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符键盘对照表:闲话“附庸风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57:42
                           闲话“附庸风雅” 
——给“附庸风雅”一词正正名一般说,大凡知道“诗三百”的都明白何谓“风”“雅”,了解它们的地位。大概这就使以后“风雅”一词拥有了一种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的内涵了,无论是用以说文学还是艺术都很是赞赏的意义。再宽泛些讲,就又指代了那些儒雅名流之士,总之,也还是该属于有褒奖含义的词语吧。然而,笔者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现人们往往在使用“风雅”这个词时却常有些贬义了,最常使用的便是“附庸风雅”一词。

究其因由,也许是因为后来人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往往在“风雅”前边加上“附庸”俩字的原因?可那附庸的解释又该属于什么词性呢?附庸的含义一般是指:依傍或依附着什么而存在,最早大概是指那些依附于大诸侯国的小国吧。“附庸”,至少该能算个中性词语而并不觉得贬义。“附庸”加上个褒义的“风雅”当做为很好的词汇应用才是啊,其实却不然,它的内涵反而发生了变化。

因本人才疏学浅之过,没有对这个词义作过考证研究,只是奇怪:随着时间的流失,时代的变化本词竟会越趋于贬义。当“附庸风雅”一词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词语广泛应用以来,愈发变成了含有讽刺意味的词语了。它的意思大致是说:一些人并非名流雅士者却要装出一副有教养和风度的模样来的意思,大有一种装模做样和矫揉造作的情态。于是,人们在说谁“附庸风雅”时就带着明显的讽刺或不屑意味了———似乎意味着你既不是名人雅士之流你还去效法他们做什么么!有一种既然你不属于那个阶级或阶层便不得学习效法他们的意思。

今天,我细想想觉得实在不大对头,有点为这个词抱不平。因为我觉得,那样的看法是旧时代封建等级制下的思维方式,那是过去的封建士大夫们对于低于他们的人群表现出来的看不起或者看到他人有些趋炎附势的样子而不屑所致,那是带着明显阶级烙印的思维方式。况且怎么就叫“附庸风雅”了?难道底层的人就不能学着点文明的模样和风度了?即便有些装模做样又何妨,就如郭沫若先生语:为了附庸风雅,不得不矫揉造作一番……可又怎见得那不是别人真想要接近文明的一种表像,只不过那时侯,是你想接近也近不得罢了。大雅之堂岂是凡夫俗子随意可登的呢!

时代不同了,今天我对于这个词使用中的贬义性和使用者局限性思维范畴是颇有微词的,觉得还是该给它正正名吧。

我怎么会吃饱饭没有事干,闲着琢磨起这么一个平时连用都不会想起用的词语了呢?大概是因为我最近的一些行为是在“附庸风雅”的缘故吧,否则我也不会凭空地牢骚和发难了。不仅我自己在实践着“附庸风雅”还很是乐此不疲,而且我在“附庸风雅”的过程中,感觉到今天如果每个人都能适当行为之,并非不能加快社会的一点文明与进步呢。附庸风雅大约并不是件坏事。

其实,我曾经也是对于附庸风雅的人很看着不喜欢,比如:明明不大懂,却非得要出口子曰诗云,我以为这就是浅薄者在附庸风雅;明明不理解含义,文章却非得来个八股式的引经据典。那时,可能我对于大凡有点还不够深刻就忙于表现自己的人或稍有卖弄之嫌的总有点不屑吧。今天想起,已经觉得那是自己的狭隘思维局限所致。

他人的喜欢表现——即使不很成熟或有些作秀之嫌又有什么不好呢?也许不好表现者也并非因为谦虚,他们之所以没有表现或许本就无学识可表现也或许根本没有能力表现,再者,嘲笑别人的“附庸风雅”谁又能知道你内心里有没有一种气人有笑人无的异常心态呢。

大概是岁月的剥蚀,年龄的增加,因而思想就改变了很多。过去曾经不屑的,如今却觉得可以接受并觉得大可不必对别人求全责备了。我觉得人么,既无完人那对于别人的行为说三道四的又是何苦呢。而且,近年来,总觉得自己也很想作个附庸风雅的人了。因为我觉得那样做,既能接受很多新的事物,也实在是更能接近做人的完善。

我的变化既表现在思想上也表现在行为上。当然了,思想是主导的么。比如,思想上开始喜欢接近自己原本并不熟悉的东西了:对过去很多不熟悉的事物,不屑一顾的某些流派的音乐艺术或某种风格的文学创作或其他领域里的我以为的“异类”都有所接受,甚至去附会其中,尽管看着还很是牵强。当然了,正因为是不大懂而硬撑着脸面去效法,才说自己是在“附庸风雅”了。

先说吃西餐,本人以前不去那里,不敢去西餐厅的。原因就是不知左手右手究竟是哪手用刀哪手用叉,怕别人讥笑而已。忽然想到自己活了不少年头居然没有去过西餐厅,岂不是白活了,于是觉得也该去实践,于是哥们姐们一帮凑个热闹就硬着头皮怯怯地走进西餐厅,谁知在实践里却很是轻易地解决了那刀叉使用问题。邻坐也并不在意你怎样地拿起那起刀叉,其实,讥笑又怎样,反正自己是学会了。人也就这么从只能喝大碗粥到堂皇地走进星级殿堂了,这既可以说是“附庸风雅”,也可以说是个学习过程吧。(在这个过程里不是也能学得更雅了些?)

再说,关于音乐问题吧,过去比较崇尚民族音乐后来在某一特殊历史时期内,由于批判西方的“无标题音乐”引起本人好奇,我也竟然喜欢起西方的古典音乐和交响曲来。为此,我也又附庸风雅了一番,和年轻的学生一起听古典音乐讲座什么的,觉得西方古典很不错。结果,有一阵子喜欢上了古典就又比较排斥一些现代流行音乐,觉得浮躁。后来,我想既然有很多人喜欢那样的流派总有道理的,所以干脆来个“赶时髦”去“追星”,有机会遇到演员阵容很强的大型的歌会音乐会我就去凑个热闹,也算是随着社会发展“附庸风雅”吧,于是,现在对于很多东西能够兼收并蓄了。现在我是既知道德彪西,萧邦,贝多芬,知道郭兰英,马玉涛,知道叶佩英,殷秀梅,彭丽媛等,也知道了崔健,“零点”,“灵感组合”,还熟悉了诸多港台的歌星。在接近了之后,我才知道了无论是什么音乐,东方的西方的民歌还是美声或是流行乐都对人的精神情绪都有不少益处。

再如喝茶问题,原本总觉得自己是个粗人,以为粗瓷大碗的喝开水就很不错,更别叫我说茶的品名和欣赏茶道了。由于在旅游途中能经常有品茶这样的机会,一来二去的也知道学着端个茶沏个水了,也学得到些茶艺的学问和品茶的潇洒。

当然,还有其他不少自己有意或无意去“附庸风雅”的事。这样的实践,使我意识了,不管自己是主动去作的还是硬着头皮装腔作势的也好,都是很好的学习的过程。既能除却或由于时代或由于个人性格造成的对于很多问题容易走向偏狭的痼疾,又能在“附庸风雅”的过程学习些新的东西,积累新的知识获得些新资本,眼界也能得以开阔。原本的心态问题或思维狭隘造成的自我封闭状态就在那样求新求异求时髦的过程里也能大大改善,增加了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自信。

在这样的实践中,我把曾经认为既然你不属于哪类人就不该去走近哪类事物的看法变成为:即使是去一个陌生的领域“附庸风雅”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追求和向上的表现。哪怕一些人真个也是装模做样追个时尚,那也未尝不可看成是种对于社会生活的一种主动适应,和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过程。这样的目的动机则或许也总能有所得吧,毕竟还能愿意追个时髦啊。我觉得想去“附庸风雅”的人,未必不是他走向真正风雅的前奏,接近风雅至少比像鲁迅笔下那九斤老太,看什么也不能顺眼,总是觉得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会好受得多了。

其实,那些喜欢讥笑别人附庸风雅的,自己恐怕也未必真文人雅士,怎见得没有五十步笑百步之嫌?或者抱着自己的小团体观念,似乎只有属于那个圈子的才可以接近得,别人却进不得?再者了,哪个人是全能的,讥讽别人附庸风雅,也许仅仅就是看到别人在接近风雅时有些不顺眼,觉得不开心,不平衡了也是大有可能的。

旧时代,在封建社会宗法体系下的一整套等级制的制约下人们看不顺眼或异己或庶野下层的“附庸风雅”是必然,今天已经是新的时代了,摆出一副惟我独尊的样子,鄙夷别人的“附庸风雅”是大可不必的了。我想,今天大凡在社会生活中还有所缺欠,特别是在精神文明范畴内还有所缺欠的人若能主动去“附庸风雅”,决非坏事,比如,学说普通话,学点文明用语,读那么点书,即使是三心二意地学进去些许,谁又能说不算是个进步,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益处啊。这样去附庸风雅可以促进些文明行为可以端庄些品德能够增长些见识,何乐而不为呢?我国的进入WTO恐怕也该使国人更得讲究些风雅了。

能去“附庸风雅”总比大庭广众之下张嘴就是“妈妈的”或众目睽睽时竖起中指说:**!强得多。

我之所以觉得该去附庸风雅,一是,怕自己老的时候被个垂髫小孩骂声:老不死的;二是,更怕自己成为新九斤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