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sss 电影国语版:皖南事变真相辨析:蒋介石早有消灭新四军的方略(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08:58

皖南事变真相辨析:蒋介石早有消灭新四军的方略(2)

文 | 王洪光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2011年04月19日10:29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微博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推荐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 密码:  看看微博

皖南事变的发生,有着深刻复杂的历史背景,客观上讲,是国民党自抗战以来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必然结果,绝不是因为曹甸战役,共产党“得陇望蜀”,错误在先引发的。而是由于中共对形势判断上过于乐观,皖南新四军军事行动部署不周、指挥不力等原因造成的。

 

    当然,曹甸战役打得不好,客观上给皖南新四军北移造成了困难。国民党把曹甸战役作为报复新四军的一个借口,其实有没有这个借口,国民党发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消灭新四军都是既定方针。绝不是《同》文所述:“国民党并非从一开始就想消灭新四军,而是双方不断摩擦对抗,最后走向一个悲剧的结局”。《同》文将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看作是对曹甸战役的报复性行动,而没有看到韩德勤对苏中新四军主动进攻在先,曹甸战役在后,《同》文是因果倒置。

  为达到“全歼”新四军皖南部队的目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一系列的精心策划。早在1940年4月2日,顾祝同就电告蒋介石:已制订了对新四军皖南部队“必要时拟断予以制裁”的三条措施,准备用1个师又2个团的兵力“捣毁扑灭其泾县附近根据地为主目的,并牵制其北渡,钳制其活动”。4月5日,蒋介石就复电顾祝同:“查所拟三项办法尚属可行,仰切实督令遵照”。可见其剿灭皖南新四军的阴谋布置之早,只是由于时机不成熟和兵力不够用,才未及早下手。

  7月25日,顾祝同部署“制裁”新四军计划,并电告蒋介石。12月10日,蒋介石密电顾祝同:“对江南匪部,应按照前定计划,妥为部署”,届时“应立即将其解决,勿再宽容”。为加强“围剿”行动的组织指挥,蒋介石、顾祝同专门将反共积极、指挥能力较强的上官云相由江西临川选调到皖南,代替川军系统、能力较弱的唐式遵,担任皖南总指挥。同时抽调大批部队,增加“围剿”兵力。首先对新四军皖南部队构成东、西、南三面包围,尔后向北推进,将我军压缩至长江边上,利用日军封锁长江和李品仙部在长江以北守株待兔,将新四军一举消灭在长江以南。

  以上事实充分证明,国民党是制造皖南事变的罪魁祸首。他们制造皖南事变,是实施限共、灭共计划的一部分。而曹甸战役只是催化剂,给蒋介石已完成包围部署后,迅即消灭皖南新四军一个口实。

  为项英说句公道话

  《同》文说,“项英不愿新四军北移”。这种说法是参考早期史料,特别是在1941年1月15日中央作出《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后,几乎是一面倒地批评项英不愿意北移。其实,1月15日的中央决定,距1月14日皖南大规模战斗结束仅隔一天,许多情况还来不及搞清楚。而且这个《决定》最后一条说:“将项英错误提交党的七大讨论议处”,就是说还需要经过讨论才能最后定论,但“七大”和以后的各次代表大会都未涉及到这个问题。总的看,项英在皖南事变中负有领导责任,但不能把新四军北移、造成损失的责任全部推给他。

  关于新四军为何迟迟不能北移,这也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新四军面临的处境使其无法自主行动。新四军,是根据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组建的。这就是说,新四军当时虽在政治上属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但由于“统辖”权在蒋介石手里,军事调动、体制编制等等都受到蒋的军委会限制,部队周边都是国民党的军队,稍有不慎即可能遭受来自周边的打击,并不是想北移就可以移的。

  二是中共中央也一直强调要坚持皖南的革命战略支点。1937年12月30日,毛泽东等致电陈绍禹(王明)、周恩来、项英等,要他们“考虑后向蒋提议”:新四军组建后,部署要“以皖南为重心”,“以陈毅支队置于皖南,以高敬亭支队并准备增加一部置于皖北。”新四军组建后的部署,是由蒋介石按照这个提议确定的。1940年4月21日,陈毅、粟裕等建议军部移苏南,项英也同意,中央于5月4日复电同意军部移苏南,同时要求“皖南力量不要太弱,并须设置轻便指挥机关,以便坚持皖南阵地并发展之。”这些都说明,党中央、毛泽东一直是重视坚持皖南这个战略支点的,不能片面批评项英“长期株守”皖南。