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捉鬼满背纹身:民生问题浅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7:13
生问题浅议 云南省副省长 曹建方 2011年07月15日15:49   来源:《云南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特别是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切实解决好当前的各种民生问题,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

  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历史脉络

  所谓“民生问题”,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生存和发展等方面的根本利益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致力于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理所当然地关注民生问题,并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以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深入分析了广大无产者的生存状况,并着眼于解放全人类的目标,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措施,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民生问题不仅包括国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包括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民生水平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且反映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体系,才能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中,提出“一切群众的生活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等重要观点,反映了我党民生思想的基本取向。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民生工作的历史性突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可见,我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关注民生、重视群众生活,坚持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并且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逐步把马克思主义民生观落到实处、造福群众,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本特点

  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基础,拥有其他民生观所无法比拟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一)民生内涵的丰富性。传统意义上的“民生”,更多地侧重于强调物质生活水平。但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野中,人的生活是多样化的,既有物质层面的内容,也有精神层面的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强调全方位、多层面地考察民生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是“生存”、“生产”和“发展”的统一,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二)解决方案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关注私有制所造成的异化问题,要求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劳动真正成为人类的自由、自觉活动,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为此,《共产党宣言》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措施,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好城乡差别、免费教育等问题,在历史上首次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民生解决方案。

  (三)民生工作的基础性。胡锦涛同志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群众观和我们党执政宗旨所决定的。因为,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调动广大群众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落实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更好地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改善民生的阶段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可以按三个阶段规划民生工作:一是以解决人民温饱为目标的基本层次,旨在实现马克思所要求的使人民群众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二是以促进人民基本发展为目标的中间层次,旨在使人民具有更好的发展能力、更为公平的发展权利和机会,获得基本公平的发展成果。三是以人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高级层次,旨在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第一个层次的目标,应该在第二个层次上有所作为,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展示“共同富裕”的有形成果。

  (五)民生效果的普惠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的政党,致力于追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而不是谋求少数人的特殊利益。因此,通过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奋斗目标。

  三、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民生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民生问题纷繁复杂,诸多矛盾相互交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作具体分析,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一)坚持矛盾分析,深入把握“四个表象”。当前存在形形色色的民生问题,总体上可概括为四个表象:一是事关个人生存的问题,包括就业难、物价上涨、就医开支高、城乡养老难等;二是事关个人发展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城乡居民发展机会不均等等;三是事关社会公平的问题,主要是按劳分配比重下降,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公民参政议政渠道不畅通等;四是事关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地方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社会冲突有所加剧,部分群众缺乏安全感。这些矛盾的根本,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四个症结”。当前民生问题的产生,可以归因于四大症结:一是在宏观规模方面,我国经济尚处于起飞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尚有差距,缺乏全面提供高福利的财力基础;二是在微观结构方面,还存在地域差异和个人能力禀赋的差异,导致区域和人际发展差距;三是在制度环境方面,保障民生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还存在反应不快、效率不高、覆盖不广等问题;四是在思想观念方面,部分干部的群众观、政绩观错位,片面强调经济规模或者把市场经济神圣化、教条化,忽视政府在保障民生中的固有职责,导致政府民生保障职能缺位。

  (三)坚持普遍联系,统筹研究“五个关系”。解决民生问题,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对于民生问题应有长远的统筹考虑,走可持续发展的民生之路,避免由于部分领域的措施失当,产生新的不平衡,导致其他领域陷入被动,损害未来发展的协调性。二是规模与结构的关系。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但要注意分配结构问题,确保发展成果为群众所分享。三是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在努力改善民生的同时,必须客观地认识到我国的发展水平,避免提出过高的民生保障目标,导致社会难以承受,损害发展大局。四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按照“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但要注意社会福利的适度性和有条件性,避免“收入效应”,重现“大锅饭”格局,损害发展活力。五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善民生,必须依靠市场发展经济,但不能迷信和放任市场;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必须坚决介入,防止“贫者益贫,富者益富”的“马太效应”。

  四、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解决民生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要求:“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应围绕一个根本目标,构建四个保障机制,确保五个工作重点:

  (一)民生工作的根本目标。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要求社会财富总规模达到较高水平,并且为社会成员相对公平地占有,因此既提出了生产力的条件,也界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共同富裕”允许社会成员间存在个人财富的差异,反对绝对平均主义,但要求有效解决两极分化问题,防止形成新的阶级对立以至于丧失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长期的努力,坚持不懈地创造和积累物质和精神财富,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诚实合法地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的人乃至全国人民富裕起来;但在任何时候,政府都必须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效遏制贫富分化,着力缩小极贫和极富人群的比重,着力做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二)民生工作的四个保障。推动民生工作,要构建四个保障机制:一是法律保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政权得到充分保障,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二是思想保障。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民生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团结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制度保障。健全完善各项民生保障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尽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平等的起跑线,及时有效解决各种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努力保证个体发展成果的公平性。四是资金保障。在加大财政公共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利率优惠等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民生项目建设;规范民生资金使用,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拨付效率,防范资金运行风险。

  (三)民生工作的五个重点。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民生工作。一是以产业促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使广大城乡居民生活有保障、发展有出路。二是完善分配制度。“分配是民生之源”。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确定城乡低保和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扩中、提低、限高、打非”,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三是改革教育体制。“教育是民生之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扎实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保障全体人民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权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四是完善社保体系。“社保是民生之依”。加快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机制,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无饥寒之忧,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五是确保社会稳定。“稳定是民生之盾”。更加重视社会稳定工作,突出抓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促进社会和谐。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只有关心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不断共享发展成果,经济增长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稳定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要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来指导民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要求,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实事求是,扎实工作,必将能够有效解决各种民生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特别是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切实解决好当前的各种民生问题,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

  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历史脉络

  所谓“民生问题”,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生存和发展等方面的根本利益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致力于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理所当然地关注民生问题,并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以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深入分析了广大无产者的生存状况,并着眼于解放全人类的目标,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措施,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民生问题不仅包括国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包括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民生水平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且反映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体系,才能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中,提出“一切群众的生活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等重要观点,反映了我党民生思想的基本取向。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民生工作的历史性突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可见,我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关注民生、重视群众生活,坚持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并且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逐步把马克思主义民生观落到实处、造福群众,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本特点

  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基础,拥有其他民生观所无法比拟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一)民生内涵的丰富性。传统意义上的“民生”,更多地侧重于强调物质生活水平。但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野中,人的生活是多样化的,既有物质层面的内容,也有精神层面的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强调全方位、多层面地考察民生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是“生存”、“生产”和“发展”的统一,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二)解决方案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关注私有制所造成的异化问题,要求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劳动真正成为人类的自由、自觉活动,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为此,《共产党宣言》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措施,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好城乡差别、免费教育等问题,在历史上首次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民生解决方案。

  (三)民生工作的基础性。胡锦涛同志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群众观和我们党执政宗旨所决定的。因为,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调动广大群众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落实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更好地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改善民生的阶段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可以按三个阶段规划民生工作:一是以解决人民温饱为目标的基本层次,旨在实现马克思所要求的使人民群众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二是以促进人民基本发展为目标的中间层次,旨在使人民具有更好的发展能力、更为公平的发展权利和机会,获得基本公平的发展成果。三是以人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高级层次,旨在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第一个层次的目标,应该在第二个层次上有所作为,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展示“共同富裕”的有形成果。

  (五)民生效果的普惠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的政党,致力于追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而不是谋求少数人的特殊利益。因此,通过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奋斗目标。

  三、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民生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民生问题纷繁复杂,诸多矛盾相互交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作具体分析,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一)坚持矛盾分析,深入把握“四个表象”。当前存在形形色色的民生问题,总体上可概括为四个表象:一是事关个人生存的问题,包括就业难、物价上涨、就医开支高、城乡养老难等;二是事关个人发展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城乡居民发展机会不均等等;三是事关社会公平的问题,主要是按劳分配比重下降,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公民参政议政渠道不畅通等;四是事关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地方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社会冲突有所加剧,部分群众缺乏安全感。这些矛盾的根本,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四个症结”。当前民生问题的产生,可以归因于四大症结:一是在宏观规模方面,我国经济尚处于起飞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尚有差距,缺乏全面提供高福利的财力基础;二是在微观结构方面,还存在地域差异和个人能力禀赋的差异,导致区域和人际发展差距;三是在制度环境方面,保障民生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还存在反应不快、效率不高、覆盖不广等问题;四是在思想观念方面,部分干部的群众观、政绩观错位,片面强调经济规模或者把市场经济神圣化、教条化,忽视政府在保障民生中的固有职责,导致政府民生保障职能缺位。

  (三)坚持普遍联系,统筹研究“五个关系”。解决民生问题,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对于民生问题应有长远的统筹考虑,走可持续发展的民生之路,避免由于部分领域的措施失当,产生新的不平衡,导致其他领域陷入被动,损害未来发展的协调性。二是规模与结构的关系。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但要注意分配结构问题,确保发展成果为群众所分享。三是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在努力改善民生的同时,必须客观地认识到我国的发展水平,避免提出过高的民生保障目标,导致社会难以承受,损害发展大局。四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按照“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但要注意社会福利的适度性和有条件性,避免“收入效应”,重现“大锅饭”格局,损害发展活力。五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善民生,必须依靠市场发展经济,但不能迷信和放任市场;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必须坚决介入,防止“贫者益贫,富者益富”的“马太效应”。

  四、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解决民生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要求:“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应围绕一个根本目标,构建四个保障机制,确保五个工作重点:

  (一)民生工作的根本目标。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要求社会财富总规模达到较高水平,并且为社会成员相对公平地占有,因此既提出了生产力的条件,也界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共同富裕”允许社会成员间存在个人财富的差异,反对绝对平均主义,但要求有效解决两极分化问题,防止形成新的阶级对立以至于丧失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长期的努力,坚持不懈地创造和积累物质和精神财富,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诚实合法地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的人乃至全国人民富裕起来;但在任何时候,政府都必须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效遏制贫富分化,着力缩小极贫和极富人群的比重,着力做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二)民生工作的四个保障。推动民生工作,要构建四个保障机制:一是法律保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政权得到充分保障,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二是思想保障。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民生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团结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制度保障。健全完善各项民生保障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尽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平等的起跑线,及时有效解决各种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努力保证个体发展成果的公平性。四是资金保障。在加大财政公共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利率优惠等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民生项目建设;规范民生资金使用,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拨付效率,防范资金运行风险。

  (三)民生工作的五个重点。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民生工作。一是以产业促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使广大城乡居民生活有保障、发展有出路。二是完善分配制度。“分配是民生之源”。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确定城乡低保和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扩中、提低、限高、打非”,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三是改革教育体制。“教育是民生之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扎实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保障全体人民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权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四是完善社保体系。“社保是民生之依”。加快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机制,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无饥寒之忧,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五是确保社会稳定。“稳定是民生之盾”。更加重视社会稳定工作,突出抓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促进社会和谐。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只有关心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不断共享发展成果,经济增长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稳定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要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来指导民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要求,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实事求是,扎实工作,必将能够有效解决各种民生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