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王龙凤鱼竿:上海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20:54
上海市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搜索
上海市

上海市市标[注 1]

上海市风光
由上顺时针顺序为:浦东天际线、豫园、世博轴与中国馆、南京路和外滩夜景
汉语拼音 Shànghǎi Shì
简称沪
别称申
地名出处吴淞江支流上海浦

上海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理位置
概览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区类型直辖市
行政区划代码 31
下级行政区 16市辖区、1县
设市时间1927年设上海特别市
现任市长韩正
现任市委书记俞正声
政府驻地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
毗邻江苏省、浙江省
城市精神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
城市定位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1];
国家中心城市[2]
地理
中心坐标31°14′N 121°29′E? / ?31.233°N 121.483°E? / 31.233; 121.483
总面积 7,037.7平方公里
- 市区 2,648.6平方公里
- 建成区() 1100平方公里
- 陆地 6340.5平方公里
- 水域 679平方公里
海拔  - 1~103.4米
中位值4米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16 °C
年降水量 1200毫米
人口
总人口(2010) 2301.91万人
人口密度 3,271人/平方公里
本地语言吴语上海话
经济
GDP(2010) 16872.42亿元人民币
人均GDP 78,989元人民币
11,563美元(标准)
HDI指数(2009) 0.908
其他
时区中国标准时间(东八区)
市花白玉兰
邮政编码 200000
电话区号+86 (0)21
车牌号码 沪××××××
网站:shanghai.gov.cn

上海市市花白玉兰
上海主题首页
上海市( 发音(帮助·信息);吴语:Zaonhe),简称沪,别称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上海位于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最东部。全市最北部为处于长江入海口中的崇明岛,东向东海,并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部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3]
上海于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文明的遗迹[4]。先秦至元代,上海渐成为重要的粮、盐产地。明代起,上海因松江棉布而“衣被天下”[5],成为重要的棉纺织基地。1843年开埠后,上海因地利、政策之便,在近现代科技文化与工商业领域等诸多方面领中国之先。经过百年的发展,上海形成今天的城市规模及风貌,从东南海滨仅有60万人口的县城发展成为今天拥有逾2000万居民、人口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都会。[6] 目前,上海是全球最重要的商业、经济、科教艺术城市之一。此外,上海也是中国内地的商业、经济中心以及国际航运和国际会展中心[7],是世界公认的全球最主要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的展示窗口,“为中外观瞻之所系”。[8] 根据2011年5月最新报告显示,上海市常住人口已突破2300万人。[9]
目录
[隐藏]
1 释名2 简史2.1 开埠前2.2 开埠后2.2.1 开埠至1912年2.2.2 北洋时期2.2.3 国民政府时期
2.3 当代
3 自然地理3.1 地理位置3.2 气候3.2.1 气候数据
3.3 水文3.4 岛屿
4 政治4.1 行政区划4.1.1 飞地
4.2 外事4.2.1 领事机构4.2.2 友好城市
5 经济5.1 农业5.1.1 传统农业5.1.2 现代农业
5.2 工业5.2.1 轻工业5.2.2 重工业
5.3 商业5.4 金融业5.4.1 总部效应
6 社会6.1 人口6.1.1 人口来源
6.2 民族和姓氏6.3 语言6.4 宗教6.4.1 佛教6.4.2 道教6.4.3 伊斯兰教6.4.4 天主教6.4.5 基督教新教6.4.6 东正教
7 文化艺术7.1 文学7.2 美术7.3 传统戏剧7.4 现代戏剧7.5 曲艺7.6 电影7.7 音乐7.8 重要文化活动7.9 饮食
8 新闻传媒8.1 报业8.2 出版8.3 广播8.4 电视
9 科教研究9.1 教育9.2 卫生9.3 公共图书9.4 公共博览
10 体育10.1 体育团体10.2 大型赛事
11 建筑11.1 古代11.2 近现代11.3 当代
12 公用事业12.1 城市规划12.2 供水12.3 电能12.4 供气12.5 环境卫生12.6 园林绿化
13 交通13.1 公共交通13.1.1 轨道交通13.1.2 公交13.1.3 轮渡13.1.4 出租汽车13.1.5 公交一卡通
13.2 航空13.2.1 航空公司13.2.2 空港
13.3 国铁13.3.1 高铁13.3.2 普通铁路13.3.3 车站
13.4 航运13.5 公路13.5.1 国家高速公路13.5.2 省级高速公路13.5.3 国道13.5.4 桥梁13.5.4.1 杭州湾13.5.4.2 长江13.5.4.3 黄浦江13.5.4.4 苏州河
14 旅游15 著名人物15.1 政界15.2 科学界15.3 文化艺术界15.4 体育界
16 注释17 参考文献18 外部链接
[编辑] 释名
上海一词最早始于宋代,源于一条名为上海浦的吴淞江支流。浦,原为吴语中小河的意思,且一般多指人工河。因此,黄浦江正因为原是吴淞江上的一条小河,而得名。当然与上海浦相对的有下海浦,上海浦位于吴淞江的南岸,下海浦位于吴淞江的北岸,地点大致位于今虹口区海门路一带黄浦江的南北岸。此外,江左地区命名河流有一个习惯,通常将靠近源头的支流谓之里或上,靠近下游河口地区的称为外或者下。而上海浦因较为靠近上游,故命名为上海浦。后由于沪上酒业发展,政府在本地设置了征收酒税的相关机构——酒务。因地近上海浦,所以称之为上海务。上海一词的影响逐渐扩大,而下海浦则伴随吴淞江的淤塞而逐渐消失,现仅有下海庙以证明下海浦的大致位置[10]。
此外,上海的简称“沪”,来源于古代上海一带的居民进行捕鱼作业的一种竹制工具。而别称“申”则是因为相传上海西部地区曾为楚国公子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而得名[11]。
[编辑] 简史
主条目:上海历史
元朝以前,上海为沿海的一个渔港和商贸集镇。宋代设有华亭县,元代始有上海县。明朝以后,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海在国内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南京条约使得上海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外贸中心。上海开埠后因其独特的政治地位,到1930年代上海成为了远东最大的都会以及远东的商业和金融中心。1949年以后,上海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制造业中心。1990年以后,随着上海开办证券业和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发生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2005年上海港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港[12]。上海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诸项第一。2010年上海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13]
[编辑] 开埠前

明代上海县城手绘图
约7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600年之久。早在嵩泽时期,今上海青浦嵩泽一带便有先民的活动。此后,在今上海佘山以南一带则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先民的活动遗址[14]。
春秋时属吴,吴灭后入越境。越王无强时,越国大败于楚,遂并入楚国国境。
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即吴淞江[15],俗称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滬”。

上海明清水乡小镇
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刺史兼江南采访处置使赵居贞上书,奏请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等地,设立华亭县,而此便为松江建城之始[16]。
至宋淳化二年(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大致位于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上,宋咸淳三年(1267年),华亭县于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格为府。翌年,华亭府更名松江府,辖华亭县。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政府析华亭县部分,设立上海县,隶松江府,标志着上海有独立行政建制之始。[14][17] 蒙元时,松江府经济已经极为发达,盐税居两浙之冠[18]。
元末明初,本贯上海的黄道婆回归故里,而其从海南带回的先进织布技术使得松江府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被誉为“衣被天下”[19]。有明一代,上海地区的经济已经十分发达,时称“松江税赋甲天下”[20]。
明嘉靖三十二年,为抵倭寇而筑上海城墙(即今中华路和人民路内侧)。清袭明制,归属江南省松江府,设江海关。[21]
[编辑] 开埠后

1933年的上海市中心区,大体上也就是1860年上海的全部市区范围:南市的华界,北部苏州河两岸的公共租界,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法租界
[编辑] 开埠至1912年

上海县城及租界变迁图
1843年11月14日,根据上一年,中英两国在南京下关签订的《南京条约》,关于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的规定,上海道台于当日贴出官府布告,向市民告知当月17日正式开埠。同日,英国驻上海领事馆亦贴出相同公告[22]。1845年,第一任英国驻沪总领事巴富尔爵士与时任上海道台的宫慕久签订《上海租地章程》,由此开始租界的历史。此后,法国与美国相继在上海设立租界。1846年,租界最高立法机构上海英租界租地人会成立。1854年,驻沪领事团成立自治机构工部局,加上之后设立的会审公廨,租界形成不受中国政府管辖,拥有独立司法、行政权力的地区。此后,租界历经数次扩张,到1900年,公共租界达33503亩,法租界2135亩,范围基本为今天上海的核心区域的大部分地区[注 2][23][24]。
由于独特的政治制度和地理位置,上海开埠后即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经济金融、商业贸易、文化和航运中心,是近代亚洲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被誉为“十里洋场”和“冒险家的乐园”。由于租界的存在使得当时上海繁华地区未遭受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同时也为上海时至今日的持续繁荣奠定了极为雄厚的基础。
[编辑] 北洋时期
1912年民国成立,由于保守势力与革命党互相争夺中央及地方权力,全国局势较为混乱。与此同时,由于上海租界政治特殊,因而能保持一种特殊的稳定与和平,甚而,租界在经济、人口等各方面都进一步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加之一战开始后,世界局势的变化,由1914年开始至1936年可谓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一个阶段。而上海华界则不可避免的多次受到全国政局的影响,1911年11月3日,陈其美与革命党人发动起义,上海光复[25]。
1927年以前,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属江苏省上海县管辖。由于租界的政治特殊性,20世纪初的一些影响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亦在上海发生。1919年因巴黎和会,上海工人、学生及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总罢工、罢课、罢市,该年6月5日起,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移向上海。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召开[26],因此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同时也是1933年以前中共中央的所在地[27]。随后1922年7月和1925年1月,又分别召开中共二大和四大[28],周恩来、陈云曾先后主持过中央党务工作。1925年5月30日,由于日本内外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上海学生、市民聚集在公共租界老闸捕房(位于今南京东路)门前进行抗议,公共租界巡捕开枪射击,造成了五卅惨案,从而引发全国性的反英运动[29]。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闸北发生了四·一二事件,国民革命军第26军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造成大规模流血事件,第一次国共合作濒临结束。
[编辑] 国民政府时期

1930年代的夜上海南京路
1928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上海因为紧邻首都,加之为对外贸易中心,故而大批金融机构包括四大银行均将总部设立于此。上海的全国经济与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上海无论租界还是华界在此后黄金十年内均得到飞速发展。
1927年3月29日,中华民国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区设上海特别市,直属行政院[30]。此时,上海从法律上正式脱离江苏管辖,同时并入江苏省上海县、宝山县17市乡。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大上海计划》。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
1932年1月2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三友实业社门前被中国工人殴打,而挑起一二八事变,中日在闸北一带引发激烈的军事冲突,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以至于南京国民政府也暂时迁移到洛阳[31]。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中日再度于上海展开激战。尽管国民革命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阵亡33万人,空军损失过半。约当时全国三分之一军队兵员)而未能阻止日军侵略,但此战也宣示了日军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的破灭[32]。而战后,原先繁华的闸北、南市市面受到严重破坏,《大上海计划》被迫搁浅,华界基本沦为贫民区,这对上海今后几十年城市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半部,即今虹口、杨浦两区南部沦为日军防区,公共租界工部局已无法在该区域行使管辖权。而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因为独特的情况,则产生了长达四年多、畸形繁荣的孤岛时期。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对英美宣战。当日,日军进占租界,公共租界工部局宣布解散,除法租界外上海全境为日本占领。后日本和维希政府将租界“交还”给其扶持的傀儡汪精卫政权,英美也向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承诺放弃租界[33]。1943年起,具有一个世纪历史的租界便不复存在了。1945年抗战胜利,上海由国民政府接管。
1946年,国民政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1947年行宪后称为“国军”)和中国共产党所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间爆发大规模内战(参见国共内战)。因为内战及接收后的投机倒把,上海及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1948年8月18日,政府宣布实行经济及币制改革,上海成为经济改革最重要地区,蒋经国亲自来沪督察经改。1949年5月27日,解放军控制上海全境。上海市人民政府于当日下午宣布成立。此间,许多与民国政府及海外机构有关的人员、财产和机构随同中华民国政府撤离上海。
[编辑] 当代

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证券交易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设上海为直辖市,辖区面积为636平方公里,成为和北京一样未变更过行政级别的直辖市[34]。1958年,江苏省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市,上海市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35]。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成为四人帮主要的活动基地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0年代,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经济中心的地位一度受到南方等新兴经济特区,尤其以深圳、珠海为代表的挑战。在1989年春的政治运动中,上海各界人民和学生也积极参加了反腐败等运动。上海出版的《世界经济导报》因为发表激进文章,而被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下令关闭。在该次政治运动中,由于时任市长的朱镕基处置得当,并未对上海的国际形象造成较大的影响。
进入1990年代后,上海再度巩固了的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的地位。1993年,浦东开发开放,加快了城市发展速度,当时城市口号称作“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近年来,人均GDP连续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2005年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上海总部。
2006年,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违法挪用32亿社会保障基金,由此引发社保案[36],并使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陈良宇被解职并被追究司法责任,成为自四人帮以后较为重大的上海政坛地震[37]。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2009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行人民币结算试点[38]。2009年3月,由上海市政府提交数年的关于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报告终获国务院批准。专家预计于2020年时,上海将成为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国际航运中心[39]。

俯瞰上海外滩(2008年)
此外,自1990年代以后,上海开始逐步承办众多重要国际会议和大型赛事,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加强。1993年5月9日,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在上海召开[40]。2001年10月21日,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41],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一次和第六次会议均在上海举行[42]。2007年10月2日至11日,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申城举行,并获得空前成功[43]。2010年5月到10月,上海成功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
[编辑] 自然地理

上海市卫星图像
[编辑] 地理位置

上海佘山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正当中国海岸线中心点,守长江口。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前缘,东濒东海,北界长江,南临杭州湾,西与江苏省和浙江省接壤。全市面积6,340.5平方千米,南北最长处约12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00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2,648.6平方千米。
上海市全境为冲积平原,仅西南部有部分火山岩丘。海拔平均高度在4米左右,地势平坦,山脉少而低小。西部有佘山、天马山等,但高度都在100米以下。上海市最高点是位于杭州湾内,距离海岸线5公里左右的海拔103米的大金山。
[编辑] 气候
上海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春(4月-5月)、秋(10月-11月)较短,冬(12月-次年3月)、夏(6月-9月)较长。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因而5月至9月间为上海的汛期,降水量达全年的60%左右[44]。每年的7月至8月进入伏旱天气,较之日常月份显得潮湿酷热,每年平均有8.7天最高气温超过摄氏35度。由于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夏天和初秋时节常会有来自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台风)过境或影响。每年1月中旬至2月初为全年最寒冷的季节,受北方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影响,会出现霜冻现象。如遇强冷空气来袭并恰逢暖湿气流,上海也会出现雨夹雪或降雪天气[45]。
[编辑] 气候数据
年平均气温:15.7 °C。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5 °C。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8 °C。 极端最低气温:-12.1 °C(出现在1893年1月19日)。 极端最高气温:40.2 °C(出现在1934年7月12日)。
显示▼隐藏▲上海 (1971-2000)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C (°F) 8.1
(46.6) 9.2
(48.6) 12.8
(55) 19.1
(66.4) 24.1
(75.4) 27.6
(81.7) 31.8
(89.2) 31.3
(88.3) 27.2
(81) 22.6
(72.7) 17.0
(62.6) 11.1
(52) 20.2
(68.4)
平均低温 °C (°F) 1.1
(34) 2.2
(36) 5.6
(42.1) 10.9
(51.6) 16.1
(61) 20.8
(69.4) 25.0
(77) 24.9
(76.8) 20.6
(69.1) 15.1
(59.2) 9.0
(48.2) 3.0
(37.4) 12.9
(55.2)
降水量 mm (英寸) 50.6
(1.992) 56.8
(2.236) 98.8
(3.89) 89.3
(3.516) 102.3
(4.028) 169.6
(6.677) 156.3
(6.154) 157.9
(6.217) 137.3
(5.406) 62.5
(2.461) 46.2
(1.819) 37.1
(1.461) 1,164.5
(45.846)
相对湿度 (%) 75 74 76 76 76 82 82 81 78 75 74 73 76.8
平均降水日数 (≥ 0.1 mm) 9.7 10.3 13.9 12.7 12.1 14.4 12.0 11.3 11.0 8.1 7.0 6.5 129
日照时数 123.0 115.7 126.0 156.1 173.5 147.6 217.8 220.8 158.9 160.8 146.6 147.7 1,894.5
来源:中国气象局 2009-03-17
[编辑] 水文

苏州河口
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天气湿润多雨,上海地区河网纵横,水量丰富。到2010年,本市的河道及湖泊总面积尚有642.7平方公里,河面率为10.1%。本市河网基本属于黄浦江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浦江、吴淞江及川杨河、淀浦河、虬江等。黄浦江起自太湖[注 3],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不等,平均360米,为不冻河,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和主要城市景观组成部分。吴淞江(俗称苏州河)上海境内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原有入海口即今吴淞口,后“黄浦夺淞”[46],现于外白渡桥以东入黄浦江。上海境内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此外,由于城市发展,上海市区境内诸多河道已被填埋并修筑道路,最为知名的为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界河洋泾浜,即今延安东路。
[编辑] 岛屿
上海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长江口和南部杭州湾一带。岛屿以自然岛屿为主。北部长江口处的岛屿以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三个岛为主,并伴有一些小型沙洲,这是上海市最大的三个岛屿。而杭州湾处的岛屿则有金山区境内的的大金山等岛,崇明岛以东35公里有佘山岛。此外位于上海市区东北部、黄浦江下游有一座上海唯一的内河岛屿—复兴岛[47]。

崇明岛南门港
崇明岛是由长江携带下来的大量泥沙冲积而成,唐武德元年(618年)仅是长江中的两个小沙洲,面积只有十余平方公里[48]。后几经变迁,现在东西约80多公里,南北宽约10-15公里,面积为1041平方千米。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和中国第三大岛。
长兴岛和横沙岛位于崇明岛以南的江口,将江水分为南北二水道。长兴岛俗称鸭窝沙,露出水面不过百年左右,分为石头沙、瑞丰沙、潘家沙、鸭窝沙、金带沙五个部分。近40年来才逐渐成一岛。与吴淞相对。横沙岛在长兴岛东面,由横沙岛和元沙岛组成,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
九段沙是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南侧新淤积形成的沙岛,总面积为420平方公里(-6米),其中吴淞0米线以上面积145平方公里。目前无常住人口,2000年建立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49]。
[编辑] 政治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参见:上海市政府
上海现行制度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地位上,为中央直辖市与省同级。上海市人民政府驻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现任市长韩正,市委书记俞正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市政协主席冯国勤[50]。
[编辑] 行政区划

上海市人民政府驻黄浦区
虹桥国际机场位于长宁区
浦东国际机场位于浦东新区
1.黄浦区
2.卢湾区
3.徐汇区
4.长宁区
5.静安区
6.普陀区
7.闸北区
8.虹口区
9.杨浦区
1
2
3
4
5
6
7
8
9
浦东新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县
崇明县
主条目:上海市行政区划
1949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后,上海市行政区划基本维持原状,全市共设30个区,其中市区20个(分别为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静安、新成、江宁、普陀、闸北、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榆林、杨浦),郊区10个(分别为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高桥、真如、龙华、杨思、洋泾)。市区面积约占当时全市总面积的14%,市区人口约占当时全市总人口的83%。
此后,每间隔一段时间,上海市政府都会对区级行政区的范围和编制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1956年、1960年分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1960年的调整基本确定了市中心区域的行政区划名称,日后除吴淞、南市、卢湾以外,基本沿用至今。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国务院关于同意上海市撤销黄浦区、南市区设立新的黄浦区的批复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国务院关于同意上海市撤销黄浦区、南市区设立新的黄浦区的批复
1988年,上海开始试行撤县建区。此后数年,宝山、上海、川沙、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一系列郊县完成撤县建区工作。
2000年,南市区与黄浦区撤销,合并组建新黄浦区,同年,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到2001年,上海市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其中中心城区约占4%,城乡结合区约占46%,),市区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1.9%,非农户口为73%(其中市区约占68.4%,郊县约占4.6%)[51]。
2009年5月6日上海市政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国务院已批复了上海关于浦东扩区的申请,同意撤消南汇区,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52]。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将原黄浦区和原卢湾区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新的黄浦区[53]。
至2011年,上海共有16区、1县,共109个镇,2个乡,99个街道办事处,3747个居民委员会和1692个村民委员会[54]。其中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为八大传统中心城区。而浦东新区内环部分与部分中环属于上海中心城区范围,而其余大部分地区以及原本南汇区属于郊区。闵行区部分区域与宝山区的部分区域已经完全城市化。
上海市行政区划
区、县 地域 下级区划数 下级区划名
黄浦区 中心城区 街道(10)外滩街道、南京东路街道、半淞园路街道、小东门街道、老西门街道、豫园街道、打浦桥街道、淮海中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五里桥街道
徐汇区 中心城区 街道(12)
镇(1)湖南路街道、天平路街道、枫林路街道、徐家汇街道、斜土路街道、长桥街道、漕河泾街道、康健新村街道、虹梅路街道、田林街道、凌云路街道、龙华街道
华泾镇
长宁区 中心城区 街道(9)
镇(1)华阳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江苏路街道、天山路街道、周家桥街道、虹桥街道、仙霞新村街道、程家桥街道、北新泾街道
新泾镇
静安区 中心城区 街道(5)江宁路街道、静安寺街道、南京西路街道、曹家渡街道、石门二路街道
普陀区 中心城区 街道(6)
镇(3)长寿路街道、曹杨新村街道、长风新村街道、宜川路街道、甘泉路街道、石泉路街道
真如镇、长征镇、桃浦镇
闸北区 中心城区 街道(8)
镇(1)天目西路街道、北站街道、宝山路街道、芷江西路街道、共和新路街道、大宁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临汾路街道
彭浦镇
虹口区 中心城区 街道(8)四川北路街道、提篮桥街道、欧阳路街道、广中路街道、凉城新村街道、嘉兴路街道、曲阳路街道、江湾镇街道
杨浦区 中心城区 街道(11)
镇(1)江浦路街道、平凉路街道、五角场街道、四平路街道、新江湾城街道、定海路街道、大桥街道、控江路街道、殷行街道、长白新村街道、延吉新村街道
五角场镇
浦东新区 新区 街道(13)
镇(25)潍坊新村街道、陆家嘴街道、梅园新村街道、塘桥街道、周家渡街道、东明路街道、洋泾街道、上钢新村街道、沪东新村街道、金杨新村街道、浦兴路街道、花木街道、申港街道
川沙新镇、合庆镇、曹路镇、高东镇、高桥镇、高行镇、金桥镇、张江镇、唐镇、北蔡镇、三林镇、惠南镇
新场镇、大团镇、周浦镇、航头镇、芦潮港镇、康桥镇、宣桥镇、六灶镇、祝桥镇、泥城镇、书院镇、万祥镇、老港镇
宝山区 郊区 街道(3)
镇(9)吴淞街道、友谊路街道、张庙街道
月浦镇、罗店镇、大场镇、杨行镇、罗泾镇、顾村镇、高境镇、庙行镇、淞南镇
闵行区 郊区 街道(3)
镇(9)江川路街道、龙柏街道、古美街道
莘庄镇、七宝镇、浦江镇、梅陇镇、虹桥镇、马桥镇、吴泾镇、华漕镇、颛桥镇
嘉定区 郊区 街道(3)
镇(7)嘉定镇街道、新成路街道、真新街道
马陆镇、南翔镇、江桥镇、安亭镇、外冈镇、徐行镇、华亭镇
金山区 郊区 街道(1)
镇(9)石化街道
枫泾镇、朱泾镇、亭林镇、漕泾镇、山阳镇、金山卫镇、张堰镇、廊下镇、吕巷镇
松江区 郊区 街道(4)
镇(11)岳阳街道、中山街道、永丰街道、方松街道
九亭镇、泗泾镇、泖港镇、车墩镇、洞泾镇、叶榭镇、新桥镇、石湖荡镇、新浜镇、佘山镇、小昆山镇
青浦区 郊区 街道(3)
镇(8)夏阳街道、盈浦街道、香花桥街道
赵巷镇、徐泾镇、华新镇、重固镇、白鹤镇、朱家角镇、练塘镇、金泽镇
奉贤区 郊区 镇(8)南桥镇、庄行镇、金汇镇、柘林镇、青村镇、奉城镇、四团镇、海湾镇
崇明县 郊县 镇(16)
镇(2)城桥镇、堡镇、新河镇、庙镇、竖新镇、向化镇、三星镇、港沿镇、中兴镇、陈家镇、绿华镇、港西镇、建设镇、新海镇、东平镇、长兴镇
新村乡、横沙乡
[编辑] 飞地
除上述行政区域外,上海市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境内尚有行政上完全属于上海市管辖的众多飞地及不拥有当地土地所有权的准飞地。当地居民(除外地籍罪犯)拥有上海户籍[55],参加上海市医疗保险[56]。通用上海话,高三、初三毕业生参加上海高考和上海中考。这些地区分别是位于江苏省盐城大丰市[57]的上海农场、川东农场和海丰农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广德县交界处的白茅岭农场、宣城市宣州区的军天湖农场、黄山市歙县的练江牧场和黄山市黄山区的黄山茶林场。其中白茅岭农场、军天湖农场以司法执行用途为主,其余为上海后勤保障的生产基地。在行政区划隶属方面,上海农场、川东农场、白茅岭农场和军天湖农场属于宝山区,海丰农场、练江牧场和黄山茶林场属于静安区。此外还有若干属于矿产开发型的准飞地,如南京梅山铁矿、江苏大屯煤矿等。
[编辑] 外事

吸引7000万游客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上海,作为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之一,一直以来都有频繁以及较多的外事事务。最初,由于租界的开辟,外事活动主要以划定租界土地和处理租界内中国籍公民的相关事宜。随后,由于上海城市的急速发展,成为中国的门户城市,科教文化等一系列中外交流在上海开展。1949年以后[58],由于治外法权的消除以及中国国家地位上升。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都会的外事活动,主要以国际平等合作交流为主。
[编辑] 领事机构
上海是目前设立外国领事机构最多的中国境内城市[59]。截止2008年,共有64个国家和地区在沪开设领事机构,基本上都为总领事馆。领事馆服务地区基本为华东地区。
[编辑] 友好城市
上海与国外城市缔结友好关系的历史,始于1970年代。1971年,横滨市在中日恢复邦交前便致函中国国务院,希望与上海市发展友好城市的关系。1973年11月30日,上海与横滨成为友好城市。此后随着友好交往的深入和中国外交的逐步开放,上海与五大洲都有建立友好城市的关系。至2007年底,上海与52个国家的70个地区结成友好城市关系[60]。
各国驻沪领事机构
以下列表为目前在沪开设领事机构的国家及其驻沪领事机构名称。(截止2008年)
巴基斯坦驻上海总领事馆菲律宾驻上海总领事馆哈萨克斯坦驻上海总领事馆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柬埔寨驻上海总领事馆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土耳其驻上海总领事馆乌兹别克斯坦驻上海总领事馆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馆伊朗驻上海总领事馆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埃及驻上海总领事馆南非驻上海总领事馆尼日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馆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馆
白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保加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比利时驻上海总领事馆波兰驻上海总领事馆丹麦驻上海总领事馆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芬兰驻上海总领事馆荷兰驻上海总领事馆捷克驻上海总领事馆卢森堡驻上海总领事馆罗马尼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挪威驻上海总领事馆葡萄牙驻上海总领事馆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塞尔维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斯洛伐克驻上海总领事馆
乌克兰驻上海总领事馆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希腊驻上海总领事馆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古巴驻上海总领事馆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馆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墨西哥驻上海总领事馆阿根廷驻上海总领事馆巴西驻上海总领事馆秘鲁驻上海总领事馆委内瑞拉驻上海总领事馆乌拉圭驻上海总领事馆智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瓦努阿图驻上海总领事馆新西兰驻上海总领事馆
上海友好城市
以下列表为目前与上海市建立友好城市或关系的地区。(截止2008年)
柬埔寨金边 (2008)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 (2008)美国温马保 (2007)[1]瑞士巴塞尔州 (2007)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 (2006)英国伦敦 (2006) 爱尔兰科克 (2005)丹麦中部丹麦大区 (2003)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州 (2003)瑞典哥德堡市 (2003)斯里兰卡科伦坡 (2003)罗马尼亚康斯坦察县 (2002)挪威奥斯陆 (2001)西班牙巴塞罗那市 (2001)智利瓦尔帕莱索 (2001)厄瓜多尔瓜亚基尔 (2001)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 (2001)阿联酋迪拜 (2000)泰国清迈府 (2000)莫桑比克马普托市 (1999)
英国利物浦市 (1999)墨西哥哈利斯科州 (1998)芬兰埃斯波市 (1998)阿根廷罗萨里奥市 (1997)古巴圣地亚哥省 (1996)纳米比亚温得和克市 (1995)也门亚丁省 (1995)葡萄牙波尔图市 (1995)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 (1994)新西兰达尼丁市 (1994)瓦努阿图维拉港市 (1994)越南胡志明市 (1994)韩国釜山市 (1993)以色列海法市 (1993)埃及亚历山大省 (1992)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 (1989)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1989)俄罗斯圣彼得堡市 (1988)巴西圣保罗市 (1988)
法国马赛市 (1987)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市 (1986)德国汉堡市 (1986)美国芝加哥市 (1985)波兰滨海省 (1985)希腊比雷埃夫斯市 (1985)加拿大蒙特利尔 (1985)比利时安特卫普 (1984)巴基斯坦卡拉奇市 (1984)菲律宾大马尼拉市 (1983)朝鲜咸兴市 (1982)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市 (1980)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市 (1980)荷兰鹿特丹市 (1979)意大利米兰市 (1979)日本大阪市 (1974)日本横滨市 (1973)
[编辑] 经济
上海,中国大陆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根据上海市统计局2011年公布的2010年度经济数据显示:上海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6872.42亿元[61],为境内诸城市之首。整个“十一五”规划期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9054.99亿元。而地方财政上,上海市2010年度达2873.58亿元,地方支出达3302.89亿元[62]。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317.67亿元。目前上海的产业结构为倒金字塔结构。而传统的支柱产业,如纺织业、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迁往郊区、外省或已结业。总而言之,上海市整体产业结构进步明显,已形成并逐渐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63]。
[编辑] 农业

黄道婆改进的乌泥泾织机
上海由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5.5℃,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气温为40.2℃,最低气温为-12.1℃。常年11月中旬初霜,次年4月上旬终霜,年均无霜期225天。年均日照时达1934.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4670兆焦耳/平方米,其中光合有效辐射占一半。年均有效积温2630℃·日。雨量充沛,年雨日130天,平均年雨量1145.4毫米。光、热、水基本同季,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64]。自古代以来,一直为鱼米之乡,水稻、渔业、蔬菜的产量都相对较高。早在上海开埠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农用耕地和产鱼河流减少和被湮埋,依靠传统耕种手法的农业一度受到很大影响。自1990年代起,上海农业开始向高科技和机械化发展。
[编辑] 传统农业
上海的传统农业主要是精耕细作,以渔业、盐业和种植业为主。早在秦汉时期上海地区就已经“海滨广斥,盐田相望”。到了元代,江浙地区的34个盐场中,松江府就独占五个,成为重要产盐地区。此外,江南地区水网纵横,气候适宜,成为渔业和水稻种植的最适合地区。唐代,上海地区的薄稻米作为贡米送往京师长安[65]。吴越国时期,华亭县大肆兴建堰闸等水利设施,使得农业种植得到更好的保障。宋代,华亭县亩产稻谷更能达到两至三石,成为当时中国粮食的高产区[66]。进入明代以后,除粮食生产外,上海地区因为纺织技术的改革,开始大量种植棉花等经济类作物。加上黄道婆的改革,松江棉布闻名国内,产量极高,被誉为“衣被天下”。
[编辑] 现代农业

上海农业总产值(1990~2009)
1988年,在时任市长的朱镕基主持下,为了解决城市粮农副食品的供应,开始建设“菜篮子工程”,由此上海的农业现代化开始高速发展[67]。1990年代初,现代化农业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上海的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靠高科技、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兴建水利、农业园区和农业保险补贴等六个方面构成现代化农业网络。
到2009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89.9万亩,夏粮种植面积110.1万亩,秋粮种植面积179.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21.7万吨,水稻单产达到553.1公斤,创历史新高[68]。菜田面积60.3万亩,播种面积187万亩次,地产蔬菜总上市量341.9万吨。此外,在10个郊区县及光明食品集团建立了14个多项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面积达1.05万亩,建立了单项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45个,总面积1.46万亩。全市实现机械耕种的面积达583万亩,机耕率为98.21%;水稻种、收机械化程度分别为37.91%、99.43%;二麦种、收机械化程度分别为16.51%、99.22%[69]。
[编辑] 工业
[编辑] 轻工业

上海轻工业品的代表——大白兔奶糖
轻工业是上海发展最早也是最为成熟的工业部门。丝绸与纺织行业是自明代就已经颇具规模。上海开埠后,由于倚靠的江南地区的富庶,加上轻工业投入相对较少,资金回笼快,中外资本纷纷在沪开设轻工业的工厂,并形成激烈竞争。计划经济时期,上海生产的轻工业品行销全国,上海基本成为质量和时尚产品的代名词。上海的一系列食品、日化、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摄影器材、仪器、办公耗材等等轻工业品共有90多大类,两万多种花色品种,成为中国轻工业生产最重要的基地[70]。永久牌自行车、大白兔奶糖、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六神花露水等等经典产品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目前,上海在自行车制造、食品生产、日化用品中仍就保持较大规模。
[编辑] 重工业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帕萨特B5系列
上海,自洋务运动伊始,便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而江南制造总局则是上海重工业的起点。国民政府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上海的工业发展水平就已全国领先。由于上海交通便利、科学文化发达,因此众多重工业产品的科研基地和生产基地都位于上海。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央政策原因,中国东南地区快速发展,使上海的工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但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以及财政转移支付比重减少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的工业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上海工业主要以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工业、汽车、航空、航天、超高速运算计算机、船舶制造等行业为主。张江高科汇集了大量的高端制造业。
目前,在交通工业方面,上海大众[71]、上海通用成为中小型乘用车生产的重要基地,申沃客车则是重要的大型车生产基地,而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则承担了轨道交通方面的生产。而在航空工业领域,目前上海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研发基地,是大型国产客机的生产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总部基地[72]。此外江南造船厂等领衔的造船工业也是上海的一大支柱产业,年造船能力超过千万吨[73]。而在冶金和石油化工方面,上海宝钢和上海石化也居于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宝钢集团更是在全球钢铁企业中位列第三[74]。
[编辑] 商业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商业中心。

徐家汇商圈

南京路商圈

五角场商圈地标
上海自建城以来,由于处于富庶的江南平原地区,加之自身传统自然经济手工业的发达。因而早在宋明时期,便已经是有名的商埠。元朝政府在上海设市舶司,使得上海的商业和海外贸易得到极大发展。明代,松江府成为全国纺织手工业和棉布贸易中心。清康熙年间,由于海禁解除,加之江海关的设立。上海棉布贸易迅速扩大。至嘉庆、道光年,每年销往英国的上海棉布就多达80万匹[75]。
上海开埠后,海外商品源源不断的由上海进入内地。上海的进口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到1850年代中期起,上海已经超越广州,成为全国的外贸中心,上海的市面也变得异常繁华。到1908年,据《上海华商行名簿册》记载,租界内共有包括银行、钱庄、商店、工厂、交通等各类企业、店铺在内,总数已达10534户[76],如今世界知名的南京路在此时已经初具规模。

1930年代南京路
一战爆发后,民族商业也得到飞速发展。一些日后知名的环球百货公司在此时入驻南京路和上海其他地区。永安、先施、大新、新新公司被合称为南京路的四大百货公司,销售许多全球各地最新颖的百货。孤岛时期,上海商业呈现出畸形的繁荣。
1956年以后,由于计划经济和公私合营的实行。上海商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间内,主要都是国营商店维系着上海的商业运行。居民日常购物,从粮食、副食品到电视机、自行车都依赖票证进行购买。1983年起到1993年,票证逐步退出上海的商业,市场开始实行敞开供应。从1990年代中叶起,超市、卖场、便利店等现代化商业模式开始进入上海。传统的烟纸店和百货商店开始逐步消失或转变功能。
到1990年代,上海拥有三条主要商业街区和几大商业中心,分别为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豫园、徐家汇等。后经过20年的再度高速崛起,至2010年末,上海的商业中心已经扩展到十个[77],分别为:南京东路商业中心、南京西路商业中心、淮海中路商业中心、四川北路商业中心、徐家汇商业中心、张杨路商业中心、豫园商城商业中心、五角场商业中心、新客站不夜城商业中心、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商业中心也从市区的市中心位置逐步扩展至市区的次中心区域,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根据上海市政府2010年出台的商业报告显示,中山公园与五角场是在原八商业中心的基础上新增的两个商业中心。
[编辑] 金融业

1928年的上海外滩
1949年以前,上海是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亚洲和远东的国际金融中心。当时上海汇集着号称四行两局一库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合作金库的国家资本金融机构[78]。以及数量众多而且庞大的外资、私有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当时,总部设在上海的国内银行占银行同业公会注册会员的81%。经过国民政府黄金十年的发展,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上海的各类私有银行、钱庄与信托已经达到了105家,在华外资银行共32家。其中落户上海的有27家,而同年香港地区只有17家。与外滩平行的江西路,则因坐落大批金融机构,如金城、盐业、浙江兴业等银行,所收存款额占全国存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而被誉为“东方华尔街”[79]。
当年,上海金融市场发达、金融工具品类繁多。除了证券市场以外,还拥有同业拆借、贴现等货币市场,内汇、外汇市场和标金(黄金)市场与大条银(白银)市场。在资本市场方面,上海当时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和第三大债券市场[80]。上海当时既是全国资金调剂中心,也是远东国际交易活跃的金融中枢:1936年,上海的黄金市场全年成交数实际达到3116万条,折合美元1100余万元。这一数字超过日本的东京和大阪之和,也超过法国的巴黎[81]。“每日交易额之巨,虽不足与伦敦、纽约媲美,然凌驾法、印、日之上”[82]。
1949年以后,一些上海的资本家都已经逃离到香港,台湾,或者海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留在上海,继续经营。最后在1956年初,都被公私合营[83]。195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因参与投机和外汇交易被上海市军管会关闭[84]。1952年底,上海私营金融机构的数量减至60余家。1956年初,官方实行公私合营政策,最后全部合并为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所有资本市场也被关闭,上海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后被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取代。

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厦
1987年4月1日,交通银行在上海重新恢复对外营业[85]。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再度成立。上海金融市场开始恢复。到2009年年底,上证总市值为18.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五、成交金额居全球第三、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居全球第六,并在近几年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大型企业来沪上市融资。200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沪揭牌。目前总行设在上海的国有银行有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银行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等。2010年2月21日,由全球著名的毕马威咨询公司参与制定,法国巴黎大区投资促进协会发表公布的“世界最具吸引力”城市排行榜中,英国伦敦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上海[86]。上海拥有的现代化研究中心数量和写字楼数量甚至超过了英国伦敦。陆家嘴成为新的金融区,并且与浦江对岸的外滩金融街遥相辉映。
[编辑] 总部效应

交通银行总行
由于便捷的地理位置和传统的经济底蕴,上海也是一些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注册地或大中华区总部所在地,形成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和全地区的总部效应。目前全球总部设在上海或注册地为上海的知名企业有:宝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业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此外,例如西门子、甲骨文、葛兰素史克、联合利华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和花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汇丰银行等17家外资银行中国总部设在上海。
[编辑] 社会
[编辑] 人口

上海市1990年起户籍人口数

上海市1995年起人口自然变动图表,其中:蓝色为出生数、红色为死亡人数、绿色为净增长人口
主条目:上海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间2010年11月1日)显示,上海市全市总人口达2301.9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404.2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达897.70万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98.56万人,占8.63%;15-64岁的人口为1870.37万人,占81.2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32.98万人,占10.12%[87]。上海全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3年起,连续17年出现负增长[88]。
[编辑] 人口来源

上海先施公司,为粤籍商人马应彪的产业
上海自开埠以后,各地人口迅速涌入,成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江苏、浙江[89]、广东[90]、安徽成为上海居民的主要来源地,并与上海本地居民融合,构成今日上海市民主体的上海人。另外,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城市,上海还居住着一定数量的外侨。
1843年前,上海主要以本地居民为主。随着开埠后,贸易的迅速增长,以及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原先在粤的大批买办、因避太平军战乱的吴越富商、受水灾逃难的苏北民众纷纷离开原籍并定居上海[91]。而大批的移民除了促进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外,也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务资源。到1949年,上海市区人口已达500万人[92],为全国之冠。同时,也产生了例如宋嘉澍家族、荣毅仁、邵逸夫、徐悲鸿、胡蝶等一大批近代史上的政商文艺名人。
1949年以后,随着支援内地、上山下乡等各类政治运动,一定数量的上海居民被迁移至中国各地,如安徽、云南、东三省等地。而一些富裕阶层则在1950年代左右移民香港或经由香港前往台湾。1978年以后,大批上海籍知青、支内纷纷返回上海。进入1990年代,随着出国风潮,大量上海民众移民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其中悉尼的艾士菲地区更被誉为小上海。
另外,1949年以前,上海是中国除台湾地区以外,外侨居住最多的城市,以英、法等国公民为主。二战时期,上海因无需签证、担保即可进入的地区而接纳了大批由欧洲因躲避纳粹而逃难的犹太难民。进入1990年代以后,上海再度成为来华外籍公民居住的主要城市,其中大部分都居住在长宁区和浦东新区[93][94],以从事商务活动为主。
[编辑] 民族和姓氏
主条目:上海市民族构成列表
2008年,全中国各民族在上海常住人口中均能发现。目前,上海市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共有11.8万人,其中,人口比例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回族,共有7万余人。除常住人口以外,持居住证在沪生活的少数民族达103万人。全市有清真饮食、食品、副食供应网点427个、少数民族特需品定点生产企业10家。
上海人口最多的首十个姓氏依次是张、王、陈、李、朱、徐、周、沈、吴、陆。[95] 除了沈姓和陆姓外,其余姓氏都是中国首二十个姓氏之内。这个排名亦与邻近的江苏和浙江接近。
[编辑] 语言
主条目:上海话
上海社会主体使用的语言,以上海话为主。科教领域使用普通话为主。上海话,简称沪语,广义上的上海话涵括上海市区和郊区县市民所使用的吴语。狭义上,上海话仅指上海市区居民自1920年代以来所使用的一种现代吴语。一般意义上,上海话即指狭义上的上海话。上海话是现代吴语区中最强势的方言,在江浙一带乃至全国及海外各地华人社区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有人将其当作吴语的代表。
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全中国学校开始统一推广普通话授课以后,上海话开始退出科教领域。目前,由于早年推广普通话运动而引起部分上海少年一代对于上海话的掌握能力开始下降。加之,诸多客观条件等原因。上海市民、学生与社会贤达人士开始反思之前的“推普”运动[96],教育部门试行加入沪语教学,部分学者编辑上海话词典[97],以促进沪语的传承。但沪语的传承缺乏政府有力支持的现状,仍是江南地区乃至南方各方言区所面临的严峻现状。
在海外地区,例如香港、台湾、澳大利亚等地,由于移民等原因,上海话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在香港和澳洲的悉尼。1949年以后,香港接纳大批来自上海的商人、官员。由于这些商人、官员携带大量资本到港,因此很快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而上海话也成为上层的用语之一。2009年,香港无线拍摄的电视剧珠光宝气,即描写了一批来自上海的豪门巨贾,其中甚至有大量沪语对白[98]。1990年代以后,上海出现一批大规模前往澳洲的风潮。因此,上海话随同这些移民传播到澳大利亚。悉尼作为主要的定居地,在悉尼街头,时常能听见上海话[99]。
[编辑] 宗教
主条目:上海宗教
参见:上海市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列表
目前上海和中国内地其他地方一样,有5种宗教是得到中国政府承认的合法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有宗教信仰群众88.76万人,已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394个,有宗教团体85个、在沪宗教院校4所、宗教出版机构2个。宗教界全年捐赠慈善公益事业共3825万元[100]。历史上上海还曾经存在过许多其他宗教,例如犹太教、东正教、锡克教等,现在仅存遗址。
[编辑]佛教

沪上名刹龙华寺
上海地区佛教昌盛。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的孙吴。孙吴赤乌年间,佛教传入上海。上海出现第一座寺庙,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名静安寺[101],南宋嘉定九年迁今址。为沪上佛教之始。南朝梁和五代吴越国时期,江南盛行佛教,上海亦受到其深远影响。此后,佛教在申城随时局时而兴盛时而低谷,到1949年,全市有僧人1771人、比丘尼1528人,寺庙凡1950处。1949年以后,上海佛教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变化。至1966年,全市仅余寺339座,僧人347人,比丘尼597人。文化革命开始后,除玉佛寺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封存,留僧人13名以外,其余寺庙和上海市佛教协会均停止宗教活动,直至1979年8月[102]。1979年以后,上海佛教重新得到恢复,此后发展壮大,亦举办过多次大型佛教活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尼泊尔馆迎得佛祖舍利抵沪[103],受到上海和中国佛教僧侣和信徒的顶礼。
目前,上海地区最为主要的寺庙,共有五座,因为规模及其重要性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包括龙华寺、玉佛寺、静安寺、沉香阁和圆明讲堂,它们都具有相当久的历史与相当的规模,香火鼎盛,虽然地处闹市,却仍然拥有若干殿宇和庭院,其中龙华寺和静安寺的历史都创建于三国时期[104][105]。此外上海市区及郊区还有例如下海庙[106] 等中小型寺庙,香火也较为鼎盛,是沪上信众礼佛的去处。
[编辑]道教

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入口
上海道教主要始于三国时期孙吴时期。上海地区第一座道观为吴末帝孙皓在今大金山岛建的冠军神庙,以祭祀汉大司马大将军霍光[107]。明代,由于政府的提倡,道教中的正一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上海和江南其他地区的道教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到1949年,上海有道观236座,其中211座在郊县和上海市郊。在市区的15座道观全部属于为全真派。此外全真派另有道院146家,也均在市区。1966年以后,上海道教活动停止。1982年得到恢复。目前,全市有道观11座,其中最著名的2座道教宫观为上海城隍庙和海上白云观[108],分别属于正一道[109] 和全真道。
[编辑]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最早是随宋代在上海镇经商的大食商人进入上海。元至正年间,松江始建松江真教寺。上海开埠后,因为江淮水灾和太平天国的原因。大批原居住于南京、镇江、扬州等地的穆斯林移居上海,大部分居住在今天沪西即普陀地区。1966年,由于文革爆发,除小桃园清真寺以外,其余清真寺均被关闭,直至1979年。目前,上海著名的清真寺包括南市小桃园清真寺和沪西清真寺。信众仍以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为主[110]。
[编辑] 天主教

徐家汇天主教堂
主条目:天主教上海教区
明万历三十六年十二月,上海人徐光启邀请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郭居静来沪。在徐府设立礼拜场所,并传播天主教。此为天主教在沪之始。到雍正年间,清政府严令禁止天主教之前,上海地区的教徒已到8万人,占据全国1/4的数量[111]。在清朝中叶的禁教时期,在浦东和松江地区仍有不少人在地下状态中信仰天主教。1840年代,法国耶稣会传教士以上海徐家汇为基地,开辟包括江苏、安徽2省在内的江南传教区。他们在上海市内兴建的主要天主教堂包括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董家渡圣方济各堂、上海圣若瑟堂(四川南路)和上海圣伯多禄堂(重庆南路),在郊县也建起了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浦东露德圣母堂(唐镇)等许多大型教堂,佘山圣母大殿位于佘山山顶,是中国大陆经过教廷正式册封的仅有的2处圣母朝圣地之一(另一处在河北省清苑县东闾中华圣母堂)[112]。1949年以后,由于罗马教廷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天主教在沪发展的较为艰难。1979年以后,上海教区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一般仍由上海市宗教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编辑] 基督教新教
主条目:上海基督教新教
基督教新教在上海开埠的同一年,即1843年由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传入。此后,美国圣公会(以创办圣约翰大学著称)、美南浸信会、美南监理会、美北长老会以及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众多的差会陆续进入上海。来自英美各教派的各大差会,包括未在上海进行传教工作的中国内地会,都选择在上海设立本教派在中国或者远东地区的传教总部[113]。20世纪上半叶,有一些中国人创立的重要教派,例如石美玉创立的伯特利教会[114]、倪柝声创立的基督徒聚会处和赵世光创立的灵粮堂,都发源于上海或以上海为主要基地。1951年传教士撤退以后,由新政府支持的负责具体管理全国基督教事务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设立于上海,现址在九江路上海圣三一堂[115]。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以后,上海市区的教堂数目从200多所下降到十余所,而这一规模大体延续至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堂重新开放,这时出现了基督教信徒人数持续的急剧增长。2005年,上海现有可统计信徒18万多人。开放的基督教堂点164处,其中市区教堂仍以老教堂居多,如原属监理会的慕尔堂(沐恩堂)、景林堂,原属浸信会的怀恩堂,原属长老会的清心堂、鸿德堂、闸北堂,原属内地会的新恩堂,原属圣公会的上海诸圣堂、上海圣三一堂,以及上海国际礼拜堂[116]。只有沪东堂等少数教堂进行了扩建。但是在1958年被占用的容纳信徒最多的上海地方教会南阳路聚会所没有归还教会。
[编辑] 东正教
东正教最早于1905年来到上海,并在闸北建主显堂。1917年十月革命后,东正教随着大批流亡俄侨发展起来。他们离华后,上海东正教几乎消失。
1941年,上海有东正教堂10所。主要教堂有主显堂(曾作主教座堂,1932年毁于一·二八事变,原址在今河南北路43号)的圣尼古拉斯教堂(今皋兰路16号)和著名景观圣母大堂(今新乐路55号)。1965年3月,东正教上海教区华籍主教杜润臣主教病故,宗教活动停止,教职人员转业[117]。
[编辑] 文化艺术
主条目:海派
上海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并且融入了开埠以后来自西方欧美地区的各国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属于上海的独特文化。海派文化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49年以前,上海甚至是远东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118]>。1949年以后,由于诸多原因,上海的文艺时尚中心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中国大陆地区的文艺中心。
如今,作为中国大陆的时尚前沿,上海市政府每年都会举办繁多的文化、艺术活动。同时,民间的文化交流也不断的兴隆,国际、国内的交流、访问演出不断,是许多国际、国内知名演出团体和文化机构登陆中国的首选地点。
[编辑] 文学

近代著名作家——鲁迅
上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镇之一。早在魏晋时期,华亭人陆机、陆云为当时一代文豪。唐宋以后,由于上海地区的经济发达,文教昌盛,本地的文学家不断涌现。1919年以后,由于租界独特的政治制度,大批文化名人纷纷进入上海。因此上海迅速成为当时新文学的重要基地[119]。左翼文学、新感觉派文学、鸳鸯蝴蝶派等一批文学流派和鲁迅、矛盾、巴金、郁达夫、丁玲、张爱玲等一批文学巨匠纷纷在上海创作或成长。1980年代以后,海派文学出现了叶永烈、叶辛、王安忆、韩寒等一批闻名全国的作家。目前,上海文学水平在国内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
[编辑] 美术

吴昌硕《牡丹水仙图》
上海的美术创作,早在元朝便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明代,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画派享誉全国[120],并在清代得到进一步发扬,并主导了江南地区的画风[121],出现了例如顾昉之类的大家。而自明代以来,随着天主教和徐光启的原因,西方美术也一度进入上海。
随着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传统书画与西方美术都得到新的发展。传统书画上,形成以吴昌硕、李叔同为代表的海上画派[122],内容多以花鸟鱼虫为主。而西方美术也在同治年间,由徐家汇天主教堂开办了中国最早的美术教育机构,土山湾画馆[123]。民国建立后,由于经济的发展更加迅速,中外交流的丰富,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美术的中心,张大千、刘海粟、徐悲鸿、丰子恺等名家定居上海。摄影、木刻、雕塑、漫画、连环画等各种美术形式相当活跃。著名的漫画《三毛》也是在这一时期的上海由张乐平创作而成的[124]。
1949年以来,上海的美术界在不同方面都有自己的发展。目前,上海有着例如上海美术馆为主的美术展览机构,和以莫干山路50号、田子坊等一系列的美术创意园区[125]。而传统美术上,1960年代的上海中国画院则代表着上海国画艺术界[126]。自1996年以来的,上海双年展则是上海中外美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在亚太地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127]。
[编辑] 传统戏剧

1947年越剧《山河恋》上演时越剧十姐妹合影
上海是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在中国的中心之一,是诸如沪剧、越剧的兴起和发祥地,也是京剧、昆剧的发展重镇。
上海开埠后,随着经济繁荣发展,文艺演出成为民众日常主要的休闲娱乐形式。苏州的四大昆班、徽班的皮黄等纷纷借机进入上海。1876年,《申报》更是使用京剧一词命名皮黄,并流布全国[128]。1920年代以后,京剧艺术在上海更加繁荣,并逐渐形成了以周信芳、盖叫天为首的海派京剧风格。这一时期,大批京剧名家居住在上海,包括大家梅兰芳[129]。同一时期,浙江嵊县(今浙江嵊州)小歌班也进入上海,并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越剧这一新剧中。1947年,越剧十姐妹上演《山河恋》[130],成为越剧一大盛事。上海本地的传统唱腔在融合了现代戏剧形式后,形成了特有的沪剧这一剧种。这一时期,各剧种和演出机构在商业化背景下,纷纷完成经营模式上的转型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上海主要的传统剧团有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等,以及为数众多的区级剧团。另外,上海也成为这些剧种中外交流和国内业界交流的重要场所。自1992年以后,上海昆剧团经常造访台湾进行演出[131]。2010年末,京津沪京剧流派对口交流演唱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132],全国五大国家级重点京剧院来沪展演,为梨园交流的盛会。
[编辑] 现代戏剧

上海歌剧演出的重要场所——上海大剧院
除传统戏剧外,上海也是话剧、音乐剧、歌剧等现代化剧种在中国的发源或发展地。
早在19世纪末,话剧已在教会学校中产生,当时主要以英语演出西方名剧的片段。1899年圣诞节,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籍学生自排《官场丑史》[133],成为有记录的最早的一出剧目。1907年,《黑奴吁天录》在兰心大戏院公演,成为早期话剧形成的标志。新文化运动后,话剧成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宣传、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进入1920年代以后,音乐剧开始进入中国,著名音乐人黎锦晖于1920年将自行创作的歌舞剧《麻雀与小孩》搬上上海舞台[134]。
1949年以后,上海现代戏剧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50年代成立的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歌剧院和上海戏剧学院[135] 及1927年成立的国立音乐院[136] 成为上海现代戏剧的演出机构和专业培训机构。目前,上海话剧界形成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主的演出团体,而音乐剧和歌剧方面,通过引入大批国际上优秀的歌剧和音乐剧演出团队促进了上海演出市场的繁荣。加之上海音乐厅和上海大剧院的改造和竣工,也为音乐剧与歌剧提供了世界一流的演出场地。2002年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来沪首演,受到民众的追捧和普遍好评。2003年,同为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的《猫》[137] 也献演沪上舞台,并受到极大关注。此后,如普契尼的经典歌剧《波西米亚人》[138]、《图兰朵》[139] 均引起极大反响。
[编辑] 曲艺

曾为上海杂技魔术的中心--大世界游乐场
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上海也是各种曲艺艺术的交流中心之一。
1843年以后,评弹籍着语言与地理位置的优势,从苏州扩展到上海,上海因此成为继苏州以外的评弹发展中心。1930年代,随着商业电台的普及,评弹艺术迅速发展。当时每天的评弹节目共有103档,总计4120分钟。1940年,电台为给大百万金香烟做广告,更是以“空中书场”名义集中播送评弹节目,鼎盛一时。而滑稽戏则是在1920年代末期,在吸收了话剧艺术和传统说笑艺术的情形下诞生[140]。通过以上海话和其他吴语方言,说学做唱,来娱乐民众生活。而1912年开业的大世界游乐场则为上海曲艺界提供了极好的演出场所,而大世界也因此成为上海曲艺界的中心。
目前,上海评弹界除排演新剧目外,也加强了与江浙地区同业的交流演出。滑稽界,在三大滑稽剧团,上海滑稽剧团、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和上海青年滑稽剧团的带领下,借助电视、舞台等多形式演出,其中《老娘舅》节目自1995年起连演12年,成为上海电视上最长寿的电视节目之一[141]。1999年上海杂技城在闸北大宁地区落成,成为杂技表演的中心[142]。此外,以浦东说书、松江锣鼓书等地区性曲艺形式通过今年来的发展和传承,逐渐得到重视,并于2008年入选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3]。
[编辑] 电影

曾为远东第一影院的大光明电影院
上海,是中国最早引进并放映电影的城市,同时也是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影业的中心。1895年8月,上海徐园的又一村便播放了当时名为西洋影戏的电影。1909年,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在沪成立。此后,上海的影业公司迅速发展,电影制作量急剧上升。仅1921年至1931年间,上海各类电影公司摄制的故事片就多大650余部。随着电影业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上海也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最早的影星,如阮玲玉、胡蝶、周璇、赵丹、上官云珠、黎明晖、王人美等。
194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此后,在1950年代,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大量私营电影公司整合、关闭。上海的电影业界主要由国有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44]、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145] 等构成。2003年,相关国有影业摄制单位合并组建上海电影集团。
[编辑] 音乐
上海的音乐,早期以传统民族音乐的江南丝竹为主。上海开埠后,西洋音乐传入,管弦乐队、音乐会纷纷在上海建立举办。1878年,上海管乐协会成立管乐队,后改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官方乐队[146],即今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1903年,旅日回国的上海留学生沈心工应南洋公学聘请,开设乐歌课,成为中国第一位教授新式唱歌的音乐教师[147]。此后,李叔同、高寿田等也开设进行新式歌曲的创作。
1920年,黎锦晖开始创作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开创中国近代歌舞音乐和歌剧的创作。此后黎锦晖、严华等一批音乐人相继写了一大批知名歌曲如《桃花江》等,加之电影业的发展,都极大促进国内和上海流行歌曲的发展。进入1930年代,上海流行音乐进入繁荣时期。《夜上海》、《苏州河畔》、《夜来香》、《何日君再来》、《玫瑰玫瑰我爱你》、《如果没有你》、《恭喜恭喜》、《明月千里寄相思》等,均创作并流行于这一时期。除流行音乐以外,鉴于当时局势,上海的大部分音乐人也兼创作爱国歌曲,如冼星海、聂耳、任光等,创作了如《毕业歌》、《大刀进行曲》等。现在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也是在1935年由知名音乐家聂耳创作于上海。
1949年以后,上海的流行音乐以及电影原声音乐为一些适于群众演唱的合唱歌曲和红色革命歌曲所取代。而另一方面,以往被忽视的传统乐曲受到重视,一些濒危的民乐受到保护和恢复。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10周年,上海市文化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上海之春”音乐舞蹈节[148]。1966年后,音乐创作基本鲜有,主要为改编一些红色革命题材的音乐。

上海音乐厅
1978年,上海之春音乐舞蹈节恢复举行,后更名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1970年代末,上海相关机构开始进行民间音乐的普查,采集并整理到上海民歌2400余首,民间乐曲2823首,并结集出版,为上海民间音乐的传承发挥巨大的作用。1980年以后,由于专业音乐教育的恢复,上海共有数百人先后荣获了各类国际比赛的奖项。孔祥东、黄英、廖昌永等均成为国际闻名的音乐表演家和演唱家。在高雅音乐普及上,上海电台创立星期广播音乐会,并持续至今,培养了一大批欣赏高雅音乐的听众。同时一些国际性音乐团体和大师也时常在上海音乐厅、上海大剧院和东方艺术中心进行交流演出,如帕尔曼、小泽征尔、马友友、柏林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等。
流行音乐方面,上海本地的相关制作和乐团在197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复苏。1993年,为鼓励上海和中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设立专业的流行乐榜单,即东方风云榜。而本土的流行乐也培养了一批著名歌星,例如毛阿敏、胡彦斌等。此外,上海在国际流行乐交流上,组织和媒体都大力推动,上海的流行音乐电台——动感101连续数年转播格莱美颁奖典礼。此外,一些国际流行乐坛的著名歌手都在上海举办过个人演唱会,例如北美流行乐的天后级人物惠特尼·休斯敦[149]、席琳·狄翁[150],玛丽亚·凯莉[151],美国摇滚乐知名乐团林肯公园[152],英式摇滚乐团比吉斯[153],新西兰女高音海莉·薇思特拉[154]、日本流行乐天后滨崎步[155] 等。
[编辑] 重要文化活动
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上海每年会举办一系列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最知名的文化活动有,上海电视节[156] 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国际电视节,1986年创立至2006年,已举办了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爵奖,创办于1993年,次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证[157],被归于A类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200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举办了7届。上海旅游节为每年9月至10月的文化节日,主要举办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国际旅游推广活动。上海国际艺术节是上海文化艺术交流的盛会,艺术节期间会举行多场画展、音乐会、艺术展,并聘请海内外艺术大师登台献艺。上海书展每年8月中旬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是读者和出版界的盛会。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通常在世纪公园举行,为各国烟花制作大师展示交流的平台。
[编辑] 饮食

红烧狮子头
主条目:上海菜
上海菜,当地谓之本帮菜。最初为上海本地居民的家庭料理,后各地移民纷至沓来,上海菜开始吸收各地风格,调和成今天以浓油赤酱、淡雅爽口、醇厚鲜美、咸淡适中的本帮菜。除一般烹调手法外,本帮菜擅长糟味,极富江南地区特色。目前本帮菜以绿波廊、上海老饭店等两家百年老店最为著名。绿波廊曾接待来沪的各国元首,成为上海菜高端化的代表,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即在此处就餐[158]。八宝鸭、糟钵头、虾子大乌参、腌笃鲜等均为知名的菜肴,而油爆虾、红烧甩水则是较为知名的家常菜。此外,生煎馒头和小笼馒头则是本帮小吃的知名代表。其中小杨生煎和南翔馒头店则是两种美食的代表制作店家。
此外,由于上海开埠后大批移民涌入,申城可以见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菜系餐馆。其中粤菜以杏花楼和新雅粤菜馆[159] 最为著名,而苏菜则以德兴馆为其代表,此外宁波风格料理可以在宁波汤团店品尝到。
而西方饮食文化随同上海开埠进入申城,1853年开业的老德记西餐馆为沪上首家西餐厅。最初西餐一般以应对外国顾客为主,1910年德大西餐馆开业,成为面向各界民众的西餐馆。十月革命后,由于大批苏俄侨民涌入,俄式西餐一度成为大众西餐的典范,其中罗宋汤颇受平民喜爱[160]。目前,上海经营各国菜肴的餐馆为数众多,风格来自世界各地。而西方糕点随同西餐传入后由于其价格较之正式西餐相对低廉,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
上海民众日常饮食的主食以米饭为主,偶尔为调节胃口以馄饨、面条作为午餐的主食。传统家庭早饭以隔夜的剩余米饭加水制成泡饭,并辅以酱菜、咸蛋和腐乳等。如在街上购餐,则以豆浆、油条、大饼、粢饭、生煎等作为早餐的现象极为普遍,因而沪上民众也将豆浆、油条、大饼、粢饭称之为“四大金刚”[161]。青年学生则通常以牛奶、三明治作为早餐。

南翔小笼

生煎馒头

松糕

炒上海年糕
[编辑] 新闻传媒
上海由于最早开埠,因而大批当时西方事务率先等于于此,并进入全国,新闻传播业亦属此类。1910年代起,上海便成为新闻业、出版业的中心。1949年以后,由于经济上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上海的新闻传播业进入单一的国有化模式。1990年代以后,情况开始得到明显改善,但广播电视类仍基本维持国营的境况。
[编辑] 报业
上海现代化报业自开埠以后便开始发展,之前主要有一些邸钞、《京报》等官方公报的传统新闻传播媒介。1850年6月26日,全英语的《北华捷报》创刊,成为上海最早的报纸[162]。1861年10月17日,第一份汉语报纸《上海新报》创刊。1872年3月23日,近代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的《申报》创刊[163]。此后,至1912年,上海每年都有新的报纸出版发行。这一时期,上海报业由商业新闻转向以时事新闻为主。同时,也奠定了中国最大的外文报纸出版中心和全国新闻界团体活动的中心地位[164]。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前,上海报业逐步开始向市民化的方向转变,同时也进入繁荣时期。各大报业公司开始形成完善的管理机构,进入现代的企业化经营模式,报纸发行量达到一个高峰时期。仅1936年,上海五大报纸[165],每日销售总数即达到50万份。此外,新闻界开始广泛的进行对外交流,上海报界代表多次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国际报界会议[166]。
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后,上海报业开始大幅度宣传抗日救国。1941年上海沦陷后,除日军管控的报纸以外,上海报业基本停运。1945年后,大批战时关闭或内迁的报馆重新复刊或回沪出版。但由于国民政府的新闻审查制度的严格,一些小规模的报纸和宣传反战内容的报纸被令关闭。但截至1949年5月,上海全市仍有各类报纸70余种,其中27种日报,13种外文报纸,为全国报业中心[167]。
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上海全境后,包括含官股的《申报》和《新闻报》等,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没收并停刊。上海报业也开始转向全行业国有的阶段,期间一些报纸被清理整合。到1952年,全市出版报纸包括上海市党报《解放日报》在内,共15种。1960年代中期以后,全市只有《解放日报》和《文汇报》两种[168]。
1979年起,上海大批报纸开始复刊。1982年,目前沪上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新民晚报》复刊,当年发行量即迅速达到100万份。同时,上海报业也开始进行国际性的转变。《新民晚报》于1995年在美国洛杉矶出版《新民晚报》美国版[169]。此外,这时期起,上海报业也开始转向关注社会民生类。目前上海主要有解放日报和文汇新民两大报业集团,出版例如解放日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天天新报、申江服务导报和文汇报、东方早报、新民晚报、外滩画报等主要报纸。此外,另有一些附属于其他机构的报纸,如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Shanghai Star等。
[编辑] 出版

最早的出版社墨海书馆1853年刻印的博物新编
1843年,上海英商墨海书馆引进中国第一台印刷机,而墨海书馆也成为最早的现代化出版社[170]。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171],后与中国图书公司、文明书局和集成图书公司等出版社组成大型出版机构,其业务量顶峰时期占上海图书业的三分之二,棋盘街一带更是成为全国图书业的中心。
1912年以后,上海出版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12年,中华书局在沪开业[172],并迅速发展崛起。到1910年代底,上海各类出版销售机构增加到120余家,占全国出版机构的80%,出版的书籍种类与今天基本无异。除政治、经济、科学、教科书等以外,还有武侠、侦探小说以及旅游、服装、生活等实用类书籍。1930年,出版机构达到145家,从事印刷的机构有200余家。到1936年,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的出版占全中国出版图书的71%。

一二八事变前的商务印书馆的东方图书馆
1937年后,由于战事波及,一些图书出版社播迁内地,上海出版业陷入困境。而商务印书馆更是在1932年和1937年的两次战争中受损严重[173]。1945年战争结束后,大部分图书机构回迁上海。
1949年起,上海出版业开始进入整顿、改造时期,形成以新华书店为核心的图书出版发行。1951年,全市当年新印图书种类仍达10246种,占全国的55%。1952年,整合后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成立,开始了出版业的公私合营。但进入1959年以后,上海出版行业开始精简调整。同时,包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在内的大型印刷出版机构被北京政府要求迁至北京。使得上海铅印能力下降50%,胶印能力下降58%[174]。1966年后,出版业急剧滑坡。到1969年全年上海出版仅为16种。1975年后,出版业开始好转,《辞海》开始重新进入修订计划。进入2000年,上海图书出版开始实行集团化发展。目前,全市有两大国有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下属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和上海图书公司等,而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则有一批从事文化艺术图书出版的相关出版机构如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画报出版社、百家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和上海音乐出版社等,两大集团出版一批品牌图书如《话说中国》、《品三国》、《故事会》、《咬文嚼字》等优秀读物。
[编辑] 广播
主条目:上海广播电视台
上海是中国境内最早开办广播事业的城市。1923年1月23日,“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75],中国境内首家公共广播电台在沪开播[176]。1920年代以后,随着相关无线广播的法规制定,私营电台与国有电台迅速发展。到1945年,拥有营业许可的国营电台和民营电台达108家[177],广播节目除新闻时讯外,也成为推动苏州评弹和滑稽戏等曲艺发展的新媒体。
1949年5月27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成立[178]。此后,各类私营电台被陆续整合。到1953年,上海只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营广播业务。1992年初,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成立,成为上海第二家省级广播电台[179]。2001年,随着新闻传媒的集团化,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一同成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下属电台。目前,两大电台共有12个广播频率,覆盖范围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等部分地区。
[编辑] 电视
主条目:上海广播电视台
上海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二个开播电视的地区。1956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成立电视广播技术研究组,并于翌年提出上海电视台建台方案。1958年4月,上海电视台正式筹建,隶属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台址设在南京东路的新永安大厦。当年10月1日下午,上海电视台开始试播。1960年4月,中国第一座电视大学开业招生。同时,彩色电视也进入筹备阶段。1973年,彩色电视开始试播[180],并在第二年正式开播彩色电视,同时建成高210米的上海电视塔。1975年9月,上海电视台成为省级电视台中首家全部采用彩色电视信号播送的电视台。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放送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181]。1993年1月,上海第二家省级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并启用廿频道放送节目[182]。1994年2月,上海教育电视台开播,成为主要以播送教育信息、科技资讯为主的电视台,使用26频道放送[183]。
上海的有线电视信号始于1980年代,最初为大专院校为方便教学而开设的闭路电视。1991年初,上海有线电视网络基本建成,当年4月上海有线电视台开始筹备。翌年11月起,有线电视台进行试播,一个月后正式开播。2001年,广播电视机构改革,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并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有线电视台取消对外呼号,节目和频道划归上海电视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2009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更名为上海广播电视台。现在上海地区的电视播放基本由上海广播电视台(SMG)负责。此外除SMG,上海教育电视台、隶属于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的东方电影频道和隶属于上海炫动卡通卫视的炫动卡通频道也是上海放送节目的电视机构[184]。
[编辑] 科教研究
[编辑] 教育
主条目:上海教育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启用的光华楼

松江大学城
上海是中国大陆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教育中心[185]。上海早在宋元祐年间,华亭县便开设县学。上海开埠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上海的教育逐渐向新式教育转变,在全国首开近代教育。1860年起,外国传教士和教会组织便在上海开设各类学校。1863年,李鸿章奏请开设上海首家华人新式学堂,上海广方言馆[186]。1896年,盛宣怀开办南洋公学,即后来的交通大学[187]。除此以外,一大批专业类学校也在这一时期陆续开办。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1912年,根据当时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壬子学制》,学堂陆续更名为学校。到1936年,上海共有初等学校共1033所,中等学校149所,高等学校34所。各类学校人数总计达23万多人。淞沪会战爆发后,大部分高校随国民政府迁到内陆。1945年,内迁学校返沪。同时,上海开始实行国民教育制度。
1949年5月,全市公立学校和国立大学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私立学校进行整顿改造,同时收回教会学校和外资学校。并于1952年底起,高等学校开始进行院系调整。1956年后,一些学校,如交通大学开始部分或全部内迁,上海教育资源相对减弱[188]。
目前,上海全市拥有10所211工程院校,其中包括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四所985工程院校。基础教育方面,上海共有包括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在内的53所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一百多所区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2009年,世界教育权威指标之一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通过一系列测试后显示,基础教育阶段上海学生综合和各方面素养排名世界第一[189]。
上海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9%。上海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9%,初中学生净入学率为99.99%,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为98%,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率为82.1%[190]。
此外,现在的上海拥有100多所科研机构,10万科研人员,及100多所专业技术培训机构。每年的科研投入经费达到国内第二,仅次于北京[191]。
[编辑] 卫生

上海医学教育的中心之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上海是近代中国卫生组织和新式医疗机构的发祥地之一。上海开埠后,西医随同传教士和医生一同进入沪上。1844年,申城第一家现代西医医院——中国医院创办[192]。1904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成立,后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193]。此后,公共医疗开始大幅发展。目前,上海市以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28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为主,辅之以社区医疗机构为主的公共医疗体系。同时,在各郊区县开始建设三级甲等医院的分院,同时完善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
到2009年,上海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1.28岁,其中男性达79岁,女性83.5岁,婴儿死亡率为2.96‰[194]。
[编辑] 公共图书

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图书馆内景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于现代图书馆一样的图书收藏机构和建筑,但一般都以私人藏书楼为主。上海开埠后,随西风东渐,开始出现近代图书馆。1847年兴建的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图书馆[195]。中华民国建立后,上海地方政府开始兴建公共图书馆。1929年,大上海计划中便已规划了由政府拨款,筹建一所新的3470平方米的上海市立图书馆,并于1936年试行开放[196]。此外,这一时期,沪上各高等学府相继开办属于高校的图书馆,以方便本校学生科学教研借阅之用。甚至一些中等学校也开办图书馆,藏书达到万册以上[197]。1949年以后,上海市政府又相继成立了一批新的专业化图书馆。
目前,上海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为设立在淮海中路的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报刊资料达5200万册以及15万余张旧唱片和影音资料,并和世界各地150多家公共图书馆建立图书交换业务。此外,各区县、各大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都有自己的学术研究型图书馆。

上海博物馆
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
[编辑] 公共博览
上海文化博览业,是上海开埠以后兴起的一项社会文化事业,之前文物主要为一些富家大族收藏。1860年代,法国人在上海创立中国第一间博物馆,主要展出长江流域的动植物标本[198]。民国建立后,上海市政府在大上海计划中决定拨款建立市立博物馆,选址在江湾上海市立图书馆的对侧。此外,专业博物馆也有所发展。1949年以后,博物馆和纪念馆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上海最大的博物馆为位于人民广场中心地带的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达39200平方米,建筑形制为传统的天圆地方,共有11个专门馆厅,3个展览大厅,馆藏文物达12万件。除此之外,沪上有各类专业博物馆,如上海历史博物馆,和一些纪念馆,如鲁迅纪念馆等。其中较大规模的科普展馆还有举行过2001年APEC首脑会议的上海科技馆[199]。
[编辑] 体育

著名上海籍篮球运动员姚明
上海,是中国近代体育的发祥地之一。上海开埠后,近代体育传入上海,后通过新式学校的教学活动在华人学生中开始。1920年代,上海各类体育团体、专业体育学校纷纷组建,体育报刊和书籍也陆续出版,各类体育竞赛频频举行。1930年代开始,上海的体育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193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上海共有24名运动员,占中国代表团的三分之一[200]。
1949年以后,上海开始注重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乒乓、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等运动在上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并且在中国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水平。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如李富荣、徐根宝、沈富麟、汪嘉伟、李秋平、王励勤、姚明、刘翔等著名运动员和教练员。1980年代后,上海开始尝试商业化体育运转模式,并于1993年成立了国内首家职业体育俱乐部,上海申花俱乐部[201]。1990年代开始,上海开始兴建各类社区健身器材,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到2008年,全市开放各类学校体育场地1100多处,开展390多项体育健身活动和比赛,参与人数近130万人次[202]。
[编辑] 体育团体

上海申花足球队的主场——虹口足球场
上海早在1903年,就有了中国最早的相对专业的现代化足球队[203]。目前上海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和棒球上有专业的职业俱乐部及代表队。例如中超的上海申花;中甲的上海东亚、上海浦东中邦;CBA的上海大鲨鱼等等。
[编辑] 大型赛事

F1“上”字形赛道
上海作为最早开展现代体育的中国城市,承办过一系列的体育赛事。包括各类市级运动会、全国运动会以及地区级和世界级体育赛事。其中主办的全国运动会4届[204],洲级综合运动会4届[205],承办部分赛事的奥运会1届[206],以及多次主办的各类世界单项体育赛事[207]。目前,上海主要筹办于2011年在上海举行的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208]。此外从2004年起,F1在上海设立中国大奖赛。此后,每年的F1中国大奖赛都会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
[编辑] 建筑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的城市建筑主要以民居为主,另有少规模的政府衙署,风格总体为江南民居风格。上海开埠以后,随着欧美文化大举进入和租界建立。上海开始出现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因而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是为中国之最,其中尤以外滩地区的金融建筑最为著名。1949年以后,城市大体量建筑减少,而新的居民住宅区开始涌现。1980年代起,上海开始大规模新的城市建设,涌现出一系列新的现代建筑,而浦东陆家嘴地区成为现代建筑的代表区域。同时伴随旧区改造等工程,浦西市中心的现代建筑到处可见,上海成为现代建筑争相展示的舞台。
[编辑] 古代

传统江南建筑——豫园
上海的古代建筑,目前基本遗留的以明代建筑为主,而且大部分为民居和私家园林。除官署、学堂、寺庙外鲜有其他类型的建筑。民居大多为江南风格,砖木立帖式平房,在上海,除老城厢以外,在各郊区的乡镇中仍能见到较多的此类建筑。上海的私家园林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有豫园等,而古代居民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有闵行七宝镇和青浦朱家角镇等。
[编辑] 近现代

上海石库门风格商业区——新天地
上海开埠以后,建筑开始向现代城市的建筑功能转变,除民居和衙署以外,如工商业建筑、公用事业建筑纷纷开始兴建。此外,除功能外,建筑风格也开始向多元化多风格转变,并且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
民居上,由于欧美势力的进入,一些西式别墅和洋房开始兴建,最初以靠近外滩一线,后由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以及用地需求等诸多原因,这一类建筑开始向法租界、公共租界西区和北区越界筑路地区扩展。而大规模的人口涌入,也促使本地普通居民住房日趋紧张,并随之产生了极富上海特色的住宅,石库门[209]。石库门自诞生后,经历老式、新式两个阶段发展,到1949年前后,成为中心城区的主要居民用房。并在1980年代以前,是上海60%左右市民的普通住宅。除此之外,公寓式住宅产生于1920年代前后,主要分布在公共租界西区,即今静安等区,成为城市白领和外国一般侨民居住用房。
商业和公共事业性建筑主要都是西方风格。如外滩地区,除中国银行原总行大楼外,均为西式风格,如江海关采用折中主义风格,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楼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等等。并且除了异域风情外,此类建筑体量极大。同时,当初最新的建筑风格也在上海可以见到,如沙逊大厦就采用美国装饰艺术运动摩天楼风格。此外,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居住或将其事务所开设在上海,如公和洋行、思九生洋行、邬达克。到1949年,上海的各类新式和西式建筑为全国之最,此外,当时远东最高的大厦,国际饭店也在上海。上海成为除欧美以外,拥有高楼最多的城市[210]。现在除个别建筑外,这些近现代西式风格建筑基本纳入上海市人民政府的保护范围,基本属于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武康路洋房

上海外滩

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

嘉道理爵士公馆
[编辑] 当代
1949年以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开始兴建工人住宅,并逐步拆除原城市周边的棚户区。1990年代起,住房制度改革,居民住房由原国家建造和管理转向市场化运营。建筑风格开始摆脱原工人住宅的简单狭小样式,转向现代化小高层、高层住房。同时,一大批旧有石库门住宅业进行拆除,有些作为商业用地开发,或转变成为时尚艺术区,如新天地。
进入1990年代以后,上海开始大规模进行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改造,新建了一大批商务办公楼、大型商场等现代风格建筑。上海城市形象迅速告别旧貌得到改观。上海成为世界上高层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仅到2008年,全市24米以上高层建筑达到6000余幢,楼层超过30层的有2000多栋。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1000多幢。目前,全市最高的建筑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度为492米。在建工程中,最高的建筑为总高度达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预计在2014年竣工[211]。

世博文化中心

东方明珠电视塔

金茂大厦中庭

高楼林立的上海
[编辑] 公用事业
上海作为首先开辟租界的城市,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开始进行现代化市政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城市。1846年,英租界成立道路码头委员会[212],后逐步演变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成为近代上海的行政部门,并且主要负责租界内的市政建设。由于,欧洲当时正处于或刚刚结束工业革命,新的市政建设也正在起步。因此,上海的市政工程基本与西方国家同步,如电厂、自来水、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等。
而作为市政发展的重要环节的城市规划在1930年代已经达到成熟,1927年,上海特别市政府便开始制定系统的城市规划,《大上海计划》。1949年以后的几十年中,市政建设除拆除就有的危房简屋,主要为新建工人住房和置换电水管网。1990年代起,上海大规模市政建设开始,对市区进行线路改造、道路翻修、新建绿地等等。在饮水、供气、环卫、园林等各个方面都获得巨大发展。为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海市政部门对外滩、道路、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整修。
[编辑] 城市规划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始于1927年,由上海特别市政府制定《大上海计划》。此后,上海全市的规划共有10个。
目前,上海的城市规划依据2001年5月由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进行。主要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为核心。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强化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以枢纽型、功能型的建设为主。同时,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市民生活质量为主[213]。
[编辑] 供水
上海的现代化供水建设,始于1873年,为英商沙漏水行,设在今延安东路。1881年,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成立,兴建杨树浦水厂,成为远东最大的水厂。此后一系列供水厂兴建,其中包括外资水厂和中资水厂。其中较大的水厂有,南市水厂、闵行水厂、杨思水厂等。
目前,到2008年,上海市府在水利、供水和排水3各方面共投资144亿元。全市供水管线总长达27858.08公里,年总供水量30.9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为1070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量达481.18万立方米[214]。此外,全市饮用水源也得到进一步改善,从2010年12月1日起,上海的供水水源由黄浦江等内陆河流转为长江口青草沙水源[215]。
[编辑] 电能
1882年6月,上海第一家电厂,英商上海电光公司创办。外滩、南京路、百老汇路三条当时主要道路首先亮起灯光照明,发电设备容量为197千瓦。随后,上海电力开始快速发展。2005年,上海电力公司投资201亿元,完成太仓至徐行镇500千伏、洋山港110千伏电缆敷设[216]。2008年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工程启动。到2010年,上海全年用电最高负荷达到2621.2万千瓦,全年用电量达1240亿千瓦时[217]。
[编辑] 供气
1865年9月,上海第一家煤气厂,大英上海自来火房开业,每日日产煤气850立方米。1871年,法商自来火行开业,并在法租界内输送煤气。1934年,杨树浦煤气厂建成通气,当年大英上海自来火厂停产。到1995年,全市共有8家国有煤气生产厂[218]。
目前,全市燃气以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供气,隶属于申能集团。2004年底,中国的重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基本建成,上海开始使用来自新疆的天然气。2008年底,上海全市居民燃气用户总数达785万户,其中天然气用户307.88万户。全年燃气管线总长度达19962.8公里[219]。预计到2015年,上海天然气供应规模将达100亿立方米[220]。
[编辑] 环境卫生
1854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开始雇人进行环境卫生的清洁。1855年起,上海县开始专人清扫道路。自此,环境卫生成为城市市政管理的一环。1869年,工部局颁布《上海洋泾浜以北外国租界土地章程及附则》,其中涉及一系列的环境卫生方面的规定。抗战胜利后,全市的环境卫生由上海市卫生局统一负责[221]。
目前,上海市日常环境卫生处理主要依据1988年12月由上海市的立法机构审议通过的《上海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8年,全市清除生活垃圾共678万吨、建筑垃圾153万余吨。道路清洁路段达11637条。其余,如公共厕所5866座。同时,拆除违法建筑540万平方米,整治环境脏乱路段317条[222]。
此外,苏州河自1990年代以来进入治理整顿,分别进行了三期苏州河治理工程。2006年,苏州河整治进入最后的三期工程,总投资达31.4亿元。2011年1月起,上海市水务局开始三期工程核心项目苏州河底泥疏浚工程。工程将于6月底前完成[223][224]。
[编辑] 园林绿化

延中绿地
上海开埠以前,园林绿化全部都为私家园林,最为著名的有豫园、露香园、古猗园、秋霞圃、醉白池等等。上海开埠后,公共园林开始出现,1868年,上海第一座公园,公共花园开门营业。但1928年6月前,工部局和公董局兴建的公园均拒绝中国籍游客[225]。到1949年,全市共有公园14座,面积65.88万平方米。
目前,上海全市除上海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等极个别公园外,已经取消公园门票[226]。自2000年以后,为了净化城市空气,美化环境,上海开始在城市中心和郊区兴建一大批开放绿地。到2008年,上海全市绿地总面积34256公顷,公共绿地14777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上海全市林地总面积达到近10万公顷,为96982公顷,森林覆盖率11.6%[227]。
[编辑] 交通
主条目:上海交通
上海的城市交通网络极为发达,总体呈立体化发展。拥有陆、海、空三大运输途径。公众交通拥有轨道交通、公交汽车、轮渡多种模式。而大型桥梁、快速高架路、越江隧道、高速公路构成一个立体式公路网。铁路方面,拥有四个特等站,四个一等站,其中上海虹桥站为特等高铁车站。航运有内河、沿海和远洋三大类,同时上海港是全球年吞吐量第一的港口。此外,上海是国内唯一一个拥有两座国际航空港的城市。
[编辑] 公共交通
[编辑] 轨道交通
主条目:上海轨道交通
上海轨道交通,俗称上海地铁,于1995年4月正式开始运营,成为继北京、天津以后,中国内地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经过15年的建设,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世界总里程最长的轨道交通系统,也是中国内地最为便捷的城市地铁网络[228]。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共有12条轨道交通线,1条磁悬浮线路,1条有轨电车线,运营总里程除磁悬浮和有轨电车线路外,达到410公里。除个别线路外,均采用最大标准的A型列车。2010年10月22日,上海轨交全网单日客流突破754.8万人次[229]。现在上海轨道交通日运送客流达516万乘次。票价方面,上海轨道交通实行多层级票价,价格由3-9元不等,具体按乘客单次搭乘里程数计算。上海公共交通卡可以在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作为支付方式。此外,上海拥有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线路,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

轨交2号线车厢

轨交10号线海伦路站站台

轨交3号线
[编辑] 公交

上海世博会上投运的新型公交车
主条目:上海公交和上海公交线路列表
上海的公众交通开始于1908年3月,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开行首条由外滩至静安寺路的有轨电车线路。此后上海公共交通逐步兴起并快速发展。1949年,上海已运行公交线路44条,运营车辆达934辆,年运送2.37亿人次,为全国之最[230]。至1990年代初,上海公交年运送客流高达50亿人次,有408条线路,公交车6562辆。1992年起,上海公交进行改革,逐步废除月票制度[231],实行公共交通卡制度。到2011年,全上海公交线路1100多条,公交车近17000辆,地面公交日客运量达到770万人次,均居全球第一[232]。
[编辑] 轮渡
主条目:上海轮渡
由于上海为黄浦江分割,因此,在越江的隧桥建成前,轮渡为主要往来客运工具,同时也是欣赏上海浦江两岸景色的经典工具。在专业轮渡公司成立前,上海各内河航道的客运主要依靠木制小船。1910年,浦东塘工善后局首次开辟机动客船渡江服务,航线为南京东路外滩至浦东东沟[233]。至1949年,上海市轮渡公司有航线6条,渡轮19艘,码头15座。目前,上海市轮渡公司共有航线17条,实行双向收费制,同时可以使用公共交通卡。
[编辑] 出租汽车

上海大众出租汽车公司
上海自1908年起,就出现出租汽车的服务,美商环球供应公司百货商场在四川路97号开设汽车出租部,为国内最早的出租汽车公司。1930年,上海的出租汽车公司多达66家,拥有运营汽车541辆,而华商祥生汽车公司(即今上海强生集团有限公司)成为1930年代上海最大的汽车出租公司[234]。
目前,上海运营的较大的出租汽车公司有上海强生、大众出租、上海巴士、锦江集团等。此外,为了方便结算,公共交通卡也可以在全市各出租公司作为支付方式使用。
运营价格为: 小型轿车起步价13元,起步里程3公里,超出部分按每公里2.4元计算,超过10公里后,按照起步里程单价加价50%。同时,在汽车低速或停车等候时,按每5分钟加收1公里2.4元。另外,每车次收取燃油附加费1元。每日23时至次日5时间,加收30%为夜间运营费。
中型客车起步费为17元,其他与小型轿车起步价相同。
[编辑] 公交一卡通
主条目:上海公共交通卡
上海公共交通卡,最早于1999年12月推出,成为境内最早使用公交IC卡的城市[235]。目前,上海全市各个公共交通行业均可进行公交一卡通作为支付方式,其覆盖公交、轨交、轮渡、出租车等。除此之外,还可用于停车点、上海境内高速公路路段的收费、公用事业收费和加油站等多领域。同时,上海公共交通卡的使用范围除上海全境以外,还可在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进行通用。2002年10月1日,上海公共交通卡与无锡太湖交通卡联网运营,上海与无锡成为中国第一个公共交通卡城际互联的城市[236]。
公交一卡通为非接触式IC卡,可以在便利店、公交起讫站点等多地购买,购买时须支付押金20元。同时为鼓励公共交通卡的使用 ,上海实行公交卡优惠政策。目前,上海公共交通卡发行总量已经超过3000万张,人均1.3张,已经成为上海市民出行主要使用的公交结算方式[237]。
[编辑] 航空
上海早在1911年,既有飞机来沪作飞行表演。1920年,北洋政府筹办民用航空,首先以北京至上海航线作为重点发展。并于1921年3月,在上海西郊建设虹桥机场。1929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中国航空公司,首开沪蓉航线,一期试飞沪京(上海至南京)线,由此开始了系统的航空运输业。目前上海拥有两座国际航空港,年运送旅客达5111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301.87万吨,两大机场年起降飞机达45万架次[238]。同时,上海也是最早开始实现两岸直航的城市之一。
[编辑] 航空公司
1930年8月1日,中美合资的中国航空公司在上海成立,成为中国境内最早的航空公司。1931年2月中德合资的欧亚航空公司也在上海成立[239]。抗战期间,两大航空公司随国民政府内迁。1941年7月,中德断交,国民政府交通部接受欧亚航空德方资产,并与军事航空委员会合作组建中央航空公司。抗战胜利后,中航与央航回迁上海。1946年9月,国泰航空于上海成立,不久迁往香港,后发展成香港的主要航空公司。1949年11月,两航起义,飞回内地,两大航空公司宣告结业[240]。
1985年,上海航空公司成立[241],两年后,由民航上海管理局组建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开业。目前基地或总部设在上海的航空运输公司共有8家,分别为中国东方航空、上海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中国货运航空、上海国际货运航空、扬子江快运航空、长城航空。其中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承担了上海地区三分之一的客运和18%的货运,是上海最大的航空公司。
[编辑] 空港
主条目:上海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上海是国内唯一拥有两座国际空港的城市[242]。上海最早于1921年即由当时的北洋政府出资于上海西郊建设机场,命名为虹桥机场并运营至今。此后,上海兴建过龙华、大场、江湾等数个机场,但目前除个别转为军用机场外,其余机场均为关闭。1990年代,虹桥机场成为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并驾的三大机场。自1999年浦东国际机场启用以后,虹桥机场主要承担国内出发和抵达的航班,而大部分国际航班移至浦东国际机场。
1997年起,为了配合上海航空枢纽的建设,以及满足虹桥机场无法应对的客流。上海市政府斥资在浦东新区江镇等滨海地区兴建面积达40平方公里的新国际机场。1999年,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完工,此后国际航班由虹桥机场逐步移至浦东国际机场。2008年,浦东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完工[243]。目前,浦东机场承担上海60%的航班量,航线覆盖世界7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62个国内城市[244]。

浦东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

虹桥国际机场停机坪

浦东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
[编辑] 国铁
上海早在1876年就拥有中国第一条建成运营的铁路,吴淞铁路。吴淞铁路主要由英商投资,后为清政府购回拆除。1896年,清政府重新开建淞沪铁路并落成通车。1908年6月,沪宁铁路全线建成,沪宁铁路上海站正式启用。翌年六月,沪杭铁路竣工通车,至此上海通往外省市的南北向列车干线全部完成。现有上海站、上海南站、虹桥火车站3个主要车站。
[编辑] 高铁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开行动车组列车的城市[245]。目前,上海至南京的沪宁高铁和上海至杭州的沪杭高铁已建成通车,而唯一在建的京沪高铁会在2011年6月30日投入使用。
[编辑] 普通铁路
沪昆线:上海至昆明京沪线:上海至北京 金山支线:市内运营国铁线路 浦东铁路:市内运营国铁线路
[编辑] 车站
上海虹桥站位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虹桥机场以西。本站为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沪杭客运专线、沪杭磁悬浮及部分过路动车组所使用的高速铁路车站。总规模为16台30线。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和10号线设有虹桥火车站站直达。
上海南站位于上海龙华地区。本站为沪昆铁路及部分过路动车组所使用车站。总规模为6台13线(8道不停车)。)。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和15号线(未通车)设有上海南站站直达车站。
上海站位于上海闸北区。本站为京沪铁路、沪昆铁路、沪宁高速铁路及部分过路列车所使用车站。总规模为7台15线(11道不停车)。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设有上海火车站站直达车站南广场地下二层,3号线和4号线设有上海站站直达车站北广场地面。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
上海铁路车站
使用中车站
特等站
上海虹桥站 ·上海站(新客站) ·北郊站 ·南翔站
一等站
上海西站 ·上海南站 ·何家湾站 ·新龙华站
二等站
杨浦站 ·桃浦站 ·闵行站 ·安亭北站 ·南翔北站
三等站
安亭站 ·张庙站 ·新桥站 ·松江站 ·金山卫东站 ·金山卫西站 ·松江南站 ·金山北站
四等站
黄渡站 ·封浜站 ·杨行站 ·莘庄站 ·春申站 ·石湖荡站 ·新浜站 ·枫泾站 ·七宝站 ·闵行西站 ·叶榭站 ·山阳站 ·江湾站 ·殷行站
五等站
匡巷站 ·光新路站 ·协兴站 ·星华站 ·久星站 ·大方站
等级未定车站
阮巷站 ·漕泾站 ·海湾站 ·四团站 ·淡水桥站 ·吴泾站 ·上海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芦潮港(临港)火车站 ·平安站
规划与建设中车站
金山站 ·奉贤站 ·奉城站 ·万祥站 ·浦东站 ·祝桥站 ·川沙站 ·曹路站 ·高东站 ·外高桥站
已废弃车站
长宁站(旧上海西站) ·徐家汇站 ·上海东站 ·上海北站(老北站) ·上海南站(老南站) ·梅陇站 ·江桥镇站 ·南浦站

1908年刚落成时的沪宁铁路上海站
Trains at station Taken from platform elevator.jpg
上海站内停靠的高铁列车

上海南站

上海虹桥火车站候车大厅
[编辑] 航运

洋山深水港
主条目:上海港
上海港是世界年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主要服务于江浙沪以及辐射长江流域。自开埠后,便迅速超越其他港口成为国内最大港口,时人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246]。目前,上海港港区几乎覆盖上海境内主要河流以及拥有优良的深水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到2008年,上海港拥有各类码头1200余个,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137个,码头线总长达115公里,年吞吐量达58170万吨,最大靠泊能力15万吨级。除货运外,上海港每月定期发出国内国际航班2258次,其中国际航班1098次。全年完成旅客接送量82万人次,共接待国际班轮94班次,邮轮58班次,随船出入境游客达到13万人次[247]。目前,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目标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
[编辑] 公路

南北高架的终点——卢浦大桥

漕溪北路立交
上海的公共交通路网为立体化运营和管理,除地面道路外还有大型城市高架快速路、立交、越江桥梁和隧道多种形式组成庞大的道路和公路网。目前,上海市内的交通主干道共为六条,三纵三横总长度55公里[248],全天禁止非机动车沿路行驶[249]。另外,由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和内环高架等三条高架构成申字型快速高架路格局。在市内一些交通拥堵严重的路段开始仿造国外建设地下通道,缓解路面交通的阻塞,如外滩通道。此外,内环高架路外连接城乡结合地区和近郊方向也建设了数条城市快速高架路。对于通向远郊区县和外省市方向,主要依靠一系列庞大的高速公路网络。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东海岸的重点和重要的物流中心,上海还是一些重要国道的起始点[250]。
[编辑]国家高速公路
京沪高速公路G2:沪宁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G15:嘉金高速公路、莘奉金高速公路上海绕城高速公路G1501沪陕高速公路G40:沪蓉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G42:上海长江隧道、上海长江大桥沪渝高速公路G50沪昆高速公路G60: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G92:沪昆高速公路
[编辑] 省级高速公路
迎宾高速公路S1:沪芦高速公路S2:东海大桥沪金高速公路S4:奉浦大桥沪嘉高速公路S5:中国境内第一条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新卫高速公路S19外环高速公路S20苏沪高速公路S26:沪常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S32:闵浦大桥亭枫高速公路S36
沪奉高速公路S3(规划中):规划五号线。沪翔高速公路S6(规划中)
[编辑]国道
G204:上海-烟台。又名沪宜公路G312:上海-伊宁。又名曹安公路G318:上海-友谊桥。又名沪青平公路。是中国最长的国道,又称‘‘‘中国人的景观大道’’’G320:上海-瑞丽。又名沪闵路、北松公路、车亭公路、亭枫公路
[编辑] 桥梁

东海大桥
上海地区水网纵横,而其中尤以吴淞江、黄浦江和长江为最。上海现存最古老的桥梁有位于青浦区金泽镇,始建于南宋的单孔石桥万安桥。上海开埠后,租界当局开始在辖区内兴建各新式桥梁以便出行。
[编辑]杭州湾
2002年,为配套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市府决定兴建自南汇临港至洋山港区的跨海大桥。2005年,东海大桥结构贯通[251]。
[编辑]长江
2009年,上海至西安的G40高速公路中的越江工程,上海长江隧桥通车[252]。
[编辑]黄浦江
1970年代,松浦大桥建成通车,成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253]。此后黄浦江上分别建成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奉浦大桥和徐浦大桥等数座钢筋混凝土桥梁,样式多为斜拉桥构造。
[编辑]苏州河
上海地区水网纵横,而其中尤以吴淞江、黄浦江和长江为最。上海现存最古老的桥梁有位于青浦区金泽镇,始建于南宋的单孔石桥万安桥。上海开埠后,租界当局开始在辖区内兴建各新式桥梁以便出行。1856年,英国商人威尔斯在苏州河口兴建威尔斯桥,后由租界当局购回,于1907年改建为今天的外白渡桥。
至1948年,苏州河中山西路以东河段上,共有桥梁22座,在新闸桥至河口的2.88公里河段,共建有桥梁11座,平均260米一座[254]。

外白渡桥旧影

1991年建成的南浦大桥

卢浦大桥

上海长江隧桥
[编辑] 旅游

古镇朱家角

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门前的排队游客
上海是中国最早产生旅游业的城市,是境内外旅游的主要集散地之一。1911年,英商通济隆旅行公司和美国运通银行便在沪开展旅游业务。到1940年代初,上海各类从事旅游业的机构多达30余家。到2008年,上海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多达640万人次。由于上海是一座中西风格交汇的海派城市,以及倚靠江南地区,有着较多的旅游资源,和一批优秀的旅游景点。
因为历史发展的原因,上海拥有为数众多的欧式建筑和大批现代化建筑。同时,周边郊区县有着大量保存较为完整极具江南风格的水乡古镇。所以,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到2008年,上海全市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点3处[255],20处4A级景区、4处国家森林公园(分别为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此外,另有617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而文化、体育等方面也推动了上海旅游业的发展。2010年5月至10月间,上海世界博览会累计参观人数达7300余万人次[256],为上海旅游业实现了新的突破。每年都举行的国际电影节、国际音乐节等文化方面的盛世都会拉动上海旅游业。而体育上,网球大师杯和一级方程式赛车中国站都成为众多游客来沪旅游的目的。此外,一些特别的事件也会在一定时期拉动一定的旅游产业,如2009年长江流域日全食,引发大批日本游客来沪观景[257]。每年9月的上海旅游节则是展示上海和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舞台和途径。
[编辑] 著名人物

宋氏三姐妹
主条目:上海人
上海,上溯秦汉时期,下至当今,诸代都有名人见诸史册。三国时期,华亭人陆逊便受拜东吴丞相,封华亭侯。两晋时期,江东名士陆机、陆云以书法文章名动一时,被时人誉为“云间两陆”。此后,因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名人辈出。近代开埠以后,由于是中国最大都会和对外交流的中心城市,上海云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人。许多名人均由上海发迹走向全国。1949年以后,由于在文艺、体育、科教等领域的优势,上海也培养了一大批名闻全国的著名人物[注 4]。
[编辑] 政界
明代有内阁首辅徐阶、内阁大学士徐光启。近代,孙中山长期居住在上海。国民政府时期的四大家族核心人物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陈立夫、陈果夫或生于上海或成长于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曾长期将中央机关设在上海,成为大批共产党员活跃的地区。民国著名的政界人物,后转任台湾省主席的吴国桢曾于光复后担任上海市市长直至解放军进入上海前夕。1949年以后,中共经济战线领导人陈云是上海青浦人。上海曾是“四人帮”的主要基地。陈毅、汪道涵、江泽民、朱镕基、吴邦国、黄菊、徐匡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担任上海市市长或市委书记一职。香港回归后的首任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亦为上海人。
[编辑] 科学界
上海由于经济发达,科教文化亦位居中国前列。元末明初的纺织改革家黄道婆、明末西学和农学学者徐光启即为上海人。此外还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遗传学家谈家桢、显微外科专家陈中伟、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血液学专家陈竺等。
[编辑] 文化艺术界
上海自古代到现代文化艺术十分繁荣,目前上海、台湾、香港等地著名文化艺术界人士有大批都为上海人。著名报业家史量才即长期活动在上海;著名作家鲁迅、茅盾、张爱玲、巴金都长期居住在上海;音乐表演的上海人还有贺绿汀、周璇、周小燕、金莎、谢晋、孙道临、周信芳、姚慕双、周柏春等人;香港著名艺人汪明荃、沈殿霞、张曼玉、陈慧琳、张卫健、方大同也都是上海人。
[编辑] 体育界
上海体育体育资源较为丰富,培养了一大批体育运动员与教练员。田径界的有亚洲第一位男子田径世界纪录创造者、跳高运动员朱建华;110米栏原世界纪录保持着刘翔及其教练孙海平;游泳冠军庄泳、杨文意、乐靖宜、沈坚强等;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排球运动员沈富麟、汪嘉伟、沈琼、汤淼等;兵乓球运动员后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的李富荣、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等;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徐根宝、范志毅、孙雯、谢晖、孙祥等;跳水运动员吴敏霞、火亮;中国象棋数届全国冠军胡荣华,国际象棋棋后诸宸、围棋冠军常昊等。
[编辑] 注释
^ “以市花白玉兰、沙船、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上海市市标不属于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相关法令法规所禁止的市徽、市旗这一领域。其现仍广泛应用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及下属机构的印刷制品、网络标识中。并可以用作非营利性介绍上海的相关内容中。^ 1914年,法租界完成最后一次扩界。公共租界范围分为中区、北区、东区和西区,大致为今上海市的黄浦、静安和虹口、杨浦两个区的南部沿江地带。中区与西区,东至黄浦江、西抵静安寺、镇宁路,南起延安路,北达苏州河;北区与东区,西至浙江北路、北界至武进路、周家嘴路一线,南抵苏州河,东界至复兴岛。卢湾、徐汇两区的核心区域主要是上海法租界,其南线由徐家汇沿肇嘉浜路、徐家汇路、人民路一线,东抵黄浦江,北到延安路与公共租界相邻,西由静安寺沿华山路到徐家汇。长宁则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而闸北和南市两片中国管理的华界则被租界分割为互不相连的两块。^ 1999年,上海地理学会发表文章,确认以浙江省安吉县的苕溪之源作为黄浦江源头。但并未完全得到认同,现采用上海政府官网的数据为准。^ 说明:由于上海名人尤其是近代名人较多,此处仅简单罗列,排名不分先后。此外,这里列入此表的著名人物,主要为长期生活工作居住在上海的常住居民或本贯即为上海、或生于上海的名人。
[编辑] 参考文献
^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地理位置. 中国上海 [2011-03-12] (中文). ^上海嵩泽遗址发现座新石器时代墓穴. 人民网. 2004-05-13 [2011-03-12] (中文). ^松江美布“衣被天下”. 文汇读书周报. 2009-07-31 [2011-03-12] (中文). ^韩正:上海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 搜狐新闻. 2010-03-07 [2011-03-12] (中文). ^历史性变革. 中国上海 [2011-03-12] (中文). ^ 源于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讲话^上海常住人口突破2300万 外来常住人口占39%^上海为什么叫上海“下海”又在哪里. 腾讯读书. 2009-12-07 [2011-03-09] (中文). ^“申”、“沪”的由来. 中国上海 [2009-08-01] (中文). ^上海港跃居世界第一大港. 新浪财经. 2005-12-31 [2011-03-11] (中文). ^Shanghai now the world's largest cargo port.Asia Times Online. 2006-01-07 [2008-03-20] (英文).  ^14.014.1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发掘取重大成果. 中国国家地理. 2009-01-08 [2011-03-09] (中文). ^ 始见于《后汉书·左慈传》,本称之为吴地松江。宋朝时,始作吴松江。明以后称之为吴淞江^上海的历史沿革. 上海企业信息网. 2005-12-27 [2011-03-09] (中文). ^上海建城. 上海市政府 [2009-08-01]. ^上海之根:丰茂繁密且色彩鲜艳. 中国新闻网. 2009-06-17 [2011-03-09] (中文). ^“衣被天下”——黄道婆. www.e-museum.com.cn. 2009-06-17 [2011-03-09] (中文). ^上海世博加速污染企业淘汰 松江区5年关停553家. 新浪新闻. 2010-07-21 [2011-03-09] (中文). ^近代上海. 中国上海 [2009-08-01] (中文). ^谁的上海?——近代上海社会的主体性问题. 文汇报. 2010-04-16 [2011-03-11] (中文). ^上海租界志>>第一篇区域人口>>第一章区域>>第三节租界扩张.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01-12-01 [2011-03-11] (中文). ^上海租界志>>第一篇区域人口>>第一章区域>>第四节越界筑路.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01-12-01 [2011-03-11] (中文). ^1911年11月1日-上海光复陈其美任沪军都督. 网易历史. 2006-11-01 [2011-03-11] (中文).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附图). 新浪新闻. 2002-01-27 [2011-03-11] (中文). ^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迁入苏区后中央与中央局组织若干问题考析. 中国知网. 2003-01 [2011-03-11] (中文). ^中共四大. 人民网共产党新闻资料中心. 2007-01-01 [2011-03-11] (中文). ^血染浦江的五卅惨案. 新浪读书. 2005-04-04 [2011-03-11] (中文). ^上海设立“特别市”--历史上的今天网^南京国民政府迁都洛阳述评. 谢晓鹏. 2002-01 [2011-03-11] (中文). ^“八一三”淞沪会战 我运炮弹炸日军司令部. 中国黄埔军校网 [2011-03-11] (中文). ^租界结束. 海上风网. 2005-03-20 [2011-03-11] (中文).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将直辖市天津市改为河北省省辖市的决议^1958年上海市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网. 2009-08-04 [2011-03-11] (中文). ^原上海社保局长祝均一被终止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新浪新闻. 2006-08-11 [2011-03-11] (中文). ^未明确承认有罪 陈良宇承认“社保案”中有责任. 联合早报. 2008-03-29 [2011-03-11] (中文). ^上海将启人民币国际结算试点 交行为首家试点银行. 新华网财经频道. 2009-02-26 [2011-03-11] (中文). ^建设双中心上海本地股面临战略性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09-03-26 [2011-03-11] (中文). ^历史上的今天-1993年5月9日首届东亚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上海APEC. 人民网. 2001-03-11 [2011-03-11] (中文). ^上海峰会.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2006-04-20 [2011-03-11] (中文).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十月上海开幕. 新浪上海. 2007-02-13 [2011-03-11] (中文). ^上海概览-上海气候概况. 中国上海 [2011-03-11] (中文). ^上海气候概况. 中国网. 2009-09-08 [2011-03-11] (中文). ^上海港的发韧地——旧青浦. 新沪商. 2010-03-10 [2011-03-11] (中文). ^复兴岛--蒋介石在上海的最后行宫.360doc [2011-03-11] (中文). ^崇明岛印象. 嘉兴日报. 2006-09-01 [2011-03-11] (中文). ^上海九段沙湿地成候鸟天堂. 人民网. 2001-03-11 [2010-11-02] (中文). ^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市政府领导合影. 中国上海. 2011-03-11 [2011-03-11] (中文). ^上海人民政府志>>第一篇政权、政务>>第四章区政、县政>>节.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04-11 [2011-03-11] (中文). ^国务院已批复浦东扩区申请同意撤除南汇区. 新民网. 2009-05-06 [2011-03-11] (中文). ^上海宣布黄浦区、卢湾区两区建制撤销. 新民网. 2011-06-08 [2011-06-08] (中文). ^上海市行政区划情况统计表. 上海民政. 2011-02-15 [2011-03-11] (中文). ^市公安局印发《上海市常住户口管理规定》(修正本)^积极解决本市驻外单位社区医保服务难题扩展医保服务可及性^融入大上海 大丰在行动-大丰之声^第七节美国重获治外法权. 《上海外事志》编辑室. 1999-09 [2011-03-12] (中文). ^上海旅游. 中国旅游. 2010-11-25 [2011-03-12] (中文). ^2009上海年鉴-第四十一外事-综述. 中国上海 [2011-03-11] (中文).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海市统计局. 2011-3-3 [2011-03-11] (中文). ^2010年度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统计情况公布. 新浪上海. 2011-01-25 [2011-03-11] (中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地理常识:上海市情(中)^上海农业志-总述. 上海地方志 [2011-03-11] (中文). ^古镇历史. 朱家角 [2011-03-12] (中文). ^ 《傍秋亭杂记》,作者为主纂明正德年间《松江府志》的顾清。^上海农业志-蔬菜.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上海市种植业发展报告.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2010-05-19 [2011-03-12] (中文). ^上海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2010-05-19 [2011-03-12] (中文). ^上海轻工业志-总述.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1984—2009 上海大众汽车发展历史回顾. 新华网. 2009-10-14 [2011-03-12] (中文). ^中航工业与上海市政府签约共建民机航电产业基地. 中国证券网. 2010-07-12 [2011-03-12] (中文). ^长兴岛年造船能力欲超千万吨.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2010-11-03 [2011-03-12] (中文). ^宝钢500强排名上升39位 升至全球钢企第三. 腾讯财经. 2009-07-09 [2011-03-12] (中文). ^第01节五口开放后外国资本主义. 劝学网 [2011-03-12] (中文). ^就辛亥革命性质问题答台北学者. 中华文史网. 2008-5-8 [2011-03-12] (中文). ^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中山公园商圈酝酿“变脸”. 中购联泛商网. 2010-4-01 [2011-03-12] (中文). ^黄浦区区志-金融.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老上海滩的东方华尔街----江西路. 上海档案信息网. 2008-06-10 [2011-03-12] (中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初探(文/陆红军).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官方网. 2005-12-12 [2009-07-21] (中文). ^创新凝聚力决定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文/杨威月,原载《国际金融报》). people.com.cn. 2002-10-18 [2009-07-21] (中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初探. www.ssfcn.com. 2005-12-12 [2011-3-9] (中文). ^生存与消亡:上海私营金融业的公私合营^上海最后“攻破”的一座堡垒:取缔证券大楼[图]. 中华网军事. 2009-12-11 [2011-03-12] (中文). ^交通银行详细资料. 凤凰财经 [2011-03-12] (中文). ^全球最吸引人城市:上海第二香港第三北京第五. 中国新闻网. 2010-02-24 [2011-03-12] (中文). ^上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上海市统计局. 2011-05-03 (中文). ^上海户籍人口第17年负增长. 新闻晨报. 2010-03-09 (中文). ^南浔古镇导游词. 品牌互动网. 2007-05-17 [2011-03-12] (中文). ^旧上海人口省籍构成,广东籍排第三. 广东省政府. 2004-11-9 [2011-03-12] (中文). ^山坳中的上海话:兴衰背后见证中国社会微妙变化. 新闻周刊. 2005-10-19 [2011-03-12] (中文). ^人文环境概述--上海的人口、地理简介 [2011-03-12] (中文). ^浦东概述:浦东生活之公共服务. 浦东新闻网. 2010-11-12 [2011-03-12] (中文). ^火爆楼市引韩国炒房客杀回古北. 新浪上海. 2009-10-28 [2011-03-12] (中文). ^上海10大姓氏排名. 遛游旅行网. 2008-03-29 [2011-03-12] (中文). ^保护断裂的上海话. 东方早报. 2011-03-03 [2011-03-12] (中文). ^独家:《上海话大词典》面世 "说打"沪语先过"音标"关. 东方网. 2007-08-15 [2011-03-12] (中文). ^TVB珠光宝气:大BOSS说“一定要会上海话!”. 宽带山KDS. 2001-03-11 [2011-03-12] (中文). ^悉尼-街的变迁. 澳洲旅游网 [2011-03-12] (中文). ^上海年鉴2009>>四十三、民族·宗教>>第一节 综述.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0 [2011-03-12] (中文). ^静安寺简介. 米胖网. 2008-11-25 [2011-03-12] (中文). ^上海通志>>第十四卷民族宗教>>第二章佛教>>第一节沿革.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尼泊尔馆佛祖舍利有缘相会(组图). 海峡都市报. 2010-04-28 [2011-03-12] (中文). ^雨中静安寺. 大麦旅游. 2009-03-01 [2011-03-14] (中文). ^三国名刹——上海龙华寺. 凤凰网. 2008-11-11 [2011-03-14] (中文). ^上海虹口区委书记、区长一行视察下海庙. 佛教在线. 2011-01-07 [2011-03-14] (中文). ^上海通志>>第十四卷民族宗教>>第三章道教>>第一节沿革.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白云观. 上海市民族宗教委员会. 2001-03-11 [2011-03-14] (中文). ^最新上海城隍庙介绍. 乐游365. 2008-05-23 [2011-03-14] (中文). ^上海宗教志>>第三编伊斯兰教.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01-03-11 [2011-03-12] (中文). ^上海通志>>第十四卷民族宗教>>第五章天主教>>第一节沿革.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佘山圣母大殿. 壹旅游. 2010-02-10 [2011-03-14] (中文). ^上海宗教志>>第五编基督教>>第二章团体>>第一节、教派和差会.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冲破命运的咒语:中国最早的四位女留学生. 中国日报. 2010-08-06 [2011-03-12] (中文). ^基督教两会简介. 中国基督教网站 [2011-03-12] (中文). ^上海宗教志>>第五编基督教>>第一章场所>>第一节、开放教堂.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上海宗教志>>第六编其他宗教>>第二章东正教.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大上海1949----走出屈辱(六). 上海档案信息网. 2008-02-26 [2011-03-12] (中文). ^五四运动的先声:新文化运动. 新华网 [2011-03-14] (中文). ^《上海地方志》>>1989年第五期>>“松江画派”源流.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上海通志>>第三十八卷文化艺术(上)>>第六章美术、书法、摄影>>节.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复兴文人画传统的最后一次搏击——吴昌硕和海上金石画派. 中国知网 [2011-03-14] (中文). ^刘德斋与土山湾画馆. 艺术导报 [2011-03-12] (中文). ^“三毛”最早诞生于1935年7月28日《晨报》副刊. 天津网. 2010-07-29 [2011-03-14] (中文). ^田子坊创意园区. 上海招商 [2011-03-14] (中文). ^上海中国画院. 今日艺术 [2011-03-12] (中文). ^上海双年展开幕. 东方早报. 2010-10-23 [2011-03-12] (中文). ^历史上的今天 3月2日. 中国网 [2011-03-12] (中文). ^梅兰芳的几次出国演出(附图). 上海档案信息网. 2008-02-27 [2011-03-12] (中文). ^怀想当年“越剧十姐妹”绍兴将共演《山河恋》. 搜狐娱乐. 2007-02-01 [2011-03-12] (中文). ^上海昆剧团将携全本《长生殿》登上台北舞台. 东方网. 2010-03-30 [2011-03-12] (中文). ^京津沪京剧流派对口交流演唱会12月23、25日在沪举行. 东方网. 2010-12-17 [2011-03-12] (中文). ^剧变沧桑:第1集 舞台西洋风. 文明网. 2009-02-21 [2011-03-12] (中文).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与《小小画家》的差异性比较. 博景源论文网. 2007-3-24 [2011-03-12] (中文). ^学院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 [2011-03-12] (中文). ^学院简介. 上海音乐学院 [2011-03-12] (中文). ^经典音乐剧《猫》3月28日大剧院首演. 新浪上海. 2003-02-25 [2011-03-12] (中文). ^原汁原味意大利歌剧《波希米亚人》献演上海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 [2011-03-12] (中文). ^图兰朵情定上海 吕嘉携手第四男高音. 新浪网. 2007-01-20 [2011-03-12] (中文). ^王无能. 易文网. 2006-11-30 [2011-03-12] (中文). ^老娘舅. 豆瓣电影 [2011-03-12] (中文). ^上海马戏城. 上海马戏城官网. 2010-11-19 [2011-03-12] (中文).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 2008-06-14 [2011-03-12] (中文). ^中国动画的摇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介绍.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2011-03-12] (中文).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50周年:永不消失的声音. 新浪网. 2007-06-26 [2011-03-12] (中文). ^近代西方音乐传媒--上海工部局乐队. 上海档案信息网. 2008-04-08 [2011-03-12] (中文). ^我国近现代新音乐文化的先驱——沈心工. 和讯网. 2008-06-21 [2011-03-12] (中文). ^半个世纪的风雨和灿烂,回眸“上海之春”五十年. 新闻晨报. 2010-05-05 [2011-03-12] (中文). ^惠特尼-休斯顿上海演唱会上演全家秀(组图). 新浪娱乐. 2004-07-23 [2011-03-12] (中文). ^席琳-迪翁引爆上海 《我心依旧》压轴演唱会. 新浪娱乐. 2008-04-11 [2011-03-12] (中文). ^玛利亚凯利上海演唱会专题. 新浪娱乐 [2011-03-12] (中文). ^2009林肯公园Linkin Park上海演唱会. 中国票务在线 [2011-03-12] (中文). ^Bee Gees上海演唱会专题. 新浪娱乐 [2011-03-12] (中文). ^2010上海大剧院世博演出季闭幕演出新生代跨界美声——海莉·薇思特拉独唱音乐会. 上海大剧院 [2011-03-12] (中文). ^滨崎步上海演唱会专题. 新浪娱乐. 2008 [2011-03-12] (中文). ^上海电视节. 上海电视节 [2011-03-12] (中文). ^上海国际电影节. 央视国际. 2008-06-24 [2011-03-12] (中文). ^迷倒众多国家元首的绿波廊特色小点心. 上海旅游网. 2008-06-25 [2011-03-12] (中文). ^概况. 新雅粤菜馆 [2011-03-12] (中文). ^回忆让上海人泪流满面的罗宋汤. 丁丁网. 2009-12-25 [2011-03-12] (中文). ^上海四大金刚. 中外书摘 [2011-03-12] (中文). ^《北华捷报》创刊号. 上海档案信息网. 2008-04-08 [2011-03-12] (中文). ^1872年4月30日 《申报》创刊. 人民网. 2010-04-30 [2011-03-12] (中文). ^上海通志>>第四十一卷报业、通讯、出版、广播、电视概述.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 五大报业主要为《申报》、《新闻报》、《时报》、《时事新报》和《大公报》^中国新闻界与“世界报界大会”的姻缘(图). 搜狐滚动. 2010-12-27 [2011-03-14] (中文). ^上海新闻志>>第一编 报纸.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4] (中文). ^上海中文报纸史略(1861~1949). 中国知网. 1992-03 [2011-03-12] (中文). ^新民晚报美国版15周年读者座谈会. 新民晚报. 2009-11-05 [2011-03-12] (中文). ^咸丰三年(1853)墨海书馆出版博物. 上海印刷博物馆 [2011-03-12] (中文). ^商务印书馆与上海. 文汇读书周报. 2007-06-29 [2011-03-14] (中文). ^希望是最后的个案——中华书局上海总厂的前世今生. 中华书局. 2010-6-7 [2011-03-14] (中文). ^http://www.cp.com.cn/ht/newsdetail.cfm?iCntNo=603. 商务印书馆 [2011-03-14] (中文). ^上海通志>>第四十一卷报业、通讯、出版、广播、电视>>第二章出版>>第一节出版机构.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外国人在华广播电台的建立. 中国现代广播史. 2007-06-21 [2011-03-12] (中文). ^上海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 上海档案信息网. 2008-03-12 [2011-03-12] (中文). ^上海通志>>第四十一卷报业、通讯、出版、广播、电视>>概述.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上海通志>>第四十一卷报业、通讯、出版、广播、电视>>第三章广播>>第一节、无线广播.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上海广播电视志>>第一编广播电台>>第一章无线广播>>第五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彩色电视会战(1970~1973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2011-03-14] (中文). ^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养容酒. 腾讯网. 2009-10-03 [2011-03-12] (中文). ^东方卫视总监田明:我只是折射阳光的一滴水. 东方网. 2009-10-23 [2011-03-12] (中文). ^教视简介. 上海教育电视台 [2011-03-14] (中文). ^关于SMG. 上海广播电视台 [2011-03-12] (中文). ^城市求学印象:上海. 北京考试报. 2010-04-07 [2011-03-12] (中文). ^卢湾区志>>第三十四编专记>>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五、广方言馆.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4] (中文). ^南洋公学1896年纪事. 上海交大校史网 [2011-03-12] (中文). ^西安交大举行西迁50周年纪念座谈会(图). 中国教育在线. 2006-04-10 [2011-03-12] (中文). ^数据显示:学生能力国际评价上海学生全球第一. 新华网. 2011-01-11 [2011-03-12] (中文). ^2008年上海统计年鉴. 上海市统计局 [2011-03-12] (中文). ^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公报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实力和水平. 中国国家统计局. 2010-11-23 [2011-03-12] (中文). ^上海通志--第三十六卷、卫生--概述.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中国红十字会初创及初步发展时期_高清图集. 新浪网 [2011-03-12] (中文). ^上海年鉴2009-三十五、卫生-综述.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 韶华再现. 上海图书馆 [2011-03-14] (中文). ^杨浦区志 >> 第三十九编专记 >> 国民政府与《大上海计划》.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4] (中文). ^上海图书馆专业志-总述.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2] (中文). ^旧上海的博物馆. 上海档案信息网. 2008-04-01 [2011-03-12] (中文). ^新闻资料:上海APEC会议. 凤凰网. 2009-11-05 [2011-03-12] (中文). ^上海通志-第三十七卷体育-第四章竞赛-第二节参加运动会.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1] (中文). ^上海申花简介. 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 2001-03-11 [2011-03-11] (中文). ^上海年鉴2009-三十六体育-第二节群众体育.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1] (中文). ^中国男队世界杯征战史1930-2002. 凤凰网. 2009-09 [2011-03-11] (中文). ^ 分别为中华民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中华民国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运动会^1915年远东运动会、1921年远东运动会、1927年远东运动会、第一届东亚运动会^ 为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海赛区^上海通志-体育-竞赛-举办承办运动会.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1] (中文). ^上海获得2011年第十四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主办权. 新华网. 2007-03-24 [2011-03-11] (中文). ^石库门,走过百年继续守望上海. 新民晚报. 2010-11-21 [2011-03-11] (中文). ^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2014年年底竣工(图). 中国新闻网. 2010-03-29 [2011-03-11] (中文). ^上海租界志>>第二篇机构>>第三章行政管理机构>>第一节 道路码头委员会.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01-03-11 [2011-03-11] (中文).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中、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中国上海. 2001-03-11 [2011-03-11] (中文). ^上海通志>>第二十六卷城市建设>>第四章供水、供电、供气>>第一节供水.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1] (中文). ^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调试通水 浦东地区75万居民率先“尝鲜”. 中国上海. 2010-12-01 [2011-03-11] (中文). ^上海市2006年供电服务监管报告.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东监管局. 2008-03-28 [2011-03-11] (中文). ^上海电网全年用电量为1240亿千瓦时. 国家电网. 2010-6-3 [2011-03-11] (中文). ^上海通志>>第二十六卷城市建设>>第四章供水、供电、供气>>第三节供气. 中国上海 [2011-03-11] (中文). ^上海年鉴2009>>二十五城市建设管理>>第十节城市燃气. 中国上海 [2011-03-11] (中文). ^简介. 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2011-03-11] (中文). ^上海通志>>第二十六卷城市建设>>第七章环境卫生>>第一节环卫管理. 中国上海 [2011-03-11] (中文). ^上海年鉴2009>>城市建设管理>>第九节市容环境卫生. 中国上海. 2001-03-11 [2011-03-11] (中文). ^沉睡百年的苏州河黑臭底泥首次启动大规模疏浚. 上海水资源保护基金会. 2011-01-07 [2011-03-11] (中文). ^苏州河底泥疏浚工程全线启动. 上海水务局、上海海洋局. 2011-01-12 [2011-03-11] (中文). ^上海园林志>>第二篇公园.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1] (中文). ^上海免费公园为何让人欢喜让人忧. 人民网社会频道. 2005-04-15 [2011-03-11] (中文). ^上海森林覆盖率10年增3倍. 文汇报. 2011-01-23 [2011-03-11] (中文). ^上海地铁总长全球第一-联合早报2010年3月23日^10月22日上海地铁再创全路网客流新高达754.8万人次--上海轨交官网^走过百年的上海公交1908年——2008年. 新民网. 2008-02-26 [2011-03-11] (中文). ^回顾上海公交历史 酝酿公交大改革^沪轨交日均516万次 每天335万元补贴公交. 腾讯新闻. 2011-03-11 [2011-03-11] (中文). ^浦江沧桑话轮渡(附图). 上海档案信息网. 2008-03-31 [2011-03-11] (中文). ^上海通志>>第二十六卷城市建设>>第三章公共交通>>第三节出租车.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1 [2011-03-11] (中文). ^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经营模式研究^无锡太湖交通卡上海苏州一样用. 中国无锡. 2010-01-27 [2011-03-11] (中文). ^交通卡能否网上充值. 新浪新闻. 2008-02-20 [2011-03-11] (中文). ^上海年鉴2009>>二十四交通运输业>>第九节航空运输.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1] (中文). ^中国航空1920-1937. 中国集邮信息网 [2011-03-11] (中文). ^历史上的今天:两航起义 中国航空业由此起步. 新浪新闻. 2010-11-09 [2011-03-11] (中文).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摘要--《上海证券报》^上海的交通运输概况(图). 中国网. 2009-09-01 [2011-03-11] (中文). ^东航成功试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三跑道纪实. 民航资源网. 2008-02-20 [2011-03-11] (中文). ^ 上海年鉴2009>>二十四、交通运输业>>第九节、航空运输.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1] (中文). ^1月28日起子弹头动车组将在沪宁杭间投入使用. 新浪网. 2007-01-23 [2011-03-11] (中文). ^上海:一个城市的传奇和梦想. 新浪网. 2006-09-12 [2011-03-11] (中文). ^2009年上海年鉴>>二十四交通运输业>>港口航道.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01-03-11 [2011-03-11] (中文). ^主干路网——55公里,"三纵三横". 东方网. 2008-10-29 [2011-03-11] (中文). ^上海出台摩托车管理新举措“三纵三横”禁行. 新华网. 2002-07-30 [2011-03-11] (中文). ^上海年鉴2009>>二十四交通运输业>>公路运输.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1] (中文).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综合信息网 [2011-03-14] (中文). ^蛟龙潜越长虹横跨 上海长江隧桥今日通车[图]. 东方网. 2009-10-31 [2011-03-11] (中文). ^松浦大桥. 东方网. 2008-10-15 [2011-03-14] (中文). ^上海通志>>第二十六卷城市建设>>第二章道路、桥梁>>第三节、桥梁、立交桥、隧道.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3-11] (中文). ^上海科技馆成为5A级科普旅游景区. 新华上海. 2010-03-18 [2011-03-11] (中文). ^外国媒体盛赞上海世博会. 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 2001-03-11 [2011-03-14] (中文). ^日全食吸引2万余名日本游客来长三角观测. 凤凰网. 2009-07-20 [2011-03-11] (中文).
[编辑]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上海市

维基词典上的词义解释:上海
概览
中国上海网:上海概览
政府
中国上海——上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海人大公众网上海政协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旅游
上海市旅游局网站Wikitravel提供的shanghai的旅游指南
地图
Google地图 - 上海
照片
Flickr -标签为上海的照片
媒体
东方网新民网解放牛网文新传媒网上海日报青年报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第一财经上海热线宽带山
其他互动
提问关于上海的问题
江苏省太仓市
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
长江口长江口/黄海
江苏省吴江市长江口/东中国海
   上海市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杭州湾
浙江省宁波市东中国海
浙江省舟山市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首都:北京市
4直辖市北京市 |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23省河北省 |山西省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1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2 |海南省2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台湾省1
5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3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注释:1.台湾省全部和福建省部分区域未实际统治,参见台海现状、台湾问题和钓鱼台列屿主权问题。 2.广东省和海南省的部分区域未实际统治,参见南海诸岛。 3.西藏自治区部分区域未实际统治,参见中印边界问题。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
上海市行政区划
国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市政府驻地:黄浦区
16市辖区黄浦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闸北区 ·虹口区 ·杨浦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浦东新区

1县崇明县
注:浦东新区为副省级区。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上海市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已撤销县级行政区。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已撤销县级行政区
批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市辖区
市区常熟区、静安(寺)区、北站区、北四川路区(1956)
东昌区(1958)
提篮桥区、榆林区、江宁区+新成区(1960)
邑庙区+蓬莱区(1960) →南市区(2000) →黄浦区(2011)
老闸区(1956) →黄浦区(2000) →黄浦区(2011)
嵩山区(1956) →卢湾区(2011)
郊区新市区(1952)
洋泾区+高桥区+杨思区(1956) →东郊区(1958)
真如区+龙华区+新泾区(1956) →西郊区(1958)
吴淞区+江湾区+大场区(1956) →北郊区(1958)
吴淞区、闵行区(1964)
吴淞区(1988) ·闵行区(1992)
南汇区(2009)
水上区(1956)

县浦东县(1961) ·宝山县(1988) ·川沙县、上海县、嘉定县(1992) ·金山县(1997) ·松江县(1998) ·青浦县(1999) ·奉贤县、南汇县(2001)
准县级
地区办事处宝钢地区办事处(1980) ·石化地区办事处(1997)
嵊泗列岛政权嵊泗人民公社(1960) →嵊泗列岛人民委员会(1962)
括注:撤销年份。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上海市县级行政区划、上海市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上海市飞地、1949年以前上海地区已撤销县级以上行政区。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
1949年以前上海地区已撤销县级以上行政区
朝代:大元→大明→大清→中华民国
省级行政区淞沪市 ·淞沪商埠 ·上海特别市

行政督察区江苏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道级行政区苏松道(又称“上海道”)+太通道→苏松太道 ·沪军都督府 ·沪海道
府级行政区华亭府→松江府
县级行政区
州嘉定州 ·崇明州
县海盐县(古) ·胥浦县 ·前京县 ·昆山县(古) ·福泉县 ·娄县 ·华亭县 ·申江县
厅川沙抚民厅
卫金山卫
区沪南区→第七区 ·蒲淞区 ·引翔区 ·法华区 ·漕泾区 ·殷行区 ·塘桥区 ·高行区 ·陆行区 ·彭浦区 ·市中心区→第二区 ·沪北区→第三区 ·沪西区→第四区 ·浦东南区→第六区 ·浦东北区→第五区 ·特别区 ·第八区 ·第一区 ·北桥区 ·川沙区 ·崇明区 ·泰山区 ·卢家湾区 ·徐家汇区 ·法曹区 ·汇山区 ·杨树浦区 ·新市街区
租界及分区
英租界+美租界→英美公共租界(又称洋泾浜北首租界)→上海国际公共租界 ·法租界
公共租界东区 ·北区 ·中区 ·西区
法租界贝当区 ·福煦区 ·中央区 ·霞飞区 ·马莱区 ·东区(十六铺区)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上海市县级行政区划、上海市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上海市飞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已撤销县级行政区。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
上海市飞地
国别:中华人民共和国
江苏省境内
盐城市
大丰市
上海农场(隶属宝山区) ·川东农场(隶属宝山区) ·海丰农场(隶属静安区)

安徽省境内
宣城市
郎溪县、广德县交界处
白茅岭农场(隶属宝山区)
宣州区
军天湖农场(隶属宝山区)
黄山市
歙县练江牧场(隶属静安区)
黄山区黄山茶林场(隶属静安区)
参见:上海市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上海县级行政区划、1949年以后上海市已撤销县级以上行政区、1949年以前上海地区已撤销县级以上行政区。
注:静安、宝山两区管理这些农场社区的公安、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职能,其余职能除白茅岭、军天湖两农场由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管理外,均由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管理。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
中国特大城市
★标示“国家中心城市”;▲标示“区域中心城市”。
华北地区 ★北京 · ★天津 ·石家庄 ·唐山 ·邯郸 ·太原 ·大同 ·包头
东北地区 ▲沈阳 ·大连 ·抚顺 ·鞍山 ·长春 ·吉林 ·哈尔滨 ·大庆 ·齐齐哈尔
华东地区 ★上海 · ▲南京 ·苏州 ·常州 ·徐州 ·无锡 ·淮安 ·杭州 ·宁波 ·温州 ·合肥 ·淮南 ·南昌 ·福州 ·厦门 ·济南 ·青岛 ·淄博 ·烟台 ·临沂
中南地区 ▲武汉 ·郑州 ·洛阳 ·长沙 · ★广州 ·深圳 ·汕头 ·佛山 ·南宁 ·柳州
西南地区 ★重庆 · ▲成都 ·昆明 ·贵阳
西北地区 ▲西安 ·兰州 ·乌鲁木齐
注:“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未被计入。
参: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年2月版《中国地图册》、中国城市年鉴社出版2009年2月版《中国城市年鉴2008》。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
长江沿岸主要城市
省级行政区 位于长江沿岸的主要大型城市(从上游到下游)

四川省攀枝花 ·宜宾 ·泸州
重庆市 ★重庆、涪陵、万州
湖北省
湖南省宜昌(上中游分界) ·荆州 ·石首 ·岳阳 · ▲武汉 ·黄冈 ·鄂州 ·黄石
江西省九江(中下游分界)
安徽省安庆 ·池州 ·铜陵 ·巢湖 ·芜湖 ·马鞍山
江苏省 ▲南京 ·扬州 ·镇江 ·泰州 ·常州 ·无锡 ·苏州 ·南通
上海市 ★上海
注:其中带★的为国家中心城市,带▲的为区域中心城市。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华北
北 京
北京市
天 津
天津市
河 北
承德市 |保定市 |正定县 |邯郸市 |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山 西
大同市 |平遥县 |新绛县 |代县 |祁县 |太原市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东北
辽 宁
沈阳市
吉 林
吉林市 |集安市
黑龙江
哈尔滨市
华东
上 海
上海市
江 苏
南京市 |苏州市 |扬州市 |镇江市 |常熟市 |徐州市 | 淮安市楚州区 |无锡市 |南通市 |宜兴市
浙 江
杭州市 |绍兴市 |宁波市 |衢州市 |临海市 |金华市 |嘉兴市
安 徽
歙县 |寿县 |亳州市 |安庆市 |绩溪县
山 东
曲阜市 |济南市 |青岛市 |聊城市 |邹城市 | 淄博市临淄区 |泰安市 |蓬莱市
福 建
泉州市 |福州市 |漳州市 |长汀县
江 西
景德镇 |南昌市 |赣州市
中南
河 南
洛阳市 |开封市 |安阳市 |南阳市 | 商丘市睢阳区 |郑州市 | 鹤壁市浚县 |濮阳市
湖 北
荆州市荆州区 |武汉市 |襄阳市 |随州市 |钟祥市
湖 南
长沙市 |岳阳市 |凤凰县
广 东
广州市 |潮州市 |肇庆市 |佛山市 |梅州市 |雷州市 |中山市
广 西
桂林市 |柳州市 |北海市
海 南
海口市琼山区 |海口市
西南
四 川
成都市 |阆中市 |宜宾市 |自贡市 |乐山市 |都江堰市 |泸州市
重 庆
重庆市
贵 州
遵义市 |镇远县
云 南
昆明市 |大理市 |丽江市 |建水县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西 藏
拉萨市 |日喀则市 |江孜县
西北
陕 西
西安市 |咸阳市 |延安市 | 渭南市韩城市 |榆林市 |汉中市
甘 肃
武威市 |张掖市 |敦煌市 |天水市
青 海
同仁县
宁 夏
银川市
新 疆
喀什市 |吐鲁番市 |特克斯县
备注:内容涵盖了2011年5月1日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 • 历
中国传统地理大区

华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台湾1

中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西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1自1945年起即由中华民国政府实际管辖统治,
有关台湾地位的争议请参阅台湾历史、台湾问题与台海现状。
另见中国地理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A%E6%B5%B7%E5%B8%82”
10个分类:上海铁路车站 |上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 |中国特大城市 |中国共产党革命圣地 |太平洋沿海城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沿海开放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1个隐藏分类:含有电话号码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