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角三角形的高在哪里:新生代农民工动态:近半未稳定就业难享社会保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7:54:56

半月谈深度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十大最新动态

  编者按 作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尊严感究竟如何?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特别策划组织了“新生代农民工尊严感”大型调查活动,从就业状况、在城市的生活融入情况、与亲人朋友的关系、公民权利实现等方面全方位地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和尊严感受。

  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278份,调查地点分布在全国东中西部,还纳入了在三线城市和一些小城镇打工的农民工群体,覆盖的农民工户籍包括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这次调查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十大动态渐渐浮出水面……

  注:本次调查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年龄16岁以上、35岁以下,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有农业户籍的群体。从就业状况、在城市的生活融入情况、与亲人朋友的关系、公民权利实现等方面全方位地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和尊严感受。调查问卷通过三种方式发放:

  1、由遍布全国各地的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员寻找目标群体请他们填答问卷;

  2、由合作机构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寻找到目标群体填写问卷;

  3、在《半月谈》上随刊登载问卷,由《半月谈》读者在自主填答后寄回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三种渠道共回收有效问卷2278份,调查地点分布在全国东中西部,包括新疆、甘肃等以往较少被调查到的省份,还特别纳入了在三线城市和一些小城镇打工的农民工群体,覆盖的农民工户籍包括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动态一 就业,我仍然去东部

  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幅度调整农民工政策,改善对农民工的就业管理和务工环境,加强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等工作有了大幅度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走出了家门,投入到建设城市的队伍中来。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情况

  据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的新生代农民工尊严感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务工地点仍以东部地区为主。而选择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这样形成了东、西部地区的较大分化。从调查的结果看,新生代农民工近八成(76.4%)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达到14.4%,比国家统计局2009年统计的农民工在中部地区就业中比例17%略低。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在西部就业的比例最低(9.2%)。

  在2009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保障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其中一个政策重点,就是制定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针对各地不少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意愿和行动,国家相关部委要求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精神,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

  此外,大力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从2003年到2010年,陆续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提高农民工择业竞争能力、就业适应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安徽等农民工输出大省纷纷将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作为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在资金、场地、税费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在安徽,符合政策要求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获得提供200万元以内的贴息贷款,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当地财政各负担一半。

  本次调查中,近8成新生代农民工仍然选择在东部就业,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有关部门出台的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效果仍有待提高。

  在进入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寻找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城市时,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面临着相似的社会境遇。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获取就业机会的时候最重要的渠道来自“同乡和亲友介绍”(52.2%),此外还有“通过中介机构或参加人才交流会”(13.1%)和“自己到单位或打电话询问”(10.6%)等求职路径。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在就业信息服务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未来地方政府应要做到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

  让农民工在西部真正有职业发展前途,这样才能吸引劳动力留在中西部。未来,西部地方政府应该将承接产业转移摆到经济工作的更突出位置,大大增加农民工在中西部就业的机会。同时,将政府制定和出台的各项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为农民工朋友创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从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自主创业,由创业带动就业。

  动态二 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大幅提前

  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最新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工作的平均年限接近6年(5.96年),可以粗略推断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在20岁左右,这与传统农民工初次务工的平均年龄26岁(引自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有大幅度的提前。

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分布

  调查中,16~20岁的被访者比例达到10.1%,这些重要的年龄特征意味着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普遍缺少农业劳动的经历。而且很多20岁左右的青年对未来的工作没有预期(19.6%),表示“我没有打算”。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导致他们在结束上一份工作后,一段时间内容易落入失业状态,另外一方面导致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缺失。

  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现,与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大幅提前密切相关的另一事实,是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的受教育难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在这两亿多农民工的背后有7000多万他们的孩子,这其中包括跟随父母在他乡的,1400多万随迁子女;5800多万留守儿童,其中4000多万年龄是在14周岁以下,在8个城镇儿童当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则是每3个儿童当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

  高额的学费,已经成为农民工子女获得平等优质教育机会时难以逾越的壁垒。教育部2010年公布《教育部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取消了《小学管理规程》中可向非本地户籍学生收取借读费的规定。在北京,从去年1月1日起,也已经取消了中小学生借读费,之前的小学借读费为每生每学期200元。但是,农民工子女如果想入读北京的某所小学,仍需交纳数额不等的“教育资源补偿金”。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早在2008年北京的教育资源补偿金已高达近2万余元。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发布的甘肃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指出,农民工子女在城里就学的最大困难依次是:认为学费高的占78.75%,认为没有城市户口的占70.59%,认为受歧视的占38.33%。从根本上说,单纯取消200元的借读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现实中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在目前户籍制度尚无法放开的情况下,“农二代”不会有城镇户口,也交不起择校费,只能徘徊在学校之外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农二代”在教育缺失的生活现实中,逐步落入“失学、失业,失管”的三失阵营。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大幅提前,正是从侧面印证了农民工子女所能获得的教育资源仍然不足。

  “十二五”是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为关键的5年。当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流动,对于这个群体,一个当务之急是为其提供全国统一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当前应重点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尽快把农民工纳入所在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三是加强职业教育,遏制农民工子女低龄化就业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