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少将第二任妻子:中国的百年追赶型经济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20:23
百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常受到外国的入侵和欺凌,当时有识之士们总是想办法要拯救积弱的中国,政治上采取革命方法,显然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文化上采取的也基本上是一种激进的革命方法。社会建设采用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而经济上最后选择绝对化的计划经济同样是历史的选择。我不对这些选择作出事后诸葛亮式的评价,我相信历史的选择都有历史原因,但是我必须分析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我的结论是那也是一种符合规律的选择,而且是恰到好处的选择,几乎是水到渠成。  但是我不认为改革开放是对过去倾斜发展模式的革命,而恰恰是在过去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也就是追赶型发展的逻辑衍生,或者叫追赶型发展在市场领域的延伸。所以,今天的经济特区思维模式、沿海改革开放、让部分人先富起来、各种综合型改革试点等其实都是追赶型发展模式的翻版。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市场在百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两个市场,一个是与外界基本脱离的三农市场,一个是与外界相链接的城市市场和沿海市场、特区市场,包括正在向外界打开的各种综合型试验区,这个市场准确地说是中外结合部市场。这个市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用两句话可以对其概括:三来一补、两头在外。尽管纵观百年的开放史,其间实行的“三来一补”各有不同,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给予优惠政策,包括要素价格上的各种优惠。“两头在外”也是方法各异,那基本上是在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加强了自身的同时,主要的是为出口创汇,挣外汇来维持国内的需要。为的是学习之,一边挣外汇来强壮自己,一边抵制外来势力来保护自己。经济特区这个模式的意义就在于两头在外,支撑这个模式的能量是三来一补,最后这个模式不仅仅在特区和沿海,而且广泛地蔓延到了全国,几乎在所有的城市的最发达的部分,在所有的行业最前沿的部分,都是这个模式的缩影。这个模式造成的主要后果毫无疑问的是差价,先是人为的局部差异、差别、差价,后来慢慢扩展开来,成为广泛的、纵深的差异、差别、差价,这就是中外市场的结合部。

这个结合部通过百年的积累成为中国最先进的部分,越来越与外界相依存,而越来越与内部相脱离。所以,正是看到这种趋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就认为只要经济领域扩大开放,最后的结果是中国会与欧美越来越不可分。然而这个中美关系的概念只包括中国的城市部分,当然对于美国是包括整个美国的,所以,中国变成了乡下,美国的疆界扩大到了中国所有的城市。

这是追赶型发展的必然,因为追赶型的主要特征就是必须集中优势和资源发展一切可以追赶的产业。这个集中优势的过程,对内是一个抑与扬的过程,所谓抑通常是抑制三农、三工、三知。这样长期的结果是中国不但从产业、人群、地域上分裂开,而且会从社会和文化上分裂开,直到使中国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最后变成不是美国、却似美国,一个部分成彻底最落后的部分。

随着中国外贸的扩大,这个模式的价差会漫向世界,一个便宜三个爱,很快中国差价会击倒整个世界,那整个世界也会被分裂开来,一个是秀水街,一个是华尔街。所以,今天的世界到处有秀水街的痕迹,都想有唐人街,发达点的都想有华尔街,都想有自己的金融中心。

严格地说,当中国需求是世界性的时候,对于大宗商品,包括矿产、石油、粮食等,预测其价格以及考虑其定价机制,就必须考虑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GDP增长与PPI、PMI、CPI以及利率与汇率、信贷与财政政策变化情况,否则孤立地定价和就事论事的分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那对于正确地制定定价策略和机制,以及预测价格和需求曲线的变化就具有了充分的信息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