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两队奖励:实打实的活标本--三都水族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51:09

我应老朋友周明的邀请,千里迢迢访问了三都,一个远在黔东南的小县,水族自治县,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活标本:一个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是怎样演示着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民族,是个综合体,它的指标很多很多,一下子不容易讲清楚,常常因为指标不明显,竟区别不开,到底这个族和那个族有什么不同。

到了三都,这个谜不存在了。

它的指标很清楚,难得难得。

而且,在这里,在三都,很容易归纳,大体是四大指标:

一.       服饰;二.文字;三.歌舞;四.节日习俗。

服饰是最先进入眼帘的,不用刻意寻找,会自动送上门来;而且,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先摧毁的也是服饰,它最脆弱。君不见,在当今绝大部分民族舞蹈中,草鞋、绣花鞋已经不见了,几乎通通变成了塑料底的黑布鞋,女的还有半高跟。本来,服饰是最体现民族个性的东西。三都水族人的服饰民族传统保留得非常好。难能可贵的是,男人的服饰也没有改变。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里,一般来说,女人的服饰保留得比较完好,男人的不行,和汉族的一样了。在三都水族这儿,不一样,男人的服饰也是水族自身的,没有“汉化”,了不起!,水族服装容易识别,黑色,清一色的黑色。由头到脚:头巾,上衣,下裤,鞋,全部黑色;而且,至今,由种棉开始,纺线,织布,染色,制衣,全过程,通通自己动手,不求外人,不用“洋货”,典型的农耕经济,自给自足,自成体系,从而确保了自己的传统特色。

由贵阳到三都要坐四个小时的汽车,一路颠簸,中途经过都匀市。坐惯了高速公路的平坦大道,猛一下,还真不适应,觉得很辛苦,因为路况不好。到了三都,恍然大悟,恰好是因为交通不便,交流不易,所谓的现代文明,进入不暢,方有了这么完好的原生态的保存和保留,成全了三都水族的相对完整完美,独树一帜,包括他们的服饰。

亏得这一路颠簸!不仅成全了一个现实,也生出一个道理,一个大道理。

还接着说服饰。我到三都时,正好赶上过卯节,在卯山上有对歌相亲。这是个大节日。所谓大节,就是全县出动,全部云集在一座小山上。山很小很小,人却是人山人海。

这一天三都水族妇女不得了,居然换上了鲜艳的新衣裳,个个如花似锦,个个! 包括老太太。而且衣服的质地很高级,是绸缎。鞋也漂亮,手工的绣花鞋,令人眼花缭乱,还暗示着生活水平不低呢。

最抢眼的是个个腰里那根腰带,争奇斗艳,个个精彩,通通是手工绣。

这就引出了“马尾绣”。

何谓马尾绣?

这是水族的骄傲,也是水族的一个重要标识。它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水族有,别无分号,和著名的苏绣、湘绣、川绣迴然不同。

顾名思义,马尾绣是用马尾做主要原料。把三五根马尾捋在一起,形成一根芯材,然后用白色的丝线缠绕在马尾束上,再将它们按设计图案精心地缀在布上或縀上,组成千变万化的绣画轮廓框架,再用五颜六色的丝线进行针绣,填满整个画面。

腰条约一寸宽,相当长,用它将围裙系在腰间,耀眼,漂亮。

如有小孩,则绣一件背兜,再用腰带把小孩捆在背上。背兜的图案一般都很复杂,据说,这么一件背兜要精心绣许多月,颇为费工。

马尾绣作品都相当沉,有不少分量,因为里面有马尾。

马尾绣立体感很强,因为马尾线是有一定厚度的,整个画面摸起来并不平,有凹凸感。

关键是那些图案很有奥秘,代代相传,有的像八卦,有的像星座,有的像人形,有的像神秘符号。如果仔细研究的话,或许可以破解出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雏形。

总之马尾绣看似一种精致的女红,并被界定为一种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它是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的折射,是一门大学问的载体。

万万不可小看这奇妙的马尾绣,它属于三都水族,它的发明者制作者拥有者恰恰是水族普普通通的妇女,那里的小姑娘们,小媳妇们和老太太们。

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并不在少数。水族也有文字,不仅有文字,其代表性的文字文献,叫《水书》,还光荣列入第一批国家挡案文献名录,一共四十二种,《水书》名列第十一位,属于顶级文献国宝。

水族文字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原因有三:

水族文字非常古老,是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有的简直就是图画,“鱼”字真像一条鱼,“马”字真像一匹马,太直观,太一目了然,不用会意,不用猜测,更不用联想,一眼就能念出来。有的有一点符号性,但也好认,似乎刚由象形文字那儿进化出来,叫做半象形字。有的有点甲骨文的意思,似乎走得稍微远了一些,但亦属于文字进化的初级阶段,大概刚由毛毛虫变成蛹,离蝴蝶还远着呢。总之,这种文字就是老,相当老。

其次,这种古老文字居然还在用,不光还在用,如今,在大街上,舖店门口,机关门口,每一块标牌匾额上居然都用这种文字,这太神奇了。意思是说,这种古老的文字居然很青春!发展得慢,却甚顽强,锲而不舍,不光在大地上牢牢地站住了脚,而且堂而皇之地占在最前排,充当了二十一世纪的广告和招牌,教人大呼“奇迹奇迹”。

再次,水族文字和中原的早期文字有着同根,据考证河南商丘睢县出土的早期文字和水族象形文字有着非常大的相似之处。这个考证帮助水族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来源,“水”字是“睢”字的谐音字。水族祖先在古代被廹迁至江南,又由江南迁来贵州,扎根黔东南,这里由于交通闭塞,受外界干扰较少,一直保留着由中原带来的文化信息,甚至种族的DNA,成了日后的水族。其实,文字才是文明的主要指标,水族的文字说明了水族文明的渊源流长。

我在三都有机会看过两场水族歌舞,归纳起来,发现水族歌舞也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它们是:

器乐非常的响亮,声大,震耳欲聋,闹得慌,很不习惯,心想,在剧场里用不着这么大声呀,那分贝明明是超标的。坐在我身旁的叶辛说:嗯,就是这么声大,不大不叫水族。

为什么呀?

答:因为平常太安静。

这个理由令我惊讶。

他接着说,在这里,在农村,从前插队时,晚上一片漆黑,安静得出奇,没有任何动响。剩一个人呆着的时候,甚感可怕,宛如在坟场里一般。

这话说得我脊背发凉。我体会到了此话的份量和真实。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点火把,要光亮,要大喊大叫,要喧泄一番,要拚命地敲锣打鼓,要震耳欲聋,要反其道而行,要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

水族歌舞另一特点是没有演员,没有道具,全都是真人,全部是实物,全部是真实的过程,敬神就是敬神,结婚就是结婚,不是表演,不是“走过程”,唱的跳的就是过程本身。锣鼓一敲,哗哗,走上来一大群成年男女,有扛着纺车的,有扛着织布机的,有扛着箩筐的,有牽着真马的,有抬着嫁桩的,生活就是这样,只不过多了我们这些外来的看客而已。在人家那里,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没有界限,没有区别,难怪并不照顾你的耳膜。

这样就带来了水族舞蹈的第三个特点:全民性。歌舞一开始,全村人一起上阵,包括老大妈,老爷子,大嫂子,大爷们儿,小媳妇,大姑娘,大小伙子,小娃子,一个不落,全站在歌舞队伍中。丑的俊的,胖的廋的,不管。所以,队伍很长很长,蔚蔚壮观。要唱就一起动嘴,个个出声,真正的全民齐唱。至此,终于彻底明白了,什么叫艺术来自民间。

在三都,有幸亲历了两个水族节日,一个叫敬嘉节,即妇女种稻节,另一个则是卯节。

卯节,如前所述,是水族男女相亲节。走近细细观察下来,发现这个节日十分好,有许多合理的因素,非但不落后,简直就是非常非常先进的。首先,这种相亲形式和想象中的非常不同,打破了传统中的私密性和单挑式,完全成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挑战,煞是好玩。

先来看看,究竟是怎么进行的。

三、四个少女组成一个小团伙,席地而坐,倒都是盛装,面对的是一个由七、八个人组成的男青年相亲组合,也席地而坐,彼此离得很近,组成一个小圆圈,各自的脸几乎就相隔半米吧。少女们嘀嘀咕咕半天,大概首先推出一名主打队员,由她来挑战,高唱一首歌,实际就一句词,把“球”踢过去。小伙子们立刻开始集体讨论,估计是判断一下,是其中哪一位男士对这位姑娘有了初步好感,再集体讨论出一句什么词来回应,由这位男士出来对歌,还是用那个通用的曲调,拖着长腔开始,“嗨—”,把“球”踢回去。姑娘们这边立刻开始讨论要怎么对付。甚至掏出手机来,询问后方的后援团的意见,研究该怎么办,包括对这位男士有何初步印象,合不合适,还要继续刺探什么情报,继续出什么难题,发什么难,这么一来,就停了好半天。双方都利用这个空挡,低声地交头接耳,私下热烈讨论,并用眼睛仔细观察对方。好不容易,又由女方唱出下一句,进入第二回合。依此类推,时间就快快地消耗过去。太阳当空照,温度越来越热,估计,姑娘们和小伙们的心气也越来越高,纷纷掏出各色的花伞来顶在头上,这时候,围观的外人的视线就被伞挡住了,只听得见下面伞中发出的咯咯笑声,手机喊叫声。最后,最后,经过N次回合,有情人也许可能手拉着手走出人群,去做最后的双人谈判了;当然,也可能一事无成,白费劲,一哄而散。

看,多么现代,缘于公开,缘于集体智慧,缘于对应变能力的考核,大概可以避免不少盲目和误判。

这就是水族人的智慧。

而智慧来源于传统。

此传统便形成了民族的性格。

于是,一个民族——水族——便以其独特的多项指标,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独领风骚,独树一帜,独据一方。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