运、家运、国运、偶然机运、必然机运、气数、定数、劫数等。

对于个人而言,身外的“运”不能自己把握,而自身的“命”则多少可以改变,比如,智力用知识来弥补,德行用行善来充实,意志用困难来磨砺,此外,还能够减少一定的欲望,控制一定的情感,修正一定的性格,改变一定的气质等等。

《淮南子》对人的气质、性格、行为, 提出了这样的定位:

“文不胜质,之谓君子。

——《缪称》”

《淮南子》说,一个人外在的修饰不要胜过内在的朴质,才能叫君子。句子中的“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淮南子》的用意是,一个人尽管知识修养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但是,不能用外在的东西掩饰了纯真的内心。

这个观点孔子有更明确的说法。“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里的“野”: 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君子”:既要有知识学问,也要有礼貌谦逊高尚的品格。

孔子认为,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有知识有品格的人该有的样子。

孔子的话意在说明人在品行上要把握好一定的度,既不能虚伪又不能粗鲁。既不能强调“文”,又不能偏重“质”。

文胜则质掩,邪巧则正塞之也。

——《诠言》

《淮南子》说,一个人如果被文采虚饰得过多了,那么质朴也就被掩盖了;奸邪机巧被施用,那么正直也就被阻塞了。

作者题外话:为政者在处理政事的时候不要显示出个人特点。个人不管你是聪明还是勇武还是仁慈,都不要在执政上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